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六楼搬到五楼的时候,高二如期而至。
八个理科班,其中,两个重点班,两个平行班,两个普通班。四个文科班,两个重点班,两个普通班。
我没有听从班主任的建议,还是选择留在了文科班,但是很不幸,我和程安并没有在同一个班,幸运的是,我们只有一墙之隔。有时候隔壁教室早读,我都会仔细辩听是不是有程安的声音,偶尔能听到一两句他朗读英语的声音,我就把历史课本收了,掏出英语课本,找到那一章节,和他一起津津有味地大声朗诵那篇英语课文。
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苏静和莫离,同在一个理科平行班。苏静从小房间里搬到了莫离的大公寓,我用兼职的钱把它租了下来,一切陈设如旧。
整个高二,我最开心的事,大概就是我从天而降的新同桌。
没错,他叫赵彬,我的发小,我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真是人生处处是惊喜。
我曾经问过他,既然无法异地高考必须转学回来,为什么不选择和苏静在一个班呢?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云淡风轻的笑了笑,然后每天和我一起去六楼走廊尽头的教室门口等苏静一起去食堂吃饭,更多的时候,往往只有我和赵彬两个人。
莫离是美术特长生,无论是上课还是早晚自习都享有自由出入教学楼进行创作的特权,苏静是他的影子,一个没有特权的影子。当太阳和月亮都躲起来的时候,当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熄灯安睡以后,影子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开了灯,召之即来,关了灯,就可以摆脱它。
不久后,苏静和莫离就被双双请入了普通班,搬到了四楼。上下楼梯的时候,我偶尔能看见走廊尽头,最末尾那间教室门前一闪而过的苏静,她依然很漂亮,和我记忆里一样。
那段时间,我和苏静唯一的共同点,大概就是,我们拥有同一个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带两个班级,一个文科重点班,一个理科普通班,课程进度一样,但是具体时间安排不一样,同样的一篇蜀道难,我们讲解分析了四节课,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平事迹到课后习题详解,她们只上了一节课,并且从来不讲课后习题。有时候,语文老师会在课堂闲暇时间和我们分享她带的另一个班级。
有时,她说,楼下416班有个女生上次月考,语文成绩考了136分,试卷是我改的,这成绩即使放在我们班也是可以排前几的,所以同学们你们要加油啊。
我会以为那个人就是苏静。
有时候,她说,楼下416的学生太不像话了,没规没矩的,上课闹哄哄,没几个人听课,走进走出,都是让特长生搅乱了一锅粥。
我会以为那个人是莫离。
语文老师姓何,既生亮何生瑜的何。留着精干的短发,圆圆的眼睛,喜欢穿黑色的休闲裤,提个公文包,从不施粉末,也不穿裙子,喜欢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