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4%。
丁姓大探源
丁氏,一直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家族,过去的两三千年来,参加这个大家族的组成分子,至少在五支以上。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丁姓的始见,大致是在三千一百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纣之时,就已经有以丁为姓的诸侯。不过,古籍中对于这位丁侯的来龙去脉,大多语焉不详,所以到目前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历史,却一直无从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第二支丁氏,就有详实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史书记载,他们是姜太公的后裔,发源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其家族渊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农氏,是最为道地、最为光彩的炎黄子孙。
到了三国鼎立时期,位于江南的东吴,开始出现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孙权之孙孙匡改姓为丁。
此后,丁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先后加入了两支新的生力军:一支改自于氏,一支则由来华定居的西域人所改。
由此看来,现在遍布于世界每一处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四系统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后,第二出自孙匡,第三出于庆之后,第四则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说是一个集英聚杰的姓氏。
繁衍之迹
秦汉时期,丁氏的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省境,同时已有迁至今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省者。如,秦末项羽部将丁公(名固)为薛人(今山东滕县南),刘邦部将丁义起于留(今江苏沛县);西汉时丁宽为梁人(今河南商丘南),丁外人为河间人(今河北献县东南),丁明为瑕丘人(今山东兖州东北);东汉时丁邯为阳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丁茂为合浦人(今属广西);东汉末,丁遵任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太守,在当地安家。三国、西晋时期,丁氏在江南分布更为广泛。如三国时魏国丁仪为沛人(今江苏沛县),吴国丁谞为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丁览为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丁奉为安丰人(今河南固始东南),后徙家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晋丁绍为谯国人(今安徽亳州),丁义为建城人(今江西高安)。唐初,有丁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北宋,有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丁谓,任崖州司户参军,其后裔分衍崖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及广州。丁氏入粤始祖还有:丁允文,南宋时开基潮州;丁肇宪,明初由潮州徙梅州;丁仑,明代徙丰顺。清嘉庆年间,闽粤丁氏有移居台湾者,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丁姓名人
中华英烈丁汝昌
丁汝昌字禹廷,北洋水师提督;早年参加太平天国程学启部,驻守安庆。后来,程学启率部降清,丁汝昌随之编入湘军,不久又随程部划拨给李鸿章统率的淮军,到上海参加镇压太平军,升为营官。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丁汝昌任海军提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奉命率北洋舰队为增援驻兵平壤清军的士兵护航。在返回时遭遇日本舰队袭击,丁汝昌顽强的予以回击,重伤不下火线。战后丁汝昌奉命退守威海卫。
次年一月,日军两万余人在荣成登陆,进攻威海。日军水陆配合,先后八次向刘公岛和威海港内的北洋舰队的军舰进攻,均被击退。日军又向丁汝昌劝降,被丁严词拒绝。同治二十一年正月十七,丁汝昌拒绝准备投降的一些官员的要挟,表示"惟有船没人尽而已",以与舰队共存亡的气概,服毒自尽,以身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