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冯掌柜的话,李慕便多瞧了那女子几眼,来这个世界半个月竟然还不知道还有这号人物,看来真有点孤陋寡闻了。
若是在二十一世界便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只可惜这年代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爪机。
想到此李慕便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这年头名声很重要,名声意味着引向财富,他何不效仿二十一世纪那些寻求上位的人为了出名,不惜和某位公众人物传出绯闻,再经各种渠道的新闻无限放大,便可达到虽黑也红的地步,除非便如某位陈老师,一不小心,并非炒作,就永入地狱,没有翻身之日了。
这年头虽没有发达的传媒,然口口相传的威力也抵得过爆炸性新闻了。
文人雅士追求的便是雅和趣二字,若有此二字,民间也乐于传送,扬名或许就是如此简单。
当然想要凭几首歪诗去做官,那简直无异于登天,只有在YY小说中才会出现,李慕当然不会如此异想天开,紧紧只是扬名而已!
想至此,李慕悄然起身,没等冯掌柜有任何反应,走到那女子面前,开口道:“这位姑娘,你此话差矣,你能说出此话,便也证明你也只不过是燕雀而已!”
沐云卿转过脸来,看了看这不知何处冒出来的人,年龄不大,一身下人衣着,如此便对李慕厌恶了几分,甚是不屑的道:“难道站在小女子面前的是欲展翅高飞的鸿鹄?”
早已想好了台词的李慕当然应对自如:“落魄之人空有凌云之志,当然为他人耻笑,姑娘也在此列,没甚可意外的!”
听见李慕之语,沐云卿顿感意外,此人不动声色之中将自己骂了一遍,不像是粗俗之辈,当即便道:“此番空谈之语,小女子听过何止万遍,和你同样高谈阔论之人足以接踵而前,绕城三周,到头来,可有一位高中三甲?可有一位青云直上?更别谈,为国为民,治国平天下这遥不可期之梦。如此之男儿若闺中之女何异?若贩夫走卒何异?若罪恶滔天之徒何异?徒费五谷耳!”
今日沐云卿的心情甚是不佳,自己的哥哥穷追猛打,要让自己去参加那些士子名流之宴,或者张口闭口,题字作诗,让她厌恶之至。
偶得空闲,独自一人来这归海楼,不为别的,只为寻找一处清静之地,免却那纷纷扰扰,却不想还是逃不过自己的哥哥穷追不舍;不仅如此,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满口高谈阔论,实则腹内空空之辈,更让她没甚心思了。
一旁沐云卿的哥哥赵志不动声色的抿嘴而笑,自己妹妹之口才,十个男人也不及其一,何况这家丁下人打扮之人,简直可笑!更可笑的是此人太不识趣,自己正无头绪之时,此人却无故挺身而出,挡住了本应自己承受的“猛烈炮火”,让他有了喘息之机,再做他议。
李慕微微额首,正色道:“姑娘说的何尝没有道理,只是,如今我空口白牙,说什么都是空谈,说什么都是可笑。但是,纵然我李慕,出身卑下,身无功名,可是凌云之志岂能埋没不言;今日偶见姑娘,在下唐突失礼,万忘见谅;然满口不屑之语让我心中难舒,再多的的空口之言也无甚他用,今在此书一在下所写之联,聊表心志,方不负平生之志;倘日后有缘,在下还有幸得见,方可证在下今日之语是否是空谈。”
李慕说完,走至桌前,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毛笔铺开纸张,苍劲俊秀的行书,一挥而就,写罢,扔下毛笔,也不顾冯掌柜在后呼喊,甩袖而去!
赵志和冯掌柜面面相觑,赵志心中一个劲地暗道:怪人,怪人啊!不过敢在他妹妹面前有如此口才的今日还是第一次见;不仅如此,敢在他妹妹面前卖弄文采的今日同样是第一次见!
至于冯掌柜,却是莫名其妙,这少爷今日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
沐云卿依旧没动,坐在椅子上,从短暂的新鲜感中回过神来,慵懒的对自己的哥哥赵志道:“哥哥,看上边写的什么,若是不入流之言可以不用看了!”
赵志走到桌子面前,看了看上边的字:“字写的不错,只是这······”赵志一句话没说完便顿住了。
“只是怎么样?”看到自己哥哥那副怪异的表情,沐云卿便问。
“真的要念啊?”赵志又确认了一次。
沐云卿本没有心思听的,经自己哥哥这么一说,再加上那不可名状的表情,倒是有点兴趣了。“念!”沐云卿只说了一个字。
赵志看了看妹妹朗声念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念毕,赵志便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妹妹,时刻关注着她表情的些微变化!
沐云卿比赵志所想象的还要反应更大,猛然间站起,来至桌前,仔细看了一遍李慕刚才所写文字!
沐云卿顿时近乎痴了,就那么呆呆的盯着桌上文字,直到旁边的赵志喊了一声:“云卿!”赵云依然不为所动,看完了之后独自走至窗前,就那么默默的站着。
不到两天之内,李慕在归海楼所写的这副对联,以最快的速度在千阳县传唱,经久不衰,时人冠以李慕“青年才俊”之美誉,反响甚大。
而且正由于李慕出身卑微,正契合此对联凌云之志的气象,则更加让人感叹,难道这真的是所谓的诗以言志,一代**之士便将横空出世了么?
当然此件事能迅速得以流传,还与这其中巨大的反差有莫大关系。
沐云卿何许人也?在千阳县乃至整个青州府、江南境内,沐云卿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才女,无数士子清流,趋之若鹜,也难得一见沐云卿庐山真面。
再加之沐云卿有曾在江南引起轰动的《故园集诗词》行世,坊间八卦,民间之人对她颇为关注,美貌与才华集中一个女人的身上,这本就极为罕见,再经人云亦云的加工传说,沐云卿的名声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如此一惊艳之女,此次却面对的是一程家小奴,一个地地道道的卑贱之人,有人愤恨,懒蛤蟆吃鹅肉耶?此贼子天理不容;有人看热闹,才子佳人的美谈竟还有如此版本,便兴致高涨的一路追击留言而去。
此一高一下,一雅一俗的强烈对比,勾起了无数人的兴趣,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眼球效应”,就好比一个丑男和万千人的女神同入酒店,可想而知第二天会发生什么。
且不论这其中真真假假的传言,单就一小奴与一才女这四个字,便就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别说那首让所有读书人都望尘莫及的对联。
李慕面对如此状况,倒是出乎意外的淡定,这本就是自己所要的,如今却是完全超出自己的预期,他怎能不在心中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