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900000025

第25章 初成霸业(5)

进军益州所用兵力过重,势必会削弱荆州的防卫力量。而荆州北有曹兵压境,东有孙吴觊觎,一旦防卫力量过弱,很可能出问题。从长远观点看,荆州是诸葛亮“隆中对”合击中原的一只手臂,不容有失;从眼前局势看,进军益州尚无必胜的把握,荆州是进军益州部队的根据地,一旦荆州有失,进军益州的部队必然陷入进退失据的危险境地。

经过众人合计,最后,刘备、诸葛亮决定了重兵守荆、轻军进益的方针。

进军益州的军队,由刘备亲自统帅,由庞统任军师中郎将,辅佐刘备。统兵打仗的将领只有黄忠、魏延、卓膺等人,他们都是刘备据有荆州后新归附者。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刘封、孟达、马良等文臣猛将则留在荆州。这种部署,反映了刘备集团重兵守荆、轻兵进益的方针。

刘备率领的进军益州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三国志·先主传》说有数万人,而《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说有万人。“数万”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数字概念,两万可称数万,八九万也可称数万。而根据重兵守荆、轻军进益的方针,刘备集团入蜀的兵力不可能是八九万,一两万人倒有可能。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刘备人蜀所带兵力不多。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刘备率军人蜀这年,孙权也派大将吕岱督郎将尹异等人,率兵两千人西进,准备把汉中的张鲁诱到汉兴。但张鲁看出吕岱的意图,切断吕岱进入汉中的道路。吕岱此行无功,只得率军东还。吕岱军走到半路,曾经遇到刘备的入蜀军队。回到吴国,他向孙权描述刘备的军队“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吕岱的描述有其夸张之处,或许他看到的“死亡且半”正是刘备人蜀军的全部。从这件事中也可看出刘备入蜀所率军队人数不是很多。

刘备率轻军入蜀,体现了重兵守荆的另一面,而重兵守荆,又使刘备轻军没有后顾之忧,使刘备的轻军具有胜可进、败可退的主动权。总之,重兵守荆、轻军人蜀的方针,是一个在当时情况下,实现跨有荆益的稳妥方针,它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办事稳重、谨慎、周密的风格。

江水哗哗地向东流着,刘备的船队缓缓地向西行着,虽是逆水行舟,却是有进无退。船队渐渐远去,一点一点地变小,直至消失在茫茫大江中。

诸葛亮一直伫立在江边。此刻,他的心仍在追随着船队,他祝愿船队平安,祝愿船队胜利达到目的。因为这只船队,不仅有他的知遇之主,他的知心好友,也满载着他的抱负,他的理想,他的希望。

猎猎帅旗迎着江风尽情地舒展着腰身,宽大的旗面赫然显现着一个斗大的“刘”字。一艘艘战船逆着江水无畏地劈开冲过来的水流,激起一片片白色的浪花。

刘备率领的入蜀军队,顺利地溯江而上,没有任何人盘察,没有任何船拦截。然而,行进在江中的船队也有不顺的地方。摇动船桨的士兵们,使尽全身力气与流动的江水拼搏着,他们不但要冲破逆流,还要绕过水中的暗礁和险滩。

就刘备入蜀的整个行动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刘备人蜀,是益州的主人刘璋邀请的,无人敢察,无人敢拦。不但如此,还有张松等人暗地配合,使刘备入蜀的行为更是顺上加顺。但就在这顺流底下,也潜在地翻动着逆流,刘备入蜀的行动,有潜在的阻力。

阻力之一来自刘璋集团。

在益州集团内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刘璋那样欢迎刘备入蜀,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张松、法正那样配合刘备据蜀。一些刘璋政权的忠臣,为了益州利益对刘备入蜀是持反对态度的。

巴西阆中(治今四川阆中)人黄权,当时在刘璋手下任州主簿。他听说刘璋想把刘备请到益州讨伐张鲁,就劝刘璋说:“左将军刘备以骁勇闻名,固然可以打败张鲁。但把他请进来,如果当部下对待,他心中一定不满意;如果当贵人尊敬,则一国不容二君。主客之势如水火,客人在益州的处境安如泰山,那么主人就一定会危如累卵了。希望您不要让刘备人蜀,我们只能关闭边境,等待天下太平。”刘璋想借刘备以抵御曹操的决心已下,没有听从黄权的忠告,还把黄权调出去任广汉(治今四川射洪东南)县长。后来,刘备与刘璋兵戎相见,益州郡县纷纷依附刘备,黄权仍闭城坚守,一直坚持到刘璋投降刘备。

广汉人王累,当时正任益州从事。他听说欲迎刘备入蜀的消息,多次劝谏,遭到刘璋拒绝。最后,当刘璋准备出城去涪县(治今四川绵阳)会见刘备时,王累还将自己倒挂在城门前进行劝阻。

巴郡太守严颜,刘备人蜀时正坐镇江州(治今重庆市)。刘备入蜀,自江州沿涪水北上,严颜本打算截击刘备,无奈刘璋有令,让刘备所到之处的郡县,一律供应物资,奉为上宾,不得无礼。严颜眼睁睁地看着刘备过境而去,急得拍着胸脯长叹:“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梓潼(治今四川梓潼)县令王连,字文仪,本是南阳人,后来人蜀,是刘璋所信赖的东州人。当刘备人蜀后攻打刘璋时,王连坚闭梓潼县门,拒不投降,一直坚持到刘璋投降。

广汉县(治今四川中江东南)人李邈,字汉南,在刘璋时任牛鞞长。刘备人蜀时,史籍上未载他在当时的行为及态度,但刘备占领益州后,他与刘备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那是刘备取代刘璋后的第一个元旦,身为刘备益州从事的李邈借敬酒之机见到了刘备。他指责刘备说:“振威将军刘璋把您当作宗室肺腑,将讨伐张鲁妖贼的重任交给您。然而他没见到张鲁灭亡,自己却先灭亡了。我认为,您这样占据益州是很不应该的。”刘备反问说:“你知道不应该,为什么不敢帮助刘璋呢?”李邈回答说:“我不是不敢,只是力不足耳。”

上述黄权、王累、严颜、王连、李邈等人,是益州刘璋集团内反对邀请刘备人蜀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的冒死相谏,有的以理相劝,有的扼腕叹息,有的守城保土,虽然表现程度不同,却反映了益州一部分人抵制刘备入蜀的心态。这对刘备人蜀取代刘璋是一种或明或暗的阻力。

阻力之二来自刘备自己。

我们曾经说过,刘备是一个讲“信义”、“宽仁”的人,而且有时在不该讲“信义”和“宽仁”的事情上拘泥于所信奉的道德观念。在是否乘人蜀之机拿下益州的问题上,庞统曾给他讲过取暗攻昧、逆取顺守的道理。刘备听从了庞统的建议,答应进取益州。但一个已经形成的观念,是不可能经一次谈话、一个建议就能改变的。刘备所率军队从荆州出发,人三峡、出夔门、经白帝、过江州,然后从江州乘涪水北上至涪县,所到之处,物资供应不断,奉迎之情不绝,大有“入境如归”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又表现得心慈手软起来。

刘备一行到达涪县,离刘璋所在的成都只有三百六十里之遥。刘璋听说刘备到达涪县,亲自前往涪县为他接风洗尘。这时候,在成都的张松托人秘密给法正带来口信,让法正动员刘备乘与刘璋会面之机干掉他。不料,刘备听到法正的建议后,摇了摇头,说:“此大事也,不可仓卒。”依旧与刘璋情好日欢。法正见刘备不听,便与庞统合计,让庞统再向刘备进言。庞统找到刘备,对他说:“刘璋前来与您相会,已经好几天了。我看他与您情好日浓,毫无戒备,可趁此时,将他擒拿。这样,您就可以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了。”不想,刘备也拒绝说:“初人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刘备该不该乘涪县之会抓住刘璋?

如果刘备入蜀的目的是专为支援刘璋,替他讨伐汉中张鲁的,那趁与之相会对方不备,将他暗算,进而夺取人家地盘,显然是非仁非义的不道德行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刘备入蜀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庞统在荆州对他所说的取暗攻昧、逆取顺守,取代刘璋,占据益州。

如果从取代刘璋、占据益州出发,张松、法正、庞统等人的建议无疑是可行的。因为第一,刘备集团采取的方针是轻军人蜀,军事力量与刘璋相比要弱得多,硬打取胜的把握不大,巧取才是可行的上策。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趁与刘璋相会之机将其擒住,正是可行性较强的“巧取”。第二,当时的形势是张松等在内部作策应,擒住刘璋,成都方面有张松处理,不会出大乱子。第三,刘璋毫无戒备,突袭可能成功。

然而刘备并没有这样做。他的理由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初入他国,恩信未着。”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史实:

先主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里,是岁建安十六年也。璋率步骑三万余人,四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余日。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

刘备于建安十六年(211)四五月入蜀,与刘璋在涪县相处百余日,足足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三个多月,对于有心搞突然袭击的人来说,并不能说是仓促。然而刘备却没采取任何行动,而是与他欢饮百余日,然后让他从容返回成都。这只能说明时间仓促不过是借口而已,刘备无意袭取刘璋。

刘备为取代刘璋而入蜀,但囿于恩信又不肯趁其不备而袭击他。刘备又一次陷于政治目的与道德观念的矛盾之中。

轻松占据益州的机会在这种矛盾中消逝了。

涪县相会之后,刘璋推刘备领大司马,司隶校尉;刘备则推刘璋领镇西大将军,仍领益州牧。其实,二人互相推举,只是互赠一种名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刘璋赠给刘备的“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确实使刘备得到了实惠。

按照涪县相会的约定,刘璋回到成都,刘备则北上讨伐张鲁。刘备北上,表面上看,力量强大了许多,“督白水军,并三万军,车甲精实”,其实,刘璋在里面耍了个小伎俩。

白水军即驻扎在白水关的刘璋的部队。白水关在梓潼郡白水县(治今四川青川白水镇之北)境内。据同治《昭化县志》记载,白水镇北的西隍坝,“城垣故迹犹存,扼阴平、阳平之要而地势亦平旷,白水、西谷两环之”。如果说白水县是益州北部的重地,那么白水关则是重中之重。刘琳同志考证:

《蜀志·先主传》与本志皆谓杨怀、高沛守白水关,而《蜀志·庞统传》则称杨怀、高沛“各仗强兵,据守关头”,本卷前文亦云“遣杨怀、高沛守关头”,可证关头即白水关。前代学者将关头与关城混为一谈,大误。关城指阳安关,即今阳平关。《后汉书·李固传》注引南齐刘澄之《梁州记》,谓白水关在关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按其方向道里。亦当在今白水镇一带(今阳平关至白水一百六七十里)。古代白水关为陕、甘入蜀之孔道。自汉中来系取道关城而至关头,即由今勉县趋阳平关,西南至白水关(此为古石牛道之一段,今仍为大路)。自武都来系由今甘肃成县,东南经略阳(属沮县)沿嘉陵江至阳平关,入白水关。自阴平来,则由今甘肃文县循白水江、白龙江,至白水关。白水关而南,沿白龙江河谷至葭萌(今此路上仍有古栈道遗迹)。自葭萌而西经小剑而入剑门。三道均由白水,故法正云“鱼复、关头,益州祸福之门”。

白水关扼控汉中、武都(治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治今甘肃文县西北)三地进入益州之路,对刘璋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他派了杨怀、高沛两个亲信将领镇守此地。这两个人名义上归刘备督统,而实际上是监视刘备的行动,督促刘备北伐张鲁。

刘备既然不愿意乘涪县之会袭击刘璋,就没有理由拒绝刘璋对他提出的北上讨伐张鲁的要求。刘备在对待刘璋的问题上虽然有些迂腐,在军事斗争中却很精明。他深知,如果出自水关进入汉中讨伐张鲁,那就会弄假成真,被杨怀、高沛关在白水关外,不想打张鲁也得打了。事情真的到了这个地步,那么人蜀的意义和目的就全变了。所以,刘备北上,走到白水南面约七八十里的葭萌(治今四川广元西南)便停了下来。

刘备屯驻葭萌,一呆就是一年。这一年当中,刘备利用一切机会“厚树恩德,以收人心”,企图像当初在荆州刘表那里一样,利用屯驻的机会慢慢壮大自己力量。然而,益州不是荆州,刘璋也:不同于刘表。刘备在荆州,是被刘表接纳而客居;现在在益州,是接受刘璋邀请去北伐。客居荆州,在那里住上三年五载也不为长;而应邀北伐,经过一年的时间却迟迟未动,自然要引起人家的怀疑。

果然,屯驻白水关的杨怀、高沛二人,见刘备迟迟不动,感到他此次入蜀居心叵测,怀疑他是否真的前来讨伐张鲁。他们几次向刘璋秘密报告刘备的行动,劝刘璋不要再指望刘备,赶紧让他退回荆州。

此种情况下,刘备在葭萌不宜久留。

他在葭萌多驻留一天,就会使刘璋集团对他增加一分怀疑。

他在葭萌多驻留一天,就会使他的战略意图多一分暴露。

他在葭萌多驻留一天,就会多一分危险。

庞统充分认识到局势的严峻,他找到刘备,对他说:“主公,我们不能在此久留,如果再沉吟不去,必将招致大困。”

刘备也认识到了久留葭萌的危险,他问庞统:“军师有何良策?”

庞统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供将军选择: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策也。”

“那么,中策呢?”刘备问。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攻其兵,乃向成都,此中策也。”

刘备又说:“先生的下策也不妨讲讲。”

庞统一笑,说:“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策也。”

庞统将这三策分成上中下,是有其道理的,暗发精兵,偷袭成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能以最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占据益州。这在当时来说确为上策。先灭杨怀、高沛,取白水关,然后合势进军成都,其好处是可免去后顾之忧,可加强军势。然而这样一来,就等于公开与刘璋宣战,使其有了准备,完全丧失了偷袭的可能。当然,这样做不是不能占据益州,但比起第一种办法,无疑要花更长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庞统称其为中策。如果退回白帝,固然能与荆州连络,有了绝对安全保障,但这也意味着将近两年的努力几乎等于白费,占据益州将是一种遥遥无期的等待。所以庞统把它列为下策。

对于庞统的上中下三策,刘备自有他的考虑。下策当然不在他的选择之列,在上策与中策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刘备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

《通鉴辑览》说:“刘璋无能耳。时若听庞统上计,成都可立得。然备(指刘备)虽称英雄,亦实内怯,宜其听中计耳。”上计可使刘备立得成都,此论不错,但说刘备不取是由于内怯,则需要重新加以考察。受这种议论的影响,后人在分析刘备为什么要取中策时也说是由于上策太冒险,下策又缓不济急。

上策冒险吗?对于一支与对手力量非常悬殊的部队来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进行袭击,与公开与对手宣战,硬碰硬地拼杀,哪种方式风险更大一些呢?显然不能认为是前者。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修仙回地球

    修仙回地球

    “我要回地球!”花飞雪咆哮。“你得先找到上古星阵。”浮云子淡淡说道。“我要回地球!”花飞雪怒喝。“那你得先修炼到星河仙兵境界才行!”浮云子肃然说道。“我要回地球!”花飞雪一把拽下脖子上挂着的八卦铜符,就要往地火岩浆中扔。“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先穿过浮云大陆,再渡过云岚星河,找到上古星阵就能回到地球了!”浮云子立刻献媚的说道。神秘的异域星空,一条星河贯穿所有大陆,仙人纵横的遗迹,上古飘渺的传说,修仙者永恒的追求。地球少年花飞雪就此开始了修仙回地球的慢慢长路。
  • 都市修真鸟人

    都市修真鸟人

    现在地球上有很多修仙者,他们肉身修炼武道,精魂修炼神道,只是普通人没有察觉。魏高得到肉身飞行的能力,引来无数修仙者掠夺。老实说,魏高很感动,不要命的追杀,太佩服他们了。面对追杀,魏高有冲上云霄的刺激,更有以刀问杀的冲动!每天12点和19点更新,不定时加更。(求收藏、推荐,各种数据!)
  • 缠爱入髓:华丽小萌妻

    缠爱入髓:华丽小萌妻

    又到每个月的阴历初七,云蜜雪看着他将自己所在一个全是冰块的房间里面瑟瑟发抖,她于心不忍,便开口说道:“有什么是我可以帮你的吗?”男人冷冰冰的眼神投递了过来,让她的心里面陡然一紧,只听他说,“你真的确定要帮我?”这一下,她有些退缩,可是对方完全是不给她机会,直接将她从门外拽进来,然后将她压在身下,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后悔已经晚了,因为……是你主动说要帮我的。”
  • 武极邪神

    武极邪神

    武者之道,唯我独尊,血染苍穹,终成邪神!因为与一次魔尊的交易,一个懦弱的废柴逆袭了!且看他如何逆转乾坤,成为那苍穹之颠一代邪神。
  • 我是小妖怪

    我是小妖怪

    普普通通的大一新生伊志奇,渴望过玫瑰色的大学生活,以不普通的高考成绩(他自认为)考上了不普通一本院校(还是自认为),却不幸遇到了3个奇葩舍友。更不幸的是,在刚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就倒霉的遇上了意外不幸命赴黄泉,可惜可惜,本文终结。伊志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好如我,死而复生,还有了超强的异能,超越了作者,一举成为了人生赢家......作者大大,我错了,我再也不装逼了,把我的头安回去成么?”其实就是一个寝室4个人类妖魔的故事。
  • 魔剑道心

    魔剑道心

    天地间,道与魔,同并同存。上古时期,天地一片混战,道与魔的较量,一直持续。天帝收集七种异材,炼制出一柄七彩仙剑。一场衅风血雨之后,七彩仙剑被魔血所浸,吸收万魔戾气。消灭群魔,天下平定。七彩仙剑被祭于灵仙峰,试用灵气化解仙剑上的戾气。千年之后.................................
  • 诛罪

    诛罪

    凡尘之中,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在心中都潜藏着七宗原罪,好人不过是能够控制自己,坏人也就是无法自控,但当有一日,你无法控制自己的七罪,那么……凡尘已有近两百万字完本《隐士高人系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穷小子的别样人生

    穷小子的别样人生

    一不小心被电了下,脑袋灵光了,思想清晰了,电脑里的知识传输了进大脑。穷小子的人生从此开始不一样,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
  •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