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
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
死后难保不堕落,能救此畏唯三宝。
故应勤修正皈依,终不毁犯诸学处。
复应善思诸业果,如理取舍乃能办。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自他迅速圆成佛道,所以我们来学观佛、念佛、直了成佛方法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昨天讲到了阿弥陀佛的真身观,就是第九观。西方极乐世界超胜于十方一切诸佛国土,超胜有五个方面:
第一个是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一体,一体三身。
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凡夫他见不到报身卢舍那佛,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只有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些大菩萨才能见能闻。法身佛毗卢遮那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这一点凡夫连体会都不容易,都很困难。
西方极乐世界的超胜在于,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一体,一体三身。
第二个超胜。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号为无量光佛,无量寿佛,那这种超胜主要是指什么?主要是指应化身的阿弥陀佛。那报身阿弥陀佛,法身阿弥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法身、报身,光明寿量都是相同的,佛佛道同,从法身和报身来说,是佛佛道同的。那这里面指阿弥陀佛的光明寿量超过诸佛,主要就是指化身的阿弥陀佛。
比方说,我们娑婆世界化身佛释迦牟尼佛,他的寿量示现就很短暂,八十年。《无量寿经》里,世间自在王如来,他寿量比较长一点,也只有四十二劫。化身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所以他的寿量非常超胜。
再者化身佛的光明可能网光一由旬,乃至于百千由旬。极乐世界的化身佛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怎么样?无量光明。所以这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超胜的地方。
我们前面说过,法身如直线,无始无终,有自性清净法身和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如射线,是智慧圆满了,一得永得,报身寿命也是有始无终,好像射线一样,这是佛佛道同的。极乐世界无量光明无量寿,是特指化身阿弥陀佛,超胜于十方一切诸佛。
第三个超胜是阿弥陀佛度众生方法非常巧妙,一切诸佛不能相比。我们观佛、念佛,非常巧妙,比较容易就能够往生不退,能够圆满成佛。
第四个超胜,是一切不同根性的众生,都能够平等证入报土。往生的时候,他因为带业往生,带业的不同,持名深浅,修行深浅不同,所以有三辈九品。但是往生以后,没有分别执著了,都是一生一切生,生凡圣同居土,即是圆生上三土。
第五个超胜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我们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在本经来说,能够以观佛三昧为宗,以观佛来摄心,来成就清净心,这样一句佛号老实念下去,净土十六观踏踏实实修下去,所有的障碍全部消除,能够顿超证入一佛乘。所以这是他特别超胜的地方。
我们看《无量寿经》上,三辈往生正因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里面的第九观弥陀真身观,首先是观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不是我们凡夫所可以想象的。所以如来在后面的第十三观就开方便。
第十二观是普观当生观,关于我们将来往生时候的情景。第十三观,如来知道我们凡夫众生,根机低劣,你看,阿弥陀佛的身像光明,确实不可思议,凡夫的心力难以真正做到。因此特开方便之门,叫我们杂观三圣,就是观七宝莲池中八功德水上,有丈六金身的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这凡夫的心力比较容易观得到。我们学十三观,等一下学下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个步骤是观眉间的白毫相,右旋宛转如五个须弥山高。在眉间有一根白的毫毛,它向右旋转,底下肯定大一点,越往上它就尖尖的,形成一座山一样。这座山有多大呢?五个须弥山,也就是五个妙高山那样。“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眼睛如四大海水,这太不可思议了,阿弥陀佛眼睛比太平洋还要大,我们怎么去观?要成就理一心不乱,确实可以观得到,而且将来我们往生的时候,见到自己的身量也是非常的高大,那么生的品位就很高。我们底下讲一个善巧方便,就是白毫相观。身诸毛孔,出无量的光明。
第三个步骤,就是圆光之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化佛,化阿弥陀佛。由法身理体,出无量的恒河沙数的化佛。在报身佛的圆光之中,有百千万亿的那由他恒河沙数的化佛,“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第四个步骤就是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妙好,一一妙好有八万四千光明。因为佛能于众生的八万四千尘劳之中做佛事,度众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所以在八万四千尘劳之中,皆见宝相。所以见有一一相八万四千好,一一好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现在能够共同学习《观无量寿佛经》,能够启讲这部《观经》,就是阿弥陀佛佛光遍照,摄取众生,摄取我们。
大家能够看到的净土经典,《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也是阿弥陀佛佛光遍照。
并且制作这些讲净土法门的VCD碟,也是阿弥陀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要能够明白,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我们。那么他的证量就是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名念佛三昧。
念佛之人,身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远离魔事。为什么?一方面是阿弥陀佛愿力摄持,威神力加被;一方面是因为念佛之时,我们就在佛法界。在佛法界自然自性心地就大放光明,魔不能犯。我们清净心现前,所以魔不能犯。
在《十往生经》上说,“尔时,山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睹见彼国,胜妙利益不可思议。我今愿一切众生悉皆往生,然后我等亦愿生彼国。”佛言:“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念佛之人有二十五大菩萨,常随保护。
《阿弥陀经》说得更殊胜,六方诸佛,乃至于十方恒河沙数诸佛,都常护念我们。《华严经》上说:“八地菩萨常为如来之所护念”。现在我们净土行人,十方诸佛都垂护念,这是不可思议的地方。
底下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心者,大慈悲是。”佛心就是大慈悲,我们学佛要心同佛心,要学慈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看,释迦如来作太子,就因为对众生有大慈悲,见众生有生老病死苦,想做国王不能够让众生免除这些生老病死苦,所以示现出家成佛,广度众生。
可以说,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悉达多太子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大慈悲心,没有示现出家成佛,那现在我们这一期的教法就难以圆成。所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这里面又有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生缘慈是见到众生苦,这时候生悲愍心,拔苦予乐。这个凡夫都能有,很有同情心,看到众生很苦,生怜愍心去帮助他。
法缘慈,就是如理思惟,众生因为不知道诸法皆空之理,所以常以自私自利的心去求乐,最后得到的是苦,无易于缘木求鱼。那么菩萨,“不为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因为如理思惟,因为真正了解佛法,所以生起这种大慈悲,是法缘慈。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不需要缘众生,也不需要缘法,他任运自然地生起大慈大悲。慈能予乐,乐又分暂时的乐、人天的乐和究竟的乐,也就是说解脱涅槃之乐。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前,为悉达多太子,再过七天,就能够得到转轮圣王之位,但是他舍转轮圣王之位而出家,示现成佛,这都是因为大慈悲,“佛心者,大慈悲是。”
所以修行学佛,要能够将凡夫的情与见转过来,这是两大障碍。将凡夫的感情升华为佛菩萨的大慈悲;将凡夫的这种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就大智慧;把凡夫的这种小聪明,这种世智辩聪,升华为佛菩萨的无漏清净圆满的大智慧。
凡夫的感情升华为慈悲,我们也可以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比较。凡夫感情的相是有条件的,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有占有欲,有染污心;随时变化,生灭无常;而且有亲疏分别。我们要将这些升华为诸佛菩萨的大慈悲,佛菩萨的相是无条件的,没有占有欲,非常清净,并且永恒不变,没有亲疏分别。
佛菩萨对于众生爱护犹如独子,比父母亲关心独生儿子还要胜过。为什么?父母亲对子女很好,那只是一生一世,再入轮回互相就不认识了。而佛菩萨有时候为了教化一个刚强难调难伏的众生,生生世世示现,跟随他、教化他、帮助他。如此永恒不变。这是相。
体呢?其实凡夫的感情以愚痴为体,本体是愚痴。为什么?因为凡夫的理智和感情是水火不相容的。有感情就没有理智,所以才会情人眼里出西施,看什么都是好的。结婚以后什么毛病都看到了,就天天吵架。事实上就说明它本体是愚痴。
诸佛菩萨的这种大慈悲以智慧为本体。有智慧才真正有慈悲。否则那不是慈悲,所以,大慈悲第一的观世音菩萨说大智慧法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大慈悲第一,他来说这个深般若法门,所以大慈悲以智慧为本体。因为他以智慧知道,唯有度众生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所以知道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有这种大智慧,所以他真正有慈悲。
打个比方,好像我的右手痛,我的左手不会不理,因为是同体,同体名大悲。真正有智慧,了解佛法了,他知道一切众生与我一体,所以以智慧为体。
那么从用上来说呢?凡夫因为感情而流转生死,而堕入三恶道,而造业,造恶业。《圆觉经》上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因为他有感情,所以就有执著、就有分别,就执迷不悟,所以就流转生死,就入三恶道。而佛菩萨因为慈悲而广度众生,而圆满福慧,圆成佛道。
所以说我们学佛,要将凡夫的感情升华为佛菩萨的慈悲。要学习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这一句教言,“佛心者,大慈悲是。”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迅速成就无生法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阿弥陀佛这样不可思议,凡夫的心力难以达到,他教我们一个什么方便呢?“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你只要观一个相好,就是观眉间白毫相,“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眉间白毫相真的观成功了,八万四千相好,就都豁然显现,当下就显现了。
“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见无量寿佛,无量寿佛的真身观真实地现前了,那十方诸佛也都现前,在大禅定之中,也都能够现前,这是十方诸佛现前三昧。“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现前为我们授记,不远的将来能够成佛。
“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这是第九弥陀真身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我们有一个资料,观眉间白毫相有五个步骤。告诉我们如何观,这很重要,而且容易做得到。你了解这五大步骤,阿弥陀佛“白毫宛转五须弥”,你就真实见到了。白毫相观成就了,八万四千相好就都成就了,那十方诸佛都现前了。你看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妙的观法,非常妙的法门。
首先是前行。我们最好有条件,安排一间专门的小房子,但是要清净,没有什么人打扰。西向安立一尊阿弥陀佛像。供一本《观无量寿佛经》,佛的身功德、语功德都加持了。另外还可以供一座塔,佛的意功德也能加持我们。每一天就修观一到两次,或者多一点修观也可以。
要严净坛场,献供养,如香、花、灯、烛、茶、食、果、乐,这些种种,而且自己也要严净供养。一定要非常洁净,这就是净你的心地。不要轻视前行法。其他时间就称念阿弥陀佛的德号。如果你要加修,就可以加修一些往生咒,昨天传的往生广咒,结他的手印;或者念阿弥陀佛的心咒,这些都很重要,可以加修。
然后就发愿:“我等一切众生,与阿弥陀佛自性本体,本来不二。”我与弥陀体性相同,自性清净法身,这是相同的。但是,“但我与众生在迷,弥陀已悟”,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离垢妙极法身。“我今修白毫观法,愿普为法界一切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这样来至诚发愿。愿之所在,法门之所在。我们这样至诚恳切发愿,也一定能够得到阿弥陀佛威神的加被。
之后就调好身、息、心。调身有五个窍诀:毗卢七支坐法,直如箭,弯如钩,绷紧如镣铐。就是说脊椎要直,好像一支箭一样;下颌要稍微往内收,好像一个钩子一样,不要昂头;膝盖要绷紧。
以前谛诺巴,那诺巴,修行时用一根缠带,把这个腿跟肩连起来,绷紧一点。跟气脉有关系。
还须防止下风,即下行气往下跑,可以拿一个小球,在打坐的时候,堵塞起来。平时没有专门修法,不那样坐也没关系。把身调好。
其实要真正的修,还有很多微细的地方。把呼吸调好,把心调到极善,白心,调到菩提心上来。
进入正观,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手结弥陀上品上生印。首先是右压左,食指弯曲,就是上品上生印。自然地安放好,就持名,持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龙舒净土文》上所说的,“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或者就持名阿弥陀佛。
再祈请阿弥陀佛,威神加被我,智慧光明普照我,慈悲摄受我,让我迅速成就白毫观。如此持名片刻以后,视线平行,即我们眼睛平平地看过去,看着桌子上供的那尊阿弥陀佛。就观他在虚空之中,因为我们供的像比较小,所以我们先把他观小小的,像有多大,我们就在虚空观多大,也可以。渐渐把他观清晰以后,再渐渐把阿弥陀佛像扩大,越化越大,越化越庄严,内空外明,纯是智慧功德的凝聚体。一直观到内无身心,外遗世界,唯见妙相庄严的阿弥陀佛,常住于虚空之中。第一步就观成了。
第二个步骤,弥陀佛身像在虚空之中观得,尽我的心力越大越好,能够多大都可以。然后就专注集中,观他的眉间白毫。丈六金身显现以后,把心念集中于佛的两眉之间,就观有一个洁白如珂雪,非常微妙的白毫相,白毫相长约一丈五尺。一丈五尺是多少米?就是五米,我们就观五米。你要把五米的白毫相观起来都不容易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善巧方便,真实的阿弥陀佛,他的眼睛像四大海水一样,这个白毫肯定就不止这么一点点了。我们凡夫的心很赢劣,要真正观得很大不可能。
白毫的直径就是五寸,外表有八个棱面,就是八个砌面,一一的棱面,一一的砌面,都放大光明。中间是空的,虚通透明的,内空外明。白毫以两眉之间为中心,在这里面向右旋转,五米,转几圈以后,都有光明。此光就照着阿弥陀佛圣相,照着阿弥陀佛的圣容。你就把心念集中专注在白毫相中。我们的心不要移动,一直专注于一处,渐渐地整个的阿弥陀佛的金身都虚化。
第三个步骤的观修,就是无住观修。我们前面一直把心安住在、系念在阿弥陀佛的白毫相上,久久修习以后,心念渐渐地就能够得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