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姜褒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甚至连商邑也没有出去过。一开始的那股新鲜劲已经在连日的赶路和与姜国各地百姓、官员的告别中消失殆尽,她想念自己父王,想念自己的姐妹、兄弟,每当独自坐在车中的时候,她常常会流下眼泪。再加上连日的奔波,整个人看起来异常憔悴。
尤其是在进入戈壁滩后,风沙、太阳、缺水无一不在刺激着姜褒那早已脆弱的神经。她后悔了,是的,她后悔了。“为什么要嫁这么远呢?”
进入戈壁滩第四天的早上,她终于看到了石城的影子,在茫茫的戈壁中那个十分显眼的巨大的“火山口”,姬乾告诉过她,那里就是石国的中心,石国的希望之城。她把帘子掀开一条缝望着那个“火山口”心中想着:“今天应该就能赶到石城吧,终于能好好歇息一下了。”
她突然听到外边响起了一阵剧烈的欢呼声,接着一阵马蹄声传入了她的耳朵。“公主,石国大王来了。”是她的贴身婢女小菊的声音。姜褒从车中走了出来,看到那些武士、仪仗早已排成两列,中间空出了一条通道。远处,一支马队正在赶来,马队中的那面红底黑字的王旗格外显眼。
随着马队逐渐接近,姜褒慢慢看清了领头的那个人,是一个全身穿着黑色劲装的男子,他眼睛像坚定而有神,好像能刺透她的身体,直击她的内心。姜褒在和他对视一眼后,就马上把自己的视线给移开了。她害怕他从她的眼睛中窥视出更多的东西。
两旁的人全都站得挺直,长槊上的黑缨在随风飘荡。姬乾和赢姒也朝着那人的方向低下了头。除了风声和被风吹得噗噗响的旌旗的声音,姜褒听不到任何杂音。
马队围成了一个弧形,在最中心的石弓下马走了过来,左手自然地握在了腰中佩剑的剑首之上。朝着姜褒走了过来。
姜褒看着他突然想笑出来,他那无处安放的右手和走路的姿态另姜褒感到十分有趣。但她却又不敢笑出来,不,是她觉得在这样一个场合,对着这么多人笑人家的大王,太不合适了。
这短短的三丈,石弓走了很长时间才走了过来,“褒姐姐?”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传入了姜褒的耳朵。“是,大王。”姜褒准备跪下行礼,石弓扶住了她的胳膊。
姜褒胳膊上传来一阵刺痛,紧紧咬住了自己的嘴唇,看了一眼石弓。石弓好像也感觉到了,马上放开了她。
姜褒幽怨地看了石弓一眼,发现石弓的脸竟然会发红。石弓发现她在看他,马上转过了身子:“回城!”
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马上或者车上,迎着阵阵风沙朝石城进发。姜褒盯着车外道路两旁的黄石看了起来。石头的表面很不光滑,充满了一层层的纹理,初到大漠的她,才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石头。
队伍行进得很快,马儿似乎也嗅到了石城的气息,轻快地奔跑着。十里路程只花费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走到城墙下,姜褒才真切感受到了石城城池的壮观。城墙上遍布的坑洞仿佛在诉说着石城曾经遭受的危难。
进城之后,姜褒眼前出下了一个和城外截然不同的世界:绿树葱葱,鸟语花香,甚至还有河流。姜褒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受着和姜国截然不同的风情。
队伍沿着刚刚戒严的道路朝王宫前进,石头垒成的房屋,石头铺成的街道,石头刻成的镂空花墙,石头凳子……除了树和花,映入姜褒眼中的任何东西都是石头做成的,而且还都是一种颜色的石头——黑色,但却不是城外那种充满碎粒和棱角的石头,这里的石头光滑、圆润。
“怎么都是丁字路口?”过了十几个路口之后,姜褒终于到了这个问题,不自觉地发出了声音。正在车旁的赢姒听到了姜褒的疑问,回答道:“回公主,石城自五百年前建城以来,所修的每一个路口就都是丁字路口。据说,是出于防卫的需要,不过在历史上,只有出现过五次兵临石城城下的事情,而且城门从来没有被攻破过。……”
经过这十多天的旅途,姜褒已经对赢姒和姬乾这两个石国的老臣十分倚重,她专心地听着赢姒的讲解,感到颇为有趣。突然她想起了这城中的石头,便问道“那城里用的石头怎么都是黑色的?在城外的时候我见到的都是黄石头啊!”
赢姒捋着他那早已花白的胡子说道:“石头啊,这个……这个……”姜褒看着吞吞吐吐的赢姒,感觉十分奇怪,“怎么不说了?”
赢姒突然看到前面的姬乾往这扭了下头,“公主,姬老头好像找我有事呢,我过去看看啊。”
姜褒看着在前面小声嘀咕的两人,心想:“不就是石头吗?还搞这么神秘。”
又过了半个时辰,姜褒终于看到了石城王宫的宫墙,城墙上的插满了石国的黑色旌旗。
“真是一团黑啊。”姜褒心中想着。
姜褒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随即传来了四声响亮的鞭声,几匹马发出了低鸣。小菊过来掀开了她的帘子,将她扶了出来。她看到宫门前站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官员、士兵、宫女、太监,所有的人都在看着她。她的脸一下子红了。
这时,姜妊走了过来:“褒儿,你来了?”姜褒看着眼前这个妇人,她在脑中搜索这她的容貌,终于和自己的姑姑对应了起来,她犹豫地说:“姑姑?”姜妊握住了她的手:“是,是,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褒儿。”
说着话,姜褒就被姜妊拉着向宫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