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周仁府
八月中秋节这天,学堂又放了一天假。周仁又把弟弟请过来吃酒席,并送了周义一个十吊钱的红包。席间,周仁知道先生依了他的意思,开始教两个男孩读《四书》,自然无话可说。但周义几杯酒下肚之后,趁着酒意,却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一家人关上门说句实话,实不相瞒,为弟心里有愧啊!”
“嘔?此话怎讲?”周仁很想听听弟弟的酒后真言。
“哥哥把三个孩子交给我启蒙,浪费了大把的钱财,而我却没能把他们教好,你说,我心中是不是有愧?我看这样好了,博洋读《论语》的进步有些缓慢,博洋的学费应该打个对折。小星的学习成绩我很满意,这里可以略过不提。倒是晓明我按照哥哥的要求教他《论语》,可他好像全没学会,所以他的学费我看就不用交了。省得哥哥心痛。”周义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周仁一脸尴尬:“这……,晓明这孩子年龄还小,送他来学习,主要是让他收收心,他现在少读些书不要紧,将来读书的日子还长着呢!弟弟放心,孩子们的学费,我一文也不会少的,我哪能在这上面省钱呢!”
5—6周义府
有了周仁的话,周义看见晓明不肯读书,便不再勉强。于是把更多的功夫花在了博洋身上。看看到了年底,博洋居然把《时务三字经》、《论语》、《孟子》全读完了。而小星不但学会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诗经》外,她的绘画技能也突飞猛进。只有晓明除了能背不能认的《百家姓》外,几乎没学到什么东西。无人严格要求的晓明,见无人管他,便常常上课时间睡觉,躲在一边自己偷偷做游戏,倒也乐得逍遥自在。
5—7周仁府
年底的谢师宴上,周义又再次借着酒意对着周仁青梅煮酒论英雄,可周义嘴中的英雄并非周仁和周义,而是把他的学生周博洋大大的夸奖了一通。光夸博洋也还罢了,可他偏偏又说到了晓明常常打瞌睡,不用心读书的事情。周仁听了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心中一直忍着不便发作。没想到古怪精灵的小星却插嘴道:
“爸爸,博洋作了一首诗,正合弟弟晓明读书的情形:‘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卷好过年。’”
周义听了哈哈大笑,直说写得贴切,很符合晓明的情况。
博洋急忙分辨说:“这首诗不是我作的。”
小星:“就是你作的。”
周义:“好了,你们不要争了。谁作的有什么打紧?只是晓明将来要向博洋学习,博洋这孩子就是了不起,他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普通孩子两年学到的还要多呢。”
“小时候读书了不起,长大了做人未必了不起。”满肚子不高兴的周仁对着周义借题发挥。因为周义小时候书读得极好,常常得到邻里们的夸奖。
周义明白周仁是在挖苦他,但他不好与哥哥当场翻脸,只是默默的低头喝酒。哪知一旁的博洋突然冒出来一句:
“爸爸小时候读书一定好的了不起!”
正喝了一半酒的周义忍不住笑,弄得半口酒从鼻子中喷出来,大咳不止。
周仁气的说不出话来,最后对博洋大吼了一声“闭嘴,混账东西!”
5—8周义府
过年后,重新走进学堂的晓明早已玩野了心性,如何肯静下心来学习。他常常在周义不在时(多数时间没起床)大家自习的时间里,给其他人捣乱。多数时间里都没人搭理他,晓明常常自感没趣。晓明到底是聪明孩子,忽然变得不再捣乱,晓明在与其他人拉近了关系后,便开始纵容大家一起玩游戏,小星、博洋毕竟是孩子贪玩,所以开始被晓明拉下了水。大同最后也禁不住诱惑,常常为他们放哨,一起加入了游戏大军。
乡下儿童最常玩的一种游戏是“过家家”,即由孩子们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以组成一个模拟家庭。因为就一个女孩,妈妈的角色没有竞争非小星莫属,而爸爸的角色就不同了,三个男孩都争着扮演爸爸。
博洋:“我当爸爸!”
大同:“我才像爸爸,爸爸应该让我当。”
晓明:“奶奶说了!星姐是我媳妇,你们谁也不能跟我争!”
小星:“我才不要当你媳妇呢,瞧你书读的多糟糕!”
大同:“我提议让小星选爸爸”
博洋:“我也同意让小星选择”
每回争来争去,三个男孩都是互不相让,最后只好决定由小星来指定爸爸人选才肯罢休。结果就是博洋、大同经常轮流扮演爸爸的角色,而晓明每回都是本色演出扮演孩子。晓明当然不愿意,他便常常在其它事情上与博洋、大同找茬无理取闹。博洋性子耿直,经常与晓明针锋相对,大同由于与晓明年岁相差较大,所以常常让着晓明。晓明欺软怕硬,自此,便常常找大同的麻烦。直至后来周义发现情形不对,便经常让大同下田劳动以避开晓明。晓明失去了攻击目标,常常一个人在一边烦闷不已……