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一役,燕王服毒而亡,刘邦下旨以诸侯礼葬之,遂班师回朝,命赵王世子张敖,宜城侯世子赵陀随圣驾入京,赵陀接到旨意,不敢违抗,不得已。只好命卫炎率护卫营先行回南越禀报情况,南越宜城侯府,一队兵马风尘仆仆而来,停在侯府之外,卫兵见来人是卫统领,遂禀报君侯燕地归人,宜城侯听闻与楚元王自主厅而出,卫炎见楚元王和宜城侯迎面而来,行跪拜礼道:“未将卫炎,拜见王爷,君侯”。
宜城侯上前一步,扶起卫炎,关切问道:“卫统领一路劳顿,辛苦了”。
“未将份内之事,不敢言辛苦”卫炎抱拳说道。
“卫统领,此次燕地之战如何”。
“回禀王爷,此役我军大胜,燕王服毒而亡,叛将卢武被赵王世子斩杀于宫城,侍郎文亦辛被俘,若非世子求情,恐此刻已于燕王相见”卫统领如实回道。
“卢绾没了,怎会到如此地步”宜城侯听得卫炎禀报,不由大惊道。
“赵兄啊!卢绾之事迟早而已,若他甘愿被俘获,押解回长安后,吕后一党能放过他吗”?
“是啊,王爷之言不虚”宜城侯轻叹一口气,摇了摇头道。
“陀儿与月儿何时归来,可与你说过”。
“王爷,世子和郡主奉旨入京,现恐到长安”。
“什么,陀儿和月儿入京了,王爷你看”宜城侯听着消息,惊讶的说道。
“赵兄,我立马入京,你且安排妥当,快马赶来京城,赵兄,告辞”楚元王急忙告别,出门上马,奔京城而去,宜城侯看着楚元王离去,交代卫炎道:“卫统领,持本侯兵符,急召大统领及四位将军来侯府议事”。
“诺”卫炎持兵符直奔南越军营,军营之中,一身穿银灰铠甲,头戴镂空褐色发圈,手戴纹银护腕之人见卫炎来到,便打趣道:“卫统领今日怎么有空来我军营喝茶啊!莫不是我那兄长放你修沐”,说话之人正是南越军团大统领赵书,宜城侯之胞弟,赵陀的亲叔父。
“大统领说笑了,我持侯爷兵符,宣召大统领和四大将军到侯府议事”卫炎拿出兵符说道。
“兄长竟出兵符,发生何事”赵书看着兵符问道。
“未将从燕地归来,禀报军情,说到世子和安平郡主奉旨进京时,楚元王和侯爷神色诡异,楚元王已先行入京,还特地交代侯爷安排事宜后快马入京,想来与此事有关”。
“什么,陀儿入京了”赵书惊讶的问道。
“是的,大统领”。
“事不宜迟,你我马上赶赴侯府,这天要变了”赵书担忧的说道,急忙装备出营召集四大将军上马奔侯府而去。
“大哥,陀儿入京之事我已知晓,不知兄长做何打算”赵书一见到赵锦便急忙问道。
“二弟,为兄打算亲赴京城”。
“大哥,不可,你走之后,南越之事谁来主持”。
“是啊,侯爷三思啊”众将领听着宜城侯的决定纷纷请求道。
赵锦看着众人,示意大家先落座,待大家坐定,赵锦缓缓说道:“今日请各位将领来,就是商议我入京之后,南越之事,我已决定,将兵符传给军团大统领赵书,我入京之后,南越军政交由赵书负责,若有不能绝者,可与四大将军商议”赵锦顿了顿继续说道:“郭实,自今日起,你部为前锋营,你为前营将军,务密切注意安南动向,若有异动可禀报大统领,必要时可已武力平之”。
“未将领命”。
“林烨,你为后营将军,率军据守长江,无大统领之令,勿放汉军入越”。
“未将领命”。
“黄信意,命你为右营将军,密切注意巴蜀之地,若巴蜀兴兵,可出军巴蜀,灭之”。
“未将领命”。
“易唯游,命你为左营将军,驻扎沿海,防备流寇,保我番禺无失”。
“未将领命”。
“各位将军且回营布置吧,大统领留下”赵锦摆摆手道。
“未将告退”四位将军起身见礼后便各自回营了,四位将军走后,赵书走近赵锦问道:“大哥,你真的要如此”?
“二弟,若大哥回不来,你……”。
“大哥,你会没事的,会没事的”赵书听着赵锦的话,不由打断道。
赵锦拍了拍赵书的肩膀说道“二弟,听为兄说完,如若为兄被扣押在京,我会力保陀儿离京,若到危机之时你们亦不必相救,只要据守越地,自可安生,若必要时,可与汉庭划江而治,自成一国,切记,南越若失则我赵氏一族必为人鱼肉,无处安生,此事不可儿戏,为兄戎马半生,早已看透生死,若此去必有劫难,那也是为兄该承担的”。
“大哥”赵书担忧的看着赵锦说道。
“二弟,你放心,为兄此去,纵死也要保存陀儿,他可是我赵家唯一血脉,我不能对不起赵氏先祖啊”。
“大哥,此去京城路途遥远,望兄长保重,小弟必遵兄长之言据守南越,待兄长与陀儿归来”。
赵锦听着自己弟弟的话,点了点头,转身对卫炎说道:“卫统领,你挑选护卫营精锐随本侯入京”。
“诺”。
落叶随风飘散,长青的树木似乎并不知道世事沧桑,只有少许的黄叶枯草在风中摇曳,数十军士策马奔腾而过,身后一人看着渐行渐远的战马,仰天长叹道:“愿神明护佑,我赵氏一族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