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300000010

第10章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地理、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多年。它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据《明实录》记载,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认为“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聚之”。于是命令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著名学者来负责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并规定了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修辑一书,毋厌浩繁!”

明成祖即位之初即提出编纂《大典》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子标早卒,依据封建帝王传位的惯例,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帝,改元建文。时太祖诸子第二子秦王楔、第三子晋王相均先卒,四子燕王棣、五子周王棣及齐、湘、代、岷诸王均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朝廷孤危。诸王中燕王最雄杰,兵最强,尤为朝廷所嫉。惠帝用齐泰、黄子澄计谋削藩。七月,燕王起兵,以齐、黄为“奸臣”作借口,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正式向南京朝廷进军,名曰“靖难”。燕王于建文四年(1402)率兵攻人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己做了皇帝,是为明成祖。这次事变,实际上是叔侄之间的帝位之争,依照封建正统观念,有些“大逆不道”,为此引起了方孝孺等士大夫的反抗。朱棣想利用纂修大型类书,炫耀文治,笼络当时的士大夫,消弭朝野间的不平之气,以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因此,他对此事异常重视。

解缙等奉命后,召集儒士一百四十七人,仅用一年时间,于次年(永乐二年)十一月匆匆编成《文献大成》,进呈朱棣。朱棣览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过于简单,不符合他原来的设想。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侍读解缙三人担任全书的监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修,主要是扩大收书范围,即把“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全部包罗在这一部大型类书中。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监修之外,又设有副监修三人,由刑部侍郎刘季篪、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通政司右通政李至刚担任。监修以下设有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其次为纂修、编写人、缮录及圈点生等。整个编辑机构由监修、总裁总其大成;都总裁由陈济担任,负责调节和沟通监修与总裁、副总裁之间的情况。副总裁除参与总的计划工作外,多兼管一个部门的实际任务,领导若干纂修人员。修纂人员按照所分工的范围搜集资料,然后将所有资料由编写人依韵目编排和连缀起来。此外,还设有“催纂”五人,负责督促编辑工作的进度。由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人员多而不杂乱,整个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永乐五年(1407),《大典》定稿后,又征召在国子监及外郡县学擅长书法的生员,进行清抄。此外,对编纂者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朱棣特命启用当时皇家图书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使修纂人员“尽读禁中之书”,还指派官员分赴各地收购遗书秘籍,并指示解缙等人说,买书可以不计价钱。由于明成祖的重视,《大典》收人的典籍总数达七八千种之多,超过了前代任何类书。在生活上,朝廷把所有参与编辑工作的人员都安置在距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居住,并由光禄寺负责伙食,“朝暮酒馔”,供以茗果。为使编纂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特发给“膏火之费”,诸如此等,都保证了修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这次编辑工作的前后多达三千人。永乐六年冬,全书正式完成,朱棣审阅后,十分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并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多万字。

《永乐大典》修纂时,共拟定出凡例二十一条,对材料的分类、取舍、排列次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全书总的体例是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凡属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各种名物和奇闻异见之类,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在“地”字下。当时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收辑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曾严格规定所辑入各书,不许任意删除涂改,必须一字不差地照原样整部、整编、整段分别编入,从而保留了古籍的原来面貌,使许多极其珍贵的资料得到保存。现在我们见到的《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等重要历史文献,就是清代学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永乐大典》修成后,珍藏在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大典》也随之北移,收藏在“文楼”之内。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宫中发生一次大火灾,三殿主要建筑都被烧毁。文楼在三殿附近,明世宗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督促抢救,《大典》才得保全。灾后,为了防止不测之虞,明世宗很想重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命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督饬儒士一百零九人,照原本摹写了一部作为副本。重录时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缮写人员晨入晚出,每次领取《大典》必须登记,不许私自带出雇人代写;每人每日抄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发现有混报怠工者,要“罪坐各官”;每册重录完毕后,于册后注明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因此重录的《大典》几乎与原本没有多大区别。重录工作整整用了六年,直到穆宗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完成。从此《大典》有了两个抄本:永乐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寂两处。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清高宗乾隆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虽有正副本两部,但它的命运仍然历受磨难和摧残,都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首先是永乐正本下落不明,一般人认为明亡,文渊阁再次被焚,《大典》的正本,可能在这时被付之一炬。副本流传至清代,并没有受到重视。到雍正年间,《大典》才由皇史,残移藏到翰林院,一些学士和编修官才可以借阅。乾隆初年清代学者全祖望考中进士后,被分到庶常馆学习,曾有机会见到这部书,大加称赞,并抄出《宋元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且写了一篇《抄永乐大典记》,详记其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此时《大典》已缺佚两千余卷,但仍从其中辑出佚书五百余种,其保存文献资料的巨大价值,可见一斑。道光以后,清室日趋衰败,官吏乘机盗窃,《大典》逐渐流失损坏。但《永乐大典》最大的厄运,还在此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许多宝贵的文物丧失殆尽,《永乐大典》也同样遭到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所余寥寥无几,言之令人痛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大典》等珍贵文化典籍制订了保护措施。国内许多公私收藏家纷纷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永乐大典》残本捐献给国家。散落在国外的,有一部分也回到了祖国。1959年,中华书局将当时搜集到的《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影印问世。自1960年至今三十年来,中华书局仍在继续访查,又陆续征集到六十七卷,其中除少数几卷外,多是流散在海外的。仍为线装套印,称为《永乐大典》续印本。连同以前影印的七百三十卷,共合七百九十七卷,印制成十六开精装本,并于其后附印《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对了解《永乐大典》全书内容很有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欲望是把双刃剑

    欲望是把双刃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海棠春秋

    海棠春秋

    全书分现实因缘,人间圣道恩怨纷呈,仙界罹难魔心崛起,全书草稿大纲都有二十万,世界纠缠首尾闭合,是个宏大的架设。只是该书情节缓缓推进,娓娓道来,属于慢热型,请各位看官长期支持。道玄五圣同在南山别院修行,师从道玄真人。师兄弟依次下山救助人间困苦,却不料大师兄陈完和小师妹黑水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时值大周衰落,各国互戈,陈完和黑水的勤王之师狭路相逢。这场艰苦的战役以黑水受伤、陈完失踪、小师弟辛文子下落不明收场。神秘的女子与道玄五圣有着神秘而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何人,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她随身那本奇书又藏着什么惊人的上古秘密?这不是普通穿越。
  • 皇室飘零

    皇室飘零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皇室家族如何从王朝开创、兴旺发达到走向没落的故事,魏朝末年文正带着国恨家仇加入到反抗暴政的义军行列,并在明争暗斗中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正在文正一步步的要走上成功的时候,恍然间文正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人早已布置好的,自己的一生原来都在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中,自己原来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文正又该如何打破别人早已精心设计好的圈套而使自己获得真正的重生?
  • 宋朝那些事儿

    宋朝那些事儿

    一场兵变,揭开了序幕,是身不由己,还是蓄谋已久?集体跳海,落下了帷幕,是自该认命,还是另类抗争?
热门推荐
  • 强势归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强势归来:我的地盘我做主

    陌樱学院,一个象征着高材生与贵族的学院,一个本因居于大学之下却凌驾于各个学校的超然学院,一个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院。在这个学院中,最高的统治者不是校长,而是学生会的会长。这里……咳咳,正常版:她,凌樱薰,八大家族中已灭亡的凌氏遗孤,也是陌樱学生会的会长,本该高高在上的她,因被人污蔑而离开。从此后,她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丑小鸭。他,夜陌北,八大家族中第一大家族的独子,也是陌樱学生会的副会长,他爱她,故此,他也相信她,也为此,她与学生会其余成员闹翻。原本圣地般的陌樱学院,也因樱薰的离开,学生会的内战而渐不如前。当再次回归,看樱薰如何强势扭转渐败的学院,又如何为自己洗脱污蔑的罪名。
  • 无限绝学

    无限绝学

    先天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天山六阳掌,混元无极功,降龙十八掌,一个个高深莫测的绝学,只要达到系统要求便可学到。在这个盗匪横行、妖魔遍地的世界,钟云正借着《无限绝学系统》一步步的崛起。
  • 永恒仙尊

    永恒仙尊

    慕白穿越重生,握地书碎片,踏日月星辰,开启无限模式,入武侠,闯西游,笑傲封神。任凭你仙道逍遥,任凭你神魔张狂,唯我仙尊,唯我永恒!
  • 群英传奇

    群英传奇

    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群雄并起,涿鹿争锋......
  • 异志英雄传

    异志英雄传

    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孙子建文帝继位,实行削藩政策。诸王觊觎大宝,蠢蠢欲动。于是武林各种势力,纵横捭阖,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 我只愿为你守着约

    我只愿为你守着约

    他等了她三年,却在她回心转意的前一刻,物是人非。她怪自己错过了他,念念不忘。在她已然决定放弃的时候,发现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本以为幸福即将开始却掉进陷阱,无力挽回。生死相隔,物转星移,事态万千,似乎只有追随而去,才能延续这段不了了之的青涩爱情。。。。。。
  • 男人四十养性

    男人四十养性

    四十岁的男人,做事要学会从大处用心,对于小的得失一定不要去斤斤计较。该重视的要重视,该放弃的就放弃。但是你必须摆正心态,对一切都要泰然处之。四十岁的男人,你该多花点时间来重新审视你的生活,你需要用减法来拨算自己的人生,丢掉那些没有止境的欲望,让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到幸福与宁静。四十岁的男人,应该能悟透生存的智慧,能屈能伸、圆融大度,能够很快适应任何新的环境,能料理妥当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必能减少前进的阻力。
  • 源分

    源分

    我,像公共场所里的标语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么,时间,能不能为我暂停一小会,就那么一小会。让我好好看下那三个少年。他们,对我来说,如珍宝一样重要。我爱的那三个少年......
  • 神术天下

    神术天下

    穿到神术世界东方笑道:老子是秒杀之王!狐狸精孔雀一脸崇拜道:人家最相信你了啦,东方叔叔又高又硬……资深祸水沧澜月哼哼道:老公,你快来秒杀了奴家吧!奴家湿透了……一代鬼王囚天愁肠百结: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没信,至于我的下场嘛,你是知道的……大反派南宫飞羽腼腆道:谁让你不信的,我倒是信了,不过他还是体贴地让我亲自体验了一下……·本书慢热,切勿抛弃,慎之慎之……新书已确定A签,跪求一切,本月冲榜中,亲……给力呀!本书书友群184947629,欢迎大家加入。
  • 守护甜心之复仇堕天使

    守护甜心之复仇堕天使

    她因一场痛心背叛而成为堕天,她,冰冷如霜,她会让他们付出代价!那时,她有她的安慰和陪伴。她因一次仇恨死亡而化身恶魔,她,冷酷无情,她会让他们生不如死!那时,她有他的关心和守护。(几梦文,唯梦党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