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卫青率领大军离开了这里,曼儿挥泪与弟弟告别。
她送走了弟弟,回到自己的房中,收拾好了包裹,告别了周嫂母女,准备回到家乡即墨。
刚刚来到街上,忽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拉住了曼儿的胳膊,并且哭着说到:“嫂嫂!”曼儿一看,竟然是玉儿。
曼儿焦急的问道:“玉儿,你怎落得如此不堪?桑琪没有带你回匈奴么?”玉儿擦擦满脸的污垢,说到:“嫂嫂,我一直在找你,我和桑琪姐姐本已到了匈奴的地界,桑琪姐姐接到消息,说我父母皆被单于杀害,我只好返了回来,四处寻找嫂嫂。”
曼儿心疼不已,拉着她的手,只好先找一间客栈住下,让她洗洗,再吃一些东西上路。姑嫂两人又来到了齐福客栈。
店小二立刻认出了曼儿,他笑着说道:“姑娘,您是住店,还是吃饭呀?”
曼儿也微微一笑说到:“只住一夜,准备洗澡水。把饭菜送我房中来。”店小二爽快的答应。能服侍这样的美人,店小二的心里美滋滋的。
曼儿刚要上楼,忽然一阵谈笑声传来,那熟悉的乡音传入耳鼓,曼儿不由自主地看过去,只见一张桌子周围坐了五六个人,有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两个年轻的姑娘,一个年轻的公子,和一位中年妇人。
曼儿想这应该是一家人吧,不禁心中羡慕,想起自己的爹娘,丈夫、哥哥、弟弟。如若此时也能欢聚一堂,那该多好啊!
想此,不禁轻轻叹了口气,拉着玉儿向楼上走去。突然,只听一个娇嫩的女孩子的声音说到:“小姐,你的东西掉了。”曼儿疑惑的回头看着说话人,正是那群人中的一个女孩子。
那女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走上前来,递给了曼儿。曼儿一惊,却原来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不觉甚感蹊跷,这珠子明明在自己的荷包中,何时竟滚落到了地上?
她接过珠子,忙打开荷包查看,果然,荷包中没有了珠子。曼儿百思不解,忙行礼道谢。
那女孩惊喜的说道:“原来你也是即墨人,不想在这千里之外,竟能遇到故乡人。”她又见曼儿生的这样美貌,心中欢喜,于是说道:“小姐,同为沦落天涯的故乡人,不妨坐下来。聊聊家乡,我们也一两年没回家乡了。”
曼儿见她这样善谈好客,心中也觉得有几分亲切,于是说道:“姑且让我顿好妹妹,再来和小姐畅谈。”
那女孩开心的点头,曼儿和玉儿来到了房中,玉儿说道:“嫂嫂你去吧,我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
曼儿又叮嘱了一番,便来到了楼下。那女子热情的迎上来,其他的几个人也站起来打着招呼。
曼儿问道:“你们是一家人么?看你们其乐融融的样子,真的令人羡慕。”
那位中年女人笑着说到:“我们不是一家人,可我们却胜过一家人。”曼儿不解,看着她。
那年轻的女孩说道:“哎呀,秀秀嫂嫂,你就不要打哑谜了,我来告诉她。”
她又快言快语的说到:“我们是一个皮影戏班子。”她指着那个中年男人和这个叫秀秀的女人说到:“他们是夫妻。”又说自己和例外那个女孩是表姐妹。
那个叫秀秀的女人指着那年轻的公子和这个女孩子说道:“他们就快成亲了。”
年轻的女孩脸颊绯红,佯装要打秀秀,众人一阵笑。
曼儿被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不由喜欢上了这些流浪艺人。
曼儿问道:“你们接下来要到哪里?”
秀秀说到:“还要到几个地方,然后再回即墨。”
他们又问曼儿,怎会姐妹两人在这混乱的边境小城,曼儿只说投亲未果,现在就要回即墨。
那中年男人说到:“路途迢迢,你们两个年轻女子甚是不便,若是遇上歹人可如何是好?”那女孩子说道:“不如你姐妹二人跟我们走吧,一路上也有个照应。”
“怎么,如今是英子姑娘当家了么?”一个深沉磁性的声音说到。
曼儿看去,只见一个风流倜傥,长相俊美的三十几岁的男子站在了他们的面前。他看了眼曼儿,然后笑笑。
秀秀说到:“班主,你何时回来的?可安排好了行程?”
班主说到:“明日起程,赶往京城,在今年的年底之前回到即墨。”
众人一阵欢呼。
英子说到:“班主,这位小姐和妹妹也要回即墨,两个单身女子路上多有不便,不如我们带她们一程吧。”
班主说到:“这位姑娘如不怕辛苦,不嫌弃我们吃住简陋,我不反对。”
曼儿想路途迢迢,只和玉儿上路也很不安全,不如随他们一起走,上京城找机会见见哥哥,再回家乡,如此甚好。
于是起身,盈盈一礼,说到:“多谢班主,我姐妹二人就打扰诸位了。”
英子高兴的拉起曼儿的手,不知为何,她一见到曼儿,就觉得像旧相识,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曼儿和玉儿加入了这个皮影戏班子,一路向东,赶往长安。
很快彼此就熟悉起来了。这个皮影戏班子一共有六个人。顾班主、秀秀和程大哥夫妻,英子和未婚夫小杨,还有英子的表妹珍儿。
一路上也很是辛苦,有时没有住店,就露宿街头,演出过程中遇到地头蛇,强行收走那少的可怜的演出费。顾班主还要时时赔笑脸,应付无赖地痞的捣乱。曼儿身居其中,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所以也尽力的帮助做一些事情。并且也逐渐的掌握了演皮影戏的技巧。
转眼已经两个月过去,而他们也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君子脚下。
顾班主找了客栈,一行人住了下来。曼儿在思量该如何见到哥哥。
如今的李年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儿,由于纪公公的推荐,李年很受皇帝的赏识。他也处处留心,尽力讨好皇上,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正直淳朴的青年了。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他偶尔还会想起含冤死去的淑静,也只有那一刹那,他的眼角会划过一滴清泪。
这日,汉武帝刘彻正在烦心。关中地区爆发干旱,河流枯竭,庄稼旱死,刘彻骂走了几个大臣,还是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
李年走上前来,跪地磕头,谄媚说到:“皇上,奴才给您弹奏一曲,为您解忧!”
武帝点头应允。
李年命小太监抬来古筝,他席地而坐,顷刻间那优美的声音自琴弦间流出,犹如清冽的泉水滋润着武帝燥热的心田。
李年轻声吟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武帝呆呆的听得入神,直到李年的琴声停了下来,他才恍若梦游般回过神来,叹道:“世间哪里有这样的美人,朕的**不乏美貌出众的佳丽,可比你说的绝代佳人要逊色几分,天下竟还有如此美人?”
李年说道:“陛下,恕奴才冒犯,您的三千佳丽在此女面前会黯然失色。”李年想着美貌绝伦的妹妹,不禁心中得意,竟一时忘形。
果然,武帝怒道:“既如此,李年,一个月内将此女带到朕的面前,如若真如你言,朕定重重的赏你,如若你口出狂言,你的人头落地。”
李年知道讲错了话,十分后悔,因为他也不知道如今妹妹身居何处,又怎能在一个月内找到妹妹。
皮影戏班子这几日都在街头表演,都城虽然繁华热闹,但各种杂耍也多,所以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就要想出胜过别家的办法。
所以今日,在表演皮影戏之前,顾班主让珍儿先唱一首小曲,英子女扮男装,吹奏笛子,这一对俊俏的才子佳人果然吸引来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紧接着后台的皮影戏也开始了表演,曼儿那动听的声音或哀怨、或欢笑,和顾班主深沉的男音相结合,完美的演绎者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
观众热烈的掌声经久不衰,他们呼喊着,要求男女演员谢幕,曼儿不想出去,躲在白布后,顾班主只好独自走了过来,可众人应然高呼,无奈,曼儿只好走了出来。
众人震惊了,世间竟有这样美人,曼儿微微鞠躬,就返身回到了幕后。
此时一顶轿子经过,轿帘微微掀起,里面一位华贵的夫人正巧一眼看见了曼儿,她不由一惊,对轿子外的一个男人说着什么。
那男人来到了顾班主的面前,问到:“你是班主么?”
顾班主小心的回答:“小人姓顾,不知这位爷有何事?”
那个男人说到:“明日,平阳公主的府中贺寿,你们可愿意来表演,如若公主欢喜,奖赏少不了你的。”
顾班主不敢不应,忙点头说到:“好,好,明日小人一定去。”
这一去公主的府中,曼儿自此又踏上了另一条别样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