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54600000020

第20章 白发三千丈

明皇十七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让明皇喜,让明皇忧。先是旻王叛乱,席卷郢朝三分之一的江山,接着羌人作乱,叩关入城。终于派大军剿灭了两股反贼,却因诡计折了大将颜思,直接导致郢朝的柱石,曾经明皇最信赖的臣子颜氏反叛。再一次集结大军,终于要将颜皙铲除,又发现包围圈内的是疑兵,颜皙早已逃之夭夭,出大同关往塞北而去。

明皇坐在龙榻上,将奏折摔了满地,怒气冲冲的问道:“为何战前没有发现颜皙踪迹,待颜皙出关之后才知道?大同守将为何轻易放颜皙出关,甚至以为颜皙奉寡人之命?他可曾查验通关文书?可有寡人亲笔手谕?”

跪在地上前来奏报的曾琏冷汗直流,他心里也暗骂这个昏聩透顶的兆赫,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到:“颜皙故布疑兵,以叛逆颜狄为诱饵,甩开卫将军安国年。此时从平凉、冀州、淮南的援军还未形成合围之势,颜皙因此跳出包围,再加上颜皙从冀州到大同关的路上小心谨慎,地方官吏未发现异常,所以未发现颜皙的踪迹。”曾琏咽了一下口水继续说道:“大同关参将兆赫却有失职,放颜皙出关。”曾琏心里也想到明皇并未明发诏告:颜皙谋逆,所以兆赫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个原有却不能讲,否则就是在说是明皇有错了。

明皇自己也清楚,颜皙可以叩开大同关,自己也有责任,于是说道:“兆赫之罪,罪在不察,革去参领之职,回京待罪。安国年等人军马暂时驻扎京都外围,由李信暂代,三地指挥使同大同副将进城。”

曾琏应下,准备出殿而去,明皇叹了口气,又说道:“明发天下吧。”

曾琏明白明皇的意思是说颜皙反叛之事,应下后,去准备发诏令了。

赵秉侍立在明皇榻侧,见曾琏退出殿外开口说道:“陛下唉,杜康已回到京都,现在在祈年道观。”

明皇诧异的问道:“他为何回京都,可是那人招他回来?”

赵秉说道:“并未见他传出消息,应该是杜康自己回来的。”

明皇露出疑问的神情。

祈年道观后殿

杜康站在门前,凝视了许久,终于向下定决心一样,推门进去。

门内,他的掌门真人坐在蒲团之上,缓缓的睁开眼睛,说道:“你终于还是回来了!”

杜康并未说话,也坐在一个蒲团之上。

良久之后,杜康拔出剑来,横在那人颈上,说道:“师尊当年有吩咐,留你在观里,护你周全,若你再插手俗世之事,就要取你性命。我替你杀人,只因我是门内弟子,遵从掌门旨意;今日我杀你,是完成师尊遗命。”

那掌门真人笑道:“杜康,你一世都是我行我素,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一把杀人的利器。你今日真的敢杀我?”

杜康说道:“你虽于他人不同,但在我眼里都是一样。我只是想问一句,你真的是高祖之子?”

掌门真人笑意更盛:“想不到你出世之人对皇家这等秘辛也感兴趣。”这话说的杜康脸上微微发烫,谁能对对秘密不感兴趣呢?尤其是皇家秘辛。掌门真人继续说道:“高祖自上代末帝起兵,历经十余年终于建国,我大哥和二哥在其中帮衬父皇许多,但是父皇认为大哥杀戮过重,二哥又不够霸气,我当年也是羽扇纶巾,又曾率兵讨过逆贼,乃是父皇最看重的皇子,所以在父皇弥留之际立我为太子。不想那妇人狠毒,妄图将我害死,还好师尊大人受父皇委托,看护我,将我收留门下,使我得以保全,又告诫我不要在出世,因此我在这道观中一呆就是七十年。你说,这天下本该是谁的?”

杜康收起了剑问道:“那你此次为何令我杀掉颜皙,为何不借颜皙的手重夺帝位?”

“颜皙?恐怕颜皙现在还没有这个本事多去天下!我与当今皇帝之争乃是家事之争,无论谁输谁赢,天下都是元氏的。但是颜皙就不同了,他若夺取天下,恐怕就要改朝换代了。我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坏了元氏的天下呢!”那掌门真人饮了一口茶。“另外,你也不能杀我,我那个侄儿知道我的存在,你杀了我,自然会有人为我报仇。更何况如今你未必是我的对手。”

“还有人知道你的存在?”杜康问道。

“当然,你以为以师尊一个江湖人有能力对抗一个朝廷么?”掌门真人回道:“颜氏,死了那个旻王都清楚。虽然他们都死了,却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告诉其他人。”

杜康默然。

从大同关到京都五百余里,烈日炎炎。官道上几人匆匆赶路而行,一人说道:“少将军所说的实在骇人听闻,若是真的,当有几分希望。”另一人道:“是不是真的,到了京都就知道了。”这几人正是颜皙麾下的原宪、申党两位将领同几个士卒。颜皙出关之后,留原宪、申党去办联络純宪长公主之事。这二位原来常年在边关驻守,京都认识他们的人不多。几个人尽量低调行事,距离京都只剩下两日的路程。

忽然,从另一侧官道上走过一彪军,推着两辆囚车,车上之人似乎死了一般,不时有兵卒往他们身上淋水,但是二人却是动也不动。看这架势车上当是两名重犯。

申党凑过去想要看看热闹,却被原宪拉回来说道:“大事要紧。”申党回道:“我觉得这两个人面熟,像是樊须与商瞿二位。”

原宪盯住看了一看,剁了一下脚,正是那两人。

原来在冀州,樊须、商瞿二人被李信的阵势拦住,不能突围,二人力尽被俘。安国年并未杀了这二人,而是报给明皇,明皇令将此二人押回京都。正好在此地赶上原宪、申党。

原宪看着囚车,心中愁绪万千。劫囚车,只有这么几个人,根本不能成形,就这样看着,又是心有不甘。突然,樊须动了一动,抬起头来,眼神似乎发出光彩,他看见了原宪。随即樊须回过神来,用头用力的撞囚车。撞的鲜血直流。看守的部卒以为樊须发疯,大声吆喝着阻止他。樊须大笑,又坐在囚车上一动不动了。

原宪明白,樊须看见他们几个了,樊须的动作是求死,让原宪不要做无谓之争,快走,原宪握了握拳头,叫上申党快步朝京都走去。

同类推荐
  • 隋汤

    隋汤

    开皇二十年,隋炀帝立为太子。四年后,修葺寝宫,开运河。四年后,弑父戏母,逍遥车。即入乱世,便要持三尺青锋,立不世功。倒要看看。这隋唐,演绎的是到底谁的笔墨。又是谁,马鞭一指,畅饮的,便是整碗隋汤。
  • 古滇秘谈

    古滇秘谈

    50年前我爷爷无意间的发现竟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怪事,我不得不穿梭于云南腹地,一点一点揭开古滇国的神秘面纱。
  • 归乡何处

    归乡何处

    神级文明进行长达一万年的绝密实验中,余波扩散将两千年前的地球复制,粘贴在银河另一悬臂,四散的余波不仅波及地球,而且将离地球无穷远的某准神级文明的复古游戏核心传送了地球,不幸的是华巍被核心上的余波能量‘被‘穿越了,来到了新地球,幸运的是复古游戏在传送到地球后,错误的认证了华巍为使用者,最幸运的是,‘被‘穿越的不只他一个。汉末,血肉之躯,挣扎吧。
  • 我的·兵器谱

    我的·兵器谱

    我原以为,我的一生就要伴随着刀光剑影生活;不断地刀剑,不断地穿越;直到——你毫无征兆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我是多么的荒唐;原来,我也可拥有轰轰烈烈的爱;原来,刀剑对于我来说,并不只是一种象征。谢谢你,愿意一直等着我;谢谢你爱我,我的天使。——祁言之难道这就是一见钟情吗?在见到你的第一眼,我便已知晓:这一生,我与你,再也逃不开彼此。我爱你,只是你,尽管你从来不会为我而停留,但我已经任性地爱上了你。谢谢你,愿意接受我的爱!——姬雪
  • 毁道狂军

    毁道狂军

    道,有何用?五界为之陪葬,天地再无灵源。三域妖魔卷土至,末道纷争现狂军,横扫八荒镇六合,谁言兵不可逆仙,且看主角陈劫天,统御軍队,神刀所指,兵锋逆战修真界。
热门推荐
  • 神魔七千乱

    神魔七千乱

    本书缩名:冬遇夏花。散文随笔,短篇小说。
  • 血殇:残夜未央

    血殇:残夜未央

    他的温柔,原来只是精心算计,他灭了她的国,可是算计背后是否真情暗涌?当她忘记了他而再度出现,他的心是否因他掀起一阵涟漪?是谁错爱了谁,还是谁伤害了谁?他将她锁在身边,直到他们记起彼此,他才痛彻心扉。她的唇角沾满血迹:“若你不要江山......”
  • 九州仙途

    九州仙途

    大陆至远古起被九分,每洲之间存在着壁障非元婴不可以过。正道,魔门各占四洲,中间隔着无尽的蛮荒大陆。
  • 续命悬

    续命悬

    【当脑中渐渐有另一个人的记忆,当开始不自觉执行他人的习惯时,你确定你还是你自己吗?】陈允然在偶然的机缘下,踏进时空裂缝中,误闯了一座上古的女娲尸坑,接着还造访传说中的人间仙境桃花源。一个和自己相像的女人,一段拼拼凑凑的记忆,一种流传至今只剩十几字的夏禹文......
  • 猥琐道爷

    猥琐道爷

    世界上除了人,还有鬼、灵、精、怪之类。九岁那年,我经历了蜕变,自此走上了我的除魔卫道生涯。带你一起经历前所未有的奇幻,引导你看到更真实的一面!道爷本狂,屠魔斩妖天地间,敬请期待!
  • 首席总裁特工妻

    首席总裁特工妻

    “其实我是沈家保姆的女儿,我是来看我妈的。”瑶集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沈家保姆那么有钱,能让女儿穿着一身名牌?”顾言琛又问。“你!……”瑶集愤怒了。“我?我怎么?”顾言琛戏虐的说。
  • 轮回武装

    轮回武装

    这里是地狱也是天堂,幻想在这里成为真实。呈环形阶梯排列的九层光圈,一次次的轮回与生死间的徘徊带来了什么?立足于九层之上的青铜巨门通往哪里?这里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性的磨砺,生命的进化,强力的武装,残酷的现实。我...一定会活下去。
  • 尸骨

    尸骨

    南来北往的客人都过来瞧瞧,故事要开始了。
  • 万象神玉

    万象神玉

    风云变幻,传说降临,毁灭世界的力量到底是什么样的?天外陨石中的神秘蛋到底是什么?还有深海处那个散发出毁灭性力量的空间隧道又是通往哪里?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众强者被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的计谋中,背后的王者到底是什么人?我们的主角洛邢,一个无法修炼但是拥有无上肉体的人将会在这场争夺中发生什么?我只是想做我认为对的事情而已。——洛邢
  •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本书对李自成的祖墓、乡籍、名号、家世、家境、读书情况,习武战斗生涯、起义前经历、起义后回陕北等历史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