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房的摆设很简陋,一张桌椅,一盏油灯,一只朱笔,一沓黄纸,而在斑驳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画像,画像很整洁,也许是老和尚日日清扫的原因,上面那位手拿拂尘,一身青色道袍,白须飘飘,仙风道骨的道士,仿佛真人印了上去,显得非常清晰,猛然看去,好像要从里面走出来一般。
有些奇怪老和尚为什么会挂一副老道士的画像,但更让杨凡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在画符学咒前,老和尚必须让他对着画像进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比之当初他拜老和尚为师时,还要郑重。
刚开始杨凡几乎每次都要询问一番,但老和尚却什么话都不说,只是怔怔的看着画像出神,脸上的表情也很丰富。虽然心里非常好奇,但久而久之下来,杨凡也没再问过,甚至这么些年下来,杨凡连老和尚的名字都不知道。
“好了,开始刻画符箓,今天我教你御雷咒和五雷轰顶符。”天色渐渐昏暗,厢房内几乎已经模糊一片,老和尚把油灯点燃,催促了杨凡一声。
刻画符箓并不是拿笔勾勒出图案就行了,正所谓‘上呈阳刚,下接地和’,一张符箓必须能够承载灵气,以达到避邪镇宅、驱鬼降妖的作用,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符箓。依杨凡现在的修为,画五张能够成功一张就算不错了,至于那什么某某庙观,某某大师,刻画的所谓的仙符,在老和尚眼里,那就是个屁,点用没有。
第一次画符,程序非常繁琐,流派的不同,也导致了各种真言的迥异,不过大致上主要分为几种,先是要静口、静身,静心。
正所谓诚则灵,天地动容,信则明,法力无边。而静口、静身,静心,则是要身心空灵,三神合一,这样才能够杂念消除,邪念无以生,恶意无从起,所画出的符箓效果也最好。
第二步就是要请神了。符乃神佛之法令,若神佛未坐镇发号施令,灵符形同废纸,如何显灵?所以必先拜请神佛仙驾临。
不过在老家伙眼里,所谓的满天神佛,到现在都不怎么相信,唯一肯定的就是,请神这一步,只是基于第一步的基础上,能清楚的感应和指挥天地元气汇聚于符纸上,使之流转不息。
符箓刻画时,还有诸如敕笔咒、敕纸咒、敕水咒、敕墨咒、敕砚咒、取笔咒、下笔咒、敕符咒等,繁琐的程序简直让人不敢恭维。
最后一步就是送神了,就是把请到的神佛送走,这一步老和尚也是有不同的观点,说是送神其实就是在符箓刻画好的那一刻,不让外界的能量破坏符箓中元气的运转。
此时的杨凡虽然在老和尚眼里还不入流,但在其他人眼里,已经能够称之为大师了,所以现在已经不像第一次刻画符箓那样繁琐了。
杨凡晚上没有回家,跟着老和尚学了大半夜,两人这才挤在一张床上,合衣睡觉。
要说老和尚和杨凡的结识,也是颇为偶然,那是在几年前的深冬,老和尚穿着一身破衣烂衫去杨凡家化斋,说是化斋,其实说白了就是一要饭的,杨凡好心,拿了几个馒头给他,而且大冬天的,见他穿的这么寒酸,又把老爸以前留下的衣服翻出几件送给他御寒,而老和尚第一眼看到杨凡,就双眼放光的盯了他老大一会,口中还啧啧的赞叹着:“奇才,奇才,天生灵根啊···”
打那以后,老和尚就隔三差五的来杨凡家串门,就这么一来二去,就被他忽悠的拜了师。
本来杨凡对老和尚并不感冒,不过他教的东西却很吸引人,那叽里呱啦的咒语,以及胡乱描绘的鬼画符,杨凡觉得很好玩,而且那种一运功就让身体暖洋洋的气功,更是给了他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别的不说,单单一个气功大师的身份,说出去那得多牛逼啊,而且在古代,那些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英雄们,不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吗!心中经常幻象英雄梦的杨凡,可是卯足了劲要把老和尚的手段全部学会呢!
第二天醒来,本来杨凡想打道回府,找王浩和董大壮玩去,但被老和尚一把拉住,说道:“今天哪都不许去!”
“干嘛啊师父?”杨凡有些莫名其妙,往常都是学会符咒,第二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今天这老家伙发哪门子疯?
“昨个上午我揽了点活,今天约好要去给人家超度去,你今天跟我去见识见识。”老和尚从床板下拿出一个包袱,一边往里装东西,一边开口道。
“超度?好啊!”杨凡一听满口答应下来,这事他可从没见过,说不得要好好观摩观摩,看看是不是和电视上演的一样。
略微收拾了一番,两人就走出了道观,在街上花了几毛钱吃了点胡辣汤和小煎包,然后就直奔南山镇不远的清风县。
···
今天的天气比起昨儿个热的超乎人想象,天空一丝风都没有,更添了一份燥热,南山镇外的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上,背着包袱的杨凡正汗流浃背的跟在老和尚身后。
而反观老和尚,虽然穿着一身僧袍,几乎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但身上却不见一点汗渍。
“师父,这才走了一半,累死我了。”杨凡擦了把汗水,有些苦闷的狠狠剐了眼老和尚,要不是知道清风县距离南山镇只有十来里的路程,恐怕还不出村头,他就有罢工的念头了。
“你小子,才走这么点路就受不了了。”瞥了眼徒弟,老和尚指了指前方,接着道:“前面就到了。”
“哎!”杨凡叹了口气,闷头闷闹的继续走着。
“徒弟啊,咱们这行当,不但是帮人驱鬼降妖的行家,同时也是风水玄学一界的大师,到了地方你可别乱说话,不然弱了师父的名头,回头我饶不了你。”老和尚回头叮嘱道。
除了少数几个人知道老和尚喝酒吃肉外,他在外面的形象一般都是十足的高人派头,不管什么人,第一眼见了就会和和气气、恭恭敬敬的尊称一声大师,这么些年,也不知道老家伙骗倒了多少人。
“知道啦师父!”杨凡扁扁嘴,接着有些嗤之以鼻的笑道:“师父,你这神棍当的也太大条了吧,封建迷信的行当都快让你占完了,就差摆个地摊给人算卦了。”
说完,杨凡一拍脑门,又笑着道:“哦,对了,算卦那是人家道士的专属职业,您老干不来。”
“臭小子,怎么说话呢。”
老和尚一听忍不住又要给杨凡一个响头,不过看到他气喘吁吁的模样,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没好气的道:“你懂什么,勘风水,观地气,镇家宅,都和驱邪逐煞,降妖伏魔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相术方面,咱们通过望气之术也能推理出个一二来。”
老和尚所说的望气之术大到观地气、断龙脉,小到测祸福,择家宅,在玄学术数中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些本事早在一年前就教给了杨凡,虽然也知道怎么运用,但使一听到老和尚的话,他还是免不了有些不以为意。
“说的倒挺牛,还不是混成了这个德行。”杨凡撇撇嘴。
“你小子···”老和尚翻翻眼皮,脸色一严,喝道:“把我教你的金刚经背诵一遍。”
“哦!”杨凡伸了伸舌头,开始背诵那些绕口的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