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经书背诵过来一遍,清风县也到了。
这年头的县城不比后世,能有几座小高层的楼房已经称得上繁华了,这清风县倒也不差,而且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县,据说明朝时出过二品以上的大官,至今还建有宗祠供奉。而这里还列为了实施旧城改造计划的第一个县城,走在大街上到处可见塔吊林立,砰砰当当的声音,颇有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最重要的是,在建房挖地基时,时不时的给人一个惊喜,出土了不少古代物件,甚至还有几处明清时期的墓穴,不过里面大都没什么值钱的玩意,文物局的同志们只是草草收拾一番,就任由施工队继续开工。
九十年代,国家对文物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程度,所以在这个年代里,中国的文物破坏、走私是最严重的,甚至有些地区还发生群众性的盗墓活动,而且还十分猖獗,盗挖古墓均在光天化日下进行,不但如此,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有些盗墓贼居然使用炸药炸开古墓,盗取陪葬品。甚至有传言,一些盗墓贼开着奔驰车去挖,一旦被发现,警察都追不上。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
这是从八十年**始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最能体现当时的盗墓之猖獗了,这也是为什么还有一些当地人参与其中的原因,在这个年头,人人都想着发家致富奔小康,谁还管考古价值、收藏价值、国文精粹之类的随葬品。
清风县所挖出的古墓,值钱的都被市文物局收走了,剩下的有些则是看管不慎,被人盗了去,甚至还有的被当成了垃圾,成批处理掉了,不过别小看这些处理掉的物件,如果有哪位有钱人相中的话,说不定还会出高价买下来。
前不久就有一个人,在出土墓穴时,趁人不注意给顺走了一个小葫芦,结果被南方一有钱的商人以一万块钱的高价买走了,这件一跃成为万元户的事情,更是让闻讯的人眼红不已,所以在清风县就造就了这么一个情况,但凡出土文物,那围得是人山人海,不少人挤着头皮往里钻,就是为了能够顺手牵羊点东西,如果转手卖个高价的话,那可真发达了。
不但如此,那些盗墓贼也是蜂拥而至,有不少没被发觉的墓穴都偷盗一空,里面的古物损失了不少,文物局的一些老同志见到那些盗洞,个个更是跳脚大骂,万一里面有什么国宝之类的文物,那损失可是空前的巨大,所以在发现了几个被盗的大墓后,市领导加大了对清风县的监控,不过饶是如此,还是有不少要钱不要命的盗墓贼前来碰运气。
杨凡以前倒也跟着董大壮和王浩来过几次,不过三人对那些破破烂烂的玩意看了几眼就没兴趣了,再说了,他们这种小屁孩,别说能不能捡个漏,要是真得到一个,恐怕一出县城,就被人给抢了。
“大伯就是在这干活的,就是不知道在哪个工地。”看到不少围着铁栏杆的施工现场,杨凡暗自嘀咕了一句。
“师父,等等我。”正当杨凡东看西瞧,想找找自己的大伯时,老和尚的脚步却是越来越远,他赶紧快步跟上。
老和尚领着杨凡直接来到一家高宅大院门口。朱漆门框上,白纸黑字书写了一副对联:白马素车愁入梦,青天碧海哭招魂;青露秋霜年如此,人老逝世寿命终。而在大门左边还用木棍挂着一串岁数纸,老和尚数了数,刚好六十五张,也就是说,这死的人,正好六十五岁。
望着这一片仿京城四合院的老式建筑,杨凡不由砸吧下嘴皮子,有些羡慕的道:“这一户人家看起来挺有钱的,师父,是不是他们祖上就是县里宗祠的那个二品大官啊?”
“管这么多干嘛。走,跟我进去。”
此时这里聚集了不少前来帮忙出殡的邻居,人人脸上都挂着一丝淡淡的悲痛,不过有那么几个,虽然表情够伤心的,但微微扬起的嘴角却显示,此时心里一定在幸灾乐祸。
一老一少还没走进门口,人群中挤出一位中年人,此人袖口系着白布,头顶挽着一方白锦,而白锦是挽在发鬓一角,也就是说,死的人和他是平辈。
此人名叫秦德,死的人正是他的大哥秦淮,一次外出而惨遭横祸。
这宅子是他们秦家的祖宅,明朝的那个二品大员就是他们的先祖,从明末一直到清朝,秦家都有不少族人任过当地的县令,家底很是丰厚。
“大师,您来了,快,里面请。”看到老和尚到来,秦德慌忙上前深深作了一辑。
老和尚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脸上宝相庄严神色凝重,俨然一副高僧模样。
师徒二人跟在秦德后面进入了宅院,不过使一进入,里面更是愁云惨淡、哭声一片,不少亲朋好友在祭奠时,还有一支丧队吹奏着缅怀和伤痛的曲调。
“咦,这里的阴气不少啊!”扫视了院子一遍,老和尚不由发出一声惊异。
“师父,哪有阴气啊?”听到他的话,杨凡瞪着俩眼左右瞅了瞅,愣是哪怕一点奇怪的东西都没发现。
“臭小子,师父教你的都白学了,运功开天眼,自然就会发现。”老和尚低头瞪了眼杨凡,小声提点一句。
“哦,知道了。”杨凡醒悟,忙按照老和尚以前教导的方法,把体内功力运到眼部经脉。
天眼刚一打开,原本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晰,他发现,在正屋的灵堂位置,飘荡着一片淡淡的灰色雾气,且凝而不散,看之倒是和深山老林中的毒瘴有些相似,不过后者却平添了不少让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所谓阴气,并没有特殊的定义,通俗的解释是一股能量,和阳气对立,一负一正,却又彼此统一,也就是所谓的阴阳转化、阴阳消长、阴阳互根。
在玄学中,阴气是诡异之气,是万物运转时的负面能量,是中邪前的症状,而邪气,亦为煞气,又称邪炁,乃鬼神之属,喜阴,所以阴气过剩或者阳气过少的人最容易中邪,《诸病源候论·鬼邪候》云:“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惛乱,或喜怒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咏啸,或不肯语。
而在中医理论中,阴气是致病之气,是致病之源,黄帝内经中曾言: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可见在玄学和中医理论中,这些诡异的能量虽然见解不同,但有很多相通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观点更是不谋而合,那就是伤身、伤神,是一种致病的根源。这和老和尚教导杨凡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所谓的中邪纳阴,鬼物缠身,说白了就是病,只不过人们把这种不明所以的诡异东西给神化、鬼化了而已。
杨凡也是第一次见到阴气,淡淡的雾气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而跪在两边的死者家属毫无所觉的在那里大声哭泣,那些阴气,正一点一点往他们体内钻去。
“师父,师父,我看见了,好多的阴气啊!”第一次见到这么古怪的现象,杨凡顿时大呼小叫起来。
杨凡的一声惊呼,一下子吸引了院中所有的人,秦德回头看了看杨凡,问老和尚:“大师,这是您的弟子?”
“嗯,他这次跟我来,也是想为施主出点力。”老和尚缓缓道,随后责怪的瞪了眼徒弟,不满他这么大的嗓门。
秦德‘哦’了一声,一开始他也注意到了杨凡,不过一个小屁孩根本没在意,还以为是跟着老和尚来混吃混喝的呢,但听到那一声‘阴气’时,却有些惊疑不定起来:“大师,小师父说的阴气在哪啊?”说完,有些惧怕的在院中瞅了瞅,但什么都没发现。
而正在院中帮忙的人也是心头一突,虽然大部分人根本不相信神怪之说,但此时此刻忽然被人说出了这么一个令人瘆的慌的词汇,饶是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所有人突然觉得,这院子一下子变得阴冷起来,有些胆小的人,甚至都有股拔腿就跑的冲动。
看到众人脸上的表情,老和尚神情自若,双手合十的又宣了一声佛号,不紧不慢的道:“无妨,等贫僧超度一番,这阴气自会消失,而这几天你家人也受了不少的影响,等出殡后,我再把他们身上的阴气化解,症状自会消失。”
听到老和尚的话秦德心头不由一震,这几天为了大哥的死家人可没少悲痛,按说就算是伤心过度,也不会个个跟大病了一场似的,甚至自己夫妇和大嫂他们年龄大点的,都晕倒了好几次,感情是这牢什子阴气在作怪。
“那就好,那就好,大师,小师父,里面请。”秦德松了一口气,比先前更为恭敬的领着二人进到了灵堂。
······
新书开张,求支持,帮忙收藏一下,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