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学后,陈启明跟周一斌、刘志亮三个人一起回家。走在街上发现今天的人比平时多很多,各式各样的车也多了不少。往东南方向市场门口看去,只见人群熙熙攘攘,进进出出,大街两边布满了地摊。陈启明这才想起今天是本镇的一个很重要的大集。赶集是乡村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每隔五天逢一次集。到了逢集这天,小商小贩们便汇集到固定的地点摆出货物售卖。人们在这一天到集市上去购买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主要是那些家庭妇女,大多是以买菜为主。陈启明认为集市制度应该是从商代开始出现的,因为从商代开始中国的商业开始形成,要不怎么把商业叫“商业”,商人叫“商人”呢。很可能从那时起便形成了五天一逢集的风俗,当然这只是陈启明的胡思乱想,胡乱推理,并没有什么具体考证和实际证据,这种不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不值得提倡。在农村,集市是乡下人购物的主要所在,针头线脑,柴米油盐,水果蔬菜,猪肉鸡蛋,大部分是在集市上获得。集市是乡村贸易的主要形式,也是反映乡村经济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在集市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买菜的妇女跟小贩讨价还价,乞丐追着行人软磨硬泡,算命的瞎子掐着手指嘴里念念有词……集市就是芸芸众生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在上面演绎着真实的生活。古龙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带他去集市。那意思,一进集市,此人定然厄念全消,原先钻了牛角尖儿走了死胡同转不出来的脑袋必会豁然开朗,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这话有些夸张,但不无道理。集市是个绝妙无比的地界儿。夫集市者,市井之地也。无论你是玉皇大帝还是五殿阎罗,在集市里,任你有百般神通也无用武之地,这里只认秤码;掌管每日家中吃食的司厨巧妇,思绪如飞、口舌如电、双目如炬,跟精明的小贩儿们斗智斗勇。集市里钩心斗角,每一单生意或大或小背后都暗藏着阴谋与杀机,每一句话里都或虚或实的埋伏着言辞的陷阱,每一次讨价还价或诙谐或严肃都满载睿智的语言艺术。都说外交是妥协的艺术,从这一点上来说,讨价还价跟外交是相通的。市井混杂,再没比菜市场更能展现世情的了。周一斌望着市场的方向,要拉着陈启明去转转。陈启明说赶集有什么意思,闹哄哄的,咱们赶紧回家吃饭吧。三个人一路向西走到豪客来饭店门前时,对面走来几个有说有笑的人。陈启明注意到其中有一个是那天李剑鸣跟水房的络腮胡子打架时出现在现场的胖子王栋梁,另外还有两个女生。就在陈启明与一行人等擦肩而过时,其中一个女孩突然喊了陈启明的名字,陈启明转过头来对那女孩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才认出来:“哦,刘莎是你啊!”刘莎跟陈启明在小学和初中时是同学,自打陈启明上高中之后两人便没有了联系。刘莎的爸爸就是镇上面粉厂的厂长。刘莎的确比过去变了不少,头发染成了黄色还烫了卷,身上穿着时髦的衣服,还有一股浓浓的香水味儿。陈启明说:“这么长时间没见还差点认不出你来了。”刘莎笑着说:“你那是贵人多忘事,我可是一眼就认出你来了啊。”这话倒把陈启明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有些尴尬。接着,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这时候,王栋梁就站在旁边以惯有的挑衅的目光冷冷地打量着陈启明,陈启明也没搭理他。刘莎对王栋梁他们几个人说你们先进去吧我一会儿就来,王栋梁说你快点儿啊李剑鸣可早就到了,说着一行人等走进了饭店。陈启明说你有事儿你先忙吧咱们改天再聊,说着就要走。刘莎一把拉住他说没事儿就是朋友凑成块儿喝顿酒,咱们好不容易见面多聊会儿。陈启明只好又问你最近怎么样啊,刘莎说不怎么样,无聊,就是熬日子等着毕业了,本来没考上高中我就不想上了,可我爸非得托关系走后门花那么多冤枉钱让我来上,烦死了。两人正聊着,李剑鸣从饭店门口探出头来喊道:“刘莎,菜可都上齐了!”刘莎答应了一声,对陈启明说:“我先过去了,改天再找你玩儿。”陈启明说:“好的,改天见。”刘莎转身走进了饭店,里面传出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陈启明也转过身来继续往前走。周一斌问:“这女的是谁呀?”陈启明说我以前同学。周一斌笑着说:“这女的可够那个什么的呀,呵呵。”陈启明说:“够什么呀?”周一斌坏笑着说够性感呀,又转头问:“对吧刘志亮?”刘志亮“哦”了一声,笑了笑,没说话。周一斌接着又坏笑着说:“她跟王竹卿完全是两种感觉,王竹卿清纯,不会让人想歪的,可是这个小嫚儿,嘿嘿,你看她那身型……”陈启明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哎哎,越说越下流了啊,那可是我同学。”周一斌说:“开个玩笑嘛,别生气。”接着又问:“她跟李剑鸣是什么关系?有好几次我都看见他们在一块儿吃饭,不会是他的马子吧?嘿嘿,那你可得当心了,敢碰李剑鸣的马子……”陈启明变色道:“你闭嘴行不行?”周一斌做了个投降的手势,不说话了。刘莎跟陈启明从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都是同班同学,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刘莎的爸爸后来办起了面粉厂,发了财,家境越来越好。李剑鸣的爸爸跟刘莎的爸爸两人关系很好,大约也跟陈启明的父亲陈远山跟陈辽的关系差不多,两人在年轻时曾经一起到很远的大城市闯荡过,没闯出什么名堂就又回到了本镇。但后来刘莎的爸爸白手起家,成了本镇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家。由于这层关系,李剑鸣跟刘莎从小就认识。李剑鸣那次跟余大虎在北辰山上“较量”时带去的人有一半是刘莎从自己家面粉厂里叫的工人。正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要不是刘莎,李剑鸣要扳倒余大虎怕是要多费点劲儿。故交重逢,这次跟刘莎的偶遇给陈启明留下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同类推荐
2011之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人穿耐克,爱说:Justdoit想干就干吧。欧洲人穿阿迪达斯,爱说:Impossi11eisnothing没有不可能。中国人穿李宁,常说:Anythingispossi11e一切皆有可能那就Letitbe顺其自然吧。小说借用三个服装品牌,一段都市生活,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以此共同体味人生
热门推荐
女白领打拼: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本书QQ群76762256 欢迎诸位探讨胡可可成功秘诀!毕业于上海某高校广告专业的胡可可在大型广告公司AM混迹了一年多,终究不堪忍受广告人的工作性质,一纸辞呈炒了老板的鱿鱼。考虑再三,决定北上,去北京寻找自己的职业理想,做一名图书编辑,为天下人做好书。几经波折,进入国内顶尖级传媒集团BBR北京分公司,从最底层的文字编辑做起,遭遇同事的冷眼,上司的责骂,钢筋水泥的独孤与寂寞,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一名身价百万的金牌策划人员。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小说来消遣,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哲学,当作人生,当作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你会在胡可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或许会惊讶地发现,胡可可就是你自己!是的,胡可可太普通了,可是她为什么能够成功?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把平凡的事情做一千遍,做好人,做好事,坚持到底。这就是凡女胡可可的成功秘诀。请记住她的名字——胡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