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84

第84章 迦陵仙音第十讲(1)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满分二严身,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大家念“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要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是清净海众的一位。现在以最殊胜无上的菩提心摄持,为了帮助一切的如母众生,迅速地由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超脱出来,所以我们来学最殊胜、最一乘了义的不可思议的法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这是我们圆满的一会了。上午讲到了阿弥陀佛的迁识法,是格鲁的传承。还有一些内容需要补充一下。

从宁玛的传承来说,他念这个“嘎”是不用降到心轮的,看你是什么传承,都是可以。二十一遍修完了,一定要观顶上红色的阿弥陀佛转为长寿佛,手里面托的是长寿宝瓶,再念长寿佛心咒。第三个,这种是最简便的,事实上有很多种迁识法,我所得到的传承就有十多种,这是一种比较容易的。而且分三次,这样其实还是随顺凡情,一定不要执著。在临命终时,你这个最强烈的求生的愿望,就可以帮助你的神识出去,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心中。那么你就念一次,也就可以直接到达,也是可以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个殊胜的善巧方便。

上午讲到了中辈的三品。其中中品上生是久持小乘戒;中品中生是暂修小乘戒,受持八关斋戒,乃至于一日一夜,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皆得往生;那么中品下生是世间的世俗人,平时没有听闻过佛法,不过,还是世间的好人、善人,也就是说观经三福里面的第一福“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他有修,但是没有怎么听闻过佛法。

我们要修品位高,一定要有出离心,不要给这个世俗法所绑死,祖师说:“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所以我们要能够早一点觉悟。并且,这里面有一个要点,就是说屈伸臂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我们以后给人助念,要知道,不要以瑞相作为判断他是否往生的唯一标准。事实上,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四品他已经往生了,但是助念的人看不到什么很明显的瑞相。但是也可以从往生者的身体比较安祥、比较柔软判断出来。

我们继续讲清末的梦东彻悟禅师的开示。他的开示有八大窍诀:

第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通途。要真为生死,要痛念生死。事实上与文殊菩萨的开示是一样,文殊菩萨说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这里说真为生死,也就是出离心、发菩提心。学佛求解脱,无论你学什么法门,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尤其对于净土宗来说,发菩提心有很具体的标准,就是圆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第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是净土正宗,也就与藕益大师的开示是一样,深信切愿最重要。这个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是否具足,真正具足六信,深信不疑,那这个人是大开圆解,这个人是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将来至少都是上品中生。

第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下手的方便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当我们念佛时候不可有别想,没有其他的杂想,就是止;当念佛时了了分明,心起念,口出耳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了了分明,这就是观。所以一念佛号之中止观具足。一念佛号之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实相无相无不相,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是寂而常照;了了分明而同时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谓至诚,是真正的至诚心,这是照而常寂。能够这样行持,净业必成;能够这样成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那么一定是上品上生。所以一人乃至于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能如是成就。

第四,是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折伏现行烦恼,就是说你现在起现行的这些烦恼,如果你不能降伏自心的话,要成就就难,要品位高也难了。正如蕅益大师所说,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

你能够折伏现行烦恼,虽然你每天就念十句佛号,这个持名功夫都很深。千万要听清楚,是持名之深浅,不是持名之多少,你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你每天念十万句,但是妄想纷飞,这个持名功夫还是浅。因此能够折伏现行烦恼,能够降伏自心,是修心要务。

第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人道根本。也就是《首楞严》上所说的四种清净明诲: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为人道根本。

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要能够过非常简单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心不乱是真正的苦行,是真正的精进,清净心是真正的精进。

第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念而无念,没有能念的我,破我执;没有所念的佛,破法执。能所双亡,这是实相无相,这是不乱。虽然能所双亡,而一句佛号又历历分明,二六时中不间断,不夹杂,这是一心,这是实相无不相。

第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灵瑞,你看,净土宗的祖师大德,都是念一句佛号,出一道光明,光中有化佛。

这是梦东彻悟禅师讲修习净土法门要成就所要关注的、要学好的八大窍诀。

事实上中品中生,即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信愿持名,就能中品中生。受八关斋戒功德非常大,最重要是,第一要将持戒功德回向往生净土;再一个,要外持八戒一斋,内持六念。因为凡夫的力量很小,是不定聚,这个心比较散,用很长时间去严持净戒就难,但是受持一日一夜很容易专精。受一日一夜的戒法容易专精,所以这个心就非常欢喜,非常清凉。你将这个功德回向往生,就功德无量。

事实上有智慧的人,身为佛弟子应该在做任何功德之前,都最好以戒法来摄持。比方说,你明天选择去灵泉寺做一堂普佛,那么,你最好先受八关斋戒。那你以八关斋戒来摄持,跟你普通的这样地去做一堂普佛,这个功德有很大不同。有八关斋戒的戒法,再做一堂普佛,这个功德比普通的要大很多。你要拜忏,以及要做任何佛事,要供斋,都应该先受八关斋戒,如法受持。

《观无量寿佛经疏》上面说:“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转向大乘。“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

那么中品下生呢?这种人是世间的好人,平时并没有遇到佛法,也并没有求出离,只是在临命终时他机缘好,也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所感,遇到善知识劝他,为他广说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和法藏因地的四十八愿,所以一念回心,产生信愿,就能往生。故此善导大师特别告诉我们:第一个,这一辈人,你看他平时没有遇到佛法,他都能够中品下生;第二个,他平时也并没有出离心,三福之中,他所修的只是第一福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福是世俗的善根;第二福是持戒的善根;第三福是大乘的善根,是菩萨行的善根。所以只要能够回向,因缘好,尽得往生。

上辈的三品都有阿弥陀佛来迎;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都有化佛来迎;下品上生也有阿弥陀佛遣化佛、化观音菩萨、化大势至菩萨来迎;下品中生临终忏悔念佛,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花上有化佛来迎;下品下生是见金莲花,如日轮,来住其人前。

你看,为什么中品下生就没有佛来迎?没有佛来迎,他只是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智者大师说,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往生受生之心。临终这个愿很切,只要临终正念现前,愿生西方,就可往生。他并没有强调说,一定要见到西方三圣来迎,才可以往生。我们助念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了。如果助念的人都见到很多的瑞相,那这个人的品位决定很高,决定是中品中生以上。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有信心,能够开示他佛法。能够助念的善知识,也可以说就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他,也可以说是化阿弥陀佛。

第十六观:下辈三品

先说下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下辈的三品,都是造恶业的众生。下品上生呢?他是有世间的恶,“作众恶业,无有惭愧”,造了很多的恶业,又没有惭愧心,但是他没有谤法。这种人指在家者,一般的世俗人。下品中生呢?有出世间的恶,毁犯戒律,“不净说法”,为了名闻利养来说法,“无有惭愧”,这是兼指在家、出家。下品下生呢?他有出世间的恶,造五逆十恶。

所以说“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这个是确实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你看,造了五逆十恶的,本来要堕无间地狱。他临命终时因缘好,善知识一劝,他有信心,他自己也头脑清醒,马上就由地狱道直接超升到佛地。这个不可思议,非常不可思议的如来的威神加持,阿弥陀佛的愿力摄持。“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

命欲终时,遇到善知识。可见这个善知识就非常重要了。为他说大乘的十二部经,“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与授记。”为他不能够广说十二部经,只说经首的名字,即经题。

【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前面是悟门,这是行门,“称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前面《观经》都在一直讲观法,由第一观到第七观莲花宝座观,都是讲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由第八观到第十三观是正报庄严。正报庄严是定善,底下的十四、十五、十六观是九品往生,是散善观,还是正报。

事实上前面的十三观,就是告诉我们“上求佛道”。后面的三观九品往生是“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观依报庄严是成就佛净土,观正报庄严是成就佛身。所以,这特别不可思议。

这里面告诉我们,“称南无阿弥陀佛”,特开持名念佛之方便。所以说《观经》非常不可思议,它讲净土的理论,讲求往生的方法,讲九品往生的情况、条件,都非常详尽,非常透彻,非常明了。而且四种念佛方法都讲到了。

《无量寿佛经》上面,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跟这个九品来比,等于是九品的上辈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修大乘法,发菩提心,持名念佛,“入有得空,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即凡成圣。”

“入有得空”,开始是有念,由有念而巧人无念,所以说入有得空,即凡心成佛心。我们要知道,按照本经的教导“称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持名的时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是上辈的观心念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念得纯熟,万缘放下,能所顿空,所以就是无住。而在这个无住之时,又一句佛号朗然明白,这就是生心。

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实质所有的佛法,修行法门,都可以用这一句来概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你看,现在我们非常巧妙地做到了,念而无念,所以无住;无念而念,而生心,生心就是见自性,就是一心。所以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我们一句佛号,持名时,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念佛号就是念诸法实相,就是显发我们本具的佛性。

我们平时见面,问你今天在做什么?那么要回答:“我今天在作佛”。我念念念佛,就是念念在作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即是作佛。你在这个世间做什么?有什么意义?世间人做这些,心起贪、起执著,都是三恶道的因。所以,我们要念念作佛,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千万不要把宝贵的光阴去打妄想,去造六道轮回的业因。你不要以轮回心来念佛,口里面念阿弥陀佛,心里面想,我今天买什么菜,你那颗心与你所念的佛号不相应,你没有真正做到观心念佛。

同样是这颗心,与其去造无边的罪业,不如念念作佛;同样是过一天,与其烦烦恼恼,忧悲苦恼,非常忧虑,不如看破放下念弥陀;同样是要过一辈子,与其是哭哭啼啼,每一天都有压力,不如是万缘放下,欢喜自在,求生净土。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个持名念佛的妙处。

在《净土圣贤录》上面,说了一个往生的故事。有一个妇女很信佛,很信净土,专念阿弥陀佛。她很想劝丈夫念佛,怎么劝她丈夫都不听。我没有你那个闲工夫,你去念吧。丈夫不信,这个女的就想了什么方法呢?

有一天,她看到邻居的小孩子,拿一个小小的铜铃铛在玩。她就心生一计,在她家大门口也挂一个铃铛。

她对丈夫说,“哎呀,这一段时间社会治安不好,盗贼也很多,我不敢随便乱开门。我平时经常把门要关起来,如果你外出回来的话,就请你摇一下这个门上挂的铜铃,同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此作为一个暗号,我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不然的话,我就不开门。”(众笑)

她丈夫心想,你一个人在家里我也不放心。就说:“可以,反正回来我就摇一下这个铜铃,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听我念了,就赶快给我开门。”

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三年以后,丈夫病死了,但是他的胸口还很温暖,所以一直就没有下葬。五天以后,他就复活了。活过来以后,他悲欣交集,跟他老婆说,因为自己造了一个杀生的业,死了以后,去到镬汤地狱,非常苦。

他马上忆起平时的习惯,摇一下铃子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他非常痛苦,就不知不觉高声唱南无阿弥陀佛。即时整个的油锅里面都充满了莲花,这个热油就成为清凉池。所以阎罗王就放他回来了,你回去好好念佛。

你看,随口散心念佛,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力。何况是我们能够至诚恳切,万缘放下来念。我们学了这么多天,特别强调了善导大师的开示,对于上品上生、上品中生,应该充满信心。

【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称佛名就能够灭无量的罪,灭五十亿劫的生死之罪。为什么?要知道,你能够真正至诚恳切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不容易,这是什么?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好。《阿弥陀经》上所说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要知道,我们能够持名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就是善中之善。为什么?因为能够以发菩提心来念佛,这就是观心念佛。你能够观心念佛,就一定可以上辈往生。就具足《大智度论》上面所讲的五种菩提。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tfboys:我爱,恨你

    tfboys:我爱,恨你

    呵呵,不剧透了,这也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哦~希望大支持哦~
  • 恋上不该恋上的人

    恋上不该恋上的人

    我——凝玥,一个在小学里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生,进了初中,原本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乖巧的女生,直到有一天,老师开始不信任我,因此,我开始学坏……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天人的权杖

    天人的权杖

    两根先秦时期出现的神秘权杖,引发了千百年来拥有者和寻找者之间的恩恩怨怨,亦真亦幻的西域记忆,惨烈的汉匈战争,诡异的现代探险,佣兵间的激烈角逐……到底权杖来自哪里有何功能?寻宝队伍的结局又会怎样?一切答案都将揭晓……
  • 行走的生活

    行走的生活

    我是R.E。内容都是我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小故事以及一些对人生的看法,感悟。
  • 神武问天

    神武问天

    沙石可填海,岁月可断金!一手神武,一曲问天!这天地神山,为谁而生!这无尽武道,为谁而战!诸天神魔,可愿和我征战,凌天!太古禁忌,我为主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此生有你,足以

    此生有你,足以

    晨光中学的完美校花上官纤雪,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遇到了自己的未婚夫端木泽。端木泽的诡异身世,家庭的争端…………。一系列的意外事件让上官纤雪不知所措。还好,她们,从未放弃过彼此。
  • 农家俏厨娘

    农家俏厨娘

    乔小乔死了,悼词却不好做:因为她太好吃了,吃了山上捡的野菌中毒而亡!老天厚爱,玩起了穿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贫如洗的家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对一个吃货来说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将一个捡到的弟弟收编成了跑腿的,天上飞的,树上爬的,水里游的,到她手中成了一盘菜,好吃!乔小乔发挥了她好吃的本事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送。以至于这个大佛山岩洞的农家瓢香十里。菜香不怕山高路又弯,南来的,北往的,进门的,坐在桌前就是客,都好吃。且看乔小乔这个农家俏厨娘怎么带着全家奔小康!
  • 执夸子弟

    执夸子弟

    李飞云是一个执夸(执着而又让人夸)子弟,在一次奇遇后改变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