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各位大人就把折子呈了上来了,然后青祁国集广贤而育德的教育政策就诞生了。
以京城西北远郊作为试用地,建国子学,有京城商人捐建,召集自愿者,经考核通过者可前往国子学任教,任期三年,凡在国子学任教者,若在春闱中中举,优先考虑授予官职。
凡是捐建国子学的商人,其子可有一人进入太学学习。
国学以临近京城的天泉县为试用地,有地方衙门和户部拨款共同建设,进入国学,需缴纳学费。召集自愿者,经考核通过者可前往国学任教,任期三年,凡在国子学任教者,若在春闱中中举,优先考虑授予官职。
凡在国子学,国学中表现优异,通过选拔者可进入太学学习,免除其一切费用。另国学和国子学分别设文武两院,文院授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武院授兵法骑射,习以用兵之道。
试用时间为三年,后将全国推行。以此,立教化以正民风。
此诏以最快的速度传遍青祁,天下哗然,皆称颂锦临励精图治,勤政为民,恩泽天下。此诏一下倒是让那些不看好锦临这个年轻帝王的人,看到了锦临的能力,莫欺少年穷,古人诚不欺人。
我不知道锦临是不是知道这些称赞他的话,但是我看见他此刻站在沈二强和王小虎的面前,那开心的样子,我想那就足够了吧。
“黄大哥,听华七叔叔说,华澜清弟弟的名字是你给你起的。”
“恩。”
“很好听,黄大哥,你能不能也给我们两个取个名字,我们现在上学了,这名字,太难听了。
“呵呵~,只要你们父母同意就行。”
“那你快起吧,我们来时已经问过爹和娘了。”沈二强兴冲冲的回答道。
“那好,那你们两个报的是文院还是武院?”
“我是文院,沈二强是武院。”王小虎要比沈二强稳重一些,声音里却也透着兴奋。
“那好,二强就改名得韬,李德裕的《李文饶集》中有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希望你将来拥有用兵的大谋略大智慧。小虎呢,就改名子衿,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子衿呢,是贤才的意思。希望呢,你们好好学习,像你们的名字一样,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好,谢谢黄哥哥。”
后来呢。沈得韬和王子衿是第一批受到集广贤而育德教育政策的受惠人,两人也很努力,三年后,两人顺利进入太学学习后两人同年参加科举,王子衿连获三元,打马长街,沈得韬也当上了武状元。
安元十四年,东海倭寇横行,沈得韬风封威远将军带领军队抗击倭寇。王子衿则任中级殿大学士,负责编修青祁大典。
多年后,青祁有贤首辅华澜清,镇海将军沈得韬,博学名士中级殿大学士王子衿,并称青祁三杰。
我所看见的,青祁行此法三十多年,从各地贫苦人家纳的贤才近百人,提出新政策三十多条,他们从青祁最底层的社会走上来,他们知道,百姓的需要在哪里,他们知道,朝廷的问题在哪里,找准要害直达脉门。
但是当时的我们可是没想这么多,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有书读,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去走一条不同于祖辈的路。
当木芙蓉盛开的时候这一切才安顿好,也到了那个让我心心念念却又战战兢兢的日子,战王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