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1500000017

第17章 嘉靖首辅更迭录

嘉靖首辅更迭录

若问,整个明朝哪个皇帝换首辅换得最多?答案是嘉靖。嘉靖的内阁首辅有二十三任,但是朱厚熜其实换首辅不算最频繁,因为他在位时间长,有四十五年,而且换的次数虽多,人数却不多,换来换去都是那几个人,主要的就是张璁、夏言、严嵩三个人。

正德朝留下的第一个首辅是杨廷和,很能干,大议礼跟皇帝大唱反调。朱厚熜刚继位,翅膀还没硬,拿不动他,直到嘉靖三年才让他退休,后来削籍为民。然后依次是蒋冕、毛纪,这两个跟杨廷和一样反对大议礼,上来就带着群臣们闹,所以没三两个月又都拿掉了。然后是费宏,费宏对大议礼说反对也反对,集体上疏的时候也联名,但一个人单独上疏反对他从来没有过。那时候赞成议礼派的张璁这些人官儿还都小,论资排辈,就费宏还象个“自己人”,朱厚熜就把费宏提上来当首辅。费宏也是前朝留下的老臣,有能力,也能办事。

张璁这几个没资格,不等于没野心,跟费宏搞得很不对劲,并把杨一清给引出来了。杨一清正德年间就退休了,但他是支持议礼的,当时就很赞赏张璁的主张。而且杨一清的威望、能力都够,很多人也推荐他复出。杨一清复出一年多以后入阁,并很快超过费宏的排位。费宏在修纂完《武宗实录》和《大礼全书》以后,加了爵位又超过了杨一清。但是没几个月,费宏就退休了,杨一清又再任首辅。杨一清任首辅不久,张璁也入了阁,很显然,朱厚熜更信任张璁。杨一清是首辅,压着张璁一头,张璁很不爽,明里暗里的排挤杨一清,终于在嘉靖八年九月,杨一清退休。在这之前,张璁也被人告发“擅作威福,报复恩怨“被朱厚熜当即罢免。因为有同党为他辩白,杨一清一走,他就又召回,并且当上了内阁首辅。从最小的观政,到最大的内阁首辅,张璁仅用了八年多的时间,整个明朝能做到首辅的,他升官的速度排名第二。这个时候,刚刚二十二周岁的朱厚熜虽然宠信张璁,但他也看出张璁不是什么好东西,同样没有付于太多的权力。杨一清退休之后一年多,又被张璁落井下石,揭发他当年收受太监张永的贿赂,被革职闲住,疽发背而死。

张璁的升官速度快,也有坏处,那就是根基不稳,首辅的位置很快就出现了竞争者——夏言。

夏言挺帅的,不过那时候已经快五十多岁了,是个老帅哥。大礼议之后,朱厚熜特别注重祭祀,这些事情以前朱厚照顾了玩都不干,他都干。而且他在想,是不是可以分开来祭祀天和地呢?祭祀是大事,问张璁,张璁不敢决断。夏言敢,他上疏请皇帝亲耕南郊,请皇后亲蚕北郊,这跟朱厚熜的想法有点接近,就让张璁照着办。夏言紧跟着就请求分祀天地,廷臣们纷纷反对,反对最有力的詹事霍韬被下了狱,这样朱厚熜的想法被分两步解决了。这时候(嘉靖九年)夏言的官还不到四品,但是皇帝奖赏他玺书和四品服俸(官服和俸禄,没有四品的官,但有四品的待遇)。明代的祭祀礼仪之复杂,是说不清的,朱厚熜说的清。他不断上升祭祀的规格,夏言也紧跟着都支持,可想而知朱厚熜有多宠信夏言了。嘉靖十年三月,夏言提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张璁这个时候也仍然爱宠,他觉得自己的名字犯忌讳,上疏请求改名。朱厚熜说这就是不同的俩字嘛,读音也不一样,没必要改。张璁再三请求,于是赐名,改成张孚敬,字茂恭,并亲自写了“孚敬茂恭”四个字给张璁,不,张孚敬。十年秋,行人司正薛侃上疏请求保留一个藩王子弟在京司香,如果朱厚熜没有儿子的话,将来可以继嗣。这一看就知道没长脑子的人写的,朱厚熜正在拜神求儿子,他自己就是继嗣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后继人再歪成别的祖宗去?这种马屁肯定会拍到马腿上去。薛侃先拿给张孚敬的狗腿子太常寺卿彭泽看,彭泽看完了把这事情告诉张孚敬,张孚敬想搞个黑锅贴给夏言,抄了一份底稿给朱厚熜备案,说这是夏言的主张。然后彭泽跟薛侃说是是是,这是国家大事,张阁老也很赞成,你赶紧上奏吧。奏疏一上,朱厚熜果然大怒,当场把薛侃下狱审讯。彭泽诱使薛侃说指使人是夏言。薛侃被卖了一次当然不会再被卖第二次,就把实情都说了。朱厚熜知道捣鬼的人是张孚敬以后更火了,让张孚敬立刻滚蛋。这一次,张孚敬是从首辅的位置上下来的,接上来的是首辅是翟銮。翟銮首辅了两个月又换张孚敬。张孚敬又当了首辅十个月,又罢,换上了方献夫。方献夫首辅了半年,又是张孚敬。到了嘉靖十四年四月,张孚敬最后一次退休,从此再没被任用。张孚敬是靠支持大礼议升到首辅的,后来这几次上去下来,权力和威望也越来越小,越不受重视。他在位期间,还是能做了一些实事,比如清理勋戚田庄,罢了天下镇守的太监。张孚敬“性狠愎”,跟他意见不合的人都要寻机报复,站在首辅这个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恨的人肯定多。对他而言,铁腕压制是必然的生存之道。

张孚敬罢后接下来的首辅还不是夏言,是李时。李时入阁的时候,夏言已经是礼部尚书了。李时跟前两任翟銮、方献夫一样,遇事不主动提主张。如果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他就都写上,让朱厚熜自己做决定。这样相安无事,李时一直做了三年多首辅,到嘉靖十七年底死在任上,然后接下来才是夏言。

一旦到了首辅的位置,夏言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他的竞争对手是严嵩。夏言是靠拍马屁升上来的,被称为“善窥帝旨”,很了解皇帝的心思。但是他拍马屁的水平比严嵩可差多了。嘉靖七年,显陵竣工,礼部右侍郎严嵩奉旨祭告,这可是一个拍马屁的好机会。严嵩上疏称,“当时恭上宝册奉安神床的时候,上天马上就跟着下雨了,连石头都生出枣阳,鹤群飞来,汉江河水骤涨。这一番祥瑞的景象,请皇上命辅臣纪文刻在石碑上。”朱厚熜就喜欢这个调调,这不是谎话连篇么,谎话也喜欢,嘴上谦虚几句,马上就答应了。于是严嵩升为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1】朱厚熜把自己的生父配祀上帝,又想称宗入太庙,开始大家都不太同意,朱厚熜就不高兴了。严嵩马上改变主张,并且策划周详,这个礼仪一完成,朱厚熜就更加喜欢严嵩而疏远夏言了。

严嵩比夏言中进士早了四科,十二年,他是一甲第二名榜眼,夏言进士排名都到第三甲了。但是在开始的时候,严嵩对夏言很恭敬。夏言也觉得严嵩很老实,不怀疑,拿他当门客看待,有什么事情总找他商量。严嵩早就怀恨在心,装什么装,早晚有一天把你拉下来我自己上。

嘉靖十八年四月,朱厚熜想把太后安葬在大峪山,带着严嵩去巡历,五月还京,又去大峪山,夏言的《居守敕》【2】归还稍迟。朱厚熜大怒,责备夏言“怠慢不恭”。把以前赏赐给夏言的银章、手敕追还,之后还削夺勋阶,让他退休。夏言退休后的首辅是顾鼎臣。顾鼎臣还没做满一个月朱厚熜的怒气就消了,又把所追银章、手敕还给夏言,让他继续当首辅。夏言也开始防着严嵩,让自己人弹劾他,但是严嵩早有准备,跟朱厚熜信任的道士陶仲文搞好关系,这些弹劾朱厚熜根本不相信。朱厚熜住在西内斋,允许这些大臣们见他的时候可以骑马,夏言搞特殊化,坐小轿。朱厚熜喜欢戴香叶巾,让人照做了赏赐给这几个大臣,夏言觉得这不是朝服,不合适。严嵩可不,他故意戴着香叶巾,外面再套着轻纱,让朱厚熜能看见,严格保持时时跟皇上有共同爱好。夏言和严嵩都是青词首辅,就是以写青词受到朱厚熜的青睐。朱厚熜喜欢斋醮,斋就是斋戒,把自己的身体心灵里里外外收拾干净;醮是法事,道场。做这些法事的时候,向上天敬献的表文,写成词叫青词。这种东西朱厚熜经常大半夜的把他们叫来写,夏言这时候在家里继续睡觉,让幕僚们代他写,自己看也不看,甚至有时把旧稿呈上去。严嵩则不然,他从朱厚熜身边的得到情报,晚上加班加点,业务越来越精通,当然也越来越得宠。

嘉靖二十年八月,昭圣皇太后【3】崩,诏太子服制的时候,夏言报疏有错别字,朱厚熜讲究的就是这个,夏言赶紧上疏请罪并且称病,就让他退休回家去了。接上来的是翟銮,翟銮刚首辅了俩月,又把夏言召回来继续任首辅。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月,严嵩找朱厚熜哭诉夏言欺负他,朱厚熜就将夏言削职罢官,接上来的还是翟銮,因为翟銮的资格比严嵩老,但是严嵩的权力要大过翟銮,还是想把翟銮干掉。嘉靖二十三年科考,翟銮的儿子翟汝俭、翟汝孝和他们的师父崔奇勋等人一起中了进士,哪有这么刚好的事情,进士还能一窝一窝的中,一定有问题。严嵩就让两个给事中王交、王尧弹劾翟銮。八月,翟銮被削职为民。翟銮来来回回当首辅也当了四任,接下来就是严嵩了。

严嵩大概觉得没什么人可以跟他争了,在内阁横的很,有事独断专行,不管别的阁臣。别的阁臣就开始说他的不是了,朱厚熜也觉得严嵩不靠谱。加上这时候夏言在家里逢年过节的就上表作贺,朱厚熜又开始想起他了,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又召回来做首辅,位在严嵩前面。夏言复出,比严嵩更横,凡所批答都不问严嵩,严嵩也做神龟忍者,不敢出声。但是暗地里,却谋划着彻底剪除夏言。

夏言觉得自己是济世经邦之才,想干一番大事,刚好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主张收复河套地区,朱厚熜也很欣赏,夏言也大力支持。按说这没什么不妥,但是朱厚熜中途变卦了,又不想收复了。严嵩的机会就来了,他勾结崔元、陆炳等反对收复河套地区,致使朱厚熜将曾铣下狱。这当然还不足以搞倒夏言,还得继续加码。咸宁侯仇鸾镇守甘肃的时候,因为反对收复河套被曾铣弹劾下狱,严嵩就跟他套关系,得知曾铣好朋友苏纲,是夏言的岳父,苏纲跟夏言、曾铣之间互相有来往。于是严嵩代狱中的仇鸾上疏,诬陷曾铣打了败仗不上报,还克扣军饷,派儿子曾淳贿赂当朝大臣。当朝大臣是谁,当然是夏言。朝臣跟边臣来来往往,不清不楚的,这是要干什么?皇帝最怕的就是这个,文官再大,没有兵权也没有威胁,但是跟有兵权的边臣勾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曾铣毫无证据的坐罪被斩,嘉靖二十七年,夏言所有的官阶也被抹了个干净,同年十月,也被杀。

终于没人跟严嵩争首辅之位了,严嵩一口气当了十几年首辅。严嵩当首辅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是会拍马屁。朱厚熜此时也基本上不管事了,整天忙着修道斋醮,不问朝事。但他又怕大权旁落,虽然亲近严嵩,却不都相信他,就耍了一点小聪明,有时突然抽一件事自己决断,有时故意跟严嵩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他聪明,严嵩更聪明,不,是他的儿子严世蕃更聪明。往往朱厚熜可能反对的事情,严嵩就事先唱反调,这样等朱厚熜跟他不同意见的时候,就刚好顺着他的意思。严世蕃,号东楼,自称天下第一聪明人,瘸腿并且瞎了一只眼睛,严嵩碰到问题的时候,没办法决断,就拿回家问问儿子。严世蕃一掐一个准,从不失手。

有了权力就搞腐败,严嵩大量的卖官鬻爵,家里的财产不计其数,连马桶都是金的,老家江西的良田遍布数郡。别看严嵩当这么大的官,他只有一个老婆,没有小妾,也只有一个儿子叫严世蕃,严世蕃可不止一个女人,海了去了。只要有人求官,想去哪里任你说,当然价格也不一样。户部划拔出去的钱,有六成先到了严嵩的私囊。

没有管吗?当然有,从头到尾弹劾严嵩的有数十人,但是朱厚熜都听不进去,而且这些人都被严嵩处理的很干净。嘉靖三十年沈链弹劾严嵩十大罪,被他谪佃保安,然后借蔚州妖人案串名其中,在宣府斩了沈链。杨继盛于嘉靖三十二年弹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严嵩操纵刑部判处绞刑,但是朱厚熜没想杀他,就关着。最后,在一次勾决必死的犯人名单中,严嵩把杨继盛加了进去,杨继盛被斩于西市。

搞掉严嵩的人是徐阶,松江华亭县(今上海市)人,严嵩是榜眼,徐阶是探花;严嵩善于写青词,徐阶写青词也很好;严嵩能忍,徐阶更能忍。因为夏言生前推荐过徐阶,所以严嵩且防着他。徐阶把自己的孙子嫁给严世蕃的儿子,严嵩就放松警惕了。徐阶也知道自己搞不过严嵩,对他很恭谨,并且悉心钻研青词业务。嘉靖三十一年,徐阶以东阁大学士入阁。嘉靖三十七年,严嵩的老妻欧阳氏死了,这个事情麻烦了。严世蕃是时已经混到工部侍郎,能入值房代议,人称小阁老,朱厚熜遇到问题问严嵩,严嵩答不上来儿子答,每次都能让朱厚熜满意。朱厚熜一天都缺不了严嵩,严嵩也一天都缺不了严世蕃。老妈一死,严世蕃就得护灵回老家。虽然最后请求让儿子严鹄去,但是严世蕃要在家守孝,进不了值房的门了。这么一来,严嵩就乱了分寸,朱厚熜的问题严嵩解决不了了,就开始厌恶严嵩。嘉靖四十年,永寿宫火灾,朱厚熜搬到玉熙宫(今北京国家图书馆)。问严嵩怎么办,严嵩说那搬到南宫去吧。南宫,那小不拉几的地方,而且还是当年朱祁镇的牢房。问徐阶,徐阶说重修永寿宫啊,朱厚熜很满意,以后除了关于祭祀的事情都不问严嵩只问徐阶了,毕竟这事情还是他相对内行。

徐阶利用道士蓝道行搞垮严嵩,蓝道行扶乩的时候预告说:“今天会有奸臣来奏事。”一会儿,严嵩的密疏送到了,朱厚熜开始怀疑,难道严嵩是奸臣?又一天,朱厚熜扶乩的时候问蓝道行,“现在天下何以不治啊?”蓝道行说,因为你都用奸臣,不用贤臣啊。那谁奸谁贤呢?蓝道行答,贤臣呢,就象徐阶和尚书杨博这样的,奸臣嘛,就是严嵩父子。朱厚熜说,我也知道严嵩父子贪,那上天怎么不收拾了他们呢?蓝道行说,上天说了,这事情,你得自己办。

紧接着,徐阶就让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纵容严世蕃“贪污误国”等罪,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个字。朱厚熜看着这奏疏,想想扶乩的说法,下旨让严嵩退休,逮捕严世蕃,之后谪戍。严世蕃不但没去戍所,反而在家里大建馆舍,继续横行不法,巡按御史林润又上疏弹劾。这还了得,朱厚熜大怒,下令再次逮捕严世蕃等人,交三法司审理。

谁都知道,要彻底搞倒严嵩,一定要搞死严世蕃。刑部尚书黄光升等人将他的各种罪过写了三十多条准备上报,事先拿给除阶过目。徐阶说你们这是要弄死严世蕃呢,还是要救他呢?黄光升等人说,那当然要弄死他。你要弄死他,这样写肯定是不行的。那要怎么写才行,徐阁老您给改改。徐阶提起笔来,不是改,而是删,删到罪名只剩下最后两条,通倭和谋反。以严世蕃的地位,他啥坏事都会干,就这两件事不可能,但是奏疏上言之凿凿,已经查实了。说别的罪名,都会间接的提到朱厚熜自己的过失,就这两件事情不会。严世蕃也是有眼线的,这份奏疏也抄到监狱里,严世蕃看了三十几条罪名以后哈哈大笑,我有救了。等改过只有两条罪名的奏疏再抄给他的时候,他吓坏了,这谁干的,我死定了。

果然死定了,聪明人的死法就是不一样。朱厚熜下旨处死严世蕃,籍没严氏家产,严嵩再没机会当首辅了,嘉靖朝最后一任首辅是除阶。

【1】《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明史·严嵩传》。

【2】朝廷规矩,皇上出巡,内阁首辅留守处理政务,必须得到皇上颁赐的《居守敕》,方为名正言顺。皇上返京,《居守敕》必须交还。

【3】孝宗朱祐樘的张皇后,这会儿朱厚熜叫她伯母。开始称皇太后,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曰慈寿皇太后,十五年复加上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

同类推荐
  • 杀手十三

    杀手十三

    一夜之间,十三所在的单位小时不见,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邮件记录,银行账户流水,信用卡纪录统统都消失不见。他回到A市,寻找曾经的同事,可这些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统统下落不明。十三被派遣去去S市执行一次任务……
  •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吴孝堂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古韵十足的房间里,在确定了当下的年代后,吴孝堂满心踌躇。当他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血腥,见惯生死的吴孝堂也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吴孝堂对着这个乱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三国之风起云涌

    三国之风起云涌

    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主人公利用机缘巧合以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从弱小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天下归一
  • 帝国春秋近黄昏

    帝国春秋近黄昏

    一战前夕的奥匈帝国,已近黄昏,争霸已成春秋大梦,虚无的繁盛背后,是种种忧患。一个遥远东方的宅男或者说是旅(流)行(浪)者,无意间闯入貌似平行位面的世界,成为一个没落小贵族,且看穿越架空人士如何苟全性命于乱世,如何渐渐崛起,最后又能否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为病入膏肓的奥匈帝国求得一线生机。
  • 白登之困

    白登之困

    流氓出身的无赖刘邦靠着一群打手和阴死人不偿命的军师夺得了天下,逼得楚霸王自刎乌江。谁知霸王一股怨念冲天,上天怜他生前骁勇,封他做了鬼雄。霸王心有不甘,非要与刘邦再争天下。刘家四百二十年江山已属天定,不可更改。只得令霸王鬼魂附身冒顿单于身上,在白登山围困刘邦君臣,报乌江之仇!
热门推荐
  • 封神主宰

    封神主宰

    【【玄幻爽文,精品新书】】洛无尘的宿命,本应该成为一名剑道大帝,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修行十二大道,发现滔天阴谋,并粉碎之,最终封神主宰,成就无上神位!!!
  • 异界之道尊

    异界之道尊

    在一个魔法纵横的异次元世界,因为一个穿越者的到来。而变得沸腾,同时也变得疯狂。凌风,一个道门弟子。携带着大道至宝—混沌珠来到了这里。他会如何生存呢?他会创造怎样的历史呢?同时,凌风他的人生又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且看——异界之道尊
  •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家直播系统

    皇家直播系统

    穿越不直播,不如打地铺.穿越不直播,犹如锦衣夜行.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小胖子吴昶这么说道.
  • 剑舞云霄

    剑舞云霄

    一念执着为红颜,一剑凌风舞云霄,一心追寻红尘路,执笔久爱莫忘仇~
  • 宠冠六宫:凤舞鸾歌

    宠冠六宫:凤舞鸾歌

    她叫凤舞鸾歌,名字很特别,自小出生在官宦世家,正值青春之时,一场选秀,改变了她的一生。本想安安静静度过一生,却为曾想麻烦接连而来,既然如此,她有这个资本,为何不力压众人,宠冠六宫!
  • 流年记得我爱你

    流年记得我爱你

    那年的仲夏,颜亦潇喜欢上一个人,可是那个人,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只能默默的喜欢着! 误会、阴谋、伤害,接踵而来,他恨得入骨,她爱得绝望。 终于,一个不算意外的意外,她彻底消失在他的世界,看着被烧得只剩下骨架的狱车,以及两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那一刻,他心痛如绞。多年后,一场天灾,那本已死去的人赫然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欣喜若狂,却不敢上前半步,他的心,已经痛到撕心裂肺。 她,毁了容,瘸了腿,身边还有一个温情脉脉的男人。 在她与另一个男人的结婚酒席上,他笑得高深莫测,霸道嚣张的凑近那个男人的耳边,用彼此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她是我睡过的,她没跟你说吗?”当她的心犹如冰山,再也捂不热时,他该怎么办?
  • 无敌懒仙

    无敌懒仙

    刚进入大学的24K纯屌丝刘崇,在表白失败后被从天而降的月光宝盒砸到头,意外穿越到修真界,不仅莫名其妙成了皇子,还被大神选中,得到一个天命系统,自带一堆神器和小世界,爱耍宝,爱吐槽的他会遇到什么神奇的事情呢,看逗比刘崇如何玩儿转异界,修修仙,泡泡妞,打打架,种种田,生活乐无边,美食、美景、美人,统统都不放过!
  • 仙动九霄

    仙动九霄

    能开此卷,证明汝是有缘人,此剑诀乃吾证应天道所悟,共分内诀和外诀,内诀悟心,外诀修功,内含九阳,阳对三诀,破诀诛天,焚诀戮地,燎诀换阳,九阳若成,天地皆臣,吾道号收天。故此诀名为《九阳天诀》。欢迎加入仙动九霄,群号码:548631914
  • 黑暗神耀

    黑暗神耀

    亘古悠悠,岁月轮回。短短数个时代过去,大暗黑天,终于自后世赶来。在那皓月当空,群星璀璨的夜晚。无尽的黑暗斩碎时空枷锁,穿过时间与空间的界限。阔别三个时代,无数神魔逝去。他,大暗黑天,能否力挽狂澜?面对那仿若苍穹,浩瀚无边的存在,他能否如肩负众人最后希望?至高强者最后的稻草,无数人最后的希望。且看,大暗黑天,携无尽的黑暗,阻挡住历史的步伐。结束‘它’不败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