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邓恭诚虽然教汪之洋创建了这样一个组织,但是从内心深处,他还不是不能完全信任汪之洋,担心自己死后,汪之洋会背弃誓言,所以才把这个秘密泄露给了老外公。
以老外公的性格,他辞别邓恭诚后,便寻到了汪之洋,质问其事,两人可能因为什么理念不同,一言不合,从而大打出手,所以老外公最后才受了伤。
然而,单纯的我一直以为,李都镇这个城里人连拉屎都不屑朝着的地方,顶多就是乡民之间的小打小闹,彼此之间伤不了什么和气,绝不会出现像电影里面那样的势力纠缠,真是没想到……
果然就像是任我行说的那样,“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你怎么退隐?”
良久之后,我才从震惊中醒过神来,道:“邓恭诚为什么散尽家财,创立一个这样的组织呢?”
以邓恭诚在李都镇的势力,虽说只是穷乡僻壤,但也足够风光,更何况已是晚年,却又为何空耗资产,建立一个看似没多大作用的祖宗呢?
“这个……老头子没说!”崔世柏摇了摇头,旋即又沉吟道,“不过,我猜想可能是跟羽林郎有关!”
我愕然道:“羽林郎?!”
崔世柏猛然一惊,仿佛触及到了什么忌讳之事。
“那都是解放前的事了,汪之洋也早就死了,至于帝翼嘛,这些年根本没见它出来活动过,想来也已经解散了!”崔世柏打了个哈哈,立即转移了话题。
就在这时候,突然响起一阵铃声,崔世柏放下烟斗,从兜里取出手机。
“明德娃打来的!”崔世柏眉宇间闪掠过一丝紧张的神情。
过血桥后,因为魂灯和魄灯不容有失,所以崔世柏留下了崔明德和崔树德两个人镇守现场,以免出现什么意外。
然而我们才离开不久,崔明德便打来了电话,难道是魂魄两灯灭了?
崔世柏接起电话,劈头就问道:“怎么了?”
“老头子,出事了!”
车里一片寂静,而崔世柏手机的声音开得又大声,就连坐在后排的我们也听得一清二楚。
“出什么事了?”
“魂灯和魄灯不知怎么回事,都、都灭了!”
崔世柏闻言,差点跳了起来,叫道:“什么?!”
虽然崔世柏隐隐已经猜到了,但惊骇之色,溢于言表。
“你们守在那里,不要轻举妄动,我、我们马上赶过来!”
匆匆挂了电话,崔世柏先是沉默了片刻,又拿起烟斗,吧嗒了几口,。
“魂灯和魄灯同时灭了,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摆平的!”
他嘴里说着话,目光却始终瞟向萧燚,显然是想得到萧燚的帮助。
“我跟你一起回去!”萧燚明白他的意思,道。
萧燚回头对我和胖子道:“这儿离家不远了,你们下车,走路回去吧!”
魂魄两灯同时熄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颇为棘手,萧燚分明不想我和胖子卷进去。
胖子脸上闪过一抹不悦之色,正要嘀咕抱怨两句,我赶忙抢过话头,道:“我也正好困了,想回去睡觉了!”
说完,我打了哈欠后,旋即拉开车门,拽着胖子便跳下了车。
“萧燚,小心点!”
萧燚点了点头,呼的一声,当即拉上车门。
“黄帝,回家路上,小心点!”崔世柏摇下车窗,脑袋伸出窗外,冲我道。
我微一怔忡,挥了挥手,道:“大舅公,你们也小心!”
夜里道路难辨,崔尧德小心翼翼地把车掉了个头,然后一轰油门,一溜烟儿地便朝着三大队飞驰而去。
我和胖子站在路边,目送车子的暗红色尾灯消失在黑夜之中,这才往回走。
崔尧德把我们放下车的位置,正好是小学学校的山脚,距离我家也不是很远,走路回去,大概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
我回想着崔世柏前后的态度变化,恍然如梦,而且,一番谈话,汪之洋此人的生平也就慢慢地浮现了出来。
汪之洋首次出现,是给小里沟孙家看祖坟,据孙高林所言,那时候是1889年,汪之洋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然而在此之前,他是什么来历,可能除了那个把汪之洋介绍给孙家的马姓道长,谁也不知道。
等一等,马姓道长?难道就是在天星村传下掌坛师火种的马师爷?
马师爷和牛师公的来历似乎也是一个谜,当年老爹与我提及时,也不知两人从何而来,好像是从地底突然冒出来一样。
然而,既然马师爷能够给孙家推荐汪之洋,那么想必两个人肯定认识,掌坛师和风水师,本就是同宗。
但有个问题是,汪之洋得罪孙家潜逃后,据说是隐居在妙丰镇的某个道观里,妙丰镇距离李都镇也不是太远,以孙家的势力,虽然后来败落,但未必不能渗透到妙丰镇,与其如此冒着被发现的风险,汪之洋为何不躲得远远的,甚至出川呢?
而汪之洋再次出现在天星村,大概是一九三零年的时候,算起来他当时已有四十几岁了。
汪之洋因为老外公的盛情款待,在崔家住了几个月,至于几十年之后,萧燚在崔家老宅的墙缝里发现了汪之洋所著的《道释合流》,想来就是汪之洋在崔家居住这段时间里偷偷藏在墙缝里面的。
然而,光是这件事,我就觉得迷雾重重了。
首先,汪之洋身为一名风水师,为何能够写下掌坛师道释六术这一巨著?难道是因为跟老外公切磋之后的心得?
退一步说来,就算是与老外公切磋后的心得记录,但他当时双目已瞎,却是如何写字的?
找人代笔?
我看不太可能,当时还是民国时期,农村人遍地文盲,掌坛师已算是村子里最高学历的人了,汪之洋从哪里找人来给他默写。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汪之洋的身份其实不是风水师,而是一名真正的掌坛师。
因为崔世柏也说过,汪之洋跟老外公学术切磋时,涉及道释合流,更有精辟独特之见地,就连老外公也自叹不如。
如果不是掌坛师的话,他为何会对道释六术如此了解?
倘若汪之洋是一名掌坛师,那么马师爷把他推荐给孙家也有了合理的解释,要知道,当时掌坛师一脉刚在天星村附近传播,为了立足炫耀,又怎肯把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白白送给风水先生。
可是,如果汪之洋是掌坛师的话,他为什么又把《道释合流》藏在崔家老宅呢?直接交给老外公岂非更妙?
除非亲眼看一看那本书,否则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