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楼外云山千万重
朱棣下令士兵猛攻济南城。
期间,朱高炽来面呈吕曦月的事情。
朱棣正为济南焦头烂额:“也罢,她安然我也就放心了,待我打到京城,亲自去接她,看她认得我不。”
这一打,一连打了三个月,却没有任何进展。
为了打破僵局,朱棣决定使用大炮。明代的大炮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在这场靖难之战中,南北两军都使用大炮,但北军由于是以骑兵为主,而朱棣的战术是突袭,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随时带着这些动辄几百公斤重的大家伙,所以北军使用大炮的频率要少得多。但现在既然是攻一座久攻不下的城,这种武器就派上用场了。
现在,铁铉要面对他镇守济南以来最大的危机了。当时铁铉的手中没有火箭炮,凭着火铳和弓箭是不可能摧毁对方的炮兵阵地的,似乎,他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
但是,铁铉就是铁铉。他令人连夜做了十几个大牌子,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几个大字,挂在城墙的四周。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正当朱棣准备好大炮和弹药准备炮轰济南城时,城头上出现的神牌让他目瞪口呆。
他原以为他这些炮弹一发射出去,济南城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他所有了。但是,现在,当一切似乎都唾手可得时,他却不得不下令不许开炮。因为他知道,打不打得下济南只是小事情,要是敢朝这些木牌开炮那就是大不敬大麻烦了。
要知道,朱棣造反用的借口就是朱元璋的遗训,如果他现在敢向朱元璋的神牌开炮,那他就是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而铁铉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朱棣看着这些木牌,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城上的铁铉得意洋洋,以挑衅的眼光看着下面的朱棣,满脸笑容。
朱棣恨不得能飞上城门掐死铁铉,顺便把他脸上的笑抹去。
可惜,朱棣没有翅膀,飞不上去,又不能开炮,只好万分窝囊和郁闷地收兵回营。
朱棣终于感到了铁铉的强大,一群残兵败将,一个没有打过仗的书生,一座唾手可得的城,居然挡住了自己。而这也是朱棣开战来的第一次失败。
不能打,也打不下,那就撤吧。
城中的铁铉敏锐地发觉了朱棣撤退的迹象,他和盛庸率军追击,狠狠地打了一次落水狗。朱棣慌不择路,一退几百里。铁铉趁势进攻,收复了德州。
此战的胜利给长期以来郁闷无比的朱允炆带来了一丝笑容。他遣官赐金慰劳铁铉等将士,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又升其为兵部尚书。
朱允炆终于也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他撤换了李景隆总司令的职位,并将此职授予盛庸。
这时,李景隆已逃跑回京城。这位李总司令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出师时候的六十万大军已被他输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他一个人跑回来。
当初保举李景隆的黄子澄简直想拿把刀把他砍死,黄子澄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恨透了李景隆,便联名御史大夫练子宁和御史叶希贤向朱允炆参奏请立斩李景隆。
休养几日后,吕曦月的气色已大有好转。
“姐,姑母传话要我们去宫中看她,就今日去,可好?”
“已有些时月不曾见姑母,也想见见她老人家。”
“那我们就去罢。”
我和吕曦月来到姑母的寝宫。
姑母较之前已显苍老。见到我们欢喜溢于言表。
“曦月,七七,姑母老了,看到你们一次少一次,你们却不肯常来看看我。”姑母幽幽地嗔怪道。
“我的姑母还年轻着呢,哪老了?”我调皮地道。
“老了,岁月不饶人了。曦月,你这些年受苦了。”
“姑母,我很好。”吕曦月淡淡地笑道。
“好孩子,坐下来,我们一起吃点心。”
“是。”我们依言坐下。
侍女奉上茶、点心,退下。
我拿过茶盏,浅浅地呡了一口,顿觉异香扑鼻。
“这是贵州官林贡茶。”
“七七好眼力。”姑母赞道。
“这是自然,这原本是我家乡德江的茶,我怎么可能忘得了这个味道。”我低低地道。
“什么?七七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姑母,我说这茶好香。”
“姑母,”我嗫嚅道,“我想说假如,假如战败,您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走?”
“走?往哪里走?我在这宫里生活了一辈子,天下的荣华富贵皆已享尽,即便允炆败了,我也断然不会离去。”姑母颓然道。
“母后也太纵容了七七些,”皇后马恩慧突然走进来,“皇上正为前方胜仗心喜,却不知听了七七这样的丧气话会作何感想?”
“皇后进入我这宫殿似乎也太随意了些,眼里哪里还有我这个母后。”姑母愠怒道。
“母后恕罪,我是听说七七妹妹和曦月姐姐进宫了,我想着很久没见七七,心下甚是想念,便贸然前来,刚巧听见七七问母后,情急之下,还请母后恕罪。
“皇后真是千里眼顺风耳,我才到姑母宫里没多大功夫,你就赶来了。皇后倒是挂念我得紧啊。”
“对妹妹我自然是挂念得紧。不过,我更挂念曦月姐。曦月姐,我对你好生佩服。”
“却不知皇后佩服我什么?”
“我佩服姐姐勇气可嘉,皇上让姐姐去劝降燕王,姐姐倒好,却为他投水自尽。”
吕曦月一脸茫然,脸色更见苍白,喃喃道:“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皇后耳目既然那么灵敏,该当知道姐姐对燕王已然失忆,何须再提徒增她烦恼,”我站起身,放下茶盏,“姑母,我和姐姐改日再来看您,您保重。”
“曦月,七七,用过晚膳再走罢。”
“姑母,姐姐身体尚弱,还需休息。”
“也罢,回去好好将息罢。”
我和吕曦月辞过姑母,一同走出。
没走几步,便听见姑母道:“我乏了,要午憩一会儿,皇后也请回去罢。”
“是,母后。”身后传来马恩慧悻悻然的声音。
“七七,为什么人人都跟我提燕王,我跟燕王很熟吗?”吕曦月茫然地问我。
我心想,岂止是熟,分明曾是生死相随的人。
“一个在你生命里留下重大痕迹的人,有一天我们却忘记了他,必然是这个人让我们刻骨铭心地痛过。姐姐,有时,遗忘是一种最好的疗伤。”
“可我……”
“好了,姐姐,我们回去给果果做糕点,不要想太多。”我挽着吕曦月走到等候在外的轿子前。
朝堂上,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神情肃穆。
李景隆狼狈地跪着。
“李景隆,你知罪吗?”朱允炆突然厉声喝道。
“臣自知万事难辞其咎,连连败绩,原也没有任何颜面存于世间,便请皇上赐臣一死。”
“你不光让朕寒心,还让满朝大臣寒心,更让我大明子民寒心,你一败再败,一逃再逃。你说,得要多么地寒心透骨,才会让这么多大臣联名上书要朕斩杀了你?”朱允炆举起黄子澄的奏本怒喝道。
“臣该死。”李景隆已是冷汗涔涔。
黄子澄率先跪下:“皇上,李将军固然有罪,臣当初力荐李将军也是有罪,请皇上一并责罚,以儆效尤。”
“这也不能说是黄恩师之过,也是朕失察之责。李景隆败绩已是事实,杀之无益,朕罚李景隆半年俸禄以示警戒。”
“谢皇上隆恩。”李景隆赶紧谢恩。
朱允炆当然不会杀李景隆,他一向以慈悲为怀,肚子里几乎能撑轮船,对觊觎自己江山起兵造反的叔叔都关爱有加,何况是一个打了败仗的表亲呢?
退朝,黄子澄摇头苦叹:“妇人之仁,必受其害啊。”
不管怎样,铁铉的这次胜利终于使南军从开战后的一头雾水稀里糊涂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南军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够对付朱棣的将领。
经过休整后,重新布置的南军准备向朱棣发动反攻,保守的耿炳文和愚蠢的李景隆将不再出现,朱棣将面对由新一代的优秀将领组成的南军最强阵容,也将迎来他人生中最为惨痛的失败。
在得知盛庸准备北伐后,朱棣提前做好了准备,开始了进攻。
建文二年十一月,朱棣向南军重兵驻守的沧州发动进攻,歼灭数万南军,并俘获了大将徐凯。接着,朱棣马不停蹄,继续发动猛烈进攻,攻克德州、济宁、临清等地。
此时的统帅盛庸在得知朱棣先发制人后,准确地判断了形势,并准备转攻为守,吸引北军前进,他明白小打小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与朱棣的决战在所难免。
盛庸在仔细勘查地形之后,选定了决战的战场——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