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600000016

第16章 重学——修身之母(3)

【译文】做学问的道理,不可以轻率地去评价或讥讽古人。只有公堂上的审判官才可以评断堂下被审者的是非曲直。只有孔子才可以与百代的帝王同等。只有学问远远超过古人才可以评判讥讽古人而给他们排个先后,论个高下。

【简析】世上有不少人读古书评讥古人,论当世评讥今人,评讥之权紧握手中。曾国藩看不惯这种轻率,申言只有堂上才可判堂下之曲直,是否够称堂上,当有自知之明。(对贤者)不可不殷勤亲近,亲近愈久,获益愈多。

【译文】对贤德之人不能不殷勤地亲近他,亲近得越久,获益就越多。

【简析】对贤者不仅要亲近,还要殷勤。常入芝兰之室,不闻自化,向来没有常处鲍臭之肆,终保其香的事。

诵《养气》,似有所会,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须臾不离,或到死之日,可以仰希万一。

【译文】读《养气》这一章,好像对其中要义有些领会,我愿意终生都敬慕孟子。即使仓促苟且,颠沛流离,都会有孟夫子在我的面前,时刻不离身,这样到了死的时候,可能有希望学到他的万分之一。

【简析】学圣贤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曾国藩独钟孟子,须臾不离也只仰希万一,耕耘与收获似乎不成比例。但这万一之得正是精华,正是至死所觅之宝。

作人之道,亦宜专学一古人,或得今日之贤者师法之,庶易长进。

【译文】做人的原则,也应当专心学一位古人,或者以当世的品德学识突出的人为榜样,效仿他,向他求教,也许容易进步。

【简析】人需要榜样,但榜样也需专一,师唐鉴就专师唐鉴,学倭仁就专学倭仁,五体投地也值得,这样才容易长进。

予对客有怠慢之容。对此良友,不能生严惮之心,何以取人之益?是将拒人于千里之外矣。

【译文】我对客人有怠慢的表现。对这样的良友,不能生出严厉畏惧之心,怎么能从他的身上获得教益呢?

【简析】曾国藩在京城时接触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贤者。但由于当时修身还刚起步,常有对朋友不敬之处。因此,在日记中检讨怠慢良友的过失,警告自己,只有生出严惮之心,才能取人以益。人过自私不好,但这种为己而学的自私是正当的,为了这种正当的自私,就要虔诚地对待贤者。

尊师犹父

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译文】凡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名将,都要有好老师,好朋友,好榜样。

【简析】好人、好官,名将既是本身的努力而造就,也是好师、好友、好榜样带出来的。尤其是好师,其作用不可小视。

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

【译文】人必须有老师,如果没有老师,敬惧的意念就不会产生。

【简析】师的最终作用是让你一辈子都具严惮之心。所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位好老师即使与你接触时间不长,但他的某一种行为举止或某一句教训之语可以伴随你一生,影响你一生。一些人无法无天,或许正是缺少了对老师的敬畏之心。

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译文】大凡跟随老师读书,必须时间久才可以获得大益。

【简析】曾国藩嘱咐温、季二弟,不要随意易师。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是他自己的深切体会,移之于诸弟,照样适用。

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译文】或者老师或者朋友,都应该常存一颗敬畏的心,不应该平平常常地看待,渐渐地便会变得轻慢随便,那么就不再能得到他的益处了。

【简析】有人借师生平等而慢亵老师。须知平等是相对的,只限于政治权利与人格尊严,不平等才是绝对的,学识多寡、阅历深浅、地位高低、受授之别,平等得了吗?维护师道尊严,能使学生常存敬畏,于为人为学皆有裨益。推而论之,老师也有他的老师,也有敬畏之心,全社会人人都有老师,都存敬畏之心,民族素质不就大幅度提高了吗?

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诣,其所以不及孔子者,以有所偏至,即彼有所独缺,亦犹夷、惠①不及孔子耳。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如管商②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不可弃也。

【注释】①惠:指惠施,又称惠子,约公元前370-约前310年,战国时宋人,老庄学派重要人物。②商:指商鞅,公孙氏,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泰国实行变法,促使秦国逐渐强大。

【译文】周朝末年诸子学问各自都有极高的造诣,但比不上孔子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有的失于偏颇,有的陷于残缺,就像伯夷、惠施的不如孔子一样。若治心能像老庄那样的虚静,治身能像墨翟那样的勤俭,治民能像管仲商鞅那样的严整,并且又能保持不自以为是的心态,偏的地方裁掉,缺的地方补上,那么诸子就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不可以抛弃哪一个。

【简析】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这既说明能者为师,老师无处不在,只要乐意求师,都会求得到的;同时也说明既然处处有师,求者就应博采众家之长,滋润一身,其益不就像集老庄、墨翟、管商之长于一身那样,呈几何级数上升了吗?

皆相近之资,视乎教者如何。教者高,则习之而高矣;教者低,则习之而低矣。

【译文】属于资质差不多的,看教的人如何,教的人高明,跟着学习的也就高明,教的人低劣,跟着学习的也就低劣。

【简析】名师出高徒。老师可敬,名师尤可敬。曾国藩对此深有体会,他一生中在家与在京城几次易师,亲尝名师之益。如今自己也为人师,能不能做一名高明的老师呢?这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

【译文】达官子弟,听惯了高议论,见惯了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别人的短处,这就是骄傲。

【简析】曾国藩晚年,应酬日多,感慨也多。当他接到一位达官子弟文字错劣的信函时,更加感慨达官子弟不学无术,轻慢师长的傲气十分可恶,他不得不警惕自己的子侄有无这些傲气呢?联想今日,普通工农子女都比较尊敬老师,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女则不怎么样,甚至亵渎之事时有发生,无不为一个“骄”字所致。

大约书法不外羲①献②父子。余以师羲不可遽几,则先师欧阳信本③;师欧阳不可遽几,则先师李北海④。师献不可遽几,则先师虞永兴⑤;师虞不可遽几,则先师黄山⑥谷。二路并进,必有合处。

【注释】①羲:指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琅砑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②献:指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之子,343-387年,从父学习书法,别创一体,东晋时著名书法家。③欧阳信本:姓欧阳名询,字信本,约557-约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楷书风格险劲瘦硬,称欧体。④李北海:姓李名邕,字太和,678-747年,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取法王羲之之父子,并有创造。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⑤虞永兴:姓虞名世南,字伯施,558-638年,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曾封为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书法师王羲之之七世孙僧智永,唐初著名书法家。⑥黄山谷:姓黄名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1045-1105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进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人。

【译文】大致说来,书法不外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我因为师法王羲之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欧阳询;师法欧阳询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李邕;师法王献之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虞世南;师法虞世南不可能很快接近,就先师法黄庭坚。两条路同时并进,必定有相会合之处。

【简析】羲献之书,艺近于圣,要学到手,须有桥梁,先师李北海、先师黄山谷就是为自己搭起了桥梁,跨过这桥梁就是彼岸。这说的是从师有方。

以专而精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译文】用功好比挖井,与其挖几个井而都不见泉水,何不如死守一口井,力求挖到泉水,从而达到用之不竭的效果呢!

【简析】用功譬若掘井,不可浅尝辄止,要专注一井,掘之及泉。恢复高考不久,曾有一作文题为一幅漫画,主题就是教人专注,浅尝辄止必会劳而无功,大概正是为治国人浮躁这一通病的吧。时下国人浮躁之病尚未痊愈,曾国藩掘井之譬能够铭记,仍可获益。

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苟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译文】凡人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专一才能精到,如果不专一就会散乱而顾及不过来。荀子说的“耳朵不同时听两件事就会听力敏锐,眼睛不同时看两处就会视力明澈”,庄子说“集中心志不分散,就能够凝集成智慧”,都是至理名言。

【简析】关于以专而精,前人多有教导,专精纷散之理颠扑不破,重在人努力为之。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久;求友不专,则博爱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译文】任何事情都贵在专一,求师不专,即使有收益也不会长久;求友不专,即使有很多朋友也没有至交。心里有专一的宗旨,再博览其他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这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没有一定的宗旨,而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简析】古贤治学办事,皆注重专精。曾子说:“是其庭可以博鼠,恶能与我歌乎?”苟子说:“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以上均见《苟子·解蔽》)曾国藩恪守古训,求师亦专,求友亦专,因而受益良多。

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若真见得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便如食鸟喙之杀人,则必主一矣。

【译文】不能主一这个毛病,是因为对事不很熟悉,志向没有建立,实际上更是因为对它明白得不真切。倘若真正懂得不主一将会带来损害心胸荒废学问的后果,如同为着吃到鸟嘴而去杀人,那就必定会主一了。

【简析】曾国藩从事理上来剖析,认为不能专精,其原因有三:一是习之不熟,二是志之不立,三是知之不真。反过来说,熟悉了情况,立定了志向,明白了不主一便有害心废学之祸,则必主一矣。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字也。

【译文】读经必须专攻一门经,不可以广泛涉猎。读经应该把研究和寻找义理作为基础,考据事物是次要的。读经有一个“耐”字诀,一句不理解,就不要看下一句;今天没有理解,明天继续研读,今年不能理解,明年继续再读,这就叫有耐心。

【简析】饭要一口口地吃,书要一本本地读。曾国藩主张读书要专而精,贯彻一个耐字,一本书读懂读通了,才能读下一本。正因如此,他才从精读的典籍中深受圣贤之教,大开智慧之门。

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当读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①,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②。以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以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注释】①《昌黎集》:韩愈作品集。②昌黎:指韩愈,字退之,768-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旗手。

【译文】诸子百家,汗牛充栋,若想读,也只当选定一个人的专集来读,不应当东翻西阅,胡乱选择。比如读《昌黎集》,那眼睛看的,耳朵听的,无非昌黎而已,认为天地间除《昌黎集》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书了。这一集没读完,就坚决不换别集,这也是专字的诀窍。

【简析】读子,不是说只能读一子之作,但每读一子就要达到专而精,不可走马观花。这样才可从该子身上吸取精华,营养自身。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译文】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 爱的勋章

    爱的勋章

    本文主要讲的是exo的成员吴世勋和一位女孩在大学的唯美故事,一次次擦肩而过,一次次悲欢离合,他们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不速之客的搅入,是否会使他们放弃,他们的爱经的起考验吗?
  • 我是国家派到仙界一特工

    我是国家派到仙界一特工

    云山雾海成说,梦里花开几多,信手拈来送看客,只为博君一乐。新人新书,尽心尽力。这讲的是一个意外被国家派到仙界收集仙界情报的倒霉蛋的故事
  • 我作为一把武器穿越了

    我作为一把武器穿越了

    本来是一个宅男的我,出去买个牛奶都能遇到老牌电视剧里才会有的剧情..死后还要被女神变成武器扔到异世界,那么问题来了,到了异世界的我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 信仰之剑:本源

    信仰之剑:本源

    《信仰之剑》系列的首部曲。讲述在两个中世纪王国之间与人和怪物周旋的异端教徒的故事,宏伟史诗的开端。他们,是手持战剑的骑士;他们,是跪地祈祷的信徒;他们是充满野心的阴影;他们,是明日世界的主宰。神明之所指,即他们之所向。
  • tfboys之爱我大胆说

    tfboys之爱我大胆说

    我:“哈哈哈,笑死宝宝了”霞:“星月,你知不知道我们要转学?”
  • 长乐公主传奇

    长乐公主传奇

    本作品主要讲述唐太宗李世民与皇后长孙嘉敏的爱女长乐公主,与长孙无忌长子长孙冲之间的爱情故事。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到两人儿子长孙延娶妻结束。中间有战争、阴谋、宫廷斗争、儿女情长,是一部虚拟+历史的小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魔乱苍穹

    魔乱苍穹

    荒岛少年,初入人间,调戏公主,叫板刀魔,驯养神兽,夺了圣女初吻,沉了一片大陆,宰了三千枭雄,引得人神共愤。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额……果果,要不,咱们去幽冥界抓几只女鬼来养着吧,然后再去神域逮几个神仙姐姐?对了,听说魔界的姑娘长得也挺周正的……咿呀呀!已有百万完本经验,无断更,请书友放心阅读!
  • 新踏天封神

    新踏天封神

    绝世至尊罗刹王黑罗刹渡劫时不幸遭人暗算,就此陨落,转世重生却沦为废物的王陆还有机会修炼么,还能站在修仙界的巅峰么?
  • 星空物语love

    星空物语love

    随时光的车轮转动,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异能时代,宇宙万物都拥有了异能。而金木水火土等十二大异能进入十二人的身体。这十二人代表着十二星座。不过,在十二人没有集齐之前,他们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能力。当十二星座集齐,由蛇夫座的月之圣女辅助,就将开启自己十分之九的能力。想看看自己星座的人物吗?与忘紫沉沦一起,探索星座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