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临回宫立即召见了谢首辅,户部尚书孟初寒,礼部尚书舒朗,吏部尚书古亦儒,还有我和苏睿。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谢首辅,不知学生记得可对?”
“回皇上,皇上自小聪颖,记得只字不错。”
“朕觉得此话甚是在理,朕决定依先人圣贤之言,立教化,正民风。舒爱卿,你有什么想法?”
“回皇上,臣认为太学己经足够完善,但是各州府衙门还有待加强。”
“舒爱卿可有良策?”
舒朗是苏睿同年的探花,此人文史彬彬,温良俭让,博众家之所长,温文却不失果断,如果说陆离是一把出鞘的剑,那舒朗就是一把藏锋的剑。
“臣恳请皇上在各地方设国学,广纳贤才。”
“那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银子交学费该如何?”
“皇上,臣认为在设国学的同时可以设国子学,专供穷苦人家的孩子学习,不收费。”
“爱卿这个想法不错。古爱卿,有什么想法?”
“回皇上,臣认为舒大人的主意甚好,我想首先要解决老师的问题。”
古亦儒,父皇在世时就任吏部尚书,为人处世圆滑,眼光狠辣,难得的是他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结党营私,立志为民,所以能被父皇重用。
“不错,古爱卿有什么好想法就说吧。”
“臣想,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好。孟爱卿,可有钱?”
“臣定竭尽所能。”
孟初寒说完,我们就都笑了,这孟初寒可是个人才,为人耿直,和慕烈一个性子,在户部这个肥缺,却是两袖清风。那年,父皇想要在颖山建个避暑的山庄,第二天,这个孟大人就上了个折子,就俩字:没钱。父皇是又想气又想笑,回了一个字:抠。最后这个山庄就愣是没建成,这孟初寒能保证国家的每一文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此乃青祁之福。
“皇上,臣还有一个想法。”一旁的苏睿突然开口。
“苏大人,请讲。”
“臣觉得这个政策可以现在某些地方试用一下,调整好了,在大范围的进行。然后可以文武并进,文武并重。”
“苏大人的说的很重要。谢首辅,对老师的选拔有什么好的建议?”
“为师者理应秉德纯懿,志行忠方,老师的选拔很重要,臣想仿照科举,利用考试进行选拔。”
“老师博学。各位爱卿,回去拟个折子吧,此事等不得,辛苦各位爱卿了。”
“皇上爱民如子,勤政为民,是青祁之福,臣等定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