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几个人从王富贵家出来,坐了车往铺子赶。一路上赵伯不免要责备杨娟几句,王富贵家的水深得很,杨娟怎么又让自己掉进去?今日遇上了,给出了六百两银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怎么明日还要来?
杨娟知道赵伯是因为心疼自己才这么说,所以听了也不生气,只是长叹着一声,诺诺地说低声说了一句:“可我就这一个舅舅啦。”赵伯听了知道又唤起了杨娟的伤心,也就不再说什么,再说现在这银钱的事还真不怎么用人操心,六百两不过是铺子一两天的收入。车上便也安静下来,一时只听得见马蹄的嘚嘚声和车轮撵过路面的沙沙声。
等回到东市的铺子,天已经基本黑了,铺子早已打了烊上好了窗板门板,家里的众人都在堂屋里闲坐着,等着杨娟回来一起吃晚饭。杨娟看着屋子里的众人,想到这些人都是萍水相逢,能跟在自己身边,对自己真心实意,也是十分可贵,自己更应该好好珍惜。于是脸上露着笑容与众人招呼,一边让赶紧摆了饭一边大呼饿坏了。
众人见这个平日里一本正经的东家展现出孩子的一面,不禁会心而笑,觉得杨娟这个样子才应当是正常的。
次日杨娟早早起来,又寻了赵伯,唤了杜淼三人一起在东市尽寻那些新鲜的瓜果蔬菜、米粮猪肉买了不少才向城西而去。因为在东市有些耽搁,等到了大杂院天已近午了。院子里仍然乱哄哄的,王富贵并没有在家里,舅母说是出去托人寻工作去了。
因见杨娟大包小包地拿了如此多的东西进来,这次舅母的态度却是要比前两次见面好得多。二表嫂仍就是没从娘家回来,大表哥一家更是不曾露面。舅母拉了杨娟的手就落了泪,又看看瘫在床上不争气的儿子就更是不说话了。
杨娟进了屋子,却觉得还不及外面被太阳晒着暖和,看看房子四面都漏风的,只道这个房子是不能让舅舅一家过冬的。杨娟招过赵伯来,仔细地吩咐一番就让他去办事了,又带了杜淼去厨房里,用带来的东西简简单单地做了午饭,还特意给床上的二表哥熬了些肉粥。
等午饭做好了,王富贵和赵伯一前一后地回来了,王富贵一副沮丧的样子,显然工作还是没有着落。杨娟安慰了两句也没什么效果。赵伯将杨娟叫到院子里,说是约好了人,午后在西街的茶楼面谈。杨娟点了头,就张罗着几个人吃午饭。饭桌上的气氛非常沉闷,舅母几次想开口跟杨娟说什么都让舅舅用眼视制止了。
吃过了饭,杨娟说是想在这西市到处走走看看,就和赵伯出了门,倒是把杜淼留下来,帮着收拾碗筷。
杨娟前脚和赵伯出了门,舅母和舅舅就吵了起来,舅母埋怨王富贵不肯开口要求去杨娟铺子里住,说是杨娟家大业大也不差几个人吃饭。舅舅王富贵却说你也不想想当初杨娟来投奔你是怎么对人家的,此时凭什么去人家家里住。两个人也顾不得还有杜淼在声,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
“要吵滚大街上吵去,别在这里嚎!”也不知道两人的吵架究竟吵到了院子里的哪路大神,一个恶狠狠的声音从院子里传了过来,两个人被吓得禁了声。舅母王孙氏将目光从半掩着的窗子向外望去,却不见半个人影。两个人虽熄了吵闹,仍就各自坐着,谁也不理谁。
再说杨娟随了赵伯出来,就直接向着西街的茶楼而去。到了茶楼,赵伯在二楼要了个包间并叮嘱伙计要等的人,要他见了立即带上来,说着即拿出一块碎银赏了他。那伙计得了赏自是用心办事,不一会就带了一个矮胖的男人上来,杨娟看时,觉得就像看见了一个球儿。那个球见了赵伯带着的杨娟很是诧异,没想到赵伯上午说的东家竟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子,但作为混了几十年的老中人,很快就将自己的目光收了回来,小心地一揖道:“这位小姐好!小人陈百强,在这西市一带作中人生意,混口饭吃,小姐称我老陈便好。”杨娟赶紧起身还了礼,又让了座,招呼伙计重新上了茶点,才慢声说道:“陈老板好!小女子杨娟,想在贵地置处宅子,还请陈老板帮忙。”
杨娟要置宅子的事情,上午赵伯就已经跟老陈交待过了,所以陈老板也是有备而来,听了杨娟的话,也不再客气,直接切入正题。“这城西的范围还算大,但最近要卖的宅子并不多,再有两个月就是年关了,一般的就没人折腾这宅子,我这里也就这么三四条信息,一会我都给小姐念叨念叨,小姐听听有没有合意的。其实这置宅子等过完了年、开了春最好,那时卖的多,也能多几个选择。”
杨娟听这人讲的还算实诚,也并不多言,只等听他的下文。那陈老板见杨娟稳重老诚,更是不敢有轻视之心,更加想将这笔生意做成了,赚笔银子好过年。
“我要说的这第一处院子在西城门附近,是个独立的小院子,有正房三间,东厢房三间。这正房有些年头了,需要修缮了才能住。这处院子的好处就是房主的开价很低,这么个院子才要150两,这个价格别处哪也买不下来。”杨娟因听说正房要修了才能住,早就把这处排除在外了,原本就是因为舅舅家租的房子太旧不能过冬,杨娟才想着置这个院子,哪能再买个住不得的?所以听陈老板讲完就摇了摇头,表示不看好。
老陈本就是买卖精,自是要将作引子的放前面的,以便杨娟作比较,所以接下来的那处,仍是让杨娟听了就给否定了。“这第三处宅子房子新、地势好,很多人都是瞧中了的,但是房主要价是贵了那么一点点,所以还没成,要是小姐不差百十两的银子,选了这个倒是极佳的。”
前面两个都不合意,杨娟倒是有些急了,又听得这老陈并不说房子倒先讲起价钱来,就有些不悦,赵伯听了就插嘴道:“陈老板,你也别卖关子了,究竟是怎样的房子,你总得先说明白了我们才能定夺吧。”
陈老板听了并不生气,笑着说道:“你们知不知道这城西的大户宋举人家?我说的这处院子,是这宋府大管家的私宅,就在宋府西边。”
杨娟和赵伯来候城才几天,又没在这城西住,那里会听过这宋举人老爷,更不知道这宋府在哪里,只要老陈讲清房子的情况。老陈只好将院子的情况介绍了:“这是个二进的院子,两进各有房十二间,宽敞明亮,建房子的用料都是极好的,房内家俱摆设也齐全,只要置办了锅碗瓢盆、行李被褥就可以入住。而且就在这西街后街上,离西市也近,买东西出行都是很方便。只是还是那句话,卖家要的价钱贵了些,所以一直没出手。”
杨娟倒是觉得这宅子不错,便仔细问了价格,却是要价一千两。这个要价的确是贵了,当初杨娟买东市的房子,那是带着临街的三间铺子的,而且后面带有个小园子,总共才一千一百多两,这里只是个住宅却要这么高的价格,杨娟有点怀疑这陈老板是不是在宰人。但是听说宅子就在这附近,杨娟还是决定要看一看再做决定。陈老板也是好说话,带了两人出了茶板往西走,不久就转到后街,又走了百八十米到了,挨着巷子第一户即是要介绍的房子。
那房子还有个老头在守着,见是陈老板带了人来看房子,也不说话即开了门放人进了院子。杨娟放眼一看,倒是当即喜欢上这里。院子极是宽敞,院子房子也齐整,除了六间正房,东西厢各四间,还有两间门房,看门的老头就是住在那里的。二进院子整个布置成个小花园的,在树木的掩映下也是六间正房。再后面即是后院墙了。杨娟看了这里,心下是满意的,就动了要卖的心思,倒是赵伯在那里同陈老板说要回去再商量商量,杨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从这院子出来,杨娟一眼就望见了紧挨着的大宅子,高门大院的更是整齐,只是大门的贴了封条。杨娟不禁看向陈老板,诧异地问道:“这就是陈老板说的宋府?”陈老板点了头,也没多说什么,杨娟即与之约定成与不成,后日来回话。
杨娟和赵伯从西街直接回了舅舅家,舅母见了杨娟,再也顾不得王富贵的眼色,硬拉了杨娟就哭,说了些有的没的,但重点就是这房子没法住人,手里又没银钱,日子过不下去了,想搬到杨娟的铺子里去住,又说王富贵可以给杨娟做掌柜的,用家里人总比用外人放心得多。杨娟听了也不说话,想着现在铺子里肖掌柜管理得好好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哪时能换掌柜的?对于舅舅一家的安排,杨娟是另有打算的。再说杨娟也不想舅舅一家搅进自己的首饰铺子里,她对两个表哥的人品还是不放了的,铺子里的一件首饰动辄上千两,丢个一件两件的就是大损失。于是杨娟只得推说是天晚了要回去,过向日再来探望。又给舅舅留了五十两银子,即告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