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一副不依不饶杀之而后快的势头,彻底抚平了老院公一颗受伤的心。
“马夫子,老汉求你了,饶了他吧,他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老院公一头扎在地上,为刘老三求饶。
刘肖邦听见外面吵,早将这番情景看在眼里。
艺术呀!老马!你这套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的驾驭艺术不仅在现在,就是在后世也是一顶一的高手啊!屈才了你呀,要当个官早发达了。
刘肖邦看着这老狐狸炉火纯青的协调能力感叹不已,独角戏怎么演的过瘾,索性小弟给你来个双簧如何?
跳着脚跑了出去,一弯膝抱住院公的腿,开始鼻涕眼泪地往上蹭。
“我的爷啊!都怪小子心笨嘴拙啊,您常说您老指节红肿,疼痛难忍。小子听在耳朵里,记在心窝里,今日一大早就冒着生命危险抓了条剧——毒的毒蛇回来给您治病,却把您差点吓——死。我该死呀!夫子你就杀了我吧,反正我没人疼也没人爱,每个人都当我是烂命一条,死了也没人在乎!”
肖邦学着周星驰哭小强的那段动情地表演着,声泪俱下,时不时还能听到寝堂里传来一阵阵的呜咽声。
靠!老子他妈也表演的太煽情了吧!影帝呀!看着夫子也渐渐红了的眼,心里对自己的演技又是一阵夸。
院公感动的老泪纵横,双手扶起地上的肖邦,紧紧抱在怀里:“我的儿!不想你却是这样的体贴关怀我,是我错怪了你!孩子,别哭别哭,没人疼你以后我疼你!”
马夫子被刚才刘老三突然爆发的情绪感染的有点蒙圈,这孙子玩的忒绝呀!老夫修为了一辈子也没赶上你脚后跟呀,这老院公的心是彻底被你征服了!哎——,长江后浪推前浪呀,老夫这是要被拍在沙滩上的节奏呀!叹着气摇着头回屋自省去了。
刘肖邦抓蛇还真是为了要给老院公治病,老院公的手是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指节红肿,每逢阴雨天气就格外疼痛。龟山偏僻,老院公也没有请医看治,每到疼痛时只能忍着,也不知用何法治疗。
刘肖邦有次去云南旅游,被导游带到了一个山上,那里住着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就向客人兜售蛇胆油,说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有效,自己也曾见周围一些患有此病的亲友用蛇泡了酒喝,以现在的条件,这一方法倒是较为容易实现。
老院公瞧着这个体贴人心的大孙子,似乎找寻到了一直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对亲情的渴望,早把早晨吓抽的事忘得九霄云外去,还为此专门贴了张告示:谁要胆敢再提那档子事,就不给谁饭吃。
蛇肉粥炖好了,肉烂粥稠,配以野菌的香味,绕梁三日不去。
早不知肉味的老夫子大骂着败家子把点黍米都用了,自己先盛了一碗喝,舔碗的哧溜声彻底引爆了全场。
一众学子饥民起义似的差点砸了锅,抢大户似的刮拉着锅底。
骑在人身上的曹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一向沉着的萧何也以赶场节日甩卖的节奏疯狂吞咽;剩下一些瘦小没力气的,只能趁着大乱划拉曹参碗里的,气得曹参哇哇大叫。
马夫子老眼昏花地瞅着骚乱的人群,这还是我那些饱读圣贤书温良恭俭让的学生吗?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刘老三虽然一病似重生,可破坏力却没有丝毫减弱啊,好像比以前还要强大!夫子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不过这粥确实熬的够味,想到这里,马夫子用手指抹了抹碗底送到嘴里。
名师出高徒,此刻曹参正夺了别人的碗舔着碗底,眼里还一副吃你的是你的福气,再敢瞅俺看俺揍扁你的神情;萧何足足抢了三碗,正揉着肚子叫舒服;卢绾饱暖思****两眼放射着淫光,怀里一双咸猪手随时准备揩油;其他学子有叹的,有怨的,还有打着饱嗝剔牙的。
肖邦一脸的幸福,看着自己能为大家奉上这样一道美味,心中真是甘甜无比。
“小子们,跟了哥是你们的福气!哥的绝活多了去了,跟着哥混,日后这样的福享也享不完!”不忘拉拢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真理才是走到哪里都不怕。
多门亲就多门福,这话真是说到理上去了。自从院公认了刘肖邦作孙子,刘肖邦每日饭菜就有了悄微的变化,大锅饭味道自然都一样,可分量和菜里的质量嘛,你懂得!
中国人的人情真是门大学问,从五千年前一直玩到现在,都沉淀成精了!
院公忙闲时,就独自坐在院里品着小孙子用蛇胆和那半截蛇给自己酿的药酒,指关节上的病痛也渐渐轻了些,幸福的逢人就说。
平日里的一点闲工夫都用在了操心孙子身上,又是衣又是鞋的做了一堆。
刘肖邦又照着自己时代的样子设计了几样款式,老院公就照着缝制,虽然都是粗麻布做的,可也新潮帅气,绝无仅有,引来许多羡慕的眼光。
刘肖邦现在可算是马公书院里的第一阔少了,衣无重衣,鞋无重鞋,样式新颖别致,偶尔还扎条麻绳做的领带到处晃悠,就连学院里那几个富二代都惭愧没得比。
一回爬树掏鸟,领带挂在树枝上差点上了吊。从那以后,这条上吊绳便再也没有出现在肖邦的脖子上,据说脖子里套条绳上吊就是从这传承下去的。
刘肖邦把弄着手里的蛇皮弹弓,捡了石子放上,拉满蛇皮,瞄准了射去,力道快猛,打什么身上都够他喝一壶的。现在稍不完美的,是自己尚不太准的技术,待练上他几日,就是一个活脱的“没羽箭——肖邦。”想到这里,心中一片澎湃,似乎看到了自己纵横沙场无人能敌的场面,激动的手都发抖。
那些只知摇头晃脑啃书的书呆子们,何曾见过这样符合男子汉品位又好玩的“兵器”,有几个探头探脑想来试试。
肖邦瞧见挥一挥手,示意他们过前来。
一人递给一个蛇皮弹弓,“一手握着这儿,一手拉着这儿,瞄准,射击!”
刘肖邦示范着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个玩意儿,玩了一会后,这几个学子便有些爱不释手,左瞅瞅右瞧瞧,拉一拉瞄一瞄,恨不得揣在兜里拍屁股走人。
刘肖邦似乎看穿了这些家伙的歪心思,一双火眼金睛不时清点着自己的蛇皮弹弓,生怕一不留神就被顺走了。
“谁敢动那歪心思,小心爷爷手里的弹弓!”一句话唬的没人再敢乱想,又把玩了一回见没戏,极不情愿地摔在肖邦手里,讪讪地走开了。
“走过路过莫错过,大楚国最精良的袖珍弓,制作精良,物美价廉,弹无虚发,百步穿杨!清仓大甩卖,五十楚币一个,快来看哟!”
刘肖邦又做起了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