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越果然没有辜负奇星人的希望,他在自然动力学与液体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让奇星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尤其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研究上,可以说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家知道,水的存在是一切生命形式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水到底是宇宙中的固有的物质?还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果?就连文明高度发达的奇星人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从水的结构上来看它是由简单的氢氧分子组成,而且又是一个不需要太大能量就可以拆分的结合,这种易于适合各种环境条件的灵活性,使得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鉴于宇宙中的绝大多数物质的质量都是以普遍粒子的散在形式的存在,在其存在的空间中环境或条件的重大变化:如宇宙的大爆炸,星系中因恒星的生成或熄灭所引起的星系内部之间星球运行环境的改变,高温、高压所导致的分子结构的改变等等,使得这些粒子出现新的组合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以此推论,水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而导致了它的产生。可是,为什么这些具有活性的水(冰块和其它的液体除外)又恰恰只存在于具有生命的星球之中呢?它的存在与生命的出现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恐怕这也是包括奇星人在内宇宙中所有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类都想知道的秘密。通过对地球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岑越发现无论是水的出现、还是它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过奇妙。水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它既是营养(能量)输送的载体,又是各种营养物质的融合剂,若是没有水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参与,中间的所有链接都将会被打断。事实证明,任何一种生物(动物和植物)都无法通过呼吸的方式从空中或地下直接获得各自需要的能量(营养),只有通过水将更大质量分子的融合后,以营养液体的形式在体内流转时才能被吸收。因此不可想象,没有水的存在哪里会有生命的出现与存在?
事实上大到一个宇宙,小到一个基本粒子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变化,没有一种东西是完全静止的存在,否则,这个世界将会永远地保持一成不变。即使是宇宙间质量最稳定的基本粒子,虽然它不再会发生裂变,但是遇到一定合适的条件便会发生聚并反应,从而生出新的质量品种。宇宙的变化如此之深广,要创造出一个奇迹本来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水,这个在人们眼里当作极为平常的东西,其实它就是导致生命诞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类最不可缺少的生存必备条件。从岑越对太阳系的研究情况来看,只有地球具备了充足且又具有活性的水源,(奇奇星球与地球上的情况也是惊人的相似,这也是奇星人一直想要弄明白的问题)这到底是一种巧合?还是宇宙有意给生命的产生与存在而特别具备的一个条件?由于水的分子之间并不是化学键连的关系,因此结构相对松散;正是这种特性使得水的分子结构容易被分解,也与其它物质较易产生聚合,使得水具有其它物质不能做到的“万能”融合作用,从而为生命的出现与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很长时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地球上的水的总量是相对平衡的,可是岑越他们通过对水的深入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水不但不衡定,而且水的总量还在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淡水资源)。近些年来有人发现,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海平面也在跟着逐渐的上升。因此有人预言;如果人类不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未来海平面还将进一步的抬升。于是就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不断增加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使得温室效应在地球上大范围内出现,从而导致了全球环境内气温的普遍上升;气温的升高又使得南、北二极的冰山融化而引起海水总量的增多,这样就造成了海平面的不断升高。即使是这样,可这种由于冰雪融化导致的海水增多是有限的,也不致对人类今天与未来的生存带来致命的危机。
可是,有一个新的发现要远比以上人们的预想更加可怕。经星际联盟科考小组的研究数据显示,地球与奇奇星球上的情况一样,水资源总量都在朝着逐渐减少的方面发展,并且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虽然这个减少过程十分缓慢,但是只要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总有一天这个星球会不再适合生命的存在。因此的缘故,这也成了奇星人一直以来都在宇宙中不停地寻找适合他们居住星球的主要原因。从水的分子结构来看,它是一个比较容易拆分的质量个体,与其它的分子结构相比稳定性相对较差;(当然,也因为水的这个质量的特殊性,从而使得它成为了创造一切生命的基础。)加上各种生物对它的消耗量较大,人类工业活动中的某些方面也直接导致了部分水源分子的拆分,它们都是造成水资源减少的直接原因。对于一个具有庞大水资源的星球来说,虽然在短时期内不会因为这些水的少量损耗而出现明显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到有一天这些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后果将会是非常的可怕。从宇宙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来看,水是自然变化过程中偶然创造的一个奇迹,这种不具规律的随机性要想在同一个星球重复出现的概率几乎很小,若是水资源一旦遭到破坏要想重新恢复将十分的困难。因此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对于从事星球自然动力研究的岑越来说,这是他作为一个地球人最为担心的地方。
通过对奇奇星球与地球的情况对比后他们还发现,二个星球的卫星在与行星对比时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体积上,以及它们与行星之间距离的比例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而引起了奇星人在看待卫星对行星自然环境影响的问题上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很显然,对于一个星球来说其质量与体积的情况,和引力的大小是对周边星球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从空间的定位情况来看,卫星对于它所围绕的行星而言,(尤其是对于一个具有生命的行星)在一定的星系内具有保持相对空间稳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它们自转和周转时出现的引力偏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互作用的星球轻度的倾斜,和由引力偏移引起的星球微震。地球上出现的周期性的海水潮夕现象,就是因月亮(当然其中也有太阳的作用)围绕地球周转时由于引力的偏移和地球的微震造成的。这种看似一种十分平常的现象,它使得平时相对静止的海水产生了大范围的流动,这为制造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海水的流动起到了水质的自洁和保洁作用(因为只有流动之水才不会腐败),另一方面水的流动时又能增加海水中的氧含量,给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有关研究表明,生命的起源来于海洋;若是没有海洋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命又将如何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卫星在对于奇奇星球与地球生态环境的促进和改善方面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到这里的地球人通过“大脑重置”和“智力升级”以后,由于大脑中置入了先进的奇星人文化,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似地,无论是文化素养还是智力水平都上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让一块工作的奇星人也感到有些吃惊。
其中岑越负责的星球动力与生物微分子基础研究,这也是基地奇星人主要的科研项目之一;由于他对这个方面有着天然的爱好,和超常的天分,加上具有地球人吃苦耐劳的那股子犟劲,虽说来到基地的时间不算太长,可在他主管的几个研究项目上,也让奇星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考虑,奇星人还特地命岑越更多地关注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以及开展与之相关方面的研究;在他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不过还好,基地里是一个学术环境十分宽松的地方,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科学实践,都是完全在个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之下完成,从来也不会有半点勉强的成分。可岑越就是一个心里十分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是决不会轻易的放弃。自从进入研究室之后,眼看着又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出过这张大门了。也许是因为这些天来为了工作的事情太过郁积的缘故,心里总觉得有一种无法言明的郁闷。在屋里踱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时的他想要去外面散一散心。就在这时,忽然从外面屋里传来一阵吟吟地笑声;没一会,就见机器人助手猫猫手里提着一样东西笑着走进来。没等岑越开口,它将提在手里的东西向上晃了晃,满脸是笑地冲着岑越说:
“岑越老师,你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