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菜阿姨看上去四十多岁,脸部红润,春风满面。
她们摘菜时,展露乐呵呵的笑容,而不是愁闷压抑,或是不耐烦。
要知道,在都市的菜市上,我看到买菜的阿姨或是叔叔,估计疲于生计,无精打采,还有大圈大圈的黑眼圈,显然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虽然高声叫嚷,但有气无力,语气略带沧桑,眼神流露迷茫。
阿姨的手很稳健,身体看上去也硬朗得很,看来心态不错,加上这里的环境远离尘世,在这里颐养天年,很适宜。
“阿姨,您好!我是云儿飘,是一位游客。刚才我去游览云水的河堤,然后就沿着小路走,不多时,就发现了这所学校。所以,我进来看看。请问,游客应该可以进来参观一下的吧?”
“当然可以啦。这里风景不错吧。”
“无丝竹之乱,无案牍之劳形。”诗句在脑海浮现,无需浪来潮起,也能即兴起舞。
“真不错。在来之前,很多人已经向我推荐这个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才拖到现在才来。不过,云水这个地方,值得一游。”
“云水,云水禅心。想想就很美,要是再有一座庙,时不时传来几声敲钟声,传来几声佛音,这个村子就多一点祥光普照,多一些生机。”
“古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这样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白云清风,林间飞鸟,自在闲。曲径通幽处,钟声幽幽,不绝如缕。”
那画面的空灵,明月含羞,在吴刚面前,‘犹抱琵琶半遮面’,深松掩小径,石流清泉,斜阳轻叩经筒。
我如痴如醉,心随思想,愉快出游。
这里的人淳朴憨厚,知足常乐,故而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人生就是一场戏,直播没有排演,我们需要的就是真实,自然出演。算计来算计去也逃过不了宿命:碾落红尘化为尘埃。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下场,还有总结她生涯的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姓名。”
物极必反,水满则溢,此为没有回旋的余地,皆为不明智。
月有阴晴圆缺,是调和自然界的平衡。有平衡,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就能够和谐共处,彼此友爱,携手共进。
“这里的学校,但看学校名,古文很浓,有沉淀。这是我的预感。”
“可不是嘛!这是国学。学校旨在教学生,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做人是根本,把人做好了,作起文来就简单了。孔老夫子,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心,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立心,从娃娃抓起,让他们耳濡目染,就能达到潜移默化。任重道远,毕竟立好心后面的都是大块头。”
“这不是弟子规的内容吗?”
“前面的是弟子规的。现在外面的学校,重成绩,轻道德的培养,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高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重道德,成绩也是考核的一种。”
“怎么样的培养法?”
“制定一日常规,洒扫庭除,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这些好比外面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不过那些是挂起来做装饰,这里的一日常规是落实到生活实处的。比如在开饭时,学生会自觉地念诵感恩词,‘感谢天地滋养万物,感谢祖国培养护佑,感谢父母的养育深恩,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的友好互助,感谢农夫的不倦劳作,感谢厨房阿姨的忙碌,以及所有付出的人。’无论上下楼梯,或者到食堂开饭,还是进入教室,他们都能很自觉地礼让。因为老师教他们,读弟子规,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拿去对照日常生活,那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好,自己一一对照。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适应。不过,久而久之,大家习惯成自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耕作不容易,天时还得地利,还加人为。有时天气不遂,整天下雨,或是经常无雨,农民就又得愁。可能生活富足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有三年。’的现象已经很少见到了,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道理躺在书中蒙头大睡,现实中的人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暴殄天物。老祖宗的教导,被拆说老套不合潮流。现在物质生活富足,但还是有很多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描绘的贫穷清苦有得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我们人人都有那么一点爱心,这个世界就不缺温暖。这个学校做得挺好的一点,就是经常会办一些大同世界孝心活动。行为示范嘛!作为老师,自己带头孝敬老人,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你不用撕破喉咙去教,学生自然会跟着做。”
“自身正,不令则行。自身不正,随令也不行。”
正在我们热聊中,下课铃声响了。
一楼教室的同学们走出教室,样子小小的,看来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看到我的到来,目光中满是好奇,围着我和阿姨,目不转睛地看着,如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滴溜溜地。
当然,他们来的时候,先弯腰行礼向我们问好,然后就站成圆圈,看着我们的对话。
这些“小不点”偶尔窃窃私语,似是在谈论我。
想我们当年,那个学生一发现有新人到访,就立马飞报。同学们得知消息后,齐刷刷的目光朝新人的身上聚到一起,认真打量着。
小孩子嘛,喜欢新鲜,对新人的好奇心很重。
我猜想,要是他们有机会跟我对话,肯定有一肚子的问题,虽然问的问题有些幼稚,但他们很认真。
那时的场面,应该少不了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踊跃热闹。
比如,“哥哥,你从哪里来的?”。
比如“你来干什么呀?”
比如“你今晚到那里住?”
比如“你什么时候走呀?”
比如“你读过书吗?”
等等。
刨根问底,是孩子的天性。同一个问题,他们或许要问上好多次,虽然有时你觉得有些烦了,不想回答。但你别表现出来,一旦表现出来,他们看到你的松懈,你的不耐烦,他们的好奇心和对新鲜探索的欲望就可能被你的冷漠扼杀在摇篮中。
你拒绝得越多,对孩子的伤害越大,长期以往,极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要知道,很多成年人还伴有儿时的阴影,让他们为人处世畏头畏尾,不敢放胆去做。
其实,孩子想要的不多,想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重视,你的细致解答。
你有耐心,孩子的好奇心就不断给激发出来,渐渐地培养了爱思考的能力。
你的举手投足,看上去琐碎细微,或许摧毁了一个孩子,或许成就了一个孩子。所以,言语要谨慎,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