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血迹斑驳的南城头。张宇静静的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蛾贼,还有潮水退后遗留的尸体兵器,没有说话,也没有力气说话。终于,似乎是力气耗尽了,一屁股重重的坐在城头,也不顾屁股下面的尸体和血迹。此时的张宇,再无往日那种灿烂的笑容,昔日干净整洁的锦服也多了斑斑血块,合着汗味,发出一股奇怪的气味。眼中也多了一股难以掩饰的沧桑。而身后,也是稀里哗啦倒下一片。
终于,也许是喘够了一口气,张毅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上来搀着张宇说道:“公子,今日这些黄巾贼应该不会再攻城了,您先下去歇歇吧。”
“不必了,我还撑得住。叫后勤的弟兄们来打扫战场。老规矩,把受伤的弟兄们都抬到伤兵营去。有用的东西都收起来。再通知问向他们准备换岗。”张宇咽了口口水,挥了挥手道。
张毅想了想,转身把张宇吩咐都作了安排。这么些天,很多事情也有了固定的程序。比如这换岗,张宇刚开始经验不足,将六百余人一股脑全部弄上城墙。结果打攻防战的时候比较轻松,但让打了一天仗的人守夜执勤就难了。因此,张宇也学乖了。将人分三组,白天一组,晚上一组,还有有一组,就是黄巾攻城时就上城头,不攻城时就在军营内休息,准备替班。而这就是有徐盛、陈兰与张宇三人领衔负责。
又过了半响,张宇恢复了些,才开口问道:“陈兰,这黄巾蛾贼围城多久了。”
“主公,黄巾围城已经有十日了。”陈兰也多了一份沧桑,但神色更加恭敬了。平时占山为王,抢过路人,那里见过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拼杀。而这位富家公子,愣是一路坚持下来,还时不时的亲自提刀上阵搏杀。能做到这一步,值得俺老臣佩服,跟了张公子,值!
“才过了十日吗?怎么感觉过了好几年了。”张宇喃喃道。围城十日,黄巾猛攻了三日,然后才开始减弱攻城的强度。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十日间,就连张宇也亲自参与攻城的争夺,而张宇从张家带出的亲卫,也有两人战死了,是张勇、张敢。这些是对张宇最忠心的,是为张宇挡刀子死的。功名自在马上取,简简单单几个字,背后却是无数的枯骨,有敌人的,也有自己人的。
十日的成果也不少,至少黄巾蛾贼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底气,在攻城的时候也开始畏缩不前。不再不计代价的攻城。经过前些天不断的消耗,恐怕普通的渠帅手上的兵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看贼酋的手腕与魄力了。贼就是贼,比官兵还不堪,想要那些首领拼了老底攻下城池,为他人作嫁衣,那是千难万难的。
不多久,徐盛就带了手下的一百多人上了城头,后面还跟着几百身作褴褛,面带惊恐的民夫。“主公,这是郡守府给我们补充的第五批民壮。有三百五十人。”
张宇默然的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至黄巾攻城第二天开始,郡守府就开始向各路官军、义军补充民夫壮丁。这一来,这些人在城内没吃没喝,时间久了就要坏事,而成为民夫,至少管吃。家里人也有口汤喝。二来,尽管有了数目不少的义军,但兵力仍然捉襟见肘。
比如说张宇,五百兵额,招了六百人,违例多招了一百人。守着两百米的城墙,合着一米有三人看守。而这三人,要守城,要清理战场,晚上还要值班守夜,哪里还分的过来。特别从围城第一天开始,伤亡急剧增加。到现在伤亡都超过两百人了。这时候就需要民夫来替班,比如现在。而一旦守城兵力吃紧,民夫还得上城头。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民夫往往是伤亡最大的。补充也是最勤快的。张宇没有丝毫办法,他手下的义军也是人,不是铁。
而民夫一旦伤亡,连抚恤也没有。张宇刚开始还想着多少补点,可惜现在,他连手下义军的抚恤都没有。最后只能将经过几仗的民夫招入义军。而给手下阵亡的民夫每人一担粮,让他们家人能多熬几天,仅此而已。所以这段时间,张宇的义军人数倒是没减多少,反倒是都见过血的,有了参战经验,素质反而有所上升。
五六月的天已经非常热了,东西已经不耐就放。其中就包括尸体。虽然已经尽量清理城墙上的尸体,但黄巾围城,尸体无法运出,包括城墙下的尸体。站在城头看,到处都是苍蝇跙虫,一股股血腥气与令人作呕的腐尸的气味传来。但这些,似乎都张宇似乎都看不到,也闻不到。一切都毫无所觉,眼睛和鼻子成了摆设。至于卫生、瘟疫,张宇已经顾不得,也管不了了。
“吃饭了,大家来吃饭了。”一阵清脆的声音响起,却是李蔓儿带着一队辅兵挑着几桶饭菜上了城头。
李蔓儿,自被救之后,郡守府虽然没有将之关押,却也没放松监督,一队官兵督战就是明证。只是这些天,李蔓儿每天也只是每天帮忙做些杂务,比如说现在。十来天下来,也许是郡守府的人太忙了,一直也没再管他,也就任由她在张宇这里打着下手。小女孩不知道是不是在黄巾贼窝那段时间的刺激,居然对着满城的尸体血迹没有反感。端了两只碗道张宇面前,道:“张大哥,吃饭。”
张宇结果一只陶碗吃了起来。没有菜,没有汤,只有一碗发黄带壳的粟米饭。李蔓儿手上还有一碗白开水。黄巾围城十日,成立什么都缺,也就张宇,用了一百匹马换来数千担粮食,外加郡守府的补助,才能维持一天四顿。白天三顿,晚上执勤的还有一顿。
“张大哥,郡守府来人了。说要接管大哥军中的粮食。”李蔓儿在一旁捧着水碗说道。
“什么?那是我用马匹换来的粮食,郡守府凭什么接管?”张宇皱着眉头问道。经历了这么久,张宇也练就一分淡定,对这些事也不再大惊小怪了。只是仍然想不通。
“郡守府的人说,现在黄巾围城不知道还要多久,因此有人建议郡守府的粮食要统一管理。以便支持到援军到达。”李蔓儿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张宇说道。
“援军?哪来的援军?”
“不知道,他们没说。”
如果有援军,或者说援军能够在短时间到达的话,恐怕早就到了,或者说快到了。郡守府也不必统一管理粮食,恐怕就是这些是郡守府那些官员杜撰出来,坚定军心、民心的吧。这种把戏,电视书本上记得多了。甚至还有无中生有,弄出几个残兵出去装作援军的。记得《三国演义》里记载,涿郡的黄巾是李大耳带着五百义军破的。关羽、张飞,一个杀程志远,一个斩邓茂,然后幽州黄巾就灭了。怎么都过了十来天了,刘大耳还没动静?难道要张宇忍痛牺牲,让这三兄弟团圆才能破黄巾?
算了,靠人不如靠己。还是先保住粮食再说。“蔓儿,你去跟他们说,就说我们是义军,粮食都是义军的军粮。没了粮食还怎么打仗。”
“他们已经接管了军粮。”一句蔓儿,生出诸多情绪,已经都是爹娘与哥哥叫的,现在。不过蔓儿语气仍然比较平静。
“什么?苏双、张世平两个人是怎么搞的,连粮食都守不住?”张宇惊怒之下,大叫出声。引来周围吃饭的义军纷纷侧目。大人说什么?粮食?守不住?什么意思?难道!
“他们是官兵,有刺史府与郡守府的命令,谁敢反抗。听说所有世家、粮店的粮食都被太守府接管了。”李蔓儿瘪着嘴说道。显然是吃过亏。李蔓儿也想守住这些粮食。在黄巾贼窝的时候可是挨过饿的,知道粮食的金贵。
张宇明白了,这毕竟是王权至上,可不会讲究“私有财产圣神不可侵犯”,只要有理由。也许,当初赵亮卖粮的时候,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反正到时候,粮食也不能由自己做主,不如先换点东西。只是,张宇以后要依靠太守府发粮,以后说话就理不直,气不壮了。丫丫个呸的,守着自己家的粮食,以后却要等着官府的人发粮,这是怎么想,怎么觉得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