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周府
光绪十四年,江西奉了学部的命令,向各地宣布:自乡试起,科举考试中增加一科考试科目——算学。消息传到周家庄时,周仁高兴得手舞足蹈。周仁对天言道:
“好!好!科举加试算术!真是老天开眼,打算盘也能进学、中举、点翰林!我终于有一项本事可以强过弟弟了。想我日日算账,算盘打得无人能及,加、减、九归,斤求两,两求斤,化元为两,化两为元,无一不精。今天终于可以将这身本领教教几个孩子了!”
一人早晨,几个孩子才过了周义那边不久,周仁翻出了几把小算盘,收拾了一番,便打算过书房那边看弟弟。周仁过了耳门,便轻手轻脚悄悄地来到了弟弟书房的窗外。他很想看看从不算账的弟弟是如何教学生学算术的,如教的不精,关键时刻自己一定要上前露一手。
周仁伸头从窗棂中向书房内偷看,哪知不看便罢,这一看给他气了个半死。周义不在书房内,毫无疑问,这个没出息的弟弟一定是在床上睡懒觉。“一日之计在于晨”,看来弟弟的书真是白读了。先生虽然不在,先生的书案和椅子却有人在用。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小老头,带着眼镜,留着胡须,神气十足,手中拿着一个戒尺当作的惊堂木,不时将公案拍得“啪啪”响。口中喊着:“肃静!”这个官气十足的小老头正是晓明,他脸上的眼镜和胡须都是用毛笔蘸墨画上去的。
晓明在坐堂审案,博洋带着小星却在陆地行舟,他把两张小书案和两把小高椅来摆成一只小舢板船,穿戴着纸做的斗笠和蓑衣带着小星划船打渔。小星双手做着划船的动作,而博洋则脱下了绸长衫,用一根长绳子系着,当做渔网。这个小渔翁把渔网撒在他幻想中的河里,正在小心翼翼地收着装满鱼虾的渔网。
周仁面对此情此景,感慨万千。眼前的晓明,到底是出身于大家,很像自己,是一块做官的料,晓明的所作所为使人想起了孔子幼时陈俎豆为戏的行为,令周仁欣慰。但博洋的这种行为却使得周仁又失望又生气,这么多年的心血和钱财看来要付之东流了!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别让他把小星拐带坏了,这样下去恐怕不行。
周仁正在痛心不已的当口,那晓明见博洋和小星二人玩得高兴,全然不理会他这个官老爷,便开始向博洋发难:
“呔!对面的渔夫,竟敢在本官的地面打渔,好大的胆子,快将你的鱼儿全部交与本府,否则将你斩首示众!”晓明装腔作势道。
博洋马上反击晓明:“你这个狗官,竟敢仗势欺压百姓,小心官逼民反,砍了你的狗头!”
窗外的周仁闻言大怒,跑进书房,对着博洋厉声叱道:“你这个下流东西,枉我花了这么多钱养你,还是改不了你下贱的本性,看不出来,你脑后还生着反骨!快给我滚出去!”
博洋看到周仁冲进了屋,吓了一跳。赶紧么不做声扔了纸蓑衣和纸斗笠,穿上绸长衫,再把桌椅一一摆放到原位。晓明见周仁进来,也吓得不轻,他仗着平时周仁对他的溺爱,赶紧向周仁告博洋的状以推卸自己的责任:“姑父,快管管哥哥,哥哥要砍我的头!”
周仁听了晓明的话上前一步,一把揪住博洋的后脖颈,骂道:“混账东西!胆子越来越大了,竟然要砍你弟弟的头。我看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马上给我滚出去!”
博洋突然受此责骂,感到奇耻大辱,他生性倔强,也不解释,只是双手攀住书桌,一动不动,默默的反抗他父亲的不公平的咒骂。周仁见拽博洋不动,便手上加力,只听得哗啦一声,将桌子拉倒,桌上的纸、墨、笔、砚、书本散了一地。周仁更加生气,口中喊着“你这个逆子,我今天非把你撵出去不可!”继续抓住博洋往书房外面拽,博洋则抓住另一张书桌抗拒,屋内的家具一件件的摔倒,到处一片狼藉。小星在一旁吓得不敢做声,晓明却在一边兴高采烈的看热闹。
周仁也是年纪上了六十岁的人,与博洋一番拉扯直累的气喘吁吁,但他心中的气没消,又不愿就此罢手,正在两人相持不下的时候,周义出现在了书房门口:
“快住手!快住手!你们在我这儿搞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