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相如被他的这席话说得失了方寸。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他最担心关宁公主等不到他完成使命归来。
“皇上,给我一些时间,我定能自证清白,为燕国扫除严观则之患,我向您保证!!只是,给我一点时间!!”
燕王的语气略带劝慰:“你也知道,女子三十不嫁,在民间已属奇事轶闻。我国礼法周全,自开国以来,皇家皆作民之表率。为的就是上行下效,树立一个好的名声和榜样,这对治国也是大有裨益的。”
“严守规矩,谨尊礼法,难道对你皇族就有那么重要吗?!!!!一个公主什么时候嫁人,和百姓是否尊礼守法,和你的治国理政,到底能有多少相干!!”卢相如眼中似已含泪。
燕王已经拿出了推心置腹的语气:“礼者,世之公序也,守序明理,才能治世清平。公主嫁人与民众谨遵礼法虽无直接相干,但是礼法代表了一种遵守世间公序良俗的态度。皇族带头表率,才能润物无声,教化万民。这也正是我大燕国立国数百年谨遵的道理。”
燕王看到了卢相如眼中满载的沮丧,他一边说着,一边走近卢相如:“相如,相信我,身为一个皇家子弟,我们要牺牲很多很多。不光是我们,就连父皇也是一样。很多想爱的人,都不能去爱。有些人,只能远远地看着,或是默默想念…”
卢相如自问,战场杀戮、阴谋陷害,都没有什么让他惧怕的。他此生最怕的,就是没有机会去爱自己喜欢的人。
此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在心中这样告诉自己。
“那...我还能有多少时间?”
燕王看他,略略一惊,没料到他还是怀有如此执著的信念。转而又放下了这份吃惊,要说他和皇姐的情深意重,最好的见证人就是自己了。
“我说不好...总之,不会拖得时日太长了罢。”
“我想见见她。”
燕王想到这段感情不仅仅是卢相如的,自己的皇姐也是为其情思梦绕,如果哪天真的要把皇姐嫁出去了,她现在与卢相如也是见一次少一次了。便答应了他:“去吧,只是,别再提起那些不欢心的事儿,皇姐已比寻常人家的女儿负担得过多...”
卢相如心中也是这样想的,他见关宁,只是想让她开开心心的。
“是,相如心中有数。”
从大殿上退下来,卢相如独自走在宫中。他经过的那些地方,有的已经变了容貌,有的已经物是人非。想着殿中姬玄瑾的话,卢相如心中似有满心无处诉说的伤痛。
现在无官无职的卢相如,当年却是燕国出将入相的青年俊才,凭借他的才干和忠诚,步步晋升为先皇姬贤隆身边的正二品都统。那时的他可谓前途无可限量,为人又很谦虚低调。姬贤隆知道他与女儿关宁公主相恋多年,关宁略比他年长,于礼似有些许不合,不过卢相如行事稳重,为人忠厚,品性纯良,又为燕国屡建功勋,把女儿嫁与他,也不算是辱没了皇家威仪。
“相如,哈哈哈,好孩子,我知道你心意已属关宁,此次出行回来,我就为你们大办婚礼。”
卢相如略微羞涩地轻低头,嘴边却挂着甜蜜的笑意。“谢皇上成全。”
姬贤隆欣慰地笑着,看着卢相如,仿佛是在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
“那…我先去准备行程了,此次皇上亲自出访晋国,相如随行定将万事当安排妥帖,方不负圣望。”
“哈哈,去吧,你办事我放心。”
关宁公主也在自己宫中听闻了这个好消息。姬贤隆率使团出城那一天,关宁公主跑来为父皇和卢相如送行。卢相如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她那天穿一袭荼白色襦裙,上面配以一件艾青色的直裾深衣,远远地从内宫跑向城前,如芙蓉般清雅,不蔓不枝。卢相如回首,远远地看着她向自己跑来,犹如看着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看着自己建功立志的一切动力源泉。她那时跑到卢相如身前,对他说:
“相如,你和父皇这次出关,要早些回来,我在城里等着你们。”说着,脸上微微一红,从袖口掏出一只小小的荷包。
“我听说…”关宁羞涩地侧开脸微微一笑,“我听说民间嫁娶之前,女方要有一件绣品交给男方,我昨日刚刚听到父皇同意的好消息,时间匆忙,所以…只连夜绣了这个…还望你不要嫌弃…”
卢相如取过荷包,只见那上面是一只静默开放的空谷幽兰。虽然篇幅不大,但是针脚细密,绣工精美,意蕴流淌而出。
卢相如又抬头望向关宁,对面的这个女子,虽然是一位公主,但却从来都不骄纵,更不傲慢。虽然历尽了后宫的阴暗和磨难,却从未想过要沾染半分奸邪,更是可贵地保留了那份面向光明的赤诚。在这一刻,卢相如觉得广场上所有的随行卫队都不见了,他的眼里只有关宁一人。唯有身后的坚壁城墙,能见证,他卢相如对公主的一片至诚之心,他在心中对自己发誓:我卢相如此生只爱公主一人,天地为证,终生不渝!!
“怎么??只顾着给你的相如送行,父皇就不管了呀??”前面的姬贤隆看样子是吃未来女婿的醋了。
关宁急忙跑到父亲身边:“怎么会呢,女儿是特地来给父皇送行的,他只是捎带着看一眼罢了。”
“哦??真是这样吗?”
“当然是真的,父皇您这次出行,路上要注意身体,关宁盼着您早日回城。”
“哎呀,我听说晋国都城那边水土丰饶,最容易出美女。要是这次去晋国…这相如被哪家姑娘看上了,只有父皇一个人回来,你会不会不高兴呢?”
关宁被父亲调侃得双颊微晕,“那就让他留在那里好了,父亲一人回来,女儿也是开心的。”
…………………
谁知道这一别,他二人之中,关宁一个也没有盼回来。
姬贤隆入晋国,晋王以本国最高的礼仪规格迎接,一路上仪制威严,彰显着对燕王的极度尊重。
卢相如带领着姬贤隆的随行队伍,对自己的君王和国家更是感到自豪万分。他随燕王走入接见外宾的大殿中,只见两旁侍者宫女整齐并列,面容恭敬。脚下是自殿外一直铺进屋中的厚绒红纹印花地毯,案几上用精致的玉制器皿盛满瓜果糕点。
双方落座后,晋王说道:“今日燕王受邀,不远万里前来我晋国,为的是兴我两国之谊,永结邻好。我先行敬燕王一杯,以示诚意。”
晋王将酒一饮而尽,燕王平生最爱豪爽之人,这位晋王新登王位,故而邀燕王前来晋国做客,以示友好。姬贤隆以前并未与他有过多接触,不过今日一见,顿觉对方是豪迈男儿,他便也将杯中酒饮尽,道:“一路上晋国扫洒相迎,晋王如此诚意,令人感动。”
两位王者爽声大笑,晋王手臂一挥,庭上立即起了歌舞。
酒到三巡,晋王御用的侍者呈上一只水晶樽来。晋王道:“燕王可知这为何物?”
燕王心想,樽,在各国普遍都是盛酒的容器,又见那樽中液体透过水晶樽壁,映出淡淡的紫色。略一思忖,道:“早就听闻晋国酿酒之术高超,现已有匠人酿出槐花酒、古稻酒等多种品色,难道,这又是一种酒中新贵??”
“哈哈哈,”晋王笑得格外爽朗,“江湖中传闻东方燕王知古通今,博文广识,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这酒正如燕王所说,是我国一位酒农酿出的新品,精选原料,耗时制成,极为稀少。在我国,只有朕的整十寿诞才会在皇宫中饮用。我这个人,别的喜好没有,最爱结交天下各路英雄,今日贵客到来,便可破例,请燕王与我共饮此酒。此酒代表两国友谊,就请燕王遣人前来斟倒此酒吧!!!”
卢相如在客席偷偷暗笑:凡逢整十寿诞才会饮用此酒,这位晋王大人,该不会是最近没赶上整十寿诞,自己又馋酒,便借了我国来访的机会给自己找借口偷酒喝吧…
正腹诽间,忽听燕王口中念到自己姓名:
“晋王既是如此豪侠之人,我当是却之不恭!!那就请我手下的卢相如担当此任。
来,我为你们介绍,这是我大燕国最年轻有为的卫城将军,就由他来斟满这满载两国友谊的美酒吧。”
忽然间,燕晋两国的王上、大臣都齐刷刷地将眼光聚焦到卢相如身上。
既然已是正二品大臣了,卢相如这点应变能力还是有的。他即刻摆出一副隆重的面孔,走到殿台之上,透过水晶,他看见那樽中的液体清润透彻,泛着淡淡紫色,仿佛紫藤花融化在春水里,酒香荡漾。旁边放着两只一模一样的水晶酒杯,精致典雅。
卢相如郑重地将两只酒杯斟满同样多的酒水,保证不厚此薄彼。在这种重大场合下,微小的差别也会被别人嚼舌根,说成不谙规矩,不会行事。他取了一只酒杯递给燕王,另一只由侍者端到晋王面前,两人对饮。殿中响起两国大臣敬重的掌声。
夹杂在掌声之中,卢相如还是被别人给嚼舌根了。燕国随行团中还有一个四品监军孟凡,也是位年轻有为的后生。他就很看不惯卢相如骄傲恣睢的样子。对同桌的燕员说:“斟酒这关乎两国交好的大事,怎么能让一个看城的去做呢。我看啊,他也就是凭借蒙骗了当今公主的感情,处处想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