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君看着阿父,直觉此言中有什么未尽之意。
不待她细想,大奴王丹在外询问王禁,可否进来替换花卉。
王禁应了,僮奴们一溜烟的进来,在书房的案几上摆上粉红色的桃花菊,在屋角处摆上黄白色的万龄菊,白色粉红心的木香菊,纯白色的喜容菊。
一股浓浓的菊花香冲入心脾,是重阳节的味道。
去年这个时候,阿母早早便做好菊花糕,泡好菊花酒。命人缝制好各色香囊,里面塞满茱萸。府中人人都佩戴上一个,香囊的底部还绣的有小小菊花图。
阿母最爱在园子中央用数百盆菊花,搭成菊花塔。在四周围上帷帐,摆上案几,大家分案而坐,边赏菊花,边品菊花酒,还能吃到阳澄湖的螃蟹。
接下来几旬,偶尔会在辅食时惊喜地见到阿母酿制的蟹酱。
那是多么幸福。曾经是。
她的眼睛有些模糊,努力的睁大了往外望去。
小僮们用密密匝匝的金铃菊将书房外的门廊缠了一圈,做成了黄色的花门。
崇哥和王云嬉笑着在花门处穿进穿出。
李婆子用托盘托了一盘茱萸来,请小主子们插在头上。
政君唤过弟弟来,在他的两个小总角上一边插一个。崇哥笑着取了一支,也要给姐姐插。
王禁斜倚着案几哈哈笑着。
几上那怒放的桃花菊,竟洗去他身上的油浮之气,衬得肤色亮白,姿容更甚,竟有些炫目。
阿父的确是个俏郎君,无怪乎后母费尽心思要嫁进门来。
政君在心里叹一口气。崇哥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只竹剪,在阿父的书房里寻找他最中意的一朵。
阿父宠溺地笑着,也不拦他。崇哥最终剪下一朵万龄菊,要给阿父簪上。王禁配合着他,崇哥小心翼翼的簪好,拍着小手叫道:“阿父,美郎君。”
政君看着这一切,为何这样的场面,在阿母在时不曾出现。男子的心果然如母亲说的,不可捉摸,变化太快吗?
“君儿……”政君被阿父唤醒,阿父手里正举着支粉色的桃花菊唤她过去。
王禁倾身将花为她簪上,端详了一番,笑着说:“君儿先簪上此花吧,正正配上你今日的衣饰。小娘子长大了,要经常簪花才好看。”
这个重阳节叫政君难以忘怀,多年后,她还经常会想起那个斜倚在案几上宠溺地笑着的阿父,那个为她轻轻簪花的阿父。
“阿父……”虽然您有许多的不好,可您还是我的阿父。这个家里,我们只有您了。
王禁在书房里父慈子孝之时,耿氏却急的团团转。
姜姬已经不见踪影几日了,有消息说她逃入了廷尉大人于定国于大人的府上……。
这下翁婿两人共用一个女子,王禁收受蜀郡郡守的贿赂便有了板上钉钉的证据。
那廷尉大人向来眼里容不得沙子。
只怕这次父亲和夫君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夫君正在廷尉平选拔的关键时期。
若是……她不敢想。
她心存侥幸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
姜姬一个弱女子,还受了重伤。能逃到那里去,说不定被拐入**也未可知。
耿氏无心操办重阳节,全是耿婆子一力为她支撑,以前李氏也留的有旧例,照行便是。
她也顾不上挑李氏之前主持中馈的不是,怎么省事怎么来。
这两日,她一直在拖得一日算一日和索性坦白之间摇摆不定。
如果再不说,也许就来不及了。
或许姜姬没那么大胆,早不知流落哪里去了,父亲过阵子就能找到她。
都怪父亲被那个小贱人迷得不知道东南西北,那一耳杯居然没有砸死她!耿氏恨恨地想。
夕食时,耿婆子安排好了家宴,王家二十几人围坐在一处,赏菊吃螃蟹。
今年的螃蟹格外肥美,政君和崇哥都吃得很香,凤哥病着,只是略坐了坐。
王禁吃到高兴处,便要将昨日赢来的彩头开一坛。
此酒果然不一般,拍开封泥,便闻到一股醇厚的酒香。从来不沾酒的政君都忍不住想喝一口。
温好的酒倒入席中央储酒的酒樽中时,年长些的小郎君们都闻出了这酒的好处。
站在王禁身旁的大奴王丹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耿婆子拿着长长的挹酒勺司酒,她也是个老酒虫,咽喉处也是不断的滚动。
王禁得意的敲敲耳杯,大家便都静下来。
“此萧氏美酒,是昨日和一位好友斗鸡赢来的彩头。今日全家团聚,开一坛,尽兴畅饮便是。”
斗鸡赢来的彩头!!!
政君没料到一向风/流倜傥、丰神俊朗的阿父还有这个喜好。
如果阿父有这样的好友,为何如今还屈居在廷尉史的位置呢?
耿氏听了这句话,立即振奋起来,她想王禁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件事。
她脸上绽出了菊花一般的笑容,端起耳杯,柔声道:“夫君,妾身借此美酒,祝您早日青云得志,更上一层。”
王禁端起耳杯一饮而尽。
今日耿氏的古怪也早已落入他的眼中。想必晚间,夫人便会给他答案。
耿氏又恢复了大妇的风度:“今日操持有些仓促,只照旧例而行,本应备下菊花案、菊花盘、菊花杯、菊花壶……”
话还未说完,政君便甚是不悦。这后母委顿了一日,怎么到了夕食时便开始有劲挑起阿母的旧例了。
旁边君侠向她递来一个抚慰的眼神。
君如和夏姬都得意地笑着,商哥扭头看了看凤哥的脸色,眼神里也藏着丝快意。
崇哥撅了撅嘴,正想插话。王禁咳了一声,他想起阿父说的孝道来,便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顷刻之间,席上的气氛便变的诡异起来。
耿氏也被这一声咳打断了她还未尽的表述。
王禁笑着问她:“依旧例怎么今日没有吃到蓬饵糕呢?”
耿氏那里答得上来,今日的一切都是耿婆子在为她操持。她那半悬着的心,刚刚才得到了点活气,何曾关注过小小的蓬饵糕。
大汉朝过重阳节,甚是讲究。
蓬饵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要摆放两只米粉蒸成的小羊,以取重阳(羊)之义。李氏往年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点只烛灯。寓意夫君“登高”。
耿婆子今日一个当作四个用,还要不时安抚主子,竟然把它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