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晚上的吸收,郑天灵气得到了补充,玉琮中的灵气还没有吸收完,玉琮蕴涵的灵气明显强过之前那两件玉器,郑天心里对这个其貌不扬的玉琮有了新的认识,心理感觉这个东西的年代可能比余曼婷爷爷的那对汉代瑞兽更加久远。
郑天不敢把这么重要的宝贝放在宿舍,只能随身携带,今天是周日,上午有课,下午就没课自由活动了。郑天一上午屁股上像扎着针一样,扭来扭去,如坐针毡,眼睛还时不时地瞟向余曼婷。
自从摸底考试之后,座位就进行的调整,原来坐在最后排的郑天,被安排在中间靠右第三排和郑园同桌,而余曼婷坐在中间第二排靠左边,郑天“偷看”余曼婷的眼神全部落在了郑园的眼里,当郑天与郑园两眼对视的时候,遭遇的是郑园的白眼,郑天心里感慨,没想到有人白眼都白得这么好看,可无心欣赏,他的心早就飞到余曼婷爷爷的书房了,那满书房的玉器,要是都能陪自己睡觉,那该多好啊,自己一定会好好疼惜他们的。
郑天想着快点下课,可时间却偏偏和他作对一般,像平静的湖水一样,静止不动,如果他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就不会着急了,而应该把心思放在欣赏同桌的你上面,那样时间就会过的飞快了。
“铃铃铃”放学的铃声终于响起,郑天“嗖”的站了起来,郑天知道坏了,他看见讲台上那张绿绿的脸,原来是光顾着听下课的铃声,老师还没说下课,自己就站起来,全班的目标都投向了郑天,郑天感觉自己就像被剥了皮的鸡,两耳发烫,郑强和吴俊憋着笑,涨的满脸通红,自己这回事糗大了。
老师示意郑天坐下,可嘴上却没有饶了郑天的意思:“有的人自恃考了一次好成绩,就得意忘形,希望其他的同学引以为戒,下课。”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教室。
老师一走,郑强和吴俊就哈哈大笑起来,除了余曼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全班同学都知道老师是有所指。
郑天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两个家伙要笑就笑呗,下巴别笑歪了,自己又不会少一根汗毛,总有“报仇”的机会。
郑天看余曼婷收拾完,来到她身边,和她低语几句,余曼婷不段的点头,脸上还偶尔露出笑容。郑强和吴俊看他们俩这么亲密的聊着,“喔喔”地起哄着,班里其他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余曼婷看到大家起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拿起书包冲出了教室,同学的起哄声还在耳边回荡。
郑天回到座位,收拾书本,同桌的她没给她好脸色,气冲冲的收拾完课本,大声喊道:“让开”,郑天值得乖乖的给这位大小姐让出一条道,领走时又使出那看家本领------白了郑天一眼,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待郑园走后,郑强和吴俊围了上来,郑强重重的拍了拍郑天的肩膀:“哥们,艳福不浅啊。”吴俊在一旁坏笑,接口道:“到底喜欢那个啊?”
郑天不好意思的道:“别瞎说,没有的事。”郑天极力否认道。
“既然没有,那我们兄弟可就上了。”郑强拉过吴俊,一本正经的。
“那看你们的本事,关我什么事。”郑天的语气明显的软了下来。
“哈哈”郑强和吴俊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郑天一手一个,三兄弟勾肩搭背一起向食堂进军,吃午饭去了。
吃过午饭,郑强和吴俊就去了操场,这几天又有些同学申请加入洪兴,他们要去把把关,还要把洪兴的宗旨宣扬一下,不能把洪兴的牌子砸了。
郑天借了辆自行车,奔着余曼婷家骑去了。
外面天气炎热,骑自行车吹着徐徐的微风,感觉特好,马上又能见到余爷爷了,想到一会就能有所收获,心情也格外的好。穿过喧闹的街道,来到江滨路的别墅区,晴朗的天空出现朵朵白云,快乐而自由的白鹭在山水之间飞翔着,远处一直翠鸟也来凑热闹,从柳树梢高高飞起,一个俯冲,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嘴里叼着一条小鱼腾空而起,这姿势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让热看着赏心悦目,郑天放慢了车速,欣赏起了江边的美景。江边的风明显大了许多,带着江水的湿气,更加的凉爽。
郑天从来没有觉得江边的美景是这么好,也许这和自己最经的境遇有关吧,自从有了灵气的护体,自己是顺心如意,学习好了,也不再受欺负了,不但成立了洪兴,而且还有惊无险的结交了豹哥这样在社会上有点名声的大哥,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顺的,会越来越好的,不知不觉间已经到小区门口。
来到门口郑天才看见,余曼婷已经在门口等着自己了,余曼婷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套裙,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在弯弯的柳眉下面,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头戴一顶白色的鸭舌帽把她那盘起的长发和半张脸都给遮住了,看来放学回家之后是精心打扮过了,现在的余曼婷十足就像个不小心坠落凡间的小天使,在阳光的照射更加显得美丽动人,郑天看的呆住了。
余曼婷见郑天呆呆的看着自己,脸微微的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道:“看什么看,快走吧,爷爷还等着你呢。”
郑天如梦初醒,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推车入了小区,郑天让余曼婷坐到后面,郑天还是第一次骑自行车载女孩子,余曼婷的双手轻轻地拽着郑天的T恤,郑天感觉心里美滋滋的,从来没有过的幸福,要是能一直这样骑下去该多好啊。
可是,余曼婷家那漂亮豪华的别墅已经就在眼前了,郑天停好车和余曼婷一起走进别墅,余爷爷已经在客厅等了。
“余爷爷好。”郑天甜甜的叫了声。
“好,好,听小婷说,你有弄了个好东西,快,拿出来爷爷瞧瞧。”余爷爷猴急地惦记着郑天口里所谓的宝贝。
郑天取出别在前面腰带上的玉琮,递给余爷爷。余爷爷接过手里,一眼就认出这是个良渚的玉琮,这在衢州的市面上是很少看见的,在杭州,JS的一些地区比较常见。
余爷爷把郑天领到自己的书房,让郑天随便参观,房间的布局和上次一样,只是桌子上多了一张写着“淡泊明志”的书法作品,应该是余爷爷写的,字迹还没有彻底晾干,郑天只觉得书法苍劲有力,应该一定功底。
余爷爷的书法学的是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的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中,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却各不相同。相传原迹随唐太宗陪葬于昭陵,这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余爷爷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功底自当非同一般,只是现在的郑天根本无法欣赏其中的妙处。
郑天在欣赏书法的时候,余爷爷已经拿出放大镜在欣赏郑天带来的宝贝了,嘴里还“啧啧”称奇。
郑天看着锁着橱柜里的玉器,可惜是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望玉兴叹,心里是直痒痒。
十分钟后,余爷爷终于放下放大镜,叫过郑天:“小天啊,这个你是怎么来的啊?”
“这个是一个朋友送的,爷爷,你看着这个能值多少钱啊?”郑天其实不是关心这个能值多少,只是既然来了,总要多像余爷爷请教,让余爷爷有发挥的空间,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这个良渚玉琮保存完好,品相完整,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玉琮是良渚人复杂思维和高等级精神生活的产物,它的形状和图案纹饰极为复杂,你看,他的神面阴刻线是都细呀。”余爷爷指着玉琮上的神面像给郑天看,郑天也假装内行研究起来。
等郑天看完,余爷爷接着道:“这个价格在市面上大概值个3000-5000吧,很不错,我有好几个多节的,都是潘家园淘的,都在BJ的公寓里放着呢,有机会一定让你见识下。”
“好的,谢谢爷爷。爷爷,我想和你学习玉器知识,您就收我这个徒弟吧?”郑天看余爷爷对他不错,于是趁热打铁,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他的直觉告诉他,余爷爷会答应的。
“你要是真的想学,爷爷乐意教你,你先看写书,了解下玉器的历史,这样学起来比较快,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余爷爷说着拿出一本书,递给郑天。
郑天接过书本,《关氏所藏中国古玉》,郑天嘴里默念了一遍,这是一本个人收藏的图录,此本书所收录的中国古玉,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汉代,共二百余项,用以阐释我国古代玉雕的演变过程和时代风格,所选器物,各文化时期,取其代表性作品,集成图录,是一本很具代表性的一本著作。
“谢谢爷爷,我一定会努力学的,能不能让我欣赏下爷爷的收藏品啊?”郑天用手指了指橱柜里精美的玉器。
“当然没问题了。”余爷爷把橱柜的锁打开,“你慢慢欣赏吧,我先下去看看那小丫头在干什么?看好了叫我。”说完,把郑天的宝贝玉琮还给郑天,就下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