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皙等见李信一队军士大乱,趁机突围。颜狄勇猛,率先而行,有身着重甲而无防护的李信军部卒逃出,皆被颜狄用枪直刺面门而死。
李信见此情形,挥动令旗,其余几个方阵迅速结成阵势,压抑而来,李信想把颜皙的部众分成几段,切割而死。颜皙等人忙从乱兵从中纵马而过,待冲出重围清点人数,约有八千余众被包围在内!颜皙要勒马回头去救,颜狄急忙劝阻,逃出重围已是万幸,当务之急是在朝廷有所动作之前奔袭大同关,若走漏了消息,再入重围,难免受千刀万剐之刑了。颜皙忿恨不已!猛然想起樊须、高柴还率一万军在安国年阵前撤出,若是此时赶过来,就要落入李信中军了!
颜狄劝道:“樊须、高柴二位将军世受恩泽,当有以死明志之意,少将军且去,来日再为两位将军报仇。”
颜皙挥泪拍马而去。
李信见颜皙率众而出,大呼不好,无奈本部皆是步卒,追赶不上,急忙合围未逃出的颜皙余部,将其剿杀。
樊须、高柴二人得到颜皙将令之后急忙赶过来,待他们到时,颜皙已经突围,刚好看见李信的重装枪阵围剿颜皙余部,急忙杀入阵中去救,无奈重装枪阵过于霸道,樊须、高柴二人无论如何血勇都不能攻入,反而本部军马有所伤亡。正在这时,安国年骑兵部众由副将钟意带领先行赶来,从后方保卫了樊须、高柴二人。
樊须见此情景、同高柴商议一下,只能逆向而行,杀回燕城,从燕城向北绕道平凉过大同。二人计策已经,迎接钟意而来。
双方交战在一起,主将都极其悍勇。高柴、樊须二人虽是人少,但是部卒精锐,一时以一万之众对钟意两万人隐隐占有上风。李信见此情形,忙命重装枪阵上前助战,无奈双方混在一起,重装枪阵阵势过于浩大,全部用铁索连环,不能分清彼此,进入不得战场之中。就在樊须、高柴二人将要突围之时,安国年终于率部赶到!樊须、高柴二人陷入苦斗,越杀人越多,最后二人力竭被俘!
李信见到安国年急忙请罪,安少将军作为先锋官遇到颜皙埋伏,已经战死,安国年听后,大骂几声,晕了过去。几人手忙脚乱,将安国年唤醒,安国年恨恨的说:“不杀颜皙、誓不为人。”
李信虽为平叛将军,但是不敢托大,与安国年商议一下,决定将此间情形报于朝廷,请京都派重兵守护,安国年帅本部骑兵继续追赶。
明皇接到李信奏报大惊,颜皙已经突围出来,此时已经奔向京都,但是进来京都地区并无异常。急忙唤几位大臣进宫商议。
兵部尚书曾琏说道:“如今叛逆颜皙向京城而来,京畿之地部卒已被李信带走,只有五卫亲卫军,不满三万人,虽然颜皙人数不多,但皆是久经沙场敢死之士,圣上宜当召唤边关几镇兵马前来勤王。”
明皇点点头:“现在看来,若不能将颜皙围困于一地至死,平定颜皙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了。边关几镇军马虽然是精锐,但是远水不救近火,来之无益,五卫亲卫军也可抵挡颜皙一时,速命安国年率骑兵回京,李信带领部卒也尽速赶回。颜皙突袭京畿之地,其目的在于速战,若是不能一举攻克京畿之地,必然退却,那时,反而不好收拾。”
明皇站了起来,踱了几步,又说道:“着西凉指挥使张谦真、冀州指挥使李扶摇、淮南指挥使宋之问、大同指挥使颜……”明皇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同边关守将是谁?”
曾琏回道:“乃是副将魏佳楠。”曾琏知道明皇又想起颜思,急忙说道:“此人骁勇善战不在上述几人之下。”
明皇说道:“那就大同边关副将及上述几人率本部进京,合围颜皙,如今我布下天罗地网,颜皙应无处可逃。”
曾琏退出殿外,想了一下明皇的旨意,各地指挥使及李信、安国年的部众,加在一起不下三十五万,以三十五万众围剿区区两万余人,明皇是给足了颜皙。
乾元殿后殿
明皇一脸严肃的坐在龙榻之上,开口说道:“颜皙虽是被逼反,但是我早已有铲除颜氏之心。如今只是颜氏旧部跟随叛逆就好。”
那垂首立在龙榻边的中常侍官赵秉说道:“颜氏旧部遍布要紧关隘,加起来不下十余人,部众更是甚重,老奴以为,擒贼先擒王,应该直接派人去刺杀颜皙,若是成功,叛逆无头不能行,不足为患!”
明皇说道:“颜皙英武异常,一身武艺更是深不可测,朝廷中人恐怕无人是其对手。更何况千军万马中刺杀他。”
赵秉说道:“陛下手中不是还有一人么?若让他出手,十个颜皙也死了。”
明皇叹口气说道:“此人性格怪异,更何况只听从门派调遣,寡人只能用而不能要求他做什么?”
赵秉又说道:“他的门派也是武皇帝的师门,更何况高皇帝夺取天下之事,武皇帝求取师门,也多有相助,不若今世可求取一番,若是师门有命,他应不敢不从。”
明皇说道:“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此事别人去寡人不放心,只能你这条老狗亲自走一趟了。”
赵秉连忙躬身应下。
明皇又交代一番,即可派赵秉出了禁城,往京都一座道观去了。
颜皙从李信的重装枪阵突围而出,点了一下军马,只剩下二万余人,更是折了樊须、高柴两位悍将,这两位将军堪称颜皙的左右手,颜皙悲愤不已。行至百里,颜皙命人前去打探消息,注意朝廷军马动向,又命人前去联络颜渊、颜思旧部,得到助力,自己率大队人马意欲直奔大同关。这时颜狄前来见颜皙,对颜皙说道:“少将军,我等突围而出,肯定后有追兵,若是来人追赶上来,或者摸清我等意图,封锁大同关,我等区区两万军马,不足以应对,不若我率一部,前去京都,做出奔袭京都状,引安国年、李信前来,少将军速往大同关。”
颜皙听了,用手抚住颜狄肩膀,默然无语。
颜狄说道:“此事已定,我若带去少了人马,恐其不信,率五千人马而去,还望少将军保重,为大将军复仇!”
颜皙哽咽着回道:“颜狄大哥保重!”
颜狄策马而去。
颜皙知道,颜狄此处已经是死路了,颜狄为了自己生,而他却选择了死!自己若不能复仇,对不起的人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