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1500000016

第16章 大礼议之争

大礼议之争

明代的皇帝似乎有一个魔咒,好几个都是十几岁继位,到了而立之年,稍稍明白事理,就升天了,这意味着他接任的皇帝又是一个问题少年。朱厚熜表示,他这个少年,没有问题,可是他的身份有问题。朱厚照死了以后,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弟弟,朱元璋的十六个字继承规则都不适用了。那怎么办呢?只能在血缘关系最近的堂弟里面找。也不能乱找,还是从大到小,最大的堂弟——朱见深的孙子,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虽然是同一辈分,但是岁数仍然隔了一代,是年十五岁(虚岁)。

兴献王朱祐杬封国于湖广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正德十四年,朱祐杬死,朱厚熜以世子理国事,袭封兴王。刚做了藩王一年多,朝廷就派人来宣读朱厚照的遗诏,你别做亲王了,去做皇帝吧。于是朱厚熜就从安陆出发,到了京师郊外,问题来了,用什么礼仪迎接他呢。有人说,应该用皇帝的礼仪吧。礼部尚书毛澄不同意,“现在就用皇帝的礼仪,那之后劝进辞让的礼仪【1】都废除了?”于是准备了皇太子的礼仪。朱厚熜跟来的长史袁宗皋说,“遗诏可是让我来做皇帝的,不是让我来做太子的。”不去。内阁首辅杨廷和也来劝,“您现在先从东安门进去,暂时居住在文华殿,择吉日登基做皇帝。”不行。反正是去做皇帝,往哪儿走有什么不一样吗?不一样。还真别欺负朱厚熜年纪小不懂这个,从东安门进去,那还是太子走的路,择吉日登基,那他还不是皇帝。关键是,朱厚熜是理所当然的皇帝,这帮大臣们就得听朱厚熜的;如果是这帮大臣们给的皇帝,不算是他们劝进的还是怎么弄的,那朱厚熜就得听他们的,至少眼前是。

杨廷和是非常能干的一个人。朱厚照死了以后,在朱厚熜还没来之前的三十七天时间里,他在慈寿太后(孝宗皇后张氏,朱厚照的生母,朱厚熜的伯母)的支持下,罢了威武团营,遣还边军,革京城皇店,遣散豹房的番僧乐人,放还四方收来的女子,收宣府的珍宝入内库,并逮捕江彬下狱。还借朱厚照的遗诏栽汰锦衣、内监局诸校卫役工十四万多人,减漕粮一百五十余万石,朱厚照留下的烂摊子几乎全部都给收拾个干净。可是官场老司机杨廷和一大把年纪,带着一大帮大臣,就是玩不过朱厚熜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没办法,就请示慈寿皇太后。皇太后说那你们就直接劝进吧。于是在郊外劝进,在郊外受笺【2】。当天中午,从大明门进去,告宗庙,谒大行皇帝几筵,朝见皇太后,然后出来在奉天殿即位,全部都是按皇帝的礼仪。第一回合,朱厚熜占尽了上风。

朱厚熜做皇帝的第三天,就派人去请亲妈来北京。朱厚熜的母亲是兴王朱祐杬的正妃蒋氏,祖上是徐州人,从小精通诗书,写了一本书《女训》,共十二篇,这么有文化的女人在明代可真不多见【3】。问题是,在北京用什么礼仪迎接她?

按杨廷和的授意,毛澄会集了公卿台谏六十几个人建议,应该效法汉代定陶王嗣成帝、宋代濮王之子嗣仁宗的旧例,朱厚熜应该尊孝宗朱祐樘为皇父,那兴献王就得称皇叔父,蒋氏为皇叔母。

“这怎么能行?朕是皇帝,朕的亲妈是王妃,朕是君她是臣,见了朕她得跪朕,你们有让自己的亲娘跪自己的吗?”九月份蒋氏到了北京通州,听说她变成叔母了,也不情愿,“怎么让我的儿子称别人做妈?”不去了。朱厚熜跟慈寿太后说,我妈不来,我也不当皇帝了,我带着我妈继续回安陆当我的藩王去。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会集群臣多次上书申辩,再三执奏。朱厚熜毫不退让,说不行就不行,要求大臣们再继续考证礼仪,一定要正当合理。

张璁,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观政【4】,48岁。他上疏反对群臣,汉定陶王和宋濮王之子是皇帝没有儿子,把侄子先过继来养在宫里,然后顺理成章的继位成皇帝。朱祐樘原来是有儿子朱厚照的,是朱厚照当了十六年的皇帝没有儿子,按顺序轮到朱厚熜当皇帝的。那能一样吗?合理的程序是,应该追尊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再尊蒋氏为太后。这叫“母以子贵,尊与父同”。这样朱厚熜的爹还是那个爹,妈还是那个妈。这个说法让朱厚熜太高兴了,立刻下诏,按张璁说的办,准备迎接老妈。

可是杨廷和他们不鸟你,封还朱厚熜的诏书,仍然建议让蒋氏从崇文门进东安门,朱厚熜出东华门迎接。东华门还是太子走的路,不许。再议,退了一步,让蒋氏从正阳门进大明门,经过承天门,再从午门之东的王门进来。王门还是亲王走的门,又不许。“我老妈,一定要走皇帝的御道进宫,全部走正门,并且入朝太庙。”群臣们又争,说蒋氏还只是王妃,不是太后,王妃是没有谒太庙的资格。不听。说应该要准备王妃的礼仪。还是不听。没办法,只能升兴献王朱祐杬为兴献帝,蒋氏为兴献后,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名称,称兴国太后。按太后的礼仪,让蒋氏从正阳门进来,到奉先殿,但是不谒太庙。

不久,杨廷和授意吏部把张璁升为南京刑部主事(观政不到一年升主事的可不多),“滚到南京呆着去,别在这为大礼议的事为难我们。”十二月十一日,朱厚熜又传谕,要在兴献帝、后加称“皇”字,杨廷和又封还手敕,毛澄也抗疏力争,加上九卿合谏。朱厚熜不管,就是要加。争了一个月,清宁宫后殿火灾。杨廷和等乘机上疏,您看看,都是您要加称兴献帝、后,祖宗神灵不安了。好吧,那就退一步,勉强称孝宗为皇考,慈寿张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而不再加“皇”字。

这事情就这样安静了一年,但是张璁既然蹚了这浑水,他就不是一个安静的人。嘉靖二年十一月,他从南京上疏,请求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并且找来了侍郎席书、员外郎方献夫等几个帮手。朱厚熜借此又召大臣们商议,并特诏张璁、桂萼、席书等赴京。新的礼部尚书汪俊(毛澄于二年三月罢,死在回家的路上)率群臣抗争多次,无效。于是,终于在兴献帝这三个字里加了一个“皇”字,变成了“兴献皇帝”。

这还只是开始,嘉靖三年二月,大学士杨廷和因为议大礼被罢官。三月,罢礼部尚书汪俊,换上了席书。四月,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上兴国太后尊号为“本生皇母章圣皇太后”。五月,再罢大学士蒋冕换上了石珤[bǎo]。六月,升张璁、桂萼为翰林学士,方献夫为侍读学士。经过这一轮清理以后,“议礼派“已经有相当的实力与百官相抗衡了。七月十二日,张璁、桂萼上疏弹劾礼官为朋党,并列举欺君罔上十三事。应他们所请,朱厚熜在左顺门召见群臣,宣诏去尊号中的“本生”两个字,这就意味着朱祐杬这一系成为了皇族正统。这变化太快,群臣全都惊呆了,上疏反对。几百份奏疏上去,象打水漂一样没影了,全部留中。尚书金献民、少卿徐文华发表演说:“奏疏留中,一定是铁了心要改孝宗为伯考,那就太庙无考,皇嗣正统出现偏差了。”吏部右侍郎何孟春附议:“成化朝尚书姚夔率百官伏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5】葬礼,最后也征得宪宗皇帝同意。”翰林修撰杨慎(状元,杨廷和的儿子)更是慷慨激昂:“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翰林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遂遮留群臣于金水桥南,厉声说:“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今日有不力争者,共击之!“于是从上到下朝臣共229人全到左顺门跪请,高喊高皇帝、孝宗皇帝。朱厚熜赶紧让太监前去劝退。不走。面对如此激烈的场面,朱厚熜仍然一点都不退让,下旨,逮马理等134人入狱,其余86人待罪。几天后,为首的丰熙等八人戍边,四品以上的夺俸四个月,五品以下廷杖,每人打屁股30,编修王相等16人伤重致死。九月,更定大礼,称孝宗为皇伯考,孝宗后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兴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

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明世宗颁布《明伦大典》,肯定其议大礼的成果。同时,对议大礼中反对派官员进一步追夺,杨廷和首罪,本来要杀的,从轻发落,罢官削为普通百姓。次罪毛澄,已经死了也算了,不过要削掉生前的官职。其余的象蒋冕、毛纪等全部退休的退休,罢官的罢官。大礼议之争,以朱厚熜的全面胜利告终。

这么轰轰烈烈的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不过是为了在死人的牌位上改几个字,至于么?至于,大大的至于,这一点我们今天的人很难理解。对于朱厚熜来说,朕该不该成为理所当然的皇帝,这个很重要。如果也象朱祁钰那样,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不是正统嗣位,最终是什么也没落着,死后连个象样的坟墓都没有。对于大臣们来说,则有公心,也有私心。公心则在于,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虽然明朝是家天下,可是皇帝个人的意志与国家的意志常常是不统一的,尤其是出现了象朱厚照这样的皇帝,根本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以皇权之大,竟无任何手段可以制约。私心则在于,把赌注压在争议的一方,一旦获得胜利,对于个人来说,加官进爵,前途无量。虽然以杨廷和为首的反对议礼派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为了公心考虑,但也有一部分人,想借此为自己谋利。很意外的是,这场争议的最后,虽然是朱厚熜以皇权进行血腥镇压而成功,却造成了另一种结果,内阁首辅的权力大大强于以往,明代的朝局从此进入了一个主要以争夺内阁首辅权位的格局。

【1】劝进辞让之礼,意思是朱厚熜到了北京还不是皇帝,要由大臣们劝进,皇帝为表示谦逊,要推辞三次才接受。这样大臣们有了劝进之功,皇帝也有了谦让的美德。这是规矩,古代人极为讲究。

【2】笺,指异色龙笺,接受这种笺的,都监国的身份,或者只有劝进的时候才用。受笺是接受当皇帝的过程,是个很复杂而隆重的仪式。

【3】朱祐杬一共两男三女,蒋氏生长子岳王朱厚熙,比朱厚熜大七岁,五天就死了,后追封为岳怀王。又生了长女长宁公主,长到四岁也死了。朱祐杬的妾王氏(后来进封淑妃,谥温静)生了一个二姐善化公主,长到十岁又死了。接着是蒋氏生朱厚熜和他的两个同母的妹妹,三女永福公主,四女永淳公主,后来分别下嫁邬景和谢诏,都随母兄在北京生活。

【4】观政,明朝有别于其它朝代的官职。是指考中进士以后,先得安排到各部或各曹观政一段时间,合格以后,才正式安排职务。这个期间就称观政,相当于我们现在工作的试用期,从九品。

【5】慈懿皇太后,钱氏,英宗朱祁镇的元配皇后,成化四年(1468)崩。宪宗朱见深的亲生母亲指使儿子,不让她跟英宗合葬,礼部尚书姚夔连上三道奏疏反对,无果。于是率百官于文华门外哭谏,终于感动了周太后和朱见深,同意钱氏与英宗合葬裕陵。

同类推荐
  • 白衣抄

    白衣抄

    武士之国,我们的国家被这样称呼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百年前忽然从未来穿越来的鬼才,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废枪令’……那曾经任由武士们仰望和驰骋梦想的临安天空中,如今交错着飞机和电线……本文属个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抄袭……银魂。啊哈哈
  • 穆星传

    穆星传

    他原本是个书呆子,在偶遇一个妓女后,经历了奇怪的事,却变得不呆了。他为救那个女人,却惹了一场惊天大案,给他的家族带来了灾难。他和他的家族能否摆脱灾难?他和妓女的感情有结果吗?请看书呆子和妓女的故事。
  • 明末兵王

    明末兵王

    特种兵穿越回明朝崇祯年,本想远离杀戮与阴谋做个纨绔少爷。然而血与火的明朝末年,一旦卷入那些恩怨情仇,谁又能真的可以置身事外?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

    珵美有瑕不掩瑜,穆若清风而情深。他,意外穿越到大唐,之前的记忆全失,却凭借超乎常人的记忆力通过选拔进了国子监,可面对同窗刁难,他该如何见招拆招?还有室友李玉泽是不是女儿身?随着他的身世之谜揭开,被岁月尘封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寻身份,解秘密,找真相,除奸佞……大唐因他的存在而变得精彩纷呈,从而谱写了一曲曲热血青年们青春成长之歌。这是一段有诗、有酒、有故事的旅程。
热门推荐
  • 远离心理误区(人生高起点)

    远离心理误区(人生高起点)

    《远离心理误区》是一本讲解心理健康的通俗读物,适合普通大众以及心理学爱好者阅读,通过阅读《远离心理误区》可以消除常见的心理误区,如克服自卑、力戒依赖、战胜懦弱、战胜沮丧、化解焦虑、抛弃嫉妒、远离猜疑、战胜自负等。相信本书将使读者对心理学的了解更深入一些,更科学一些!
  • 爆萌伞仙:撩人师尊求放过

    爆萌伞仙:撩人师尊求放过

    身为仙界唯二的伞仙,陌璃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她本是一把被人遗弃的破油纸伞,却有幸被帝尊亲自赐名收为座下弟子且悉心照顾。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突然喜欢在夜里爬她床的撩人妖孽真的是她那个风华绝代,清冷孤傲的师尊吗?该不会是他人假扮的吧?【小剧场】某女像个好奇宝宝似的望着某妖孽:“师尊,什么是喜欢啊?”某妖孽挑眉:“璃儿对为师是何感觉?”某女恍然大悟:“师尊,璃儿懂了,喜欢就是感觉自己发情期到了!”
  • 问鼎苍穹

    问鼎苍穹

    掌握命轮的大手在虚无浮现,废柴的崛起造就诸神的辉煌。断生机,掌乾坤,只需一念间。翻天地,覆云海,不过须臾刹。从家族废物到达不朽神位,看石辰如何问鼎苍穹!
  • 上古世纪之燃烧的远征

    上古世纪之燃烧的远征

    洛林终于踏上了前往原大路的远征,先知的预言,不详的噩梦我们寻找到的究竟是故土还是地狱......
  •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呆萌神女绝色邪神宠妻无限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追溯几千年风光,情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谷间万年青莲上站立着的小人张着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对面的翩翩少年说道“长大我定要娶你”少年嘴角轻扬宠溺的看着青莲上清新秀丽的小人说道“好!我等你来娶!”
  • 冷王宠妃:娘子,节操呢

    冷王宠妃:娘子,节操呢

    相亲遇到丑男就算了,被人嫌胸小又是闹哪样。。。温若云是求老天赐他个男人没错,可系,无缘无故穿越又是闹哪样。。。还好这里有美男——扑倒,吃掉可是,王爷太冷了咋办,没关系咱有时间陪他慢慢耗“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花痴(色狼)有耐心”
  • 漂浮在空中的巨影

    漂浮在空中的巨影

    一觉醒来,天空中突然多出了一具漂浮着的巨大死尸,更奇怪的是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看不见它。至此,都市当中不再平静,灵异现象频繁发生,甚至某些恐怖电影中的物品、角色乃至情节也开始在现实世界中重现——召唤贞子的死亡录像带、栖息着楚人美的破落村庄、梦中杀手弗莱迪...幻想最终和现实交织在了一起。洛北归不得不一边解决这些问题,一边努力穿梭在其他世界中寻找真相。某一天,当他足够接近真相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居住的公寓其实坐落在一只怪物的口中...(请注意封面最下面一行小字。)
  • 奇闻录之传生者

    奇闻录之传生者

    自远古以来天地间便早有奇兽、奇器、奇物……而这些东西都一一记录在奇书《奇闻录》中。如今少年董鑫却得到了它,这一场与天的对抗开始了。董鑫:“不是天择我,而是我逆天!”
  • 初涉社会的那几年

    初涉社会的那几年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年少。曾几何时,再没有人对你说,在屋里打伞长不高,手指月亮会被割耳朵,说你是从垃圾堆里拉回来的,让你把压岁钱给他们藏着,说怕你弄丢了......曾几何时,我们还在羡慕那些打扮得花里花俏、不用上学的青年男女。曾几何时,我们还在幻想成为科学家,成为哲学家,将来好改造这个世界。曾几何时,当你回首当年还感觉无比崇高的梦想时,却突然发现,那是多么幼稚,多么可笑。曾几何时,你才发现,自己已然被这个世界给改造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