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雨的婆婆非常讲究迷信,下车的时候,非要打一把伞,可是打的又不是什么好伞,就是一把破了不能再破的伞。芊雨不想打,可是她婆婆又有些生气。芊雨心里唯一的念头的就是好好养好身体,不能得罪公婆,要不他这段日子不好过。
回到家里芊雨想去厕所,可是家里的厕所是蹲着的,她没有办法上,于是芊雨就想出去找个厕所上。可是这时候芊雨的婆婆追出来,不让芊雨出去,说:“你是红人(他们当地认为生过孩子的就是红人,不能去别人家里的),不能出去。”一向比较爱较真的芊雨这时候比较生气,我爱去哪去哪,与你何干。芊雨好像把往日的怨气都发泄出来,偏要出去。这时候刘平山也出来了,芊雨说:“我求求你们让我出去吧,我刚从医院出来,我希望你(芊雨的婆婆)不要抱着我。”可是芊雨的婆婆还是不依不饶,不让芊雨出去。这时候芊雨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哭着说:“我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谁家也不去,我自己出去走走,你们不要阻拦我了。”芊雨的婆婆还是不依不饶,居然也跪着对芊雨说:“我们都是这样,不能出去。”
这时候刘平山扬起了了手要打芊雨,芊雨说:“有本事你打啊。”刘平山有些愤怒,芊雨感觉这对母子俩一条心,今天她是出不去了,所以芊雨就自己回到屋子里面去了。
他们两个人都生气了,刘平山提出分手,芊雨也同意了,感觉这样的家庭似乎不是人呆的地方,呆在这里也是人间地狱,离开也好。于是他们拟写了分手协议。
分手协议
甲方:李芊雨
乙方:刘平山
甲方与乙方由于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协议分手。由于甲方是月子期间,所以乙方和其父母照顾到甲方三个月,三个月后甲方和乙方分手。
签字:李芊雨
刘平山
写了这个分手协议,两个人都感觉还有几个月都分手了,没有必要再吵架了,两个人也平静了很多。
芊雨写了一篇日记:
2012年11月1日
我元旦后就离开你了。以后就各不相干了。也许是我一直犹豫的错,也许是自己一直不懂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错了,错在我一直做决定犹豫不决。很多次机会都可以离开你,可是自己就是要坚持走下去。有时感觉自己真傻。傻到拿自己的一生来开玩笑。这个婚就这样结了,自己也不考虑很多。所以自己注定是要后悔的。我从结婚那天就后悔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后悔。所以我的底线是在把上学的一切都安排好后就分吧。我自己不想再委屈自己了。我和别人没有区别。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嫁个好人家?我为什么就不可以?我不信我的命就这样倒霉。就算真的找不到合适的,我还会自己努力的。我不再想来你这边了。永远都不想来了。至于欠你的我会还的,我无论欠谁的,也不会欠你这个小气鬼的钱的。也许我真的不是能吃苦耐劳的人。让你看错我了,我想我知道自己该要什么样的生活。我真的不想再继续为这样不幸福的婚姻而哭泣了。真的,也许不适合在一起。
芊雨开始盼望着日子过的快点,她好可以早点回娘家去,月子十五天的时候,刘平山去上班了,芊雨躺在床上没有去送别,似乎这次的离别没有以前那样伤感,芊雨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哭哭啼啼舍不得,现在她反而感觉分别已经习以为常了。
刘平山离开的日子里,芊雨的婆婆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早上起来就是给孩子洗洗衣服和尿布,然后再煮些粥,芊雨每天早上就是喝些粥。
中午的时候,芊雨的婆婆也是做些很简单的汤和菜,芊雨吃不惯这边的饮食,所以也经常饿着肚子,她婆婆见她不吃,所以也懒得做饭了,就泡奶粉给孩子吃。
晚上的时候,芊雨的婆婆怕灯太亮就开一个台灯,房间特别暗,正好也节省,所以芊雨的婆婆很喜欢这样晚上开一个台灯睡觉。可是芊雨原来是已经习惯了晚睡的,晚上一个暗暗的台灯让她感觉有些难受,而且晚上她又睡不着,和她婆婆挤在一个床上,晚上不断的翻身,这样的日子比怀孕的时候还难过。
她简直要痛苦过去了,可是她还必须得坚持下去,因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不能和她婆婆闹僵,因为她婆婆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上次吵架,他们村人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就说芊雨脾气大,不是什么好媳妇。
芊雨也感觉和这个还没有开化的愚昧的地方的人似乎永远都没有交集,这个农村人,比芊雨那边的人还要愚昧,相信迷信,求仙拜佛,磕头求神,祭拜菩萨,反正一些迷信活动让芊雨一开始感觉接受不了,到后来芊雨就感觉你们磕你们的头,我做我的事情,与你们不相干。
到了收稻子的季节,平时都是刘平山爸妈一起去收稻子,但是今年由于芊雨怀孕,刘平山的妈妈的自然要帮着带孩子。这时候刘平山的爸爸气冲冲的说:“都在家玩,带个孩子都不会带,带孩子需要两个人吗?”芊雨的婆婆就和她公公一起就收稻子了,留下芊雨一个人在家里,芊雨本来身体就虚弱,又是在月子里,孩子哭了,她就拖着病身子去泡奶粉,等把孩子哄睡着了,芊雨的肚子一阵阵痛,下身又流血。芊雨就什么都不管了,躺在床上睡觉了。她公公见芊雨又睡觉,又有些生气,说:“你这样整天躺着,身体自然不会好,要是以后躺出毛病来,平山要是怪我们,怎么办?”芊雨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穿起来,脸色苍白的起来走走,实在撑不下去了,她也管不了她公公说她,她就睡觉了。
这样压抑的日子,芊雨只感觉度日如年。
快要到了元旦了,芊雨满心欢喜,以为刘平山就要回来,可是刘平山感觉元旦过后的十几天就要到春节了,他想等到春节再回家。这时候芊雨有些愤怒,在电话里和刘平山吵架,你难道一点都不想你孩子吗,不牵挂家里吗,你知道我在这里过的什么日子吗,你怎么如此狠心,等我从你家出去后,我永远也不回来了。芊雨一气之下挂了电话,饭也没有吃就睡觉了,她婆婆看到芊雨和平山吵架,就有些生气说:“平山上班累,你怎么就不能体谅他呢,还老是和他吵架,哪有你这样的媳妇的。”芊雨有些生气,她知道辩驳也没有意义,她婆婆根本不理解芊雨内心的苦,她一旦和公婆吵架,他们这个村子的人又会说芊雨是个不孝顺的媳妇。一会儿,她公婆说:“你不吃饭,我们也不吃饭。”芊雨听了有些感动,这时刘平山也打电话过来安慰她,她就下床去吃饭,到了桌子上发现公婆已经吃过了,芊雨这时候才感觉公婆的虚伪,就算芊雨不吃饭,与她公婆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芊雨和他公婆的关系日益不好,加上她公婆相信迷信,芊雨一开始还劝他们不要信迷信,可是迷信在他们这些文盲的人身上根深蒂固了,什么说教都不能让他们不信迷信。
有一次孩子满月,按照他们那边的习俗剪头发,可是芊雨感觉孩子的头发并不长,等一段时间剪头发比较好。可是她的公婆不依,非得要剪头发,芊雨还就不让,就这样他的公婆也不管孩子了,两个老人独自到他们房间去了,芊雨有些害怕,毕竟她的褥疮还没有好,不能一个人带孩子,她感觉第一次被打败的感觉,竟然在这里低三下四的,她也明白在这里不是她的家,她拗不过她公婆的,于是她最后说:“你们决定怎么弄就怎么弄,以后不要问我。”
就这样他公婆有些开心了,可是芊雨的内心却有些别扭。芊雨跟她公婆的矛盾也日益增加,也更加讨厌他公婆了。
终于挨到过年了,刘平山在过年的前一天到家,芊雨没有像以前那样感觉很开心,她反正对这样分多聚少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刘平山的到来也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快乐。
过年就这样平淡的过去,反正他们那边的习俗她也不管,她就是一个人看孩子,看电视,跟等死一样。
过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芊雨年年都喜欢看的,芊雨早早的吃过饭,就等着看节目了,可她婆家好像对春节联欢晚会不怎么理会,她婆婆带着孩子在芊雨住的房间玩,刘平山在收拾衣服,然后刘平山就在电视面前走来走去,让芊雨看不到,芊雨就说了句:“过去下,我看电视呢。”刘平山好像有些生气,故意说:“我就不过去。”芊雨一气之下,把遥控器摔在地上,然后就睡觉了,就这样芊雨第一次感觉她真的是这个家的一个多余的人。
终于挨到了快要回娘家的日子了,芊雨早早的订了票,开始收拾东西,因为路上要准备零钱,于是芊雨把她房间的抽屉里的硬币都搜集了,有很多硬币,芊雨还在刘平山的眼前炫耀了下,说:“这下子,路上不用去换零花钱了。”可是刘平山说:“你把我们家当旅馆了,什么都拿走。”芊雨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你什么意思,我拿这些硬币不就是为了路上花的吗?”刘平山说:“哪次去你家,不都是我自己花钱,用你花钱了吗?”芊雨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她回到房间里哭泣,刘平山怕芊雨的哭声让他爸妈听到,就用手捂住芊雨的嘴巴,芊雨有些感觉窒息,就不断的去抓刘平山的手,刘平山总算松手了,芊雨就窝在被窝里哭泣。这样的日子对于芊雨来说似乎感觉绝望,这样的婚姻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终于回到芊雨的娘家,芊雨像放飞的鸟儿一样,感觉家是如此美好,没有压抑的感觉。刘平山在芊雨家呆两天就回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