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知道外族功法是如何修炼的,但是关于功法的境界划分,倒是知道一些的。凡修炼者,有的信仰元气外放的气功功法;有的信仰肉身之力,呼吸吐纳修炼成的元气不外放,完全与肉身结合,淬炼肉身之力;有的独辟蹊径,根本不练习呼吸吐纳之法,纯粹信仰神魂意念之力。由此分别形成为修炼界的气宗、力宗、意宗三大宗教。宗教只与信仰有关,是不分地域、种族的,甚至师徒异教的都不出奇。
力意气三宗的初级境界,合称为凡人境,修炼的是天地间最原始的力,无论肉身之力、神魂之力、元气之力等等凡人之力,可统称为功力。
凡人境巅峰为宗师,宗师悟得小道,开始掌控、驾驭天地间各种能量的万千初级法则,例如雨水之道、冰雪之道、流水之道等等水之大道下的各种小道,拥有法力这种特殊能力,成为万中挑一的人才、杰出人物。这种中级境界称为贤人境,贤人已经是超凡脱俗、传颂称奇的传说中的人物了,所以小道境又称为传奇境。
贤人境领悟了同属类各种小道之间的关联组合,融会贯通,运转自如,结成完整的一个大道金丹,例如水、火、风、雷等一条条大道,可谓超凡入圣,法力无边,晋升到高级境界——大道境,成为世间贤凡众生的信仰,所以大道境又称为圣人境。
传说大道境上还有更高级的境界——天道境,金丹九转之后,各种大道由繁入简,圣人悟得阴阳、五行天道,五行生克,阴阳盛衰,天道循环,生生不息,炼成元婴,可称真人或仙人,所以又称为真仙境,阴阳、五行天道法力,也称为仙法。
更有传说天道境之上还有超越天道的造化境,悟得正反物质生灭之道,直达物质本源,通造化玄妙,成为昆仑神族一般不死不灭的神人,因此造化境又称神人境。神人之力,可称为神力或神通,正所谓“法力无边,神通广大”。
力意气三宗在凡人境之上有小道、大道、天道和造化道四重境界,而只有修炼达到小道境界的修士,才是真正地进入修道界,才算真正的修道士,因此从小道境界往上都统称为道境。不悟道,功力终究不能称为法力。修炼到高深境界的人多了,神仙也就不再只是先天才有的,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修炼而成,神仙圣贤,宁有种乎?
神、仙已经是超凡脱俗的神话传说了,所以世俗当中已经没有相应的修炼功法了,因而力意气三宗的修炼之法,通常是指初级凡人境、中级贤人境和高级圣人境的修炼之法,统称为功法。
各部族修炼的元气外放的呼吸吐纳之法,虽然修炼方法各不相同,但也可以统称为气功。气功的初级境界是气宗境,通常分为九段。
气宗一段称为气感阶段。气感就是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位时,会感应到元气运行所产生的热、麻或痒等感觉,从而对元气的存在和运行进行感应。没有气感,如同瞎子一般,如何能够继续下一步引导元气运行、凝炼?有很多人修炼一两个岁月都没有气机感应,试想想,日夜修炼,三五日无效视若等闲,一两个月无效还是小事,五六个月无效则需自省、修正,十二个月无效已经疑虑重重,茫然失措,十八个月无效已经失望或许还能再侥幸坚持,如果两个岁月都修炼不成气感,大部分修炼的人都已经绝望了,只能感叹自己与气功无缘了。
气宗二段合生元,为真正的元气养成阶段,毕竟气感感应到的各种气只是最原始的混杂之气,还不是真正的元气。何为元气?元气是由体内的食物精气和天地间的呼吸清气结合,由精、血、***与脏腑和经脉之气混合、凝炼、转化而成,这是一个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体内之气与体外之气相结合的过程。炼精化气是元气形成的一种主流功法,这种功法修炼者认为:脐下部位的下丹田是生储元精之所,元精即先天之精,与人之性命、血脉传承息息相关。这炼精化气的“精”主要指的是天地精华,亦即天地灵气,然后才是人体的元精。毕竟天高地广,从人体外吸收的天地灵气是无穷无尽的,哪是人体内有限的元精可比的!修炼者吸纳天地灵气,聚于丹田,与体内元精相混杂,经过去粗存精的修炼最终凝炼出元气,才是真正的气功入门,这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炼气士。
气宗三段运气,使元气按照功法意念在体内运行,游走于经络、穴窍,先是在体内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短小的通道运行,然后各个小通道逐渐连接、打通,形成更长、更完整的大通道,宛如地下水汇成涌泉,泉水汇成溪冲,溪冲汇成河流,河流汇成大川,通路越长、越宽广,强身健体之功效越显著,功力越深厚。各部族气功功法中运气的通路千差万别,功效也各不相同,比较主流的有小周天、大周天等运行方法,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更高境界的大周天路线是人身二十四经脉与奇经贯通。
气宗四段聚气,使元气聚于穴窍,凝炼于一处,以强化元气,元气越集中越容易掌控,越凝炼功力越强大。据说气功练到高级境界后,更能在穴窍内聚气蜕变成为大道金丹,提升到更高境界,所以主要的聚气穴窍也称为丹田。以气功为主的修炼者认为:并非所有穴窍都适合凝结金丹,只有中丹田、下丹田是众所周知的主要聚气穴窍,所以选好主要的聚气穴窍非常关键;而以力宗为主的修炼者认为:只要功力达到相当程度,则全身无处不丹田,所以力宗修炼功法,注重的是全身心的淬炼,并没有主要的聚气穴窍。如果说运气是涌泉、溪冲般细水长流,缓慢地强化经脉、穴窍,滋润、强壮肉身,则聚气是大河大川,彻底地开发穴窍的潜能,产生种种异能,并使得元气大量储存积蓄,变得博大浩瀚,收放之间威力震憾。
气宗五段暴气,则是一个分水岭,修炼难度也较大,需要厚积薄发,顿悟突破。五段暴气之前,元气只能在体内运行,强身健体,增强肉身力量,元气运行到身体某部位,那个部位的抗击打能力就大增,元气运行到手上,能以肉掌、肉拳裂岩碎石。一旦突破到暴气阶段,则元气爆发可以离体外放,元气离体越远也会消散越多,威力越小,外放元气弱时如风吹枝叶,修为深厚时如同刀砍棍砸般有如实体打击,逐渐能隔空伤人。
有些资质差的人从五岁淬体修炼到十五岁成人,仍然不能突破到暴气阶段,基本上也会放弃气功的修炼了。突破到暴气阶段的人才有信心一辈子修炼气功,所以对于各部族修炼气功的人来说,暴气是与出生、死亡并列的人生大事,正所谓“分屋走亲夜,气功暴气时”。
修炼到气宗六段气兵时,更能凝气成兵,外放的元气如石斧、骨矛、水玉剑等兵器一般锋锐,能割裂犀兕(sì,大犀牛)皮甲,甚至强大到一拳击断百步外的树木。随便从地面上捡起一块石子,全力运气扔出去,那石子也能发出长长的呜鸣之声,在空中爆射出火花,直接将岩面崩出一个深深的孔洞出来。凝气成兵,也不是胡乱凝聚,而是有各种各样复杂的运功路线,各种元气组合,身体穴窍的散发,然后按照各自气功的组合,凝炼出来相对应的兵器。如果胡乱凝聚,威力不大,很容易被人击溃。
气功练到气兵阶段,已经开始步入气功高手境界了。一般五段暴气,即使可以隔空碎石,也不可能连续出拳,体内的元气支持不了多久,而练到六段气兵时则体力悠长,元气深厚,才能连续出拳,力达百步,以一敌百。
还有一类初级呼吸吐纳功法,是将修成的元气用来淬炼肉身的,元气与肉身紧密结合,并不像气功那样能够元气外放,这种初级修炼者称为力士,初级境界是力宗境。力士和炼气士虽然都有修炼元气,但修炼方法和功效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是没法比较的。尤其是修炼到高深之处,气宗仍然是炼精化气,而力宗却转向了炼血化形。
力宗主要是锻炼全身筋骨、皮肉、脏腑,力宗功法不用担心炼气炼岔了,伤了经脉,因为力士的元气与全身肉体紧密结合,无需在狭窄的经脉内运行,也就不会在经脉内到处乱窜,即使有些元气紊乱,气血浮躁,对于肉体强横、元气与肉身水乳交融的力士,也无伤大碍,所以力宗修炼不怕中途被打扰,也不怕岔气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