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700000011

第11章 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2)

从前,在一座山上有一个茅舍。茅舍里住着一个比丘僧,此比丘僧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淙淙清泉,遍布整个山麓。

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个七岁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听到朗朗经声,心中甚为欢喜,心想:“念得多好呀,多美妙呀!”渐渐地,他入了迷。在一个黄昏时分,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说道:“请问,您读得是什么呀,这么好听!”

比丘答道:“是佛经般若波罗蜜。你年纪太小,长大了就懂了。”

牧童一听,却说:“用不着长大,我现在就懂!”

比丘吃惊地问道:“你才多大就懂了?”

“七岁了,我觉得您读得美妙极了!”

比丘心里赞道:“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牧童,绝非凡人!”

没过多久,小童便告辞回去了。牧童回到原地,一看牛却不见了。“呀,肯定进山去了。”牧童便进山找牛。他走了很远,也没有找到牛,太阳已下山了,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骂,不给饭吃,便硬着头皮继续往深山里走去。越走天色越黑,他不禁朝山里喊了起来:“牛啊,牛啊,你在哪里啊?”

忽然,从山林深处传来一阵响动。牧童以为是牛在里面,忙走上前去,却朦胧地看见前面正有一只饿虎朝他走来。牧童吓得大哭起来,转身就跑。但已经迟了,最后那牧童被猛虎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牧童死后转世到一个长者贵族家里。

那长者家里应有尽有,只是无儿无女。此番长者闻听妻子怀孕,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自从妻子怀孕以后,嘴里老是唠叨着什么,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如同做梦一般。

他见妻子总是躺在床上,不断地哼着什么,长者心中疑惑:莫非是妖孽作怪?便赶紧让仆人去请相师来占卜。相师占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查出来。

一天,山中的那个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心里不禁欢喜起来:“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罗蜜经吗?”

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见长者一脸的愁云,便问道,“请问,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

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惊讶地看着比丘,问道:“请问您说什么?”

比丘又问:“贵府谁在念佛经呀?”

长者没好气地说:“没有人念佛经。那是我妻子得了病,在胡乱哼哼呢。”

比丘笑了笑,答道:“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罗蜜经呢!她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

长者听了,高兴得心花怒放,急忙告诉全家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转眼便到了婴儿出生的时候。那婴儿刚出母腹,即从产床下到地上,双手合十地跪着,嘴里不停地念着般若波罗蜜经。全家人惊奇地看着婴儿,再回头看看长者的妻子,见她也不哼哼了,而且完全醒了,像从长梦中醒来一样,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

长者急忙跑到佛所,去请众僧来看自己的儿子。众僧来到长者家里,都惊奇地看着地上的婴儿,被他那连读带讲得诵经声吸引住了。

众僧一起向长者合掌施礼,道:“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万不要干扰他。好好抚养吧,这孩子以后可以为天下众生之师,包括我们这些比丘。”

七年过去了。前世的牧童已成为一位贵公子,但他一心只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已完全悟解了经义,同时背诵了所有的经典。可谓无人可比,智慧超众。

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所有经典中原来错误或脱落漏掉的字句,他都一一给予纠正补充,完备了原经中的不足。于是,比丘僧众均随他诵读经文,听他讲解经义。

从此,长者的儿子更是身体力行,讲经授法从无怠慢,举止言行为人师表,经常开化弟子们,使他人发大乘心。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弟子。经他启发得大乘心的人共八万四千,直接学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

佛告诉阿难说:“阿难,那时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那个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呀。”

醍醐灌顶

佛家讲究因果循环,所谓“种善因得善果”,也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多念佛,多多行善,多多做好事,那么我们也一定会得到善良的回报。而事实上,也许在我们做好事的时候并不能及时得到善报,但是我们却能因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善行,美化了自己的心灵。

禅机故事

没人绑住我

三祖继承二祖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有位少年僧人前来拜见。

少年僧人问:“什么心才算是佛心呢?”

三祖问他:“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

少年僧人想了一想,说:“我现在没有心。”

三祖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怎能有心?”

少年僧人就向三祖祈求说:“但愿师父能指示一条解脱的法门。”

三祖问他:“谁绑住了你?”

少年僧人想了想,说:“没有人绑住我。”

三祖告诉他:“既然谁也没有绑住你,那你就已经解脱,为何还要求什么解脱法门?”

少年僧人一听,当即大悟。

后来,他成为禅宗的四祖道信。

佛学百科

放生的功德

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放生的功德无量无边:(一)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二)长寿、健康、少病;(三)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四)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五)多子宜男,所求顺遂;(六)官禄亨通,一帆风顺;(七)喜气洋洋,四季安宁;(八)解冤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虑;(九)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欢喜;(十)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心怀害人之念,必将自食恶果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曾经为一个自食恶果的猎人钩葛说了一偈颂:“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钩葛,住在祇树给孤独园附近。此人生性残暴,又不通情理。一天早上,钩葛带了弓箭,领着自己养的一群猎狗到森林去打猎。

路上遇见一位托钵的比丘,钩葛很生气地自语道:“今天要倒霉了,一大早就碰到一个光头,我看今天什么也猎不到了。”说罢很生气地往森林里走去。

那比丘听了,也没说什么,竟自捧着钵走开了。之后到村子里走了一圈,找一个静处,将乞到的食物吃了,准备返回寺里。

这边,钩葛在森林里呆了一整天,然而却一无所获,气呼呼地带着猎犬往回家的路上走,谁知又碰上了这位比丘,不禁火冒三丈,大骂道:“我一大早就碰见你这光头,所以倒霉,连一只小兔子也没逮到,谁知回来又碰见你,不知又要倒什么楣了。”说罢就要叫他的猎狗咬比丘,将比丘吃掉。

比丘赶紧说道:“有话好说,我并没有得罪你,你不要冲动啊!”

钩葛哪里听得进那比丘的话,不由分说就放开绳索,让猎狗咬那个比丘。比丘只得赶紧脱身逃命,跑到一棵树下,爬了上去。钩葛的猎狗咬他不着,只得在树下徘徊绕圈子,对着树上的比丘狂吠。

此时钩葛赶到,他说:“今天你跑不掉了!”随即拿起箭头向上猛刺比丘的脚底,比丘哀哀求饶。钩葛仍然不理,非得置他于死,不肯罢休。比丘双手紧握树枝,两个脚底不停地闪躲钩葛的矛头,痛苦不堪。身上的袈裟渐渐松了,终至落下,从头到脚将钩葛罩住,钩葛来不及挣脱。

那些猎狗看到袈裟,以为是比丘,猛地扑过去,一下子将钩葛咬得动弹不得。比丘见状赶忙折了一根枯枝向猎狗们丢去,猎狗们抬头看到树上的比丘,才知道它们咬了自己的主人,逃入森林。

比丘这才从树上下来,看见袈裟沾满了鲜血,钩葛已然一命呜呼,心中非常难过,他想:因为我的袈裟掉下的缘故,才使得猎人丧命。他怀疑自己是否犯了杀戒,因此来到佛前,将经过向佛陀禀告一遍。

佛陀安慰他说:“善哉比丘!你没有丝毫过错,那个猎人不应该伤害没有过错的出家人,他如此作为是自食其果;而且,他不止这一世伤害无辜,前辈子也是。”

佛陀因此又说了有关钩葛前世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医生,为人医病赚取医药费谋生。后来时运不济,病人渐渐少了,医生赚不到医疗费,贫穷潦倒。

有一天,这位医生到乡下,看到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一起玩耍嬉戏,心里于是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我要是能让这些小孩都被蛇咬了,我就可以为他们医治,而赚到很多医药费。”

于是他将小孩子们带到一棵树下,在树根的枯洞里有只睡着的蛇,蛇头露在洞口,看起来就像蜥蜴的头。

医生告诉小孩子们说:“这是蜥蜴,你们抓来玩没关系。”一个小孩不知天高地厚,就依着医生的话,捉住蜥蜴的颈部,谁知当他握住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只蛇,蛇身很快地缠住小孩的手肘。小孩非常害怕,情急之下将蛇往医生的头上丢去,这只蛇立即缠住医生的脖子,一口咬住医生的颈部,医生脸色发青,立刻中毒而死。

这个医生就是钩葛的前生。“比丘们!一个人如果常常做出伤天害理、伤害无辜的事,终究会果报还诸自身,自作自受的;就像逆风而起的灰尘,终究还是扑向自己的脸上。”

佛陀为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很多比丘闻偈后,当下都证得阿罗汉果,余者亦同沾法益。

醍醐灌顶

佛家有云:“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佛陀告诫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若是总想着陷害别人,也终将会害了自己。

禅机故事

锄草斩蛇

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

学僧很不以为然地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说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所省悟。

佛学百科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长安县杜曲镇城东南少陵原畔上,距西安城约15公里。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整座寺院分为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为一体。为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寺内有两座砖塔。东为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塔,四面七层,高约13米。西侧为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塔,六面五层,高7米。塔前还有清末《重修华严四禅清凉国师塔记》碑。

慈悲的眼泪,能够息下瞋恨的邪念

有一次空也禅师出外弘法时,经过一条山路,突然窜出很多土匪,拿着刀剑向他索取“买路钱”。

空也禅师见状,竟不觉掉下了眼泪。

土匪一看空也禅师落泪,哈哈大笑说道:“这么一个胆小的出家人。”

空也禅师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流泪是怕你们,生死我早就置之度外了。我只是想到你们这些年轻力壮的人,有力气而不为社会工作,为人服务,却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固然为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道德所不容,将来还要堕入地狱去受三涂之苦,因此为你们着急而流下了眼泪!”

强盗们听了,终于抛弃贪欲瞋恨的心,而皈依在空也禅师的座下。

醍醐灌顶

眼泪,有悲伤的眼泪,有欢喜的眼泪,有感动的眼泪,更有慈悲的眼泪。慈悲的眼泪从慈悲的佛心中流出,就是强盗土匪,也会息下瞋恨的邪念。

禅机故事

蝇子投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古灵禅师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然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古灵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啊!”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直响,于是又触动古灵禅师的禅思,他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千年故纸。”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呀!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低去下工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入座,便说道:“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佛学百科

密宗在中国的由来

密宗经典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多属真言咒语性质。在中国佛教史上,把密宗正式引进中国并形成一个宗派的是“开元大士”。开元大士是指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他们的弟子一行和惠果对密宗的兴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元大士着重在三个方面弘扬密宗:一是曼陀罗灌顶,二是《金刚》瑜珈,三是护摩,意即火祭。中晚唐时期,印度佛教中的密教涌入中国并繁荣一时。

不分清真假是非,麻烦会接踵而至

佛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很会牧羊,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没过多久,他的羊便从几千只到一万只了。他很平时非常俭省节约,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看到他有那么多的羊虽然很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

那时,在他的村子里有一个人,很会取巧诈骗,走过来对他甜言蜜语,说要和他作很好的朋友,牧羊人就信以为真,把这个骗子当成了好朋友。

后来有一天,这个骗子看时机成熟了。就对牧羊人说:“我和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不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寞。现在我打听到东村有个女郎真是美丽极了,给你做妻子,很是合适。我做介绍人,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牧羊人听了很是欢喜,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它礼物,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走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的妻子了,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又生了一个儿子,我特地来给你道贺呢。”

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过来对他说:“唉!真可惜,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

牧羊人听了以后,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

后来村民们听到牧羊人的事情,都在偷偷地笑它:被人家骗了,还把人家当神敬着。

醍醐灌顶

一个人如果无法分辨真假是非的话,那么他的麻烦和灾祸就会接踵而至。不管面对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分辨真假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假象所迷惑,更不要被自己的贪图心所迷惑。

禅机故事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烧饭,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指染成瘾,权少的追妻游戏

    指染成瘾,权少的追妻游戏

    第一次见面,她是小白兔,他是大灰狼,他步步紧逼,将她拆分入腹。小白兔在大灰狼的压迫下终于学会反抗,学会逃跑。她跑,他追,追上,压倒,直到她跑不动为止。错过多年后,再重逢。小白兔已经成长为小狐狸,聪明狡诈,步步为营。大灰狼却退化了锋利的爪牙,看似憨厚纯良,实则本性难移。他依旧在追,她依旧在躲。终于某日,他忍无可忍,恢复本色,韩初雪,再跑,老子把你锁床上!
  • 九重锻神

    九重锻神

    一次灭族之战,御主后裔穿越空间,遗落人间,与龙女的邂逅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天道的恩宠,修得成神之路。接下保镖的工作,成为校花的贴身保镖,一次次的羁绊,成为无双的伴侣。然而,一次意外的发现,他们……会是亲兄妹吗?
  • 待到栀子开花时

    待到栀子开花时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犹如星星般的闪耀。而她,犹如栀子花纯洁美好。九年前,他家因为工作关系,到国外生活,此后,他和她便失去了联系。九年后,她在圣英学院遇到了一个外貌和他很相似的人,他们都一样的优秀。她也曾怀疑过,也曾犹豫过,也曾彷徨过。她确信他不是他,她与他也不会有交集。随着后来的接触,她发现自己对他居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但是她不想承认,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心里的人是谁。后来她开始慢慢地疏远他,躲避他,一心一意地等着心里的他回来,但是一切都好像偏离了轨道……
  • 幻星链

    幻星链

    异界弑神斩魔,天外灭仙斗天。斩乾坤以逍遥,握寰宇于大道。一路高歌纵横,让苍天匍匐于脚下。转世重生是为前世因果笑悯苍天为那一世红颜她......为他付诸一切他......为她斩天灭地
  • 樱花树下的复仇与天使之恋

    樱花树下的复仇与天使之恋

    她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因为父母被害,小小年纪的她心里从此萌生仇恨的嫩芽。她要为父母报仇!一个魔鬼告诉她,他可以帮她复仇。她是世上的天使,她在5岁的时候父母被害,哥哥失踪,她首先被人带去了天使圣地,几年后又一次回到人间,为她的父母报仇。两个女孩相遇了,她们一起生活,一起复仇。又在沐熙学院遇见了他们。她们的结局会怎样呢?
  • 凤啸:祸乱苍穹

    凤啸:祸乱苍穹

    【冰凤篇】一夜穿越(然鹅并不是),“天煞”五人竟穿到了身世神秘的几只神兽身上。在这个剧情清奇的异界里,他们都有一个命定之人,而他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命定之人完成各自的野心。But,不受管制的存在,天道又会如何对待?【好像有什么不和谐的东西混进来了】(啸天是学生党,更新会慢)
  • 逝星

    逝星

    吴越华做为吴家的六少爷,性格冷漠,不喜与外人交流,也不喜欢吴家那巨大的家产。然而有些事情往往并非你不喜欢即可远离...
  • 三千青丝坠梦来

    三千青丝坠梦来

    这是一本短片集小说,诉说着那些故事:君王本无情,哪怕动了情,那不完整的爱又整是区区嫔妃可以承受?终是悲剧……
  • 佞妃有毒

    佞妃有毒

    Z国第一魔鬼女特工,重生成侯府嫡女,柔弱如柳。他是大雍朝鼎鼎盛名的王爷,“高龄”二十八未立妃。据闻,每位要抬进王府的新娘,半路必死无疑,绝无例外!是以,某位大名鼎鼎的王爷,得了一个闻风丧胆的名号,“索命阎王。”本该说亲嫁入王府的是康月姝的妹妹,而她与自己心爱之人早有姻亲。继母的一场谋算,断送了她的幸福。转首发现,那心念念的心爱之人竟是主谋,待她入王府,他便娶了她的妹妹。康月姝伤心欲绝,选择了死亡这条道。当她变作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定乾坤。对曾害过她的人,想害她的人出手狠辣,一时间佞妃称号与“索命阎王”齐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音圣界

    魔音圣界

    以死为供,以血为祭,以魂为灵,启灵祭之封印,得异世之至尊残魂所助,破时空穿梭,重生于异世,练异界之上古功法,得异界之神器护身,音绝天际,大千世界,魔音为尊,绝世狂曲,异世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