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率领军士还在山里开路的时候,建州刺使李乾佑已经闻风而逃。这几万人马开路的动作实在太大,遮天蔽日,沙尘滚滚的,地球都差点抖起来,能让人不知道吗?本来义军还想打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倒是这李乾佑早已闻到风声,逃之夭夭了。
黄巢义军,每到一个地方,攻城拔寨,摧枯拉朽,一般的官员哪里抵抗得住,不是城破被杀;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上金银财宝,找个僻静的地方,隐姓埋名,过荣华富贵的生活,反正钱也捞够了,无须在这乱世当中,入朝为官,担惊受怕。李乾佑就属于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类。
李乾佑一跑,朝廷没有办法,只好重新任命李彦圣为建州刺史,让他组织人马,抵御即将兵临城下的黄巢义军。
虽然被朝廷封官加爵,李彦圣大为光火,这刺史给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形式好点的时候,没想到我,现在草寇即将兵临城下,倒让我来管这个烂摊子,岂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抵抗吧,又没这个能力,朝廷即使有些援军,但一时半会也到不了建州,到时候被抓,必死无疑;不抵抗逃跑吧,也不甘心,毕竟头上这顶乌纱帽来之不易,自己还想好好过把官瘾呢。……,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不到万不得已不想放弃。前半辈子一直被人打压着,喘不过气来,现在面对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怎肯轻易松手。
经过再三考虑,李彦圣还是接受了建州刺史这个官职,他上任后,随即在城里招兵买马,修补城防,稳定城内军心民心,一方面又召集些与自己交好的有才之士,共同挑这副重担子。
“快,快去叫陈岩!说我和他有要事相商。”李彦圣对侍卫说道。
他刚刚上任才半个月,现在黄巢大军,马上兵临城下。建州城小物贫,兵微将寡,这前任刺史李乾佑又随风而逃,军心、民心极不稳定。要抵御黄巢的大军,可有很大的难度。
李彦圣和陈岩私交甚好,两人以兄弟相称。陈岩字梦臣,出生于848年,今年正好三十岁,前不久还刚办完三十岁生日,李彦圣更是特别送了他很多好礼物。
按理来说,陈岩的籍贯本来以前也不在福州,后来祖先为避西晋永嘉之乱从中原入闽,迁居于黄连镇(今建宁县城西南三里)。有关史料记载了他祖先的一些情况:“曾祖宏,字文保,官至御史中丞。祖好古,字慕尧,不利禄,有家集二十卷卷”(《南平地区志》)。“其父也未进入仕途”(《建宁县志》)。
陈岩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智略,是远近闻名的少年天才,诗歌辞赋样样精通。由于他对军事、政治也有研究,更让他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即使陈岩有些才能,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大唐朝堂上下,奸臣当道,很多有才之人都遭排斥,受到埋没。现在朝廷用人,不是看你有没有才能,有没有政绩,而是看你有没有关系,会不会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懂不懂拉帮结派,尔虞我诈。什么“学而优则仕”,见鬼去吧;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是读书人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话;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以去吃泥巴了。
混到三十而立之年,陈岩也只是个官府的门外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陈岩又何尝不想出人头地,扬名天下。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饱读诗书为了啥;粗衣淡饭,忍声吞气,又是在等待什么……。自古乱世出英雄,也许黄巢贼军来了,就是成全我陈岩的一大契机。
陈岩一听大哥李彦圣说有要事商量,便八九分猜到了他说的要事,应该是抵御黄巢贼军一事。大哥有难,做小弟的也不能袖手旁观,再说,这或许也是自己的一次机会。
陈岩速速换了衣服,来见李彦圣。
原建州刺史李乾佑得志时,处处排挤李彦圣、陈岩兄弟。现在李乾佑一跑,倒是给了李彦圣、陈岩拨云见日的机会,可这另外一团乌云又接踵而至,那便是杀气腾腾的黄巢义军即将来攻打闽地。而建州作为福州北大门,首当其冲成为草莽军的攻击目标。
形式危如累卵,大战一触即发!
陈岩刚到建州刺史府衙,大哥李彦圣已经在旁边等候多时了。今天天气阴云密布,更觉让人心情凝重。
“贤弟,这黄巢贼军几万人马即将打到建州城下,我又刚刚上任没多久,兵马调动也不甚方便,再说还有一大堆日常政务要处理,叫人忧心忡忡,好不心烦。”李彦圣说道。
陈岩将茶杯放到唇边,慢慢吹着充满热气的茶水,待有些凉了,轻轻地呷了一口。
他抬头看看自己的大哥,神情凝重地说道,“不好办呐!……,黄巢叛军,开山路七百里,直捣闽赣,他们这奇兵出得让我们猝不及防,毫无喘息的机会。如今朝廷围剿的大军,都在江南,一时半刻也调不过来,贼军开的山路,必然被守得死死的,官军也无法利用……”
“哎,为今之计只能靠我们自己了!”陈岩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建州人心浮动,兵微将寡,形式岌岌可危。莫说黄巢贼军到来,就是他不来,这里也是一块烫手山芋,让人忧心不已啊”
李彦圣一听陈岩这话,更加烦恼,“可不是,朝廷封我这个刺史太不是时候了!眼下这情况,以贤弟之意,该当如何?!”
陈岩见大哥这样问起,心里也有了底。其实他早在路上就想好了,他想要支自己的军队,还有将其合法化。在这乱世当中,没有兵马,没有军队,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其他的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有了人马,腰杆子才挺得直,才能保卫自己拥有的,才有资本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黄巢兵马来势凶猛,建州城不可久守,我想出城去四方乡邻招些兵马,以扩充我们建州的守备力量。到时候贼军来攻城,我们可里外夹击,互为策应。”陈岩说完,看了看李彦圣。
李彦圣知道陈岩的一些心思,细细想了一下,觉得他这样做对自己也没什么坏处。到时候和这位义弟搞好关系,黑白两道通吃,也是件美事。再说现在黄巢大军即将到来,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守这建州城。
“这样也好,贤弟你早点出城去招纳乡勇。”李彦圣说道,
谁知道陈岩此时接着又提出一个意见,“此事还劳烦兄长,上奏朝廷,给我们一个正式的番号,让我们的军马合法化,到时候办起事来也方便。至于军饷嘛,朝廷给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李彦圣觉得慢慢陷进陈岩的套子里,不由暗暗地佩服起他来:看来我这位贤弟,果然有魄力,有见识,有才能,有城府……。
“兄长你放心吧,我不会拥兵自重的,到时候,这支军马完全听你的调遣!”陈岩继续说道。
陈岩这样一说,李彦圣这顾虑完全打消了,“不就是上个奏章,问朝廷要个番号而已!简单,等下为兄就给你写去!不知道贤弟这支人马的名字想好了没?……”
“名正则言顺,这名字须大气磅礴,有气势,有品位,个性突出!……,容小弟好好想想.”陈岩站了起来,摸着下巴,在房间里面来回走动,思索着。……,想着想着不由地瞄到李彦圣书桌圣旨上的几条祥龙,沉思了一会,才思敏捷的他立刻有了主意。
“就叫九龙军,不知道兄台意下如何!”,陈岩神采飞扬地说道,“神州大地有九州九鼎,龙盘九州,傲视天下,有吞吐宇宙之机,囊括四海之意,……兄台放心,这支军队都是你我二人的。”
李彦圣笑道,“贤弟好胸怀好气魄!就叫九龙军吧!等下我就去草拟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