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关,郢朝北方第一重镇。大同关左是群山峻岭,右边是西康河,直通大海。关外三十里是茫茫草原,胡人居住的地方。关内是一马平川,距离郢朝京都五百余里,快马五天可至。所以历来是胡人南下必经之地。关内历代名将大多数都在大同做过的镇守。
此时的大同关大多部众已被魏佳楠带去围剿颜皙,此时关内只剩下一名裨将和一千多守军。
这一日那名裨将正在城上巡视,突然城外烟尘打起,看上去似有几万骑兵来袭。裨将大惊,何人带兵从关内而来,忙命人关闭城门警戒。
来人正是颜皙,颜皙在马上喊道:“来人速开城门,让我等过关。”
那裨将见颜皙白衣白铠,全军戴孝,心里疑惑,问道:“将军何人,可有通关文书查验?”
颜皙说道:“我乃颜皙。”
那裨将放下心来,他知道颜皙乃是上一任大同关指挥使的颜思的亲弟弟,颜思在冀北战场战死的消息早已明发天下,因此全军戴孝也没有什么疑问,只是颜皙升百越指挥使,此时或在百越了,或在京都守丧,率兵出大同关是什么原因?那裨将喊道:“颜将军,久仰大名。此时出关是何原因,还请出示通关文书。”
颜皙见那裨将如此问道,反倒心生疑惑,难道此人还不知道我已反叛朝廷?颜皙决定试他一试,于是大喊道:“我等奉明皇之命,出塞外拿去一样要紧的东西,还请将军先放我等入城。”随即用手扬了扬了地图,“通关文书在此,待我入城交于你。”
那裨将并无疑惑,下令开了城门,颜皙率军蜂拥而入。
进城时,那裨将守候城边迎接颜皙。颜皙说道:“将军贵姓?”
那裨将回道:“末将兆赫。现任大同关参领,明皇手诏副将魏佳楠率大同关大部军队前去京都,留下末将在此守关。”
颜皙听了,方才知道,大同关此时乃是空关,魏佳楠奉命去京都应该是合围颜狄了,这次颜狄恐怕是九死一生了。脸上不由的露出异样的表情来。
兆赫见到颜皙脸上悲伤的情形,以为颜皙睹物思人想起了颜思,急忙说到:“末将曾在已故骠骑将军大同指挥使颜思麾下做一名士卒,将军风采如日光辉,还请少将军节哀。”
颜思战死之后被明皇加封为骠骑将军,所以兆赫先称名号再称官职。颜皙听到后,摇手掩饰到:“我失态了,还请将军见谅。”
兆赫急忙说:“岂敢,岂敢,人之常情。”
颜皙见没有暴露,所幸再搏一搏,他说道:“兆赫将军有所不知,我等奉皇命,昼夜疾行,人困马乏,可否给予我军些给养,待我军休整一二日后,再行出关。至于出关何事,因是密旨,我不方便说,还望将军见谅”说完拱了拱手。
兆赫被颜皙说的云里雾里,更何况兆赫一直认为,颜氏乃是明皇近臣,有些事情明皇交给颜家来办更是合情合理,他也不疑颜皙,只是回了回礼,说道:“哪里,将军奉旨,末将岂敢多嘴。末将这就安排人给大军补给。”
颜皙急忙谢过了,兆赫又说晚上给颜皙等众位将领接风洗尘,被颜皙以皇命在身,不敢大意为由谢过了。一来二去,兆赫竟忘记看颜皙的通关文书了,颜皙也放下心来。
是夜,颜皙将高柴、颜性、曹旭、商泽、申党、原宪几名将领召集大帐。颜皙说道:“现在大同关守将还不知道我等已经反叛朝廷,这一二日诸位好生休整自己的兵马,并注意勿让自己的部卒走漏风声。”
几位将领应下了。
高柴说道:“如今我等已经跳出朝廷围剿,但是亡命天涯不是我等最终的目的,如何为大将军复仇,还请少将军早做打算。我等区区两万骑兵,一旦出了大同关,再想进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何况少将军将来还要席卷天下!”
颜皙说道:“这一二****也想过这些,我现在已有主意,今日说来与各位听听。”
众人皆是迷茫时机,一听颜皙已有计较,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颜皙说道:“以我等兵力就算是在休整十年,也打不会关内,我打算征缴胡人,让胡人部落臣服于我。以胡人为主力,为之我用。再联合羌人,或合兵一处,或从大同、平凉、凉关几个方向进攻朝廷,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是好过我等葬生这茫茫草原,死而无名。”
高柴说道:“少将军计策听上去可行,但是羌人对我等应该恨之入骨,如何肯与我等联合?”
颜皙伸出手来,向南方一指说道:“有一个人可以让我的计策得以实施,純宪长公主!”颜皙看了一眼众人,又说道:“純宪长公主在凉州颇有威望,而且她与我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大家均是棋子。若对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必然肯应允。”
高柴说道:“此时純宪长公主应该在百越。如何能到凉州。”
颜皙说道:“派一人前往百越,送往凉州。”
高柴有问道:“就算我等到了百越,如何能说得动他,就算说得动他,如何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凉州?”
颜皙说道:“不用我等说服,只要去京都找一个人,请他出山,答应他的条件,让他去百越,純宪长公主见了他,必然肯与我等合作。”
“谁?”高柴问道。
“祈年道观的掌门真人!”
一连休整三日,颜皙终于带领部众出关而去。兆赫想起颜皙临走时候的允诺,心里暗喜,有这位少将军的保奏,自己应该官运亨通了。如果他知道自己不仅不会官运亨通,还有可能死无全尸,不晓得还会不会这么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