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房玄龄披肝沥胆,把话说到了这份儿上,深深感动了大家。顷刻之间,聚义庭里升腾起肝胆相照的绿林豪气,一个个兴高采烈。辛相十分高兴地宣布:“房大人从今天起就是弟兄们的先生,咱们青龙山的老师了。他与大家定下了一年内共举大事的约定。日月为鉴,山河作证,青龙山热切期盼,随时欢迎房先生!”
“日月为鉴,山河作证,青龙山随时欢迎房先生。”不约而同,大小头目们齐声应和着。
一和百顺。这一天,剩下的事好办多了。关于和亲马队的谈判无形告终。那原定的第三条件,要杨昭仪做押寨夫人的事,压根儿就没人再提。都已化敌为友,婚姻嫁娶,各遂所愿,何必强人所难。十几桌丰盛酒菜堵住了突厥骑士和马队其他随行人员的嘴,没有人再计较曾经象战俘一样被对待的那些不快。食品、草料等的补给,慷慨,热情,就象自家兄弟,看不到争斤论两。那真正收取的费用,比谈判中商定的实际少了许多。据管事人说,上面有话,穷家富路,要尽可能给和亲马队提供方便。
这一切,犹如梦幻,变化突然,就连房玄龄都始料未及,更别说是曾认为是凶多吉少的杨昭仪了。由于云开雾散,那种时刻戒备的紧张心态突然放松,房玄龄和杨昭仪多喝了几杯,在席尽人散,被弟兄们打着灯笼送回那个窑洞时,一种异样的感觉居然从朦胧的意识中同时唤醒。关门闭户后,,他们单独相对,坐在桌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相视而笑,傻傻地彼此摇了摇头。
“你笑什么?”都没开口,两个人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个相同的探询。
杨昭仪忍俊不住先笑出声来:“有趣呀,有趣。房先生。我这押寨夫人的大媒,他们虽然丢到脑后了,可是,把我们放在一处过家家的逰戯,他们仍在继续。只是遗憾,见不到这窑洞里的洞房花烛夜了。”
“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房玄龄几分醉意,一时高兴,话也少了几分顾忌:“在这青龙山,我房玄龄有幸与貌似天仙的昭仪长夜守望,共度难关,却侥幸绕过了好心人莽撞的逼婚强嫁,没有玷污美人青白。这种缘分就叫作“守望有缘,姻缘无份”吧!”说到这里,他也不无遗憾地向杨昭仪拱了拱手:“好在,这种窑洞里过家家的逰戯,明天就会随着马队的上路而结束。昭仪就再也不会有这种与粗鄙之士相守长夜的尴尬了。”
“不,不。”从房玄龄的话音里透露出的明天就要分手的意思,一下子让杨昭仪清醒了。她这才想起来,打从房玄龄走进她的视野、被牵连进她的烦扰,成为她心目中当前唯一可信赖的人。他们可以无需戒备毫不设防地男女共守于一个窑洞一夜一天。她几乎已经忘掉了房玄龄并没有给过她承诺,他还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她身边突然离开。“房先生,你不能这样离开,昭仪不会放你走!如果你执意明天分手,我们还不如今夜就在这窑洞里了却缘份,以免留下“唯有守望,姻缘无份”的终身遗憾!”一口气说完这段话,杨昭仪早已是泪如雨下,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无所顾忌地突然爆发。
想不到一个玉洁冰清的女子,内心竟是如此的复杂难测,她看似单纯透明的性格里,却深埋着对人用情的如此认真。房玄龄的几分醉意顷刻间被杨昭仪的突然爆发吓跑了,他对自己因酒轻狂,说出的玩笑话后悔不已:“昭仪,请不要把玩笑话当真。我知道你了解我是有家室的人,这才口无遮拦地乱说。”但又不能不为杨昭仪挽留的真情所打动,他非常诚恳地对她说:“若蒙昭仪不弃,房玄龄明天愿随马队远行塞外。但要答应我三件事:随护马队北行,但不滞留塞外。我不能弃水深火热中的故土家园于不顾,坐观久盼将至的山河重整机遇;若突厥拜访公主,但不朝可汗不事突厥。我深受义成公主知遇救命之恩,远行万里,只求亲睹公主吉祥安康;与昭仪一路同行,信守为朋为友道义,患难相扶,甘苦与共,决不有损做人清名。”
听这些话时,杨昭仪非常专注,连脸上的泪珠也忘了拭去。从房玄龄口吐的一字一句中,她掂量出了其中的三层含意。房玄龄的明确态度是:他的塞外北行只能是一次自主的远逰考察;拜访公主与国事无关,毫无结交通款突厥上层之意;与自己的一路同行,是朋友之义,情止于礼,不可逾越不该逾越的樊篱。她明明知道,这决不是义成公主一旦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房玄龄后想要的;也十分清楚,房玄龄已体察到了自己的用情之真,又不想伤害自己,是在委婉地帮她转移感情,这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她没有犹豫,她此时想的是,只要房玄龄能够答应留下来,只要在明天继续上路的马队里能仍然看到他就行。这样一想,房玄龄的承诺和要求还真有点让她喜出望外。
“先生,你的想法你的要求,昭仪敢不遵命!”杨昭仪情急得红着脸说:“方才一时莽撞失态,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唐突了先生。昭仪知错了。今后昭仪当以严师事先生。请先生受不肖学生一拜。”
房玄龄扶起杨昭仪时不由得开怀大笑。这青龙山的窑洞,好象天意注定一定要给他和杨昭仪带来些什么,没有了洞房花烛夜,却成就了学生拜师礼。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