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炎热,小镇上幸存下来的人因为担心时疫的发生,已经陆续离开投亲靠友去了,赵伯也把一下步的去向提上了议程。林师兄提议去他的家乡,离这百余里的山村,那里还有他的哥嫂,多少能帮衬一些,到时置块地,靠种田生活,也能活下去。杨娟不想去,自己前世一直生活在城市,与种粮种菜、养鸡喂鸭的生活离着十万八千里,虽说前世在农村经济司的时候看过不少农村的资料,但人家那是管宏观调控的,看的是数据,哪能管到猪鸡猫狗究竟是土里种出来的还是圈里养出来的。赵伯提到凯春烟在关外的候城,还有一个舅舅,也是做生意的,虽然多年未见了,却是唯一与凯春烟有血脉关系的亲人,年前还曾托人捎来过信件,不如去投奔。
候城?关外?记忆中是没这个地方的,然而却对这个名字有一丝印像,对了,那不是S市在汉朝时的称乎吗?杨娟暗想着,要是这一世我还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再次开创自己的商业王国那就太好啦。掩不住的兴奋,杨娟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去候城,即使找不到舅舅,也要去看看那究竟是不是前市的S市。
赵伯已经没有家人了,自然是杨娟去哪他就跟到哪去的,林师兄却不同,虽然父母已过世,但还有哥嫂,还有亲人,所以犹豫了,但最后还是做出了跟着去的决定。他托人给哥哥带了口信,便随赵伯一起打点行装。其实也没什么行装可打点的,不过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几套行里被褥、几件换洗衣裳,将剩下的一点粮食做成干粮,就没有什么了。在废墟后面的院子里,赵伯找出了一辆独轮的小推车,将准备好的东西都堆在了车上,那个小箱子已经被赵伯小心地裹在了被褥里,从外面跟本看不出一丝痕迹。
三人的随身的包袱都不大,却都被杨娟塞了些散碎银两和铜钱,杨娟是充分懂得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的,即是逃难,就要把风险分散,所以,在她的贴身内衣里还有两张用油纸包着的百两的银票,那是她昨天收拾母亲遗物时找到的,大概也是这个家里近些年的全部积蓄。
其实杨娟现在还能算是富家小姐的,首饰铺子里用的金呀银呀还是很硬通的,地震时,铺子里的首饰都是收到一起妥善保存的,又有赵伯这样忠心的家人给挖了出来,跟本没什么损失。但杨娟也知道,这些财产是她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是不能轻易用掉的,钱一定要用到刀刃上,对于杨娟这种攻读过MBA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打在思想上的烙印。
小镇现在是根本没有什么车马可雇的,要走出去全要靠双脚,杨娟不得不暗自庆幸,好在这不是个女人需要裹脚的年代,不然自己简直是寸步难行。现在杨娟的脚上,在绣鞋的外面套了一双草鞋,那是赵伯昨晚连夜编的,这样一穿,走起路来很舒适,即享受了绣鞋的松软,又减轻了因为长距离赶路对绣鞋磨损,因为任谁都不会相信小姐的绣鞋是用来走路的。
小镇满目疮痍,到处残桓断壁,已没了多少人烟,即使偶遇的几个行人,也或是悲悲戚戚,或是行色匆匆。出了小镇,一路向北,路面因地震有些坑洼不平,却并不是很难走,路两旁的小山坡上,多了一座又一座的新坟,埋葬的都是地震中的死难者,然而他们还是幸运的,还有活着的亲人将他们好好地安葬,能够入土为安,还不知有多少没了亲人的,还压在废墟下面,等待着官府能派来官兵清理,还不知要等到什么年月。
路过埋葬父母的小山时,杨娟停下脚步,到父母坟前烧了两张黄纸,算是替凯云烟向父母报备一下行踪,虽然未谋过面,更谈不上感情,但好孬用了人家女儿的身子,样子还是要做足的。
接着就继续向北,三人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也才走了十几里的路,杨娟就已经感到累得不行,太阳已经挂在当空,天气有些闷热,三人随便找了个树荫,坐下休息,简单地吃了些干粮,喝了些水,赵伯就已经在催促前出发了。这段路,赵伯和林师兄还是走过的,知道还要走二十几里前面才有个有人烟的村落,虽然不知道地震后那里情况如何,但能够找到有人烟的地方,哪怕是露宿,也要比住在荒郊野外好。紧赶慢赶,总算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赶到了村庄。这里一如小镇的破败,房倒屋塌,但听居民说这里的死伤并不是很严重,大概是因为房层多是茅草房的原故吧,即使被压在废墟里也多数能够全身而退。一些人家已经在清理废墟,准备重建家园了。想找房屋休息是不可能的了,三人向村民讨了些水,吃了些干粮,就在村口倚着大树休息了,四周也有些人家临时搭建的窝棚,所以并不显得孤独。
就这样走了七天,三人已经走出了三百多里路,路上所经村镇也都遭了灾,只不过轻重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越往北灾情就越轻的。就在前天,三人还在一处灾情较轻的村落里买到些粮食,甚至还买到一匹小毛驴给杨娟代步,因为毛驴的年龄实在是太小,杨娟总是骑一段走一段,不然会把毛驴累坏的。独轮车和行李仍被师兄推着。
赵师兄今年十七岁了,是凯云烟父亲生前最得意的弟子,从他十一岁来到了父亲身边,就因为勤奋好学而得到了师傅的喜欢。近几年,因为凯春雷没有儿子,也就把这个最得意的小徒弟当成儿子一样来教导的,把家传的手艺都悉心地教给了他,连林志远这个名字都是凯春雷给取的,希望他志向远大,有一天能够事业有成。所以在林志远练成了手艺之后,凯春雷就早早地让他出了师。然而林志远也算是个有良心的孩子,虽然出了师,但见师傅这里缺人手,并没有离开,一直在师傅的铺子里帮忙,还是象学徒时一样,忙完这样忙那样,把凯家铺子和家里的活计做个遍。凯春雷见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每个月都单独给他存一笔银钱,算是工钱,留给他将来做打算。然而这样的日子也仅仅过了三个月,就因为一场地震而改变了。
虽然林志远在凯家六年,但与凯云烟并不是很熟捻的,一个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是有些男女大防的,再一个凯春雷也没有把自己的女儿与徒弟凑成一对的想法。再说凯春烟自小与镇上的赵家小公子是订过口头上的婚约的,只是因为那孩子一直体弱,两年前便已病逝了,因为婚约是口头上的,没有真正下过定,一方没了,这段婚姻也就作罢了。现在,林志远却仅仅为了保护好师傅唯一的女儿,就宁肯背井离乡,和她一起去千里之外的候城,杨娟要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