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300000009

第9章 迁都北、营建北京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应天府为南京(今属江苏),称京师。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1421),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迁都北京。

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至四年(1399-1402),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明成祖以为夺位得天下,恐为建文朝大臣所不容。靖难军进入南京,建文旧臣出迎者寥寥无几,余者或效死建文,或逃匿不仕,或指斥其非,或图谋行刺。朱棣遂大肆诛杀,株连甚众,以至于其内心颇为不安,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天地祖宗乎?”茹常叩头大言曰:“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①成祖这才放心。故虽定都南京,却经常往来于两京之间。

北平乃辽、金、元三朝古都,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足以“控四夷创天下”②,于当时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威胁,在军事上指挥调度极为有利。亦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北平又是明成祖龙兴之地,自封藩燕北,经营二十余年,有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种种,明成祖早欲迁都北京。即位之初,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跻之地皆有隍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认为:“其可以北平为北京。”③永乐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遂逐步展开。

二月,成祖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三月,成祖命舟师重开海运,往北京运粮,以后岁以为常。八月,发流罪以下犯人往北京垦荒,徙直隶、苏州等10郡、浙江等9省富民近4000户落籍北京。二年至三年(1404-1405),又徙太原等山西民20000户落籍北京。同时,成祖下令浚通南北大运河,以通北京漕运。四年(1406)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④。同时命大臣督兵士、僧众、工匠造砖瓦;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⑤。

各路军士、工匠、民丁,各地良材、巨木不久便汇聚北京。原定永乐五年动工营建之北京宫殿工程却未能如期开展。究其原因,约略有三。其一,永乐四年爆发明与安南之战争。成祖命成国公朱能“帅十八将军、兵八十万”分道进讨,六年(1408)“复命张辅帅师二十万征讨”⑥;其二,明与北方鞑靼、瓦刺不断展开大规模战争。永乐八年(1410),成祖“自将五十万众出塞”亲征鞑靼,十二年(1414),又亲征瓦刺。⑦战争连年不断,需仰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从而影响营建北京宫殿计划如期进行,其三,永乐五年(1407),徐后去世。七年,明成祖车驾至北京,礼部尚书赵舡及廖均卿等得吉壤于北京昌平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始营建山陵即成祖长陵工程。

营建北京宫殿工程虽停,迁都准备工作始终未断。永乐九年(1411),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碹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废弃已久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四年(1416)三月,长陵工程竣工。十一月,成祖复诏群臣商议营建北京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武官,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文官纷纷上疏,请求立即择日兴工,营建北京。上奏称:北京“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今日“引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⑧。成祖欣然同意。

自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宫殿、门阙、城池、郊庙、钟楼、鼓楼等京师必备建筑先后竣工,于是,成祖下诏迁都。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御新建成之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正式迁都北京。

新都北京“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朝廷以全国各地征调各色工匠数十万、民工上百万,及大量军士参与营建工程。明代北京在元大都旧城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建与重建。宫城及大城均向南推移,宫城(紫禁城)为营建北京的核心工程,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周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宫城为长方形,占地72公顷,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太和殿)、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前三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大典以及l重要朝会,后三宫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之所。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配置于东西两侧,严格对称。宫城之外为皇城。宫城后方为废土堆砌而成的万岁山,意在“席山建殿”,成为宫城之倚靠,又意在镇压前朝之风水,故又名镇山。万岁山亦为北京城的中心点及制高点,便于瞭望全城。宫城前方依“左祖右社”之制,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今已不存)为一宽阔大道。道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署。皇城中心为优美多姿的太液池、琼华岛。皇城之外为大城。大城南部乃繁华商业区。钟楼、鼓楼位于大城中心。大城共开九门,前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有阜城门、西直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及山川坛。嘉靖九年(1530),增筑圜丘,并于北郊筑方泽坛,东郊筑朝日坛,西郊筑夕月坛。明成祖营建北京,使北京城内建筑布局比元大都城更为匀称整齐,设计更为合理,巍峨壮观的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外城南郊增修外罗城,开七门,因此,大城又称为内城。原计划大城四周均筑外罗城,由于财力不济,终未能果,因此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永乐迁都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既有自元朝至永乐时期从全国各地徙来的富户,也有营建北京过程中留京的大批工匠,又有入京参试的科场举子以及大小商人等。京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文化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近边塞,北方蒙古鞑靼、瓦刺,东北女真等族相继对京都构成威胁。因此,自永乐迁都之时至明末均有回都南京之议。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新建成仅三月的紫禁城失火,三大殿烧成一片灰烬。廷臣中有议论迁都北京之非,主张重同南京,遭明成祖斥责。成祖以奉天门为临时听政之所坚持上朝,还都之议始止。但是,继续营建北京官署的工程却被搁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永乐时期长期居守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三月,仁宗宣布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并建北京行部及后军都督府”⑨。四月,仁宗崩,还都南京终未成事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仍称北京为“行在”。直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北京作为明朝都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正统元年至四年(1136-1139),宣宗命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并各门石桥、闸,于是北京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正统五年,重修已焚毁20年之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二宫。六年(1441),英宗于新宫殿落成之日宣布上谕书,重申定都北京,“罢移行在,定为京师”。此后,正统七年,又造会同馆、观星台,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詹事府等文武官署,并于京师城垣内外砌以砖石。英宗正统时期的营造工程,使北京京师规模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明朝定都北京、营建北京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直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师。

注释

①《罪惟录》。

②《明太宗实录》卷一,四。

③《明太宗实录》卷一六。

④《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

⑤《明太宗实录》卷五七。

⑥《明史》卷一五四。

⑦《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⑧《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二。

⑨《明仁宗实录》卷八七。

同类推荐
  • 汉人

    汉人

    五胡入侵,神州沦陷。礼乐崩坏,国将不国。内忧外患,汉人将亡。不计生死,只为大汉。山河破碎时,谁能力挽狂澜?神州沦陷时,谁能舍身忘死?汉室将倾时,谁能挺身而出?汉人将亡时,谁能翻转乾坤?(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固原文博探究

    固原文博探究

    本书是固原博物馆结集出版的第一本文集,分管理纵横、考古调查、考古纪实、文博论坛、墓志碑刻、展示教育、文物丛谈、文苑杂谈等栏目。
  • 红流纪事:碧血丹心守沃土东北抗日联军

    红流纪事:碧血丹心守沃土东北抗日联军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昏君志愿

    昏君志愿

    要做有原则、有品味、有情趣、有生活、有追求的五有皇帝;──昏君就是最佳选择!======================================推荐某和尚力作:《武道天涯》书号1031230昏君QQ群,欢迎各方好友加入:70227248(呜谢caesar89兄提供)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巅峰高手轮回阴差阳错投身主角身上,由此产生的极端双重性格集于一身的一人,背负二人不同的理想和意志,历尽兄弟情义和儿女情仇冲上九天云霄,展开一段段搞笑深刻的爱恨情仇故事
  • 开在三生石上的彼岸花

    开在三生石上的彼岸花

    她叫李叶,她本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可是有一天晚上当她被女子的哭泣声惊醒后,却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同时她的容貌也变了,从此她的人生彻底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而改变她人生轨道的那个人就是枫,为了他,她从一个简单乐观的傻丫头变成了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疯子”。他叫江枫,是江云天夫妇的养子,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他愿意用一生去守护江叶···他和她之间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让我们一起陪伴他和她走过《三生石之枫叶》、《三生石之墨璃》和《三生石之辰曦》吧!
  • 梦醒时见你

    梦醒时见你

    他是她苦苦寻觅一生的渴望。从年幼丧父的噩梦中苏醒,一齐伴随余念的,不止是寄人篱下的恐惧,也有当年素不相识却给予她温暖的少年。她记得他那双深邃如海的浅色眼眸,亦记得他身上若即若离的兰花气息。此去经年,再相逢,余念没能认出自己心心念念渴求的少年,却被他的另一重凛冽强势的性格所吸引。他是她的雇主,邀她一同破解大大小小的怪异悬案,剖析所有掩埋多年的真相。他们也深陷危机四伏的漩涡,一路向前,只求解开困扰余念多年的她的父亲死亡之谜。
  • 狐狸说

    狐狸说

    若我有情寻你千年又何妨若你有情自断轮回我无悔
  • 爱你无悔:曾经沧海难为水

    爱你无悔: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曾经的山盟海誓如今的无悔守护婚礼当天曾经朝思暮想都他回来了只是穿上西装革履的不是他身旁的他说:“爱你,我已预料这一天,我无怨无悔,你,本来就是属于他的”殿堂门前的他说“我回来了”
  • 异能之地球复仇篇

    异能之地球复仇篇

    地球末日,人类毫无节制的剥夺自然资源,虐杀其他物种,毁坏自然环境,核武器试验,自相残杀,发动战争......这颗美丽的星球已经伤痕累累了,忍无可忍了,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向人类复仇,被虐杀的物种、战争的亡灵、残破的文物、微小的细菌、古老的化石......被赋予异能,以异能兽的形态出现。在面对灭亡的时刻,人类也得到了异能,为人类未来献出一切的战士啊!是带领人类走向新时代!还是被人性的贪婪打败?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作者力求突破目前许多家长的“制约式”、“强硬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期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也给教育一个恰当的定位。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厉害了我的哥

    厉害了我的哥

    系统附体,似乎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呀!但是谁给我解释一下,系统主题“伟大的出租车司机生涯”到底是个什么鬼?满城的人哭着喊着要坐他的出租车是怎么回事?闯进赛车场的出租车跑得比赛车快是怎么回事?出租车司机打表打出一个商业帝国,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老司机书友群488596712)
  • 魔法世界历险记

    魔法世界历险记

    神秘的魔法,力量的诱惑,正义和邪恶,光明与黑暗,谁胜谁负?众人的决定,莉莉丝能否恢复远古的魔法?朋友的叛变,是出于嫉妒还是另有幕后黑手?眼睛看到的,是否为当年的真相?光明使者,必将再次封印绝望帝!作者QQ:2531084355书友群:301456185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