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为何不问罪那老者。万一他是大王派来的,岂不真怀疑我们有叛乱之嫌。”随行的书生问西周侯。
“呵呵呵,若真是帝辛这么来试我,那他岂非太小看了本侯。况且,帝辛也没这么简单,不会用此法来试老夫。”西周侯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心下暗想:若不是有意试探,那老者又怎知,我想取商而代之的呢?难道此人乃道法高深之人,特来指点老夫的?
想到这里西周侯扭项张望,他眼中的老者尚文杰已不见了去向。
尚文杰来到朝歌之时,正赶上一年一度的贡税时节。
诸侯百官来朝,王宫之中,龙德殿上,百官身着黄,黑,绿三色朝服,唯不见白,红二色。
商朝属金德,尚白色,唯有带着商王血脉的王族人员,和商军部队可着白色,其余的皆不可着。
而黄色代表土,土生金,黑代表水,金生水,绿代表木,金克木,红代表火,火克金,故而商朝时期,不得出现红色服饰。据说,夏朝便属木德,故被商所取代。
自商子汤建国以来,传到帝辛,已经三十一王,十七世。
帝辛威坐龙德大殿之上,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剑眉虎目,红唇上翘,面带悦色。身材高大健美,年轻俊朗。白衣,白履,白披风,头带皮革太阳冠,腰束黄色兽皮带,正襟危坐,气盖山河。
大殿之上,随着一声声“参见大王!”各路前来进贡参拜的诸侯上前行礼,并双手上捧供奉礼单,高高举过头顶,躬身献于帝辛。
“各地今年可太平?”帝辛在受完参拜之后,威风凛凛,面色平和,与一众诸侯闲话。
众诸侯一片歌功颂德,皆曰太平。只有西周侯姬昌,上前一步躬身施礼,“大王,我西周边界时有犬戎国人来扰。”
“你可有派兵讨伐?”帝辛略抬起头,俯视姬昌,面无表情地问道。
“没有大王旨令,臣下不敢擅自派兵,只做抵挡而已。”姬昌诚惶诚恐地躬身看地。
帝辛注视姬昌,半晌才深沉的嗯了一声,“犬戎国不足为惧,西周侯暂且不必对其讨伐。本王另有打算。”说着用眼睛扫向众人,“东夷诸国,狼子野心,不安本分。前日,本王得报,徐夷,淮夷等几个诸侯,又先后自立为王,此不臣之举,本王欲亲征讨之!”语气里坚决而霸道,丝毫不像是在与人商议。
“大王不可,东夷诸国虽远不及我殷商,但也物富民丰,又远在东疆。历代先王也曾屡战东夷,却从未令其真心臣服。而数次远征,已令我国中物资匮乏,实在不宜在此时再发动战事啊。”说话的是帝辛的叔叔比干。
比干姓子,名干,因文丁时期,也就是帝辛的爷爷,赐其封地比,因此世人亦称之为比干。
比干官拜冢宰,乃百官之首,并加封少师,总理内廷事务。
“是啊大王,东夷诸国中有几个贼子擅自称王罢了,臣料其也不敢轻易冒犯我****大邦,大王不必急于对其讨伐。况且大王继位已有五载,眼下,大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当立刻处理。”另一位叔叔箕子躬身劝道。
箕子同样因其封地在箕,故得尊称箕子,官拜贞人,乃主持占卜之职,是神职中最高职位,并加封太师,可入殿参与议政。
太师与少师本属军衔,比干和箕子年壮之时,也曾带兵出征。
出征为将,入朝为官,正所谓出将入相,也就是这个意思。
无论在内在外,二人皆是举足轻重的,这也足见当时权利集中的程度。
但是,二人到帝辛一代时,已经年迈,况且,帝辛继位之后,独揽兵权,这太师,少师也就变成了空衔,没有实际的意义。
而在此时期,箕子兼任的贞人一职,却代表着一众神权者的利益,在各个方面,都与王权进行着激烈的争权斗争。
“他们既然敢自立为王,就足见其不鬼之心,不除之迟早将为我殷商大患。况且,扩充疆土,就是强国之本,有什么比这还重要的?”帝辛面带不悦,反问箕子比干二人。
箕子与比干对望后说道:“大王已继位五年有余,却尚未去女娲宫祭拜女娲娘娘,亦不曾祭拜历代先王,此二事关乎国之礼教,礼教不可废,还望大王能尽快下令准备祭拜大典。”
“是啊大王,太师所言极是,若此等大事一再拖延,唯恐天神怪罪。”说话之人,名叫景如松,官拜正卿,位次于比干,为众事之首。
他虽说在职位上是比干的下级,可只因此人,更倾向于神权,所以平日里,常与箕子来往,甚为亲密。
在人人敬畏鬼神的年月里,帝辛却成了个例外,他从不信鬼神,这一点实在是超越了当时人类的认知能力。“鬼神?你们真有人见过吗?”
此言一出,殿下哗然。谁见过,当然没人见过鬼神。众人纷纷将目光望向箕子。
“本王就是天,本王的旨意就是天意。”帝辛并不理会百官错愕的神情继续道:“什么天神怪罪?东夷之害不除,才是我殷商之大害。”
此语更是惊世骇俗,当即,似乎颠覆了所有人的信仰。百官面面相觑,诚惶诚恐,不知何以应对。
龙德殿上,百官一副副惊恐之态,却唯气坏了一人,“父王将位传于你,是让你代行神的旨意,你竟然公然诋毁神灵。正因为你不去参拜女娲娘娘,冀州今年才惨遭大旱侵袭,你竟还不知补救,却想着扩充疆土!真是……,岂有此理!”微子启愤愤然,手指着帝辛,在堂下来回踱步。
微子启,姓子名启,封地微,是帝辛同父同母的大哥,只因帝辛的母亲在生微子启和其他兄长时还处于妾室位。当时的王后死后,其母成为新王后,又生一子,唤作子受。
当时的制度是传嫡不传庶,所以大位便传给了子受,也就是帝辛。
其实根本就是同母所生,此事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争议,帝辛和庶兄微子启斗的个你死我活。最终还是子受更名正言顺,而夺得帝位。
帝辛并没像历代皇帝夺权之后杀死竞争者,而是留下了微子启,并赐予封地,准他入殿共事,只是未封官职。
帝辛留下了微子启,可微子启却总在堂上跟帝辛唱反调,尤其是当特立独行的帝辛想要革新的时候,微子启和他两个叔叔就是绝对的保守派,坚决反对。甚至私自在封地内招兵买马。
百官中有人劝说帝辛要提防微子启,却被他骂了回去,说是在挑拨他们兄弟感情。自此,便再无人干涉他兄弟之间事。
“冀州大旱,据说十分严重啊!”
“我也听说啦!”
……
被微子启这么一吵吵,整个龙德殿像炸了锅一样,百官乱作一团。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人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
帝辛剑眉微蹙,凝神注视殿下的各路诸侯们,只见其个个低头不语,随即,愤然瞪了一眼满殿之臣,起身离席,离开了龙德殿。
众人一看大王不见了,也就不再讨论,三三两两地,一副怒其不争的模样,下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