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默的垂下了眼睑,不过是刚刚见过第二面的女子,我是否应该和盘托出?
白骏卿实在太过强大,刺杀已被证实乃下下之策,如今他又把持朝政,蠢蠢欲动,仅凭自己,仰靠林恕,我已经力不从心,确实需要帮手与我一起出谋划策。
另一方面,这风月场所的女子又有多少可信,单纯不愿趟这浑水也就作罢,如今我落在他们手上,动弹不得,只怕说出了一切之后,他们连夜将我送给白骏卿邀功,我这不是作死吗?
烟柳看到我犹豫不决的神情,微弯嘴角,我终于从她淡漠的眉目间,看出了一丝表情。这般出尘的人物,连嘲讽也是淡淡的,不仔细留意,竟察觉不出,只当天仙露出了笑容,让人心神荡漾。
她依然用平淡如止水的声音说话:“前一句还说着相信姐姐,后一句就不敢答话了?世人多贪欲,不愿付出真心,便希望别人真心待你,哪会有这么好的事啊。以后姑娘别再来了,烟柳不见姑娘这般的贵客。”
“白骏卿。”
赌一把了,我低下头,默念心法,试图以真气冲撞开穴道,若是真的有什么不测发生,能逃过这一晚,以后再想办法弥补也不迟,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烟柳的目光越过我,看着一直安静站在我身后的男子:“你认识这个人?”
男子绕道我的面前,跳动的烛光将他的面容照映的忽明忽暗,却依旧掩不住他丰神俊朗的外貌。
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我在二楼远远眺望着他,而他一身破烂,踉跄的行走于街道之上。我耳边又回响起林恕的介绍:“吏部侍郎家的二公子,关于他的传言很多,总而言之,就是他与他父亲不和,如今是自甘堕落,日日不是留恋烟花场所、醉生梦死,就是故意出来丢人现眼。”
后来我也打听过他的各种传言。
“左长旭啊,姑娘怎么知道他的?如果把京城里的公子哥都按容貌排序,他排第二就没人能排第一了。这人确实是个一等一的美男子,不对啊,姑娘已经有我们太子殿下了,可不能花心,再喜欢上别人了。再说,左长旭只是长得好看,品行武功哪里及得上我们太子殿下分毫啊,姑娘可别被那张漂亮脸蛋迷惑了眼睛,长得好看能吃吗?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应该有一番作为才是!”
“春来,我问的是左长旭的传言!”
“哦,那传言很多啦,听我一条一条说。”
一说起八卦,春来就停不下来了,看来找她了解这些事,还真没找错人。
传言一:
“左二公子啊,是个十足的风流才子,他的墨宝都是名门闺秀争相收藏的珍品,据说他曾经画过一副墨竹,市场上都炒到一千两白银啦。偏偏他爹,左侍郎啊,是个顽固不化的老学究,一心希望自己这个不成器的纨绔,好好的参加科举,当个小官,中庸的度此一生。”
“一老一小天天在家里明争暗斗不算,还闹到前朝景帝面前,景帝又是个没用的主,就又跑去问那个白狐精该怎么办。当时白狐精一心想撮合自家小女儿和左二公子。唉,你别说,白小姐琴艺一绝,左二公子风流倜傥,这二人这么想来还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俏佳人。”
“哎呦,看我说离题了。白狐精就提议说免了科举,给左二公子一个中书舍人的官当当。一般来说,这也是个好差事,不想管事的也就当个闲官坐坐,有点野心的也能很快的得到提拔,可左二公子偏偏不买白狐精的帐,天天逛青楼,把他老爹的面子都丢光了,也亏了这一出出的好戏,白狐精终于绝了招他做女婿的念头。”
传言二:
“……说到哪啦?哦,哪是什么白狐精想撮合白小姐和左公子的婚事啊,以白狐精当时的权势,还有白小姐的才貌,皇族中众皇子都排着队要娶白小姐呢,白家哪会看得上一个小小侍郎的二公子?”
“其实吧,是左侍郎要巴结白狐精,早先就想过许多种办法讨好白狐精,送过好几木箱的金银珠宝,又送过一个才貌双全的婢女,谁知白狐精这人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把那些贿赂都原封不动的送了回去。你能想象左侍郎看到那些礼品都被退回来时的表情么,脸真的绿了,别提多好笑了。”
“不笑了,反正左侍郎连着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觉,总算想到了个馊主意,把二公子送去,你看看二公子,要样貌有样貌,要才华有才华,左家也就二公子能拿得出手了。不过二公子哪里会和一个婢女一样任左侍郎摆布啊,这不,父子两个就闹翻了……”
传言三:
“……什么左家就一个二公子拿得出手,愚昧!无知!要说原先左侍郎送去的那个婢女,那也是天上有地上无的可人儿,只不过是左侍郎想歪了,只因白狐精不好女色,就道他有断袖之嫌,又引出了之后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
“要说那个婢女,白狐精见过的美女够多了吧,也夸这女子来着,原话好像是:倾国之姿虽常见,倾国之智不常有,世间安得两全法,待见佳人才始知。白狐精其实是收下那个婢女了,不过那女子虽然是左府厨娘的女儿,出身低微,可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才,仅仅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白狐精将她送回左府。还听人说,这女子精通各种乐器,如果有分身术的话,她一人就能组建一个乐坊,哎呀,若是有机会能一闻此人高超的演奏,真是死而无憾了。”
“言归正传,左侍郎看见那女子被送回来时,气得脑袋顶上都冒了青烟,就以厨娘的性命为要挟,硬是逼着那女子卖身去了青楼。那婢女和二公子自小一块儿长大,二人关系非常好,其实早已经私定终身了,岂料被左侍郎这么横插一脚,二公子自然不干,父子两个……”
传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