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500000013

第13章 坛经十段品(4)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这段经文讲六祖为僧俗大众广开方便法门,讲不管出家在家,通行的办法是自我觉悟。这个办法好,出家的和尚、在家的居士有了这个办法,至少各自都要加一层官,和尚变成大和尚,居士变成大居士,这是肯定的。至于你问什么时候能成佛?佛说:慢慢修。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佛门里佛不能太多了,佛多挤破门。打个比方说,一个庙里供一尊佛就行了,供三佛也行,如果一定要把五百罗汉都列出来,那就成鬼城了。佛不能太多,佛也不会自称佛。所以六祖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就是这个意思。怡红公子有两句诗写得好:“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这也就是晏家公子(晏殊)所云“不如怜取眼前人”之意也。

坛经第四品 定慧品

此品讲习禅戒律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这段经文有玄机,是一段暗话。当初五祖传六祖说的是暗话,如今六祖传大众,当然也是暗话。道是光明大道,走路的人却要悄悄的,不能满世界都听见了,这叫“明法暗传”。六祖在这里讲的是戒定慧,为什么只说定慧不说戒呢?因为戒在其中,满篇都是讲戒律。禅戒、禅定、禅慧,一如也,而以禅戒为准。佛门戒律,千条万条,哪一条是最大的戒律?六祖开示的时候,有一个词一连说了五遍,请找出来,这个词就是最大的戒律。那就是“直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段经文讲“入禅三阶”:无念、无相、真如。六祖这一套是向神秀学的,因此他在讲话的一开头就声明:“本来正教,无有顿渐”,讲他与神秀没什么两样,表明了他知识的出处,不忘本。如果六祖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就不是六祖了。人处世上最难得的是知音,《红楼梦》里面藕官祭菂官,被宝玉看见了,又被芳官一番解说,这四对知音真可叹也。“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我看惠能是神秀的知音。千年以来,第一次有人说这话。

坛经第五品 坐禅品

此品讲坐禅有动有静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这段经文是六祖惠能原样转述五祖弘忍的话,开示禅宗最重要的坐禅法门。他惠能原本是个打柴郎、舂米匠,一天到晚跑来跑去干活,哪会什么坐禅,想坐下来也没功夫啊。亏得他在五祖门下耳濡目染,见过弘忍老和尚,坐是一尊佛,走是一阵风,风风火火,卧下来睡得香。惠能传承的弘忍坐禅妙法就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动是静的穿插,静是动的归宿。六祖说:“不是不动”,又说:“心即不乱”,明显就是告诉我们坐禅就是有动有静,不是枯坐,也不是瞎走。这本来是常识,却被有的人整没了,坐禅行禅都成了比赛,发狠斗气,要一决高下,坐禅坐得腿烂,行禅行得疯癫,不是六祖原意,不是佛陀原意。要坐禅你就到雪山上去坐,雪化了你才下来。你说雪什么时候才能化呀?又犯傻了不是,你化雪就化,你若不化,冰雪满身。六祖说:“心即不乱”,什么意思?人的心为什么会乱?人心乱有两种情况,心太虚会乱,心太满会乱。所以你要在虚与满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不能太虚,也不能太满。同时要知道,最奇妙的事是不抗拒那“虚”,也不排斥那“满”,亦虚亦满,这就是化境,你成神仙了。六祖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就是此意。六祖说坐禅的时候不要有是非、善恶这些东西,坐在是非之地能坐禅吗?当然能,没了是非之心,就没了是非之地,坐哪里都好。因此六祖说:“内不乱即定”。内不乱指心不乱,心不乱指法不乱。做人要有章法,取巧没用,坐禅是自然的一件事,该坐下就坐下,到了那个阶段,你自然会好静、好坐禅,自己就能找个地方坐下来。没到那个时候,焚什么香?坐什么禅?我告诉大家:坐禅是结果,不是目的,不是手段,坐禅不是办法。越坐是非越多,越坐麻烦越大,越坐冤孽越深,越坐越烦躁。你说你在闹市也能坐下,这我承认,坐下来之后呢?坐下来你就成靶子了,一打一个准。君不见那些在公门里修行的人,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品茶、看花,可以叫做坐禅,坐来坐去,脑袋不翼而飞,成飞禅了。六祖说:“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开示我们要自我觉悟,不能陷太深。禅宗门内没有坐禅这一说,谁教你坐禅,谁就是害你,要坐你就回家坐在父母儿女身边,这才是真正的坐禅。《红楼梦》里面的三小姐探春虽然是姨娘生的,派头却比太太还大,底下人来说事,她请人家在脚踏上坐,大家说该也不该?有的朋友可能没见过脚踏,就是老式床前面的登床之具,俗称脚凳是也,南方称之为踏脚板。这可不是坐人的地方。贾家人不但让人坐在那里,还让人睡在那里,你说他是把人当人吗?今日她让人家坐脚踏,明日人家的脚就会踏在她的头上,又能怪哪个。我讲的都是家常话,佛理在其中。要说坐禅,还是六祖说得好:“原不著心,亦不著净。”就是说心里要没事,也不需要沾染净地。无需观心,无需入净。自然就好,放松就好。坐禅不是走累了歇歇脚,走错了坐下来找找路,坐禅也不是原地不动,坐禅是思维瑜珈,实乃平地飞升之道,只不过有条线在那里拽着,不会放纵自己。人在独处的时候最容易放纵自己,因为没人管束。独处不惧,儒家把这叫做“慎独”,佛家把这叫做“坐禅”。我们提倡思想坐禅,不提倡身体坐禅。当然,有人要装模作样坐两下,过一把坐禅的瘾,这是人家的自由与乐趣,我们没理由反对,也不妨欣赏欣赏。

坛经第六品 忏悔品

此品乃接引众生也。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这段经文讲六祖大发慈悲,开示成佛之道,那就是忏悔,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一块石头钢硬钢硬的,怎能成佛?必须要捏出个模样,才有成佛的可能。佛经所云“粉碎虚空”,就是这个意思。当时来听六祖讲佛法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有广州、韶关这些广东人,还有四方人士。具体而言,有江西湖北二省信众,这两省是当初六祖行走过、生活的地方。六祖在湖北黄梅五祖门下得的法,得法后,五祖关爱心切,把他一路送到江西九江长江口,亲自为他摇船。摇了一会儿,六祖谢师,说自己摇。就这样,五祖渡六祖,最终六祖自渡而成佛,滔滔长江水可以见证这段公案。五祖目送六祖渡江而去,恰似当初达摩一苇渡江,梁武帝目送他远去。五祖六祖这段传法佳话,引起湖北江西两省信众巨大影响,因此后来六祖门下多有楚赣人士,且有巴蜀求道人。当然也有与粤相邻的闽桂及吴越各省人士。这段经文点出“四方士庶”四个字,又以“骈集”二字形容其多也,是为下一品《机缘品》中介绍六祖门下来自各省的有缘得法者打伏笔。六祖在山中讲道,如何接引众生?并无玄妙奥术,只是一个忏悔法门。此法真切,是佛法中的佛法,禅修中的禅修,佛引众生、众生引佛,皆从此来。忏悔是自我赦免,这样便无原罪。关于原罪,是人类天生带来的罪性,道教《太平经》称之为“负”;孟子称之为“恶”;基督教亦称之为“恶”,又称为“那蛇的引诱”;佛教称之为“业”,亦可称为“孽”、“冤孽”。诸教慈悲,要人忏悔。古希腊万神庙前立的那根柱子,是要人知罪。庙中祭司立一根柱子表示人的罪恶,见柱如见罪,来者当自警。柱有通天高,罪有通天大。如不忏悔,柱将倒塌、人将无存。后来耶稣基督代众人受罪,他所背负的十字架亦如此柱,是代罪之意也。埃及金字塔为何是三角锥形?千古以来无人能解,今日我说破:那是代表墓主埃及法老的忏悔,三角锥形是双掌合拢的意思,即人类通用的合十礼,这个造型是表示法老向神忏悔,希望:一生罪过得赦免,匍匐神恩得重生。墓中壁画皆以忏悔为主题,木乃伊是忏悔后以待重生的“新人”。当如此解,方知金字塔修造的本意。你若从太阳底下看,金字塔闪闪发光,这是法老的忏悔之泪。如此看来,同为三角锥形的珠峰也代表了人类的忏悔,怪不得藏民称珠峰为“第三神女峰”。这个称号有玄机、有故事。并非还有第一神女峰、第二神女峰,而是说此神女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她永远居于“三”之位,以示对神明的谦卑。君若登珠峰,便知敬天地。当初佛陀在雪山修行,望此地球极顶而生悟心,创立佛教者何?无非是让人忏悔。佛教可称忏悔教,专为引导人忏悔而生。六祖是佛,他来是引人忏悔。他是如何引导人忏悔?所谓“闻香成道”是也。佛教亦称闻香教。这个“香”不是俗香,是法香,其名为“自性五分法身香”,是当日六祖所传。你若闻香,就是闻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也分明在说道是“闻”出来的。此香是诸教心印,香如一,道如一。待此心而成法,非待此法而为心。君若知:非我觅佛法,而是佛法觅我身,便知神佛恩大,唯忏悔可当之。六祖说:“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就是这个意思。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平安路

    平安路

    大夏历127年,天降陨石,夺目的光照亮了整个大夏王朝百万里疆域,却没有任何强者任何势力获得那光的落点,成为一个不解之谜,无数势力派出人手寻找百年而不得。千余年后,大夏历1321年,大夏王朝六大修炼宗派之一落天宗,在一极品矿脉中挖出了一块神品灵石,被当作惊天至宝,准备十余年后送给大夏之皇,作为夏皇三世夏耶华即位三百年之贺礼。可是在一个夜里,那块神石跑了,震惊了整个落天宗,无数强者纷纷阻拦而未成功。有人说,那块神石已经生出灵智,也有人说,那块神石中有着一个活着的生灵……
  • 重生之冥王独宠辣妻

    重生之冥王独宠辣妻

    她是隐世天师派准备接上一任老宗主的宗主,不料,被一些嫉恶如仇的长老算计迫害。重生在,正在乡下体验艰苦生活的十岁大小姐身上,楚幽颜。而原主却是被父亲的私生女,神不知不觉的将原主推到水里,结果淹死,让来自隐世天师派的新宗主重生在这副身体上。好吧!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世她可不能辜负了!!原主的同胎弟弟喜欢那私生女而讨厌原主?!幸好原主的爷爷和老爹宠她!白莲花处处陷害她!诋毁她?那就看她如何撕破白莲花的脸皮!解除家族危机。没事偶尔逗逗妖虐虐鬼溜溜灵兽。。一次也一次的巧遇他,便结下了深深的死结。(男强女强,独宠一对一)
  • 非卿不可:妖孽殿下请自重(完结)

    非卿不可:妖孽殿下请自重(完结)

    如果你清楚通往幸福的旅途该往哪里停住,请告诉我,因为我会用一辈子去追逐。——千若雪梨花树下,一袭湖蓝色的衬衣,无暇的脸颊带了深深的落寞,琉璃般的眼眸飘向远处,唇微启,他说:“我是,蓝钥臣……”梨花纷纷扬扬地落下,霎那间凋谢了芳华。几瓣俏皮的花瓣似眷恋着他周身的温暖,不愿离去。她痴痴的望着他,迷失在了他垒起来的城堡。**********************据说当朝太子阴佞狠辣,睚眦必究!据说当朝太子邪肆多情,嗜血无比!据说他不惜弑君登上皇位,靠着女人当垫脚石,一步步走向了宫廷的制高点。穿越,她成为阶下囚,变成了宫女,只因他一句话,便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邪肆如他:“千若雪,你要记住你的身份。”青楼学艺,只为勾.引那个如花一般妖媚的男子。那一夜,大红色的袍子迎风翻飞,他美的竟似神人。妖异的眼眸诉说着他对她的兴趣,修长的手臂缠住她,他说:“我们还会再见的。”只为他的一句话,她让他从朝中重臣变成了一介草民!他无怨,她却有愧于心。悬崖,那么近,也那么远,被善妒红颜推落悬崖,她失去了记忆。那些刻骨铭心,被全数忘记。毁容,那么疼,亦是心伤,被青楼宿敌毁尽容颜,她恨不得去死,却在最狼狈的时刻,高高在上的他出现了,将她救走。**********************几近波折,他们终于回宫,雾国公主却指名要做他的妃!她心疼,却无力阻止,被人种下苗疆最毒的情蛊,唯有挚爱之人的血液方可解毒!迷茫,彷徨,无措,她想要逃离、他却霸道的囚了她的身:“千若雪,一辈子你都只能呆在我身边!任何人都不要妄想从你身边将我带走!”**********************强推宫斗文:《嗜血暴君:逆妃,朕不准你死!》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275472/*****************推荐好友绯雪很好看的宫斗文:《监牢宠妃翻身记》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231020/
  • 遇见你是最美好的邂逅

    遇见你是最美好的邂逅

    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可能会有很多错别字,请大家多多包涵。
  • 谜漠

    谜漠

    一部手机,将我牵涉进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雪山之巅的青春不老泉。仙宫里面的长脖子仙人。雾谷的神秘身影。地下深处的未知生物。如此种种让我明白,它们图谋的不只是利益这么简单……
  • 无用神明

    无用神明

    一场天灾,终结了人类修行之梦,但开辟了另类的修行法门:修行者与神明定下契约,可以直接从神明那里继承到他们的神通和道术!而被称为灵气挥发者的离星雨,在一次生死一线之中竟然与混沌魔神定下契约,从此开启了惊险的修炼之旅……
  • 凰弑天下:公主复仇

    凰弑天下:公主复仇

    前世,她遭到自己亲生妹妹的背叛,今生,凤凰涅槃重生,当凤眸重睁,她必让负她之人生不如死!再次重生,她,凰紫幽,必要将前世负她之人亲手毁灭,一身医术出神入化,隐族医术最好的人还要追在她后面求收徒,被她下毒的人,慢慢在恐惧痛苦之中死去吧;混沌之力觉醒,代表着帝王无上身份权利的标志在她手,妄图代替的人,省省吧,夺?试试啊,只要你不怕会被它毁的经脉尽断,从此生活都不能自理就好;逆天空间在手,想要追杀她?好啊,待在空间吃着灵果,看着你们满世界找我;身份逐渐揭露,记忆恢复,美男们,她,回来了!且看一个重生之魂如何在大陆混的风生水起,一场爱与被爱的好戏就此上演!(本文宠文,绝不虐女主)
  • 网王之不要背叛

    网王之不要背叛

    前世被男朋友背叛的她,不希望再次被人背叛,所以当她来到那个大家熟悉的动漫世界,她决定对待任何事都以旁观者的态度出现,可是谁知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主立海,此乃本人一时之作,若不符你的心意,请离开,不要对我的文进行攻击。还希望多多支持。
  • 诸天仙缘

    诸天仙缘

    无尽时空,多少命运沉浮?时光易逝,唯有奇迹永恒。。多元宇宙,谁能主宰众生?天衍四九,遁去唯一,天心即吾心。化不可能为可能,让幻想照进现实,欢迎来到:奇迹的世界!PS:个人疯癫幻想集,非喜勿喷!
  • 第六只尸虫

    第六只尸虫

    传说人间与地狱之间有一扇门,当最后一只尸虫重见天日,这扇门将被打开……我发誓自己真的只是想好好度过最美妙的大学时光,但是自从那一觉醒来……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因为每一个听到它的人都会用事实去打破所有的谎言……所以……生人勿进……小心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