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如何顺利入门、径直前行,是一门学问。这就要求每一位有意修身的人要十分地重视学习。首先要学习先人修身的榜样、先人修身的教导,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好,墨家法家的也好,都要取其精华;也要学习当代修身的模范,做到齐贤若渴、尊师犹父,养成每事独造幽奥、终身好学力行的良习,随着学养水平的提升,修身也就水涨船高了。“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曾国藩是这
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到曾国藩临死前一天,还三次阅读《理学宗传》中张子一卷,可见他从7岁入学到61岁离世,是做到终身学习毕生修身了。
曾国藩如此,历史上每一位圣贤无不如此。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不学。”(《孔子家语·颜渊》)曾子说过:“君子爱日以学。”(《曾子·守业》)荀子说过:“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这些圣贤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韦编三绝就是典型的一例。曾国藩位高一品,他没有资金垫本,没有朋党相拥,更不会耍手腕,拉背景,靠的是一个不断的“学”字。知识不足,学;交友不会,学;带兵不懂,学;善终不易,学!他完全是学成了一位儒学大师,学成了一个湘军统帅,学成了一名中兴圣相。
问题在于,曾国藩是不是为了成为大儒、统帅、圣相而学的呢?回答是否定的。他的学习目的十分明确:进德、修业。他的最终志向十分坚定: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饱读《四书》《五经》和各代史书,深受孔曾思孟和历代士人君子的影响,“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因而发奋学习并不为在人前炫耀,也并不仅限于光宗耀祖,而是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增强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胆识与能力。他明确地说:“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中,先将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功。”为自己什么呢?他也说得明确:“吾辈读书,只有二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卫其身。”从曾国藩一生所说所想与所作所为结合起来看,这些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的的确确如此。
曾子在《大学》中说:“《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里,如切如磋的学与如琢如磨的修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点明了学是修的前提,只有接受了古圣先贤的修齐治平之道,才能修有标准、有内涵、有动力、有目标,才能持之以恒,始终一贯。曾国藩自己也说:“物无穷,则分殊者无极,则格焉者无已时,一息而不格,则仁有所不
熟,而义有所不精。”修身首当修仁义,而“一息不格”,便“仁有所不熟,义有所不精”,学习(格物)对于修身(修仁义)有多大的作用,就可以知晓了。荀子说:“敦慕焉,君子也。”这说的是:只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人,就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所说的“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曾国藩当然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诸如独造幽奥、学贵践行、见贤思齐、尊师犹父之类,这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应运而生的东西,只要学习的目的明确,志向远大,人人都能创造出一套符合自己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道道来。以尊师为例,曾国藩就有一个信条:“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他自己的切身经历正是如此。当年在京城为官之
始,修身才起步,有幸拜大儒唐鉴、倭仁为师,从此修身步入快车道,多次主动找老师去审查自己的日记,看他自省是否到位,改过是否虔诚,老师愈批评得严厉,他就愈加感激。如果不把严师当父,他就很难得到如此大的收获。
学为德业
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中,先将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功。
种桃得桃,种杏得杏,未有根本不在,而枝叶发生,而自嘗①茂者也。
【注释】①嘗:(chang)通“畅”,旺盛。
【译文】学者花费精力治学,应该在幽静孤独中,先将为己与炫人之间的界线划分明白,然后再选择领域用功。种桃的得桃,种杏的得杏,没有根本不存在,而枝叶生长,并且茂盛的。
【简析】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还是为人的问题没有解决,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就会不足,方向就会不明,效果也会不济。所以为己为人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
凡读书,有为人为己之分。为人者,纵有心得,亦已的然日亡。
【译文】大致说来,读书有为人和为己的分别。为别人而读书,纵使有心得,也一定会很快就自然消亡。
【简析】曾国藩学习,本来是为己进德修业,将来好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有时也有炫人的杂念渗入,好在他为己之心强烈,通过自省还是将那些杂念剔出。
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
失又甚者,须勉强而后复之。
【译文】人性本来是善良的,自从受到禀性的限制,物欲的掩蔽,善良的本性就一天天减少,因而需要读书学习来使它恢复。损失很多,就必须用勉强的态度来恢复。
【简析】单说读书为修德一事。人的善性一旦失去,就须学而复之,学习的目的是修德,学习的功能就是救失。
吾辈读书,只有二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卫其身。
【译文】我们读书,求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增进道德,讲求意诚、心正、修身、齐家的方法,好图得个终生无愧;一件是修炼学业,练习记忆、诵读、词句、章法的学问,好图得个养身糊口。
【简析】进德,无愧此生;修业,获禄护身。二者都是人生所必需的。今天,许多家长在鼓励孩子读书时只提后者,忽视前者,颇为遗憾。
君子之学道,尤病于近名。
【译文】君子研习学问,尤其要防范博取名声。
【简析】近名就属于为人了。名是社会赐予的,不是主观所求得到的。德业双进,名在其中,不请自来,何必套近、博取?
所贵乎圣人者,谓其立行与万事万物相交错而当乎道,其文字可以教后世也。吾儒所赖以学圣贤者,亦借此文字以考古圣之行,以宽其用心之所者,古圣之精神语笑,胥寓于此,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译文】圣人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的立身与万事万物相联系,与大道相符合,他的文字可以教育后世。我们士人能够学习圣贤的原因,也是靠着文字来考查古代圣贤的作为,来研究他们是在什么地方用心。这么说来,这些句与句、字与字相连续的篇章,便将古圣贤的精神与言语笑貌都寄寓了。倘若差了毫厘,就会谬出千里。
【简析】学习,能够借助文字而知古圣之行之心,使文化能够传承至今,大道能够哺育后世,其功何等之伟。
周濂溪氏①称文以载道,而以虚车讥俗儒。夫虚车诚不可,无车又可以行远乎?孔孟没而道至今存者,赖有此行远之车也。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
【注释】①周濂溪氏:姓周名敦颐,字茂叔,1017-1073年,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因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院讲学,世称周濂溪。
【译文】周敦颐说文章可以承载道理,用虚车讽刺世俗的读书人。虚车固然不行,而没有车又能远行吗?孔子孟子已经去世,可他们的学问流传至今,全靠有这种能远行的车。今天我们倘若有了见解又想远行的话,怎么能不早早准备坚固的车辆呢?
【简析】文以载道,《论语》就载孔子之道,《太极图》就载周子之道。不学文何以得道?无坚车又何以远行?所以中国古代凡有志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者,都要勤勤恳恳进德修业,都要老老实实读书学文。
处人处事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吾之所以不能周者,以不好问,不善问耳。
【译文】人们处理问题不恰当,是因为没有把道理搞清楚。如果对事情的大小,内外都一清二楚,就自然会有好的处理办法。我所以对事情大小内外不能遍知,是因为我不喜欢问,不善于问的缘故。
【简析】曾国藩在回顾自己为学之中,还有不好问、不善问的缺陷,有许多道还知之不明,因而处人处事还有不当。
格物致知
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
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
【译文】物是什么?即所谓从本到末的东西,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做的事情都是物。
【简析】宋代理学家对曾子的三纲领八条目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系统。曾国藩是清代理学家,自然对这套理论耳熟能详。不过,这里的“物”所指非常广泛,连思维、意识都包括在内,实际说的就是研究的对象,与今天的“物”对不上号,因此不必以今天的物的概念来理解这段话中的“物”。
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竞身之理,又博究其立斋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
【译文】格是什么?就是面对着物来详究它的道理。比如说,侍奉双亲早晚问候,这是物,研究它为什么要早晚问候的道理,即格物。跟随着兄长走,这是物,研究他为什么要随着走的道理,这就是格物。我的心,这是物,详究我的存心的道理,又博究通过省察涵养来存心的道理,即格物。我的身体,这是物,详究我敬惜自身的道理,又博究通过衣着洁净坐姿端庄等方式来敬惜自身的道理,即格物。每天所读的书,句句都是物,结合自身检查,根究它的道理,即格物。这些正是获取知识上的事。
【简析】格就是推究,研究。读书就要究理,观察事物也要究理。每读一章,每遇一事,都究其理,就能致知,就能获得德业上的进步。
物无穷,则分殊者无极,则格焉者无已时,一息而不格,则仁有所不熟,而义有所不精。彼数圣人者,唯息息格物而又好色恶臭者竞之,乃其所以圣也。
【译文】事物无穷,则差异无穷,则研究无止境,一刻不研究,就会在仁上有不熟悉的地方,在义上有不精通的地方,那几个圣人,他们只是时时刻刻在研究事物,而又以喜好美色厌恶臭味的态度来做到底,于是才成为圣人。
【简析】物无穷而格不已,读书人一刻也不能停止。圣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而是息息格物不辍而终成圣人的。这就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这种精神与毅力,都可以一天天靠近圣人。
吾心之故有限,万物之分无穷,不究乎至殊之分,无以洞乎至一之理也。
【译文】我们知晓的道理有限,万事万物的区分无穷,如若不精细研究其中的差别,就没有办法洞察最高的道理。
【简析】理学家并不主张盲目格物,而要究乎至殊之分,即抓住能显示特色的差异部分,就能事半功倍,获得最高的道理。
以舜之睿哲,犹且好问好察,周公思有不合,,则夜以继日。孔子,圣之盛也,而有事乎好古敏求。颜渊、孟子之贤,亦日“博文”,日“集义”。盖欲完吾性分之一源,则当明凡物万殊之等;欲悉万殊之等,则莫若即物究理云者,古昔贤圣共由之轨,非朱子一家之创解也。
【译文】凭着虞舜的圣明,尚且喜好询问访察;周公思考国政稍有不圆满时,便夜以继日思个不停。孔子,最大的圣人,却致力于勤勉学习。颜渊、孟子这些贤人,也强调通晓文献,倡导集合诸义。这是因为要使我们的天性本分更加完美,就应当知晓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要知道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就不如深入事物探求道理。这是古代圣贤共同遵照的原理,并非朱子一家的独创。
【简析】古代教育注重从经典中去获得知识。前人积累的知识只有通过他们留下来的书本才能传给后人。但客观世界万物纷呈,依然有取之不尽的学习源泉。因此,学习者必须探求现实中各种事物的不同类型及其道理,做到知古又知今,古今对照,丰富我们的头脑,开拓我们的视野。
圣人者,其智足以周知庶物,其才能时措而咸宜,然不敢纵心以自用,必求权度而絮之。
【译文】圣人,他的智慧足以遍知万物,他的才能可以因时制宜,但却不敢师心自用,一定要认真衡量审察。
【简析】知识再丰富,用的时候还要剔除主观臆想的思维方式,培养权度而絮之的审慎态度,这样才用得对路,用得出色。
(《大学》)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日格物,日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
【译文】《大学》应修的科目共有八个方面,依我看来,取得功效的关键,只有两个,一个叫格物,一个叫诚意。格物,能解决致知的事情;诚意,能解决力行的事情。
【简析】《大学》为曾子所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条目中,依曾国藩的体会,格物、诚意两条是关键,不格物无以致知,不诚意难以修齐治平。这是曾国藩的亲身体验,说得极为中肯。
凡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平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源,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
【译文】凡吟诗作文,都有感情极为真挚不得不倾吐的时候,但这必须是平日道理积蓄得很丰富,不假思索,左右逢源,所说的道理,完全能够表达胸中极真诚极纯正的感情。作文时没有遣词造句的苦恼,文章写成后没有郁闭阻塞的情形,这都是由于平日读书累积道理的功夫导致的。
【简析】无论做什么事情,曾国藩都注重练就平时的功夫,作诗文也是如此。因格物而积理既富,因诚意而不得不一倾吐之,写的时候自无镌刻之苦,必会一气呵成。
孟子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之作事,既征诸古籍,诹①诸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辨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
【注释】①诹:(zou)询问,听取。
【译文】孟子说:“完全相信书,则不如没有书。”君子做事,既从古籍中征取成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又必须自己慎思明辨,这样或许不至于行事冒昧。
【简析】史书是后人记写前人之事,相隔太远,甚至几百几千年,不仅没有亲历,有的还没有文字依据,只搜集口头传说来整理,显然它的真实性难以绝对保证。同一件事,这本书这样记写,那本书那样记写,都不足为奇。如果读一本就信一本,就会发生偏差,甚至造成以讹传讹的后果。因此,独立思考,慎思明辨,读书人切不可忽视。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
【译文】大的错误易于辨识,貌似正确的错误难以分辨。
【简析】考据也好,训诂也好,一些似是之非确难甄别,因此宁可存疑,不可妄断。
独造幽奥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就绝对不甘心处在底层。有识见,就知道学识是没有穷尽的,不敢凭一点点所得为满足;比如用河伯的眼光观看大海,从井底之蛙的角度窥测天空,这都是没有见识的缘故。有恒心,就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方面,缺一项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