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看去,此山为一断崖,高近百丈,崖下碧波数顷,远处枯草无边。
一阵寒风袭来,刘昭兀自一抖,暗道:“这一去便是生死两茫茫,再也不能见到爹妈,再也不能见到薇儿了!薇儿,谢谢你的爱,刘昭今生无以报答,来生定当厮守终身!”
思量间,已是伤心不已,十七年时光却是此这般葬送,不觉怆然泪下。
刘昭正伤心时,却听一旁也有哀鸣声。
低头看去,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只白狐,认出此狐正是三人在半坡所遇那只。
不觉心里翻覆起来,对着白狐道:“狐兄,你刚逝去亲人,必是伤心不已,我也是身中奇毒,命将不久矣。”
说至此,暮然泪下,看看白狐也似伤感,道:“我不忍心看到薇儿替我难过,所以选在此时此地是为葬身之所!你是不是也不忍心我就这样死去,要来送我一程!”
刘昭看看眼前悬崖,已是伤心难言,默默道:“薇儿,我要走了,你千万别太难过!”
从腰间解下自小佩戴的麒麟玉坠,放在脚底。
看看白狐,道:“狐兄,谢谢你送我最后一程!”
白狐沉叫一声,向刘昭走过来,依偎在刘昭身边,不停的蹭着他。
刘昭奇道:“狐兄,你莫非能听懂人言?”
看看白狐又暗道:“这世上哪有能听懂人言的狐狸,也许是自己将绝之人,意念甚乱而已。”
不在理会白狐,朝着悬崖一纵身跃下。
白狐尖叫一声,也跳将下去。
一人一狐如流星一般向谷底落去。
薇儿与钟离子文站在洞前等待良久,远远眺望前山斜坡,不见刘昭走下。
薇儿心急如焚,看看钟离子文,道:“哥哥,昭哥哥怎么还不见下山,山高雪滑,会不会出事啊?”
钟离子文听妹妹一说,想想刚才刘昭言语动作,暗道:“刘兄弟,刚才言语神情古怪,莫非会……”
再不敢往下想,大叫一声:“不好!”
急忙展开轻功向山上跃去。
薇儿见哥哥神情紧张,疾闪而去,顿然恍悟,也随了钟离子文飞掠上山。
二人上了雪山之巅,薇儿大喊:“昭哥哥,昭哥哥你在那?”
却那里还见刘昭身影。
薇儿在山顶不见刘昭,神情顿时紧张起来,忙到处寻找。
钟离子文看看悬崖边,见有一物什在日光之下闪闪发亮,拾起仔细察看,心道:“此乃刘兄弟随身携带之麒麟玉坠,怎会落在此处,难道真是从此地坠崖。”
握住玉坠向崖下望去,心道:“若果是坠崖,这断崖百丈,定是粉身碎骨,即使落入水中也不免沉入湖底!”
心中叹一声,哀哀不已,环顾四周暗道:“能在此地葬身,也不枉昭兄弟!”。
薇儿四下找不到刘昭身影,正自惶恐难定,却见哥哥站在悬崖,手里握着玉坠。
细看一眼正是刘昭所佩玉坠,心中已明白,不想见到的事还是来了,盯着玉坠半天不语!
钟离子文见事已难挽回,哀叹一声,转身却见薇儿不知何时已在自己身后,眼睛死死盯住自己手中的玉坠,暗叫一身:“不好!”欲要藏起已是很难掩饰。
突然,整个山谷中响起薇儿撕心裂肺地哭喊声,悲催的声音响彻远近,悲悲切切,声声哀痛难耐!
刘昭与白狐落下断崖,一人一狐之力折断无数半山斜松,下落之力大减,都落入山底湖中。
刘昭昏昏沉沉往水底沉去,忽觉有什么物体拖住自己,感觉又浮起了来,心下迷惑,已经气闷,便昏死过去。
一阵水韵散开,刘昭浮出湖面。
一旁白狐死死的咬住刘昭的袖口向湖边拖去。
刘昭朦胧之中苏醒,见白狐将他拖向岸边,道:“狐兄,你这又何苦呢!”说完似觉昏闷,眼前发白,又昏睡过去。
梦里,刘昭毒性大发,痛苦万分,薇儿在一旁不住的呜咽。
猛然惊醒过来,见自己躺在一块大石之上,湖水拍岸之声不绝,暗道:“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地地府不成?”
刘昭抬头看看东方一轮明月升起,暗道:“不对啊,地府不会有明月吧!”
心中疑惑不定,动动胳膊和腿,感觉有些疼痛,试着站起走动一两步却也无大碍。
自语道:“能感觉到疼痛一定时没有死,可我怎么又会在这大石上面呢?”
突然记起,落入湖中时有一物托起自己。
莫不是白狐相救?
恍然大悟道:“必是狐兄救了我!”心里感叹白狐的灵性。
刘昭四下看看,却不见白狐,道:“莫不是狐兄为救我,自己倒无力上岸不成?”
暮然悲从心起,道:“狐兄,你为救刘昭自己却丧命,刘昭实是有愧!”
正说间却见断崖上石砾,枯枝落下。
抬头看去,有一物从山壁上一蹦一跳的踩着突兀山石而下。
待走进些,刘昭看去,正是白狐,嘴里还衔着何物。
忙跳下大石蹲在白狐身边,大喜道:“狐兄,你没死啊!”
说完瞅瞅白狐,除了磕破几处小伤而外再无大碍,便憨憨的笑起来。
白狐将口中之物放在刘昭面前,沉叫两声。
刘昭看看白狐道:“狐兄,你这是给我吗?”
说完疑惑地拾起白狐所放之物。
原来是半截道袍所包包裹。
刘昭解开包裹,露出一卷纸页,纸张已经枯黄,心里纳闷,展开细看,见封页上书写《大易真经》四字。
奇道:“狐兄,这是什么书,你是从何处得来?”
白狐只是咕咕而叫,刘昭见白狐如此,自嘲道:“你看我都忘了,你不会说人言的。”
低头翻开书页,读道:“道者、以人为道,以天地为道,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有道若无形无道矣,是为道乃万物之源,万法之宗,意奥法浅,道乃一矣。感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电之逸乎,沙之飞乎。
社稷累卵之困,德豫阅“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变化万象,得《大易真经》,为修内、修外、修德三篇,盖罗列至上内功心法有三,奇功异技为外八十有一,世人难及无上心法有一,是为逍遥游。盖万千诸法,万变不离其宗。圣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一生三、三生九,九为众。大易为一焉。”
刘昭一口气读完一页,方明白这《大易真经》乃武学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