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拜谢过老者的指点,带着王大力、归得光下得山来。见众军士还在忙碌不停,赵成将大家召集起来,吩咐他们这木暂时不伐了,叫他们在此处休息待命。
自己速速赶回城中,将此事和诸位将军说了一遍。
这个计划刚说出来,大家都议论纷纷开来……。
孟楷首先表示反对,“搞错没有,要开七百里山路,这和愚公移山有啥区别,这愚公还有神仙帮忙,谁又来帮我们呢!天天打战都打不清,不要想这不靠谱的事了。”
黄揆一脸不屑地讥笑道,“要想富,先修路!你那么想修路,去你家去修吧,我们这是打仗的,我还想早点打进长安城去呢!”赵成知道黄揆、孟楷穿一条裤子,好比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绑的紧。却也不和他们计较。
谁知道那李罕之更过分了,“别给我在这扯淡,有人的脑袋让驴踢的不轻,尽想那异想天开的事。我还想早点给天补平均大将军报仇,这路我不开!”
黄巢、赵璋听赵成说明了情况,也没有急于下结论。他们都在沉思,这或许也是他们和其他将领的区别所在了,他们的眼光要看得更远。因为最后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义军的未来命运,生死存亡。
思索了一会,黄巢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向赵璋问道,“军师,你怎么看?”
赵璋拿起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面,慢慢地张开来。他还在思索,边看地图边思索,……。大家怕打乱了军师的思维,都默不作声站在那,等着赵璋最后给出答案。赵璋的眼睛一直瞄在仙霞岭和福州两处地方看……。思索了半个时辰,他终于发话了。
赵璋慢慢地说道,“我认为赵成将军的话可行,如果在仙霞岭开一条路出来,可将浙、闽、赣三州融会贯通,进可攻江南,乃至虎视整个中原。退可守闽赣、岭南地区。从一定程度上,这仙霞岭好比诸葛孔明出中原兵临渭水,直取长安的要冲街亭的作用。”
“从这仙霞岭开山路到闽都,可有七百里之遥!”黄巢担忧地说道。
听黄巢这话,军师赵璋眯眼笑了笑,“这个将军不需烦恼,我们可以召集所有的军士来打这条通道,顺便花些银两,征集附近的民夫来帮忙。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有人,还怕这大事干不成?!”
大家听军师的一番分析,觉得很对,也都慢慢想通了。黄巢当即决定,停止海船的打造,所有军马往仙霞岭开山路去!
正在征集造船技术人员的朱温接到命令后,大发雷霆,“这计划变来变去会折腾死人,姓赵这小子,我叫他在山里伐木,他倒去黄巢那里出这个主意。定是他在山里吃不了这份苦!……,现在倒好,他这一说,我们这几天的伙计全白忙活了!”
朱存知道弟弟朱温的犟脾气,忙劝他道,“既然是冲天将军下的命令,我们只管遵从便好,多做事,少说话,说多了会惹人家的反感。我看那孟楷对你我兄弟就有些意见了,现在又何必去惹那姓赵的。你我兄弟俩刚到这军中没多久,不宜树敌太多,何况那姓赵的只在黄巢、赵璋之下,为义军的三号人物……。他要我们带领人马开路,我们只管开便好。”
“嗯,二哥说得对。要开路就开吧,他要开到阎王殿也与他去,我们还要在军中借助他们。……,待我们羽翼丰满,才懒得理这伙人,哼”朱温说道。
由于是黄巢亲自下的开山命令,再大的牢骚,朱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不在黄巢手下干。现在刚得到黄巢的赏识,再大的意见也得忍了。
……
大家的意见都基本统一后,开路计划就开始实行了。在开路前,军师赵璋召集义军所有的将士开了一个开山修路动员大会。这是一场没有烽火、血腥、杀戮的战争,这场特别的战争关系到义军几万人马的前途命运,关系大家的未来走向和前途,同样引起所有军士极大地关注。
三通鼓过后,冲天将军黄巢亲自上台做开路动员演讲。他用浑厚的,抑扬顿挫的声音说道:
巍巍青山不倒,长江、黄河常流,我们义军的烽火将燃遍整个九州大地。遇神杀神,遇鬼杀鬼,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从仙霞岭开一条山道过去,就是闽都,那里官军兵力薄弱,将是我们的天堂!
这次仙霞岭开路,将是一次彪炳千古的壮举,这也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放下你们手中的刀枪,拿起锄头、镰刀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汗水和激情,开辟出一条关乎我们义军前途命运的生命之路、光明之路……。
……
动员大会过后,黄巢当即还下了一道通告:附近有愿意来帮义军开路的,一天一两银子,还管吃管喝。夜里愿意加班接着干的,再加一两银子。这价钱开得这么高,还有吃有喝,旁边的农民宁愿丢下手中的庄稼活,也来开着山路!
整支义军五万多人马一起开进山中,那叫一个地动山摇,山崩地裂。
崇山峻岭中,林木森森、篁竹蔽天,荆棘密布中,勇往直前,遇坡开路,遇水搭桥。一些老农为了多赚银两,晚上点着火把也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只要能赚钱,谁让我过上好日子,就跟着谁干。
这些参加开路的老农,虽然没打过仗,可修路、搭桥、拌泥巴、碎石头可是一把好手,一般的将士哪里赶得上。他们抡着大斧、锄头,经常一干就是几个时辰,不知疲倦。有些年轻的义军军士,拿起锄头才刨几下,手上就起了血泡。
赵成将这些干活好手,平均分开来,让他们一人带一些下手,经常教军士们一些干活技巧和方法。军士们不懂的技术活,都要向老农请教。一来二去也混的熟了,将士们都拿他们当战友,当兄弟一样看待。
义军里面也有很多穷苦农民出身的军士,他们干活,也是没得说。赵成看到一些会干活,又卖力的人,经常赏大家一些银子,提高他们开路的积极性。银子之下,必有勇夫,大家把开山修路,当成了一件乐事。
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十天就开了二百里山路,大大超过了预期。赵成作为神武大将军、骁骑银枪队队长、义军先锋官,自然冲在前面,带领大家埋头苦干,不计辛劳。修路难,开路更难,很多兵士手脚都起了血泡,他们都不吭一声,任血泡烂了重新结上痂,然后慢慢变成老茧,这样就不会疼了。
有很多将士也在开路的过程中受伤,还好刚建立起来的流动医馆,很方便就处理好大家的伤痛。
一月后,这路开到一处山上,此地山势险峻,岩石坚硬,开路的速度也慢下来。一些石壁上冒出的青草,巍巍古松有浓浓的苍凉感。此山位于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地势险要,四方隘口拱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个置关设隘的好地方。
赵成率领将士,在此处设置一个关口,名为仙霞关。反正便于防守拱卫的地方,一路将关口设过去,什么仙霞关,枫岭关,安民关,六石关形成一条雄关漫道。
直到今天,赵成带领当年黄巢起义时的一些将士,开出的这条从仙霞关至枫岭关的巍巍古道,成为唐朝到近代浙、闽间唯一的商旅要道,仍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这是古代历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壮举。很多有兴趣的人士,还经常刻意去走这条古道,追寻当年义军留下的踪迹。
对这次开路的壮举,专门记载古时福州地区社会生活、文化形态、风俗地貌、神话传说、俚语俗谚、方言歌谣、民间信仰和名胜占迹等的《闽都别记》也有相关方面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