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体谅!小人的身份确实有点特殊,以前不说是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并非不可告人。”康熙边说边编谎:“小人确实并非番人,而是福建晋江府人,只是小时候机缘巧合中认识了一个叫天机老人的白发白须老者,被他收为徒弟,带到武夷山深处的一个山洞中读书十年。恩师学识极其广博,行事却特立独行,衣食住行皆与世人不同,小人受其影响,所以才有些习惯不像中土人士。”
“先生在山洞中读书十年?”萧衍奇道。
“是的,整整十年,一天未少。”康熙心中想我这话也不算完全撒谎,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可不是读了十多年书吗?
“且天机老人的藏书稀奇古怪,所载尽是世人所不知的学问。”康熙补充道。
“先生奇遇让人羡慕!”萧衍真的满脸欣羡道:“萧某也是爱书如命之人,心无旁骛的读几年书是萧某最大的心愿,只是一直俗务缠身,不得空闲,令人怅惘!”
你真该到二十一世纪去,从学前班读到博士后,读到你吐血,康熙心中这样想着,嘴巴却道:“大人您博学多才,早已名满天下,却依然如此好学不倦,实在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萧衍舒心一笑,显然是对自己硕博鸿儒的名声非常自得和满意,他道:“些许虚名,受之有愧!先生所学独树一帜,启人心智,以后萧某还得多向先生请教。先生既非番人,不知。”他顿了顿道:“可愿担任军职?”
“担任军职?”康熙不解道。
“是这样的。”萧衍解释道:“本朝虽不禁止私人供奉僧道,但军中为防止妖人作乱,却有对僧道敬而远之的传统,先生原本道人的身份在军中只怕不甚方便。”
“我本来就不是什么道士。”康熙笑道:“所以也不存在要不要继续当道士的问题,只是,小人一介书生,只怕难以胜任军职。”
“先生过谦了!”萧衍说道:“你那番尚武强军之论振聋发聩,可抵数万甲兵,就是萧某这领军将军之职只怕都屈了先生大才呢!这也是让萧某最为难之处,军中晋升向来只认军功,先生初来乍到,如果骤然委以要职,只怕难以服众。而低微职位,岂不是侮辱了先生!”
“大人,能在您手下效力,就是做一名帐下执戟的亲兵,小人都是三生之幸,哪里还会对什么职位挑三拣四!”康熙赶紧表态道。
“如此。。。。。。”萧衍思索了片刻后道:“那就委屈先生先暂任军务参议,正七品,待先生才学大展之后,萧某一定举荐您出任要职。”
正七品就是县太爷的级别,县长对康熙这么一个平民子弟而言可是个大官,他哪里会嫌小,于是心花怒放道:“小人一定尽忠职守,不辜负大人栽培。”
康熙的反应却让萧衍微微一怔。对他这种天潢贵胄而言,正七品实在是个不入流的芝麻小官,加上以他的经验,但凡有点才干的人心气又都很高,他原本一直在担心康熙会拒绝任职,没想到康熙却开开心心的接受了。
“这人还真是做什么都跟别人不一样。”萧衍在心里想道。
一个21世纪来的人的做事逻辑,萧衍会觉得正常才怪了。
“大人。”这时,马金龙进来禀报道:“军务例会的时间到了,列位大人已齐集帐外,可否让他们进来了?”
“请他们进来吧。”萧衍点头道:“在右座给康军参加把椅子。”
王等立刻搬了把椅子放在右边那列椅子的最后,看来康熙在等下进来开会的人里官职是最低的。
康熙刚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帐篷的帘门就被掀开,一群人成两行鱼贯而入,分别坐到了左右两行椅子上,坐在左侧的全都身穿铠甲,腰悬长剑,显然都是武将,跟康熙一起坐在右侧这行的却都是宽袖长衫,儒生装束,看来都是文官谋士。
“左边六个,右边八个。”康熙快速的数了下。古人以右为贵,现在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文官数量又多于武官,看来萧衍虽然对自己的尚武之论大加赞赏,却还是抵抗不了重文轻武的流俗。
“列位将军,诸位大人,本次军务会议主要是要讨论安排今次冬操事宜。在会议开始前,我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新来的康熙,康军参。”
康熙闻言赶紧站了起来,笑着向在场的所有人点头致意。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面的武将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似乎他只是一团空气,而跟他坐在一起的这些文官们,满脸鄙夷之色。
这是什么情况?!热脸贴到冷屁股上的康熙莫名其妙,只得悻悻的又坐了下去。
“康军参博学****,在治军练兵方面颇有见地,希望今后大家能够相处愉快,和衷共济。”萧衍对康熙的尴尬处境视而不见,继续介绍道。
“哼,番道士念番经,以后打仗让他唤出天兵天将来助阵好了。”坐在文官第二把交椅的中年男子冷冷道。
帐篷里爆发出哄堂大笑,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还大喊道:“最好把我的弟兄们都变得刀枪不入!”
这始料未及的一出让康熙羞得满脸通红,他这才知道为什么刚刚大家的反应是那样的。他们肯定都去打听清楚了,这个新来的楞头小子之前在萧衍府中的角色只是一个番道士,却被当成了首席宾客。武将们本来就对文官压在他们头上不满,现在新来的这个文官原来竟然是个番道士,他们的脸色自然更难看了。而文官们,自古文人相轻相嫉,更别说是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番道士还被自己的上司奉若上宾了,萧衍让康熙跟他们坐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在侮辱他们。
不知所措的康熙只得看向萧衍,向他求助。
“何庆之大人。”萧衍的语气平缓,看来对这位何大人的不给面子并不如何生气:“看来你对康军参有点误会。我知道有人在乱传说康军参原来是萧某府里的番道士,这是无稽之谈,康军参并非番人,更不是道士,他是闽人,在武夷山中跟天机老人读了十年书,有一身奇异的本领。萧某费了好大功夫才将他请来军中,襄助我等整军经武。”
“天机老人是何方神圣,何某怎么从未听过。”何庆之竟然对萧衍的解释做出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让康熙诧异万分,这哪里像是下属在对上级说话!
“何大人,天下之大,山川草泽之中有多少能人异士,岂是我等所能尽识?”萧衍终于面露不悦之色。
何庆之之所以敢于如此放肆,无非是萧衍平日里礼贤下士过了头,养成了他的骄纵,却不至于敢真的挑战萧衍的权威。他见萧衍语气严厉,心不甘情不愿的闭了嘴。
接下来萧衍开始布置军队训练的安排,某日某营要修壁垒,某日某军要练阵法,某日骑兵又要举行马术会操,康熙心情恶劣,加上对萧衍口中所说的这些事都没什么概念,听得恍恍惚惚,左耳进右耳出。好容易捱到会议结束,众人都起身跟萧衍告辞,康熙也站起来行了个礼准备离开。
“康军参和王超将军请稍等下。”萧衍道。
康熙和王超,就是刚刚嚷着要“刀枪不入”的那个络腮胡子武将,只得留了下来。
待其他人都已退出,萧衍对王超道:“王将军,康军参想学点武艺,就由你来教授他吧。”
王超的脸颊上的那两团肉猛的抽搐了下,显然是很厌恶这个任务,但他还是恭敬道:“末将领命!”萧衍对士人极端优容,对武人却非常严厉,所以文官敢在他面前放浪形骸,武将们却丝毫不敢违逆他的意思,这点康熙很快就会体会到。
“谢大人。”康熙也赶紧道。
退出帐门,康熙想着以后要跟着人学艺不能不热情点,就要跟王超寒暄两句,可是王超冷冷的瞟了他一眼,迈开步子大步流星的走了。
康熙的心情更加愤懑了。
康熙回到帐篷后气鼓鼓的躺到床上,
“怎么了?”小翠关切的问道。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康熙愤愤不平的向小翠讲诉了自己刚刚的遭遇。
“哎。”小翠听完安慰康熙道:“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他们这都是在嫉妒你得到萧大人的信重。”
“可惜我不懂军事,不然真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康熙懊恼道。
“康哥你这么本事,一定可以的。”
康熙看着小翠那盲目崇拜的眼神,苦笑道:“这个我还真不可以。带兵打仗学问大着呢,可不是儿戏,不读几年兵书,再到刀山火海里打几个滚可学不会。如果纸上谈兵,自以为神机妙算,可是会害人害己的!”
心情郁闷的康熙草草吃完晚饭,就又躺到床上让小翠给他捶背揉腰,结果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连小翠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他听着号角声醒来,却发现自己被两条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跟一颗粽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