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什么使命呀,你越说我就越糊涂了。”房玄龄有意逗她亮底。
“这还不清楚吗?你看这些人,”说着,这杨昭仪大约是很想向房玄龄显示一些自己的聪明干练,她转脸目视着那些散落在湖旁草地上休息的马队尾随者们,露出得意的表情:“他们都是身怀技艺的能工巧匠。我这次回朝能够搜罗到他们,并带回突厥,一定会让老可汗和公主大吃一惊,喜出望外!”
“他们都情愿离乡背井,远去塞外吗?”
杨昭仪苦笑了一下,长长的叹了口气:“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在内地的战乱中走投无路,还不如远走塞外有一线生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不过,你把他们带往塞外,对于大隋,对于突厥,对于两家的生民百姓,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房玄龄由衷地称赞着,并勾起了对义成公主的十分敬意。
“谢谢你的夸奖。”显然,这样的谈话使她很开心,杨昭仪十分高兴地瞥了房玄龄一眼,“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有一件事没办好。那就要看你能不能成全啦?”
“好啊,但不知是什么事?我能帮上忙吗?”房玄龄觉得这长相聪明伶俐的杨昭仪特别单纯特别有趣。
“你是读书人吧,”杨昭仪含笑又上上下下又把房玄龄打量了一遍:“如果我眼力不错的话,你呀恐怕读了何止五车书,十车都有啦!”
“就算有个两三车吧,那又怎样呢?”房玄龄故意打趣.
“那可不行,这草包可顶不了缸。”杨昭仪收起了玩笑的语气,认了真:“说真的,我这次还受公主之命,要暗中察访一个读书人,并礼请他到突厥走一趟。谁知他被外放挂冠后音信全无。这是个非常有学问,公主也非常敬重的人。我想,横竖是公主与可汗帐下需要读书人,能找个人顶缸总比没有强。”
“说得也是。”房玄龄忍俊不住几乎笑出声来。不过,义成公主的一番盛情,那种在危难时总想给自己一点援手的苦心,很让房玄龄感动。他情不自己地想从杨昭仪口中多听到些什么:“看来,我才疏学浅,顶缸是没指望了。但那公主要察访的人,姓甚名谁,我也许能知道些消息,帮你打听打听。”
“别逗我了。”那杨昭仪此刻的神情变得郑重严肃:“你真的想帮我,或者真的要顶缸,那总该告诉我个真名实姓吧!”
这么一来,谈话的气氛变得认真起来,房玄龄正准备说出自己的姓名,一阵凄厉的号角声从山头响起,令人毛骨耸然的在谷地上空廻蕩。隐隐约约地可以望见四围的山坡密林中有刀枪伏兵游动。
“不好,我们中了山贼的埋伏!”杨昭仪略显失色后立刻镇静下来。她扫视了房玄龄一眼,对已经拔出了弯刀的冒顿命令道:“这人恰好此前出现,形迹十分可疑,看牢了他!随我组织反击。”说完,她急速地向听到号角后已把战马集中起来的骑士们跑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紧随着杀声四起,青衣青巾埋伏于岗坡上的山贼们,从密林中一跃而起,黑压压有几百人,以迅雷之势向谷地湖边合围。当房玄龄被冒顿押送着也来到杨昭仪与骑士这边时,完成合围的山贼们已经分兵把突厥马队与尾随的工匠们隔开来,划分成了两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