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星稀,城外的帐篷前,赫连珰的身边,清秋安安静静的坐着,已经恢复如常的神色基本看不出她当时心底的惊涛骇浪。
“阿玉,你早就知道廊外是这副模样?可是为什么朝廷都没有人管呢?”
“嗯…三年前就知道,如今……”赫连珰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轻轻拍了拍清秋的背。
其实她也知道,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黑暗面,再好的政权也有不能面面俱到的,只是她在踏入廊外的那一刻,真的觉得大朝所有的阴暗、肮脏、恐怖全都汇聚在了这里。
“一个连面孔都分不清的人,他抓住我的脚,他对我说话,原本我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后来,后来我反应过来,他说:‘求求你,我不想吃他,我不想吃他,求求你,别让人吃他’,他身边那个人,已经要死了,全身浮肿,我看到他们把人抬进火堆里,但抬进去的都是腐尸,身上坑坑洼洼的,我想不到,大朝竟然还有这样的人间地狱……阿玉,你说,这里还能和大朝的别处一样,变好吗?”
想到那个场景,清秋又忍不住脊背发凉,忍着胃里的恶心,眼泪却不自觉落下来,她这样问,不过是想从赫连珰那里听到一点希望。
但是她不想听到答案,他明明三年前就知道这里是这样,可是直到如今廊外都没有一点改变,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会的。”
听到这里,清秋的眼睛才回过神,就这么定定地看着赫连珰的眼睛,不知道他是安慰还是承诺。
“会的。”他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早些休息,明日回京都吧,你不在这段时日,颂梨挺着急的。”
“着急?为什么?”
“回去你就知道了。”
“我明早想再回去看一眼,那巷子里有个孩子,七八岁上的样子,他那么小……”
“我陪你去。”
“嗯。”
一个晚上清秋都没有睡着,即便身体有些累,她看到的那些场景在脑海里不停轮换,压抑,让神经绷得很紧,恐怕没有赫连珰,她也没有勇气再踏入那块地界吧?
白天的巷道看起来比晚上的要好一些,出去腐蚀的气味和泥泞的地面,昨晚横七竖八躺着的饥民,能走动的已经去城里的别处寻找食物去了,剩下躺着的,还是那般躺着等死。
昨日抓住清秋脚的那人,横在路中央,保持着一个伸手的姿势,已经断了气。清秋看到他,赶紧俯身,摸了摸他脖颈间的大动脉,身体还有些余热,但已经断气有一会儿了……清秋看看他周围,哪里还有她钱袋的影子,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弱肉强食,我懂。”
赫连珰握住清秋一侧的肩膀,默不说话,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阿玉,我们留点干粮给活着的人,好吗?”
清秋自认内心对于弱者的同情其实没有多少,可那只是针对能掌握自己生死的人,而面对这种别说是生死,就连活下去都靠勇气和运气的人,她是真的觉得可怜。
“把我们的干粮分出来给他们,送到每个人手上。”赫连珰吩咐道。
在这廊外城里,若是有大朝的人救济城里那些难民,被塞外戍边的胡人知道定要进城来搅闹一番,但卫兵们看到眼前景象也无法再向赫连珰确认,只是立即出城取粮。
远处,两个士兵正准备把昨夜那女人的尸首送往火台边,那女人身上只罩了一层破的不能再破的破布,那破布下是瘦骨嶙峋的身子和脏污。看到赫连珰和武清秋,那两人回过身冲他二人大声喊:“快出城吧,保不齐什么时候胡人又要来。你们倒是好心,让胡人看到你们这装扮留在城里干这些事儿,你们连命都要送在这儿了。”
“我们回去吧,回京城。”
赫连珰面色有些松动,他知道清秋看到了这样残酷的景象会惊愕和失措,但是她现在平静的语气倒是他没有料到。
赫连珰向他拱了拱手。日头渐渐当空,为了不惹麻烦,干粮送到巷子里难民手上他们就离开了。
出城的路上,清秋问他:“我们给他们粮食真的没事吗?”
“我们的粮食不多,分不了多少,不碍事。”
他的意思是,他们带的这点干粮,分给每个人,连度命都不够,胡人不会连这个都管的。
她抬起头,认真的看着赫连珰的眼睛,像是求证一样,小声的问:“大朝不是窝囊的会被胡人欺负的国家,是不是?”
他也看着她的眼睛,笃定地答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