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300000009

第9章 迁都北、营建北京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应天府为南京(今属江苏),称京师。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1421),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迁都北京。

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至四年(1399-1402),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明成祖以为夺位得天下,恐为建文朝大臣所不容。靖难军进入南京,建文旧臣出迎者寥寥无几,余者或效死建文,或逃匿不仕,或指斥其非,或图谋行刺。朱棣遂大肆诛杀,株连甚众,以至于其内心颇为不安,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天地祖宗乎?”茹常叩头大言曰:“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①成祖这才放心。故虽定都南京,却经常往来于两京之间。

北平乃辽、金、元三朝古都,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足以“控四夷创天下”②,于当时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威胁,在军事上指挥调度极为有利。亦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北平又是明成祖龙兴之地,自封藩燕北,经营二十余年,有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种种,明成祖早欲迁都北京。即位之初,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跻之地皆有隍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认为:“其可以北平为北京。”③永乐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遂逐步展开。

二月,成祖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三月,成祖命舟师重开海运,往北京运粮,以后岁以为常。八月,发流罪以下犯人往北京垦荒,徙直隶、苏州等10郡、浙江等9省富民近4000户落籍北京。二年至三年(1404-1405),又徙太原等山西民20000户落籍北京。同时,成祖下令浚通南北大运河,以通北京漕运。四年(1406)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④。同时命大臣督兵士、僧众、工匠造砖瓦;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⑤。

各路军士、工匠、民丁,各地良材、巨木不久便汇聚北京。原定永乐五年动工营建之北京宫殿工程却未能如期开展。究其原因,约略有三。其一,永乐四年爆发明与安南之战争。成祖命成国公朱能“帅十八将军、兵八十万”分道进讨,六年(1408)“复命张辅帅师二十万征讨”⑥;其二,明与北方鞑靼、瓦刺不断展开大规模战争。永乐八年(1410),成祖“自将五十万众出塞”亲征鞑靼,十二年(1414),又亲征瓦刺。⑦战争连年不断,需仰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从而影响营建北京宫殿计划如期进行,其三,永乐五年(1407),徐后去世。七年,明成祖车驾至北京,礼部尚书赵舡及廖均卿等得吉壤于北京昌平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始营建山陵即成祖长陵工程。

营建北京宫殿工程虽停,迁都准备工作始终未断。永乐九年(1411),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碹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废弃已久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四年(1416)三月,长陵工程竣工。十一月,成祖复诏群臣商议营建北京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武官,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文官纷纷上疏,请求立即择日兴工,营建北京。上奏称:北京“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今日“引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⑧。成祖欣然同意。

自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宫殿、门阙、城池、郊庙、钟楼、鼓楼等京师必备建筑先后竣工,于是,成祖下诏迁都。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御新建成之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正式迁都北京。

新都北京“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朝廷以全国各地征调各色工匠数十万、民工上百万,及大量军士参与营建工程。明代北京在元大都旧城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建与重建。宫城及大城均向南推移,宫城(紫禁城)为营建北京的核心工程,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周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宫城为长方形,占地72公顷,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太和殿)、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前三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大典以及l重要朝会,后三宫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之所。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配置于东西两侧,严格对称。宫城之外为皇城。宫城后方为废土堆砌而成的万岁山,意在“席山建殿”,成为宫城之倚靠,又意在镇压前朝之风水,故又名镇山。万岁山亦为北京城的中心点及制高点,便于瞭望全城。宫城前方依“左祖右社”之制,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今已不存)为一宽阔大道。道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署。皇城中心为优美多姿的太液池、琼华岛。皇城之外为大城。大城南部乃繁华商业区。钟楼、鼓楼位于大城中心。大城共开九门,前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有阜城门、西直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及山川坛。嘉靖九年(1530),增筑圜丘,并于北郊筑方泽坛,东郊筑朝日坛,西郊筑夕月坛。明成祖营建北京,使北京城内建筑布局比元大都城更为匀称整齐,设计更为合理,巍峨壮观的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外城南郊增修外罗城,开七门,因此,大城又称为内城。原计划大城四周均筑外罗城,由于财力不济,终未能果,因此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永乐迁都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既有自元朝至永乐时期从全国各地徙来的富户,也有营建北京过程中留京的大批工匠,又有入京参试的科场举子以及大小商人等。京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文化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近边塞,北方蒙古鞑靼、瓦刺,东北女真等族相继对京都构成威胁。因此,自永乐迁都之时至明末均有回都南京之议。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新建成仅三月的紫禁城失火,三大殿烧成一片灰烬。廷臣中有议论迁都北京之非,主张重同南京,遭明成祖斥责。成祖以奉天门为临时听政之所坚持上朝,还都之议始止。但是,继续营建北京官署的工程却被搁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永乐时期长期居守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三月,仁宗宣布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并建北京行部及后军都督府”⑨。四月,仁宗崩,还都南京终未成事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仍称北京为“行在”。直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北京作为明朝都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正统元年至四年(1136-1139),宣宗命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并各门石桥、闸,于是北京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正统五年,重修已焚毁20年之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二宫。六年(1441),英宗于新宫殿落成之日宣布上谕书,重申定都北京,“罢移行在,定为京师”。此后,正统七年,又造会同馆、观星台,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詹事府等文武官署,并于京师城垣内外砌以砖石。英宗正统时期的营造工程,使北京京师规模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明朝定都北京、营建北京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直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师。

注释

①《罪惟录》。

②《明太宗实录》卷一,四。

③《明太宗实录》卷一六。

④《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

⑤《明太宗实录》卷五七。

⑥《明史》卷一五四。

⑦《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⑧《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二。

⑨《明仁宗实录》卷八七。

同类推荐
  • 阳关小道

    阳关小道

    你走你的阳关大道。我走我的阳关小道。你有你的春秋大梦。我有我的无尽春梦。
  • 逆龙谋

    逆龙谋

    一个背负家族命运的少年,太平盛世下的暗涌。一群本该生活在历史中的人,究竟留下了什么,这是一个几代人的逆龙计谋,大楚王朝究竟何去何从?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 当地主

    当地主

    无意进入平行世界的近代战争历史里,没有历史的羁绊,没有仇恨的种子,陈杰只想做一个理想中的万恶的地主。并且,在他家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横批:闲事莫问
  • 三国之烈风飞扬

    三国之烈风飞扬

    重回汉末,雄烈儿振烈烈雄风。金戈铁马起于西凉,争雄天下,霸业未休!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金色的土地

    金色的土地

    回忆类短篇小说感悟人生回忆童年记录黄土地的点滴
  • 陌上花:长生为聘

    陌上花:长生为聘

    兜兜转转,不都只是为了在她身边吗?也罢,既然离不开,那便不再离开。
  • 吞雷

    吞雷

    天权大陆,万族林立。一个少年穿越到天权大陆,在异世修绝世神功,手握神剑,骑乘麒麟神兽,以天雷为食。虎躯一震,令万千少女竟折腰。
  • 黑暗首席:我的契约妻子

    黑暗首席:我的契约妻子

    他曾被仇恨蒙蔽了眼,为牵制仇敌,把过错怪罪在她身上,百般折磨,却被她的美丽和坚强折服。若要报仇势必会伤及她,可情深似海,难为两全。她被命运戏弄,阴差阳错落在他手里,受尽屈辱却仍不失女子的坚强傲骨。他们身心疲惫,都不承认已爱上对方,问天,爱该何去何从?
  • 三界直播间

    三界直播间

    恶魔萝莉,妩媚御姐,清纯校花,火辣警花,绝色明星一个个的都争着抢着约赵鹏,可是赵鹏却是头也没抬,只是玩着自己的手机!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就职于比战场更可怕的跨国企业的白骨精毛晓囡,有一个男神级的男朋友傅加蓝,某一天正在与死党吃饭胡侃的她收到男朋友的来信——前女友要跟他谈谈。所以她再次陷入了不安、挣扎与患得患失的纠结恐慌。回忆从校园走来的这场爱情,她一直是最卑微的那一个,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他全部的深情对别人,看他与挚爱的重逢与离别,将自己快要爆炸的暗恋死死压住。然而毕业后选择了远离的她却得到了与男神在一起的机会,于是毛晓囡不顾一切飞蛾扑火,可是……他的一生之爱却在此时归来了……
  • 神戒村官

    神戒村官

    村官有神戒,什么种种田、养养鱼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搞产业、搞旅游、搞建设,什么?搞美女,你说的是村姑么?
  • 古冢

    古冢

    远古时期的古冢,蕴含命格的开启,成就无上血脉。秦林,前世被人陷害,这一世,意外重生到帝王之身,实力羸弱,皇权被架空;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就无上帝王,以报前世之仇。上古时期,强者凋零,却又隐藏无上秘辛,修炼桎梏,又如何去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