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300000008

第8章 靖难之役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为巩固朱氏的统治地位,实行分封诸藩王的政策。洪武三年(1370)四月,册封其子朱楔为秦王、朱桐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棣为吴王、朱桢为楚王、朱樽为齐王、朱梓为潭王、朱杞为赵王、朱檀为鲁王,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共计册封24个儿子,1个重孙,大多分封在北部边境和各个要地。且规定,一经封王即要出京城就藩,使之“外镇编圉,内控雄域”①,目的是要让这些分封在外的儿孙们“夹辅王室”②。因此朱元璋赋予这些子孙们以极高的地位和军事权力,规定诸王仅“下天子一等”③。诸王在各自的封地内,可以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封地所在的卫所均受诸王的监视与控制,“凡朝廷调兵,必关白亲王乃发”④。诸王还可拥有供其指挥和调遣的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干人”⑤。不仅如此,诸王还有权移文朝廷索取奸臣,甚至可以举兵“清君侧”。朱元璋分封诸王,使封国权力远远超过地方的行政权力。

朱元璋想以分封诸王的办法起到拱卫朝廷的作用,然而封国权力过大,必将有碍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导曾为此上书,指出此举恐“尾大不掉”,“祸患立生”。但朱元璋却以“离间吾骨肉”⑥的罪名,将叶伯导囚死狱中。当然朱元璋也不是对此没有考虑,在分封之中,他曾规定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朱元璋此举的目的在于避免诸王相互串联,与中央相对抗。所以,诸王就藩,可以说是“生离死别”。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却未能收到预期的后果。

洪武二十五年(1393)四月,皇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于九月,又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⑦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其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甲八万,革车六千”⑨。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⑩的重权。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建文元年(1399)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长史葛诚放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诚密问燕王府之事,葛诚如实秉告,且派他返回燕王府,作为内应。葛诚回到燕王府,朱棣见他神色不对,心中不免作疑。随即朱棣亲自人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风韶弹劾其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以燕王“智虑绝人”,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朱棣察觉到朝廷对自己怀有贰心,回燕王府后,便托辞患病,以观事态的变化。

建文帝朱允炆以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同参军国事。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帝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削燕手足也。’”于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朱允炆下令废周王楠为庶人。建文元年(1399)四月,湘王柏惧罪自焚死,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废岷王十匣为庶人,徙漳州。朝廷削藩之举,引起诸王的恐慌与不安,燕王朱棣更是心神不定。

不久,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奏朝廷,密告燕王府官校谋反。朱允炆为此下诏责问朱棣。朱棣闻讯,遂“佯狂称疾”,以此掩盖其野心。齐泰等人侦得朱棣有谋反之意,便请朱允炆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属。齐泰等人还密令北平左布政使张呙、都指挥使谢贵占据燕王府,又约葛诚、指挥卢振为内应,且令北平都指挥张信捕捉朱棣。不料,张信将此事秉告朱棣,朱棣立刻令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等将领统800名壮士入卫燕王府。

七月,张呙、谢贵等指挥兵士围攻燕王府,索要官属,飞矢直人府内。朱棣与张玉、朱能等人商议,决定设计除掉张呙、谢贵。未几,朱棣称病愈,登东殿,而令壮士设伏于左右及端礼门内。遂派官持官属名册前往张呙军中,约其入府。待张呙、谢贵入殿,乃持之斩杀。围攻王府的张呙、谢贵所部闻讯,溃散而去。次日,燕王朱棣誓师,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祖训为据,以“清君侧”为名,上书请诛齐泰、黄子澄。朱允炆见此上书,下诏削夺朱棣属籍。朱棣遂举兵,自置官属,其军号为“靖难”。

朱棣起兵后,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今北京),乃举兵拔居庸关,破怀来,取密云,以稳定和巩固大本营。仅20天,朱棣所部已达数万人之多。在燕王“靖难”军的进攻下,北平附近州县纷纷倒戈,投降朱棣。

得知朱棣据北平反叛,朱允炆于八月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大军北伐燕王。同时部署其他将领各统偏师步骑,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约定行程日期,直捣北平。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不久,耿炳文所部与靖难军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朱棣避实就虚,趁中秋之夜官军饮酒作乐之机,渡白沟河,破雄县,之后大败耿炳文所部。耿炳文逃人真定城中,闭门固守。靖难军攻城三日不克,还师北平。

官军败北,朱允炆大怒,又改命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继续统兵平定燕王之叛。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吴高怯懦,不敢应战,退保山海关。李景隆自恃兵多将广,率部直攻北平丽正门。守城将士及城中百姓奋力拒守,多次击退官军进攻。朱棣得知李景隆率兵攻北平,便回师以奇兵左右夹击,李景隆力不能支,被靖难军连破七垒,只得连夜逃遁。所部闻讯,纷纷丢弃兵甲、粮草,慌忙南逃。

李景隆兵败,黄子澄却藏匿不报。待朱允炆风闻察问,黄子澄仍借口天寒,士兵冻馁暂退德州(今属山东)。同时派人密告齐泰不得泄露失利之事。朱棣又上书陈述道理,并以诛齐泰、黄子澄传檄天下。迫于形势的压力,朱允炆只好罢免齐泰、黄子澄的官职,但仍旧依靠二人“筹画治兵”。朱棣得知李景隆虽然兵败,却于德州集结兵力,企图等明年春天,再攻北平,遂于建文二年(1400)正月,先发制人,率兵攻占蔚州(治今河北蔚县西南)。四月,于白沟河再度大败李景隆军。五月入德州,随后兵围济南(今属山东)。李景隆逃人济南后,据城固守,靖难军久攻不下,便引水灌城,亦不克。

九月,朱允炆再遣大将军盛庸总领平燕大军北伐。朱棣派兵袭击沧州(今属河北),俘都督徐凯。然而十二月,靖难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败于官军,张玉被斩,靖难军溃败而逃。张玉阵亡,令朱棣悲痛欲绝。而朱允炆以官军大捷,诏复齐泰、黄子澄官,仍领军国事。

建文三年(1401)二月,朱棣再次率军南下,于夹河击败盛庸所部。此战之后,朱允炆又坐立不安,下诏夺齐泰、黄子澄官,贬至外地,且没收其家产。靖难军夹河大捷,士气倍增,又连战三捷。朱允炆急令驸马都尉梅殷镇守淮安。

建文四年(1402),朱棣指挥靖难军攻陷沛县(今属江苏)、萧县(今属安徽)、泗州(治今安徽泗县)、盱眙(今属江苏),进至扬州(今属江苏)。五月,攻占仪征(今属江苏),进逼建康。朱允炆忙下诏,令天下诸路“勤王”,但这丝毫不能阻挡靖难军的南下。六月,靖难军渡长江南进,一举击溃盛庸的设防,占领镇江(今属江苏)。一筹莫展的朱允炆见大势已去,提出割地请和的条件,请求朱棣退兵,朱棣坚决不允,众朝官见朱允炆已无回天之力,纷纷离朝而去,朱允炆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久,朱棣率军抵达建康城金川门,守城的谷王朱穗开城请降,朱棣进入城中,遂立为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于混乱之中,不知所终。

注释

①《续通考》卷二○八。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四。

③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五。

⑤《明史》卷一一六《诸王传序》。

⑥《明史》卷一三九《叶伯巨传》。

⑦《明史》卷四《恭闵帝纪》。

⑧《明史》卷三《太祖纪三)。

⑨《明史》卷一一七《宁王权传》。

⑩《明史》卷五《成祖纪一》。

《明史》卷一四一《黄子澄传》。

《皇明祖训·法律》。

同类推荐
  • 弃婿崛起

    弃婿崛起

    回到前世,一个家业败落的曹家少爷,寄身在未婚妻家,不被认可,遭到未婚妻驱逐。可没有人知道他拥有一颗可以升级的摇钱树,该用它做的什么呢?他最初的追求只是夺回属于曹家的一切,成为富甲天下的富家翁。可简单的人生远比想象的复杂,一步步卷入巨大漩涡中......总有人喜欢和他拼银子,和老子拼银子,尔等疯了吗?
  • 玉眼

    玉眼

    两晋末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乱世,五胡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鲜卑,羌……一个又一个铁血的民族,一个又一个铁打的汉子,在生存和道义之间苦苦挣扎,这期中,包括草原神鹰匈奴,他们是如何上演英勇与悲壮的,敬请期待
  • 黄石之书

    黄石之书

    众人皆知三英虎牢战吕布,官渡赤壁分南北,占荆入蜀分天下,五丈原后终三国。却不知这三国战乱中冥冥自有天数,秦末汉初黄石公传授张良六卷天书终乱朝,本来此物被封旺汉朝百年大稷,结果此物却显世起纷扰,黄巾之乱终汉朝气数,群雄逐鹿跨中原,得奇书者谋天下,终成一段乱世英雄佳话留给后人空凭吊,把酒言欢,一番戏说容某慢慢道来
  • 三国万里河山

    三国万里河山

    叶珏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一言不合就穿越,猝不及防到三国还有个坑比系统告诉她:“你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去吧少年!”统你个头啊,我是女的啊喂!叶珏:“文若,你长的真好看”荀彧:“……主公,你又喝酒了”本文主cp叶荀(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荀叶)鉴于女主见到令君较晚,所以设定令君未婚且年龄有降低渣作不懂地理兵法历史,全文半架空,考据党勿入部分人设按《真三国无双》来,不要和我说什么新三国,那不是我的令君剩下部分在真三里大众脸的,怎么帅怎么来小学生文笔不喜可以叉叉,但不要喷,渣作玻璃心受不起谢谢渣作学生狗,周更,若有请假会说明
  • 千古一臣

    千古一臣

    (这是一本架空历史,更是一本武侠小说!)他,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征战葛尔丹,出使俄国……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七国语言……他只有缚鸡之力,在绝世高手下苟活,却每每能逢凶化吉,他好色,他贪财,他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千古一臣!
热门推荐
  • 紫妍的修仙之旅

    紫妍的修仙之旅

    作为一个二十三世纪滴银,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是怎么回事。不过吧!看在有爹宠,小脸蛋可爱的份上,她也就不计较了。前世是人师的身份,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天天要受那群小屁孩的气。到了这个大陆……受男主的气:啊喂!谁是你娘子啊!我求你了,憋缠着我啦!受男二的气:我说,你猥琐发育也就算了,能不能憋狗眼看人低!我很矮吗?受民众的气:都世界末日了,还不听我的,不管了,你们要我堕仙成魔吗?那我就不当这狗屁仙了!男主:娘子别生气,你要堕仙,我和你一起堕!
  • 无限之神迹

    无限之神迹

    主角通过无限世界一步步进化最终找回自我。早先安排好的后手,神秘的身份。这恐怖的空间到底由谁所造?所有的秘密一一揭开。
  • 贝尔图斯列国志——荆棘志

    贝尔图斯列国志——荆棘志

    贝尔图斯,古语中的“山与海之地”,在连年的战争中分崩离析。数不清的王国互相攻伐,耽于内斗;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侵略在即;神秘的预言拨开阴霾,带来希望的曙光;风暴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酝酿,暗影的手指悄然伸向山海列国。受尽战火洗礼的佣兵,囿于枷锁的公主,饱读诗书的学者,励精图治的国王,以身犯禁的蛮族武士,静默无言的杀手……在他们抗争的道路尽头,是毁灭,还是救赎?
  • 魔女遇见爱

    魔女遇见爱

    她——夜诗泪,黑道女生。个性冷酷,下手狠毒。唯一的弱点是情!他——冷列,黑道男生。个性孤僻,甘愿为夜诗泪付出一切!她——伤依涵,黑道女生。个性冷傲。为了情可以毁掉一切!包括得来不易的友情!他——沈炜翊,黑道男生。个性高傲,却带着小孩子气!没有尝过爱情的味道,一但尝过不顾一切的保护。他们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滴血红莲

    滴血红莲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每个人主要以灵力修炼成为强者。而她,是个无法修炼灵力的,被人所称为的废物,一次的丢弃,使她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懦弱?不能。变强?只能。她与他的相遇,究竟是一场美好良缘,还是一场繁剧纷扰。他为了她,被迫剜去双眼,为了救她,他的心脏被夺去,但她知道。她为了他的双眼,去了有去无回的地方,为了救活他,她使用禁术,用半颗心,半身的血,一半的寿命,全身的修为,还有一生的眼泪作为代价,为他织编一颗完整的心,可他却不知道,也忘却了她。一个又一个离她远去,一个一个消失在她面前。她是罪恶之子,是一名罪人,却也是一个曾经拯救世人的神。一次次的负心,一次次的背叛,一次次的伤心离别,已使她不再是原本的她。所有人都说她是错的,可是,这天下又有什么是对的?
  • 南山决

    南山决

    一曲南山一场梦,一杯好酒一段愁。善恶是非终有报,人间何谓是正道。世道没落,黑白颠倒,万族林立,大厦一夜之间崩塌。看遗孤如何从乱世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美女的神级房东

    美女的神级房东

    他是一代特种兵王,龙返都市,游嬉花丛,再掀腥风血雨!他是一代神医圣手,医术通天,给校花扎针,给美女总裁推拿……他化身神级房东,美女房客们,把门打开,今晚本房东要挨个查房了!
  •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土奇谈

    黄土奇谈

    很多年以前,赫连勃勃建设了大夏国都统万城,百里城墙十里方,大夏铁骑战四方。2009年,几个户外爱好者组成的队伍来到统万城考察,因下雨路滑,不小心掉下土崖,一段奇妙的旅程由此开始……
  • 红罂笔记

    红罂笔记

    真的有那一天……我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没有被咬的痕迹,身上的鲜血没有被吸食。可我的心脏……却偷偷的暗流涌动起来……答案已经扑朔迷离,我只能跟随着脚步和那颗企图想要控制我的心脏去慢慢揭示答案。我……我现在需要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